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成

明朝初期名將

顧成(1330年-1414年),字景韶,江都(今江蘇揚州)人,明朝初期名將。

顧成早年投奔明太祖,為帳前親兵,執掌傘蓋,累功至堅城衛指揮僉事,后隨平四川,調防貴州,征討雲南,升遷為貴州都指揮同知。他鎮守貴州十餘年,佩征南將軍印,討平叛亂數百起。

靖難之役時,顧成擔任左軍都督,討伐燕軍,兵敗投降,被送往北平,輔助守城。成祖即位后,封鎮遠侯,賜鐵券,還鎮貴州,平定思州、思南土司紛爭,促成貴州建省。

永樂十二年(1414年),顧成病逝,追封夏國公,謚武毅。

1356年(至正十六年),顧成隨軍攻打鎮江,與十名勇士力戰入城,被敵軍擒獲。同行十人都被斬殺,顧成卻掙斷綁縛,逃出城外,又率軍奪取鎮江,因功封為百戶。

人物生平


屢立戰功

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軍渡江,顧成前去投奔,因勇武被選為帳前親兵,並擎掌傘蓋。一次,朱元璋的渡船擱淺在沙灘上,顧成竟然背船而行。
至正十六年(1356年),顧成隨軍攻打鎮江,與十名勇士力戰入城,被敵軍擒獲。同行十人都被斬殺,顧成卻掙斷綁縛,逃出城外,對眾人說:“鎮江城中皆庸夫,可聚屯”。於是率軍奪取鎮江,因功封為百戶。此後,顧成隨軍攻克常州、宣州、江陰,又跟隨鄧愈攻克通州(今江蘇南通),升千戶。攻雙刀趙於樅陽,攻克安慶、江州、池州、興國。
至正二十年(1360年),敗陳友諒兵於龍江,得其戰艦及馬,特賜白金,陳友諒退走,仍據安慶、江州,顧成隨軍悉數收復,並得其八陣營諸寨。從克南昌援兵,進攻廬州,從克武昌、荊州、衡州。跟隨常遇春下襄陽,取泰州,留守興化。跟隨徐達破舊館,克湖州、蘇州。
洪武元年(1368年),進封堅城衛指揮僉事。
洪武二年(1369年),領軍克信陽、唐光。
洪武四年(1371年),顧成隨陳德伐蜀,路上遇到敵軍,親手殺敵百餘人,生擒二十餘人。攻克羅江,生擒元帥以下二十餘人,逼降漢州(今四川廣漢)。四川平定后,顧成改任成都後衛總帥。

鎮守貴州

洪武六年(1373年),顧成生擒重慶妖賊王玄保及萬戶李邦祖等。
洪武八年(1375年),顧成調任貴州。當時,貴州蠻族對朝廷時叛時服。顧成連年用兵,將叛亂全部平定。
洪武十四年(1381年),傅友德征討雲南,任命顧成為前鋒。顧成首戰便奪取普定(今屬貴州),后又率軍留守。數萬蠻族進攻普定,顧成出城迎戰,手殺近百人,擊退蠻軍。當時,蠻族尚有軍隊留在南城,顧成便在斬殺俘虜時故意放跑一人,對他道:“今夜二鼓時,我就率軍殺你們去!”當夜二鼓時分,顧成命軍隊吹角鳴炮,將蠻軍驚走,因此特賜龍衣、金帶,進封世襲指揮使。
洪武十七年(1384年),顧成平定阿黑、螺螄等十餘寨。
洪武十八年(1385年),顧成上奏朝廷,撤銷普定府,將其地分為三個州、六個長官司。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討平乖西扒、古里谷、勞金網等寨,擒殺關索嶺首賊葛蓬及叛寇阿束。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夏,入朝賜文幣二十副、鈔三千貫、白金四百兩,賜宴會同館,升鎮國將軍、貴州都指揮同知。顧成到貴州后,征康佐叛蠻,破阿老諸寨峒。後來,有人告發顧成接受賄賂、僭用玉器,明太祖朱元璋認為他勞苦功高,沒有加以追究。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平都勻、豐寧、西梁、瓦材等寇,斬首一萬四千餘人,俘生口三千八百人。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顧成改任驃騎將軍、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長子顧統任普定衛指揮使。顧成拜征南將軍,與何福討伐水西蠻,斬殺酋長居宗必登,又派指揮陸秉與兒子顧統討平叛亂的西堡、滄浪諸寨。當時,顧成鎮守貴州將近二十年,討平叛亂數百起,都是誅殺首領,安撫餘眾,蠻族盡皆順從。

論功封侯

洪武三十年(1397年),顧成被召回京師。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今北京)起兵靖難。顧成被任命為左軍都督,隨耿炳文北上禦敵,結果在真定(今河北正定)戰敗被俘。朱棣認為顧成是先朝舊人,親自為他鬆綁,道:“這難道不是皇考的在天之靈將您賜給我嗎?”向他訴說自己被迫起兵的緣由,並把他送到北平,協助世子朱高熾守城。
後來,南軍圍困北平。朱高熾指揮北平城的防禦、調度,常常聽取顧成的建議。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登基稱帝,是為明成祖。顧成因功被封為奉天翊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后軍都督府右都督、鎮遠侯,食祿一千五百石,子孫世襲,賜鈔三千貫、白金一百兩、彩幣三十四副,並獲賜鐵券,仍舊鎮守貴州。

復鎮貴州

永樂元年(1403年)春,顧成到達貴州,蠻夷聽到消息,歡趨出拜,叛者皆歸,境內靖寧。顧成上表朝廷,請求在西北邊境嚴加防備,並及早冊立太子,得到成祖的褒獎。
永樂八年(1410年),顧成討平思州宣慰使田琛、思南宣慰使田宗鼎。永樂十一年(1413年),明成祖廢除思州宣慰司、思南宣慰司,並設立貴州承宣布政使司。後來,顧成又討平台羅苗普亮叛亂。顧成生性忠謹,留守北平時,雖然多方謀划,但卻始終不肯統兵,也不肯接受賞賜的兵器。後來,顧成再次鎮守貴州,屢平播州(今貴州遵義)、都勻蠻族叛亂,威震南中,當地百姓都為他設立生祠
永樂十二年(1414年)五月,顧成病逝,終年八十五歲,追贈夏國公,賜謚“武毅”,嫡孫顧興祖襲封,歸葬於揚州故居。

家族成員


兒子

顧成有八個兒子,分別是顧統、顧勇、顧銑、顧銓、顧銳、顧亮、三聖保、顧源。顧統官至普定衛指揮,因父親降燕,與弟弟顧銑、顧銓、顧銳一同被建文帝誅殺。

侯爵世系

顧成的鎮遠侯爵位共歷九代,至明亡而絕。
第二代:顧興祖,顧成之孫,永樂十三年(1415年)襲爵。
第三代:顧淳,顧興祖之孫,天順八年(1464年)襲爵。
第四代:顧溥,顧淳從弟,成化九年(1473年)襲爵。
第五代:顧仕隆,弘治十七年(1504年)襲爵。
第六代:顧寰,嘉靖七年(1528年)襲爵。
第七代:顧承光,顧寰從子,萬曆十年(1582年)襲爵。
第八代:顧大理,萬曆年間襲爵。
第九代:顧肇跡,天啟年間襲爵,崇禎十七年(1644年)遇害。

軼事典故


明成祖曾召顧成進京,讓他輔佐太子朱高熾監國。顧成叩首道:“太子仁愛英明,朝中都是賢能之臣,輔佐太子的事不是我所能做到的,還是讓臣回去防禦蠻族吧。”當時,漢王朱高煦意欲奪嫡,太子非常不安。顧成到文華殿向太子辭行,並道:“殿下只要竭誠孝敬,體恤百姓。再大的事情由皇帝決定,不必在意那些小人。”

史書記載


《明史·卷一百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
《鎮遠侯夏國武毅顧公神道碑銘》

陵寢墓地


揚州顧成墓
揚州顧成墓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南,是顧成夫婦的合葬墓,1958年出土,出土有一份完整的墓誌銘及大量金銀器物,現陳列於揚州雙博館內。
九溪顧成墓
九溪顧成墓位於貴州省安順市九溪村,墓碑上有楷書“明鎮遠侯晉封夏國公武毅顧公成字景詔之墓”字樣,碑文為“恩承北齊賜三爵,功蓋南幫第一家”。

人物評價


張廷玉:何福、顧成皆太祖時宿將,著功邊徼。而一遇燕兵,或引卻南奔,或身遭俘馘。成祖棄瑕錄舊,均列茅土,亦云幸矣。福固不以功名終,而成之延及苗裔,榮不勝辱,亦奚足取哉。
楊士奇:自少壯履行陣,挺身戰闘,奮勇無前,雖身被十數創,不稍引卻,必致俘馘見功效。深於籌略,料敵制變,百不爽一。於謀國事,明大體,不瑣屑細,故竭誠奉公,至老死不倦。諸葛公所云鞠躬盡瘁,斃而後巳者,公蓋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