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大興國寺的結果 展開

大興國寺

貴陽最早開建的佛教寺院

大興國寺,原名大慶寺、大興寺,原址在今貴陽市中華南路,始建於元至正年間,是貴陽最早的佛教寺院,建寺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2010年4月30日在花溪青岩鎮舉行遷建工程啟動儀式。

歷史沿革


大興國寺山門
大興國寺山門
元至正年間(公元1341-1668年),廬陵(江西)商人彭如玉創精舍,名普安堂。后僧人真賢繼承其業,拓故址建大雄殿、毗盧閣,莊嚴設像,遂名大慶寺。明洪武二十年,長沙雲遊僧南宗至寺,苦行修持,悉心葺造,構四大天王殿、山門、寮舍,塑西方三聖毗盧諸佛及觀音、地藏十八羅漢等像,並五十三參於壁。經鎮遠侯顧成改賜今名。明永樂八年,貴州宣慰使奏准設僧綱司於此,授住持慧智為都綱,政府在貴州設僧官管理佛教至此始。
清康熙三十一年,巡撫閻興邦重修關聖殿。據《貴陽府志》載:“大興國寺在府城中大街,武廟居其中。有頭門、二門、兩廡,旁為諸佛殿。”此為大興國寺之名見於地方文獻之始。清雍正年間創修毗盧殿。乾隆年間建大士殿、盂蘭殿、三元宮。道光十四年,建准提殿。
大興寺自明初迄清中葉,不斷修建,殿閣多重,寺宇壯觀,香火旺盛。僧綱司設其內。時有名僧如徹空、如登、法印等駐錫。寺中銅爐為貴州提督本深於康熙元年鑄造。清中葉以後,大興寺各佛殿年久失修,相繼毀損,正殿尚完好,惟香火冷落,住僧甚少。清嘉慶八年,設於城北般若庵的義學移入寺內;清道光二十四年初,設於花牌坊的成章義學復輾轉遷此,清光緒三十二年改為官立第九初等小學堂。民國年間,貴州省立師範學校附屬小學亦設於寺。正殿前原建有木坊。上題“大興國寺”,戰亂時被駐軍摧毀作薪。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門外石坊、石牆遭毀,改建為明星電影院。抗日戰爭期間,寺宇被三民主義青年團部佔用。

遷建

 水上亭閣
水上亭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寺址先後被新黔日報社、市檢查院、市二輕局使用。歷經變亂,所藏文物,除銅鐘移至弘福寺外,余均蕩然無存。1985年落實宗教房產政策,將由國家經租的部分居民房產權交市佛教協會管理,收取少量房租。后經政府徵用,給予市佛協適當補償,建三項貿易中心大樓,即現新百貨大樓智誠名店。
鑒於大興國寺為貴陽最早開建的佛教寺院,恢復遷建大興國寺,讓其重放異彩,成為有識之士和貴陽廣大佛教信眾的共同願望。2010年,貴州省佛教協會會長、貴陽黔靈山弘福寺方丈心照大和尚秉祖師之遺願,應四眾之勸請,發大悲心異地遷建大興國寺。此舉得到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領導以及有關部門領導的鼎立贊同和支持,決定在花溪區青岩古鎮小西沖遷建大興國寺。根據建設大興國寺總體規劃,大興國寺用地面積13333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2360平方米,殿宇建築基地面積16577平方米;資金總投入2億多元。
大興國寺於2010年4月30日奠基,歷時五載,功成告竣。先後建成大山門、放生池、天王殿、觀音殿、藏經樓、大雄寶殿、鐘鼓樓、方丈苑,以及盛世寶塔、九龍壁、法堂、客堂、五觀堂、素餐館等建築。寺院殿閣多重,結構典雅,廊廡廣闊,亭台遍布,清幽古雅,莊嚴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