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想象

寫作想象的思維方法

寫作想象思維方法之一,也叫“消極想象”。指依據別人語言的描述或圖樣的示意,運用自己積累的感性形象材料,在腦海中再造出相應的新形象。

簡介


根據語言的表述或非語言的描繪(圖樣、圖解、模型、符號記錄等)在頭腦中形成有關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
例如,建築工人根據建築藍圖想象出建築物的形象;沒有領略過北國冬日的人們,通過誦讀某些描寫北國冬日風光的文章,可在腦海中形成北國風光的情景。
再造想象有一定的創造性,但其創造性的水平較低。
再造想象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記憶表象做基礎,表象越豐富,再造想象的內容也就越豐富。同時,再造想象也離不開詞語思維的組織作用。它實際上是詞語指導下進行的形象思維的過程。基於這些特點,為培養和發展再造想象的能力,首先要擴大人們頭腦中的記憶表象的數量,充分貯備有關的表象。同時,還要掌握好語言和各種標記的意義,只有這樣,才能從語言描述和符號標記中激發想象。

再造想象與創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據某一事物的圖樣、圖解或言語描述而在頭腦中產生關於這一事物的新形象。創造想象是人們按照一定目的在頭腦中獨特地創造某一事物的新形象。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雖然都有一定的創造性成分,但是創造想象和再造想象比起來,具有更大的創造性,因此,創造想象是更加複雜、更富有獨立性的想象。例如,讓兒童複述聽過的故事和讓兒童獨立編造一個故事,所要求的想象水平是不一樣的,前者主要是再造想象,後者主要是創造想象。
小學兒童在教學影響下,由於表象的積累,由於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不但再造想象更富於創造性成分;而且以獨創性為特色的創造想象也日益發展起來。
首先,一般說來,小學兒童的想象,最初具有複製和簡單再現的性質,以後獨立性和創造性才逐漸發展起來。
低年級兒童的想象還和學前兒童差不多,具有明顯的複製、模仿的性質。例如,在複述中,在遊戲活動中,常常是重複成人的講述或模仿成人的(例如在電影中看過的)動作,創造加工的成分是不多的。
隨著年級的升高,在中高年級兒童的想象中,複製和簡單再現的性質就逐漸減少,而對錶象的創造性改造就日益明顯,日益增多。
其次,小學兒童的想象,不論是再造想象或創造想象,最初都有很大的具體性、直觀性,以後概括性、邏輯性才逐漸發展起來。
研究證明:小學一、二年級兒童在朗讀或講述的時候,經常需要圖畫或具體形象作為支柱,否則描述或想象人物、情景就感到困難。
研究也指出:一、二年級兒童在遊戲的時候,仍然需要一定的實物來支持,否則不能長時間地堅持擔任某一角色。
因此,對低年級說來,教學時必須特別注意從兒童的直接印象和所熟悉的事物出發,以便使兒童的想象能更好地發展起來。
三、四年級的兒童就不同了。在三、四年級兒童所能理解的事物範圍內,已經可以很少利用實物來進行想象,這就是說,他們已經可以在詞的思維水平上進行想象,想象的構思已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內部邏輯性。這樣,想象發展就逐步達到一個新的階段。
再次,小學兒童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發展上的另一特點是:最初想象常常是不精確、不完整、不符合現實事物的,以後精確性、完整性、現實性才逐漸發展起來。
有人研究了小學不同年級兒童在口頭描述他們所不大熟悉的事物(如火山、小船等)時再造想象發展的年齡特點,結果表明:無論在想象的數量上(以再現事物的細節為指標)或質量上,各年級兒童的差別都是很明顯的。
從想象的數量上看:一年級兒童只能再現事物的一些輪廓,很多細節被遺漏了。例如,在畫“火山”的時候,應該在火山上面畫出所冒的煙,但有40%的兒童遺漏了這個主要的特徵。
二、三年級兒童雖然也不能完整地再現出事物的主要特徵,但是所畫出的細節的數量較一年級為多。
四年級兒童已能再現事物的更多的細節,當然,他們一般也還不能完全反映出事物的一切必要的特徵。
從想象的質量上看:隨著年級的發展,不但想象的事物的細節更完備些,而且事物的結構安排得更合乎現實、合乎邏輯。例如,所畫的小船,不但主要的細節都畫出來了,而且小船的結構安排得更合理,更富於真實性。

應用舉例


有的同學沒去過廬山,但他們讀了別人寫游廬山的詩文後,就可以根據那些詩文的描繪,在腦海中創造出一幅幅秀麗的廬山圖來;有的同學沒有親身經歷過抗洪搶險的搏鬥,沒有親自到過戰火紛飛的前線,但他們根據別人語言的表述或非語言的描繪(圖片等),在頭腦中形成了有關情境……這些靠的就是再造想象。
培養再造想象能力的方法很多。一般來說,有給一個未完成的故事續情節,提供一個抽象圖形利用想象加以填充,把一首詩(或詩句)改寫成一幅畫面,以及對文章的續寫、擴寫、改寫等等。
再造想象作文要求新穎、生動、具體、可感性強。
技法例談
先來看一下1991年高考的小作文題及例文:
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要求學生寫想象作文。他舉例說,比如,可以把這個圓想象成一輪滿月,然後以滿月為重點,再用天幕雲彩柳梢等作為陪襯,構成一個美麗的畫面,再把這個畫面用文字描述出來就是想象作文。
圓是可以想象成很多不同的物體的。請你根據這位老師的啟發,把圓想象成一個物體,寫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
這道作文題由一則表述性的文字構成,要求同學們根據老師的啟發性提示,寫一篇以“圓”為基礎的再造想象性作文。應當說這篇作文的題材是非常廣泛的,籃球足球太陽地球、圓盆等一切圓形之物均在可寫之列。然而,誰寫得好,誰能得高分,那就靠同學們各自的再造想象能力了,靠同學們把那個“圓”物想象得具體、真切。
這可是個好瓜。在青蔓綠葉的掩映下,透著碧綠的瓜皮,反射著幾點柔和的陽光。撥開枝蔓,你看吧,好大的個兒啊!它靜靜地躺在那兒,彷彿遠古留下的一顆未曾孵化的恐龍蛋。瓜皮上的淺綠和深綠布成了許許多多的奇異的圖案,深綠的那是“漫江碧透”的湘江,淺綠的,卻又似朱自清先生眼裡的“女兒綠”。它映著陽光,像對你眨著眼,它是在用離合的神光引招著你:快來欣賞、快來品嘗這造化為你為我為他奉獻的神奇的甜蜜的“圓”。
這位同學以圓再現了想象物西瓜,於日常生活中擷取寫作素材,信筆寫來,真切、細緻,頗見功力。
文章以“這可是個好瓜”的讚歎起筆,勾起人的興趣。然後多方烘托,寫大小,寫瓜皮的顏色和圖案,寫映著的光,活靈活現地寫出了西瓜的誘人。用恐龍蛋比喻西瓜可謂奇思異想,用毛澤東的“漫江碧透”來形容“深綠”,用朱自清的“女兒綠”來形容“淺綠”,十分别致。
由此可見,再造想象作文,就應該這樣真切具體、生動、新奇地再現事物,使之具有可感性。
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
愚公一家世世代代居住在這兒,門口王屋太行兩座大山擋住了去路,日子難過啊!這裡好像與世隔絕,城裡有什麼新鮮事傳到這兒早已變成“舊聞”了,這種生活真的需要改變了。愚公尋思著:得想法子把太行、王屋兩座山給搬了。
這天,愚公找到了老朋友智叟,告訴他想移山的事,智叟聽了笑笑,摸著鬍子想了想,搖搖頭,愚公啊,你可知道,縱使你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一起搬又有何用呢?大山終究是大山,要多少年才能搬走呢?人力、物力是統統投放了,效益呢?不行!智叟堅決反對。愚公想想,山不能搬,那該怎麼辦呢?智叟不愧是智叟,一會就想出了一個主意告訴了愚公。愚公一聽連聲稱好,於是愚公就回去了。
回到家,愚公召集家人開了一個會議,會上提出了智叟的辦法,全家人聽了都覺得十分妙,第二天便各自行動了。原來,智叟建議利用這兩座山進行資源開發,引入資金,不但節省了人力,還有經濟效益產生,這不是兩全其美的好辦法嗎?怪不得愚公一家都叫妙呢。
隨後的幾年中,愚公親自上山進行了資源勘探,查明了山上居然有很多珍稀動物。於是智叟又進城申請成立了自然保護區。愚公的獨生子又進城請了工程隊,修築了通往山外的大路,一切都準備就緒,你該知道了吧,他們是開一個天然公園。最後得給它起個名了,智叟想愚公的知名度很高,不如就叫“愚公園”吧,於是名字就定了。最後智叟又請廣告公司幫忙做廣告,忙活了這麼長時間“愚公園”終於開園了,這回智叟真的功不可沒啊。
城裡人聽說愚公居然利用王屋、太行開了公園,都覺得很驚訝,全都想去看看,到那一看,果然不同凡響,巍巍青山,高聳入雲,飛禽走獸,讓你可以隨意接近。愚公和智叟親自迎接遊人,與他們合影留念。大山再也不是過去的沉寂樣了,城裡和山裡連到了一起。愚公不禁感嘆:其實不移山也真的很好。像現在這樣有了大路,有了“愚公園”,還怕什麼呢?
愚公移山,的確顯示了他的堅忍不拔,但事情要多角度想,像我們故事中的愚公,不移山不是也達到了目的嗎?
這篇根據《愚公移山》再造想象的作文,是2000年高考作文的優秀作文。對“愚公移山”這一幾乎成為體現傳統精神的典故,作者用現代人的思維加以辨析,標新立異,設想出更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故事編得有新意。既合情合理,又妙趣橫生。只有敢於突破習慣思維,發揮再造想象,才有可能尋求豐富的答案。類似“愚公移山”這樣可以“新說”的舊事很多,像“杞人憂天”、“班門弄斧”、“弦高犒師”,這些成語典故,同學們都可以大膽想象,再造翻新,給它們注入新的內容,寫出奇思妙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