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民間吹打樂
枝江民間吹打樂
枝江民間吹打樂是廣泛活躍於湖北省枝江地區的一種傳統民間音樂藝術。枝江民間吹打樂的活動,經過多年來的發展衍變,已形成了一種普遍、實用和極具地域特色的民間文化風俗。其主要通過民間的婚喪嫁娶以及各種慶典風俗、勞動習俗和歲時節慶活動配合民間舞蹈(如:採蓮船、獅子舞、龍燈舞、踹高蹺等)等音樂形式表現出來。
2006年5月20日,枝江民間吹打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枝江民間吹打樂是由打擊樂器、絲弦樂器、嗩吶等結合在一起演奏的民間器樂體裁。吹打樂顧名思義就是吹管樂器與打擊樂器合奏的音樂。在民間流行的吹打樂中,吹的部分除了吹管樂器以外,還常用拉弦和彈弦樂器,因此民間藝人把吹打樂細分為"粗吹鑼鼓"和"細吹鑼鼓"兩種:粗吹鑼鼓--又稱粗十番。指用嗩吶、管子等吹管樂器和"大鑼大鼓"合奏的形式;細吹鑼鼓--又稱細十番或絲竹鑼鼓。指由絲竹樂器和打擊樂器合奏的形式。
枝江民間吹打樂
枝江民間吹打樂
枝江民間吹打樂具有歷史淵源的可溯性、歷史發展的階段性、普及適用面的廣泛性、技術種類和風格獨特的地方性、藝術流派的多樣性、演奏曲目的豐富性、司儀演奏的循序性、演藝活動的依存性、傳承發展的創新性等基本特徵。同時,因其所屬特徵,而具有廣為枝江民間接受使用的實用價值、豐富城鄉居民文化生活和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社會功能價值以及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關於吹打樂的歷史可推溯至漢代初年的鼓吹樂。據《樂府詩集》(卷16)載:"鼓吹未知其始也。漢班壹雄朔野而有之矣。"在《辭海》中鼓吹樂條目的釋文是這樣寫的;"用鼓、鉦、簫、笳等樂器合奏。源於北方少數民族。漢初邊軍用之,以壯聲威,后漸用於朝廷。…...明以後土庶吉凶之禮及迎神賽會亦均用之。
枝江民間吹打樂
鼓吹樂經過一個時期的發展后,按所用樂器和使用場合的不同演變為鼓吹和橫吹兩類:鼓吹是指專為儀仗隊在行進中使用,以排簫和笳為主要樂器;橫吹則以鼓和角為主要樂器,作軍中人使用在馬上演奏。李延年的取自西域少數民族音樂創作的《摩訶兜勒》是鼓吹樂中的優秀作品。歷代鼓吹樂多有歌詞配合。現今民間流行的"吹打",同"鼓吹樂"不無淵源關係。"
"鼓吹樂"自秦漢以來,歷代一脈相承,用途非常廣泛。如用於宮廷的宴樂、儀仗樂、軍樂,在民間的婚喪喜慶、節日廟會等,無不吹吹打打,分外熱鬧。在文獻記載和民間流行的口頭稱謂中,吹打樂有"鼓吹"、"鼓樂"、"吹歌"、"十番"、"鑼鼓"等種種名稱。
在枝江市關廟山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的"陶鼓"、"搖鈴"等大量民間打擊樂器來看,長江流域古人類在六千年前已有民間吹打樂。枝江問安一帶的"關廟山人"早已發明了"陶鼓"、"搖鈴"等打擊樂器,陶制搖鈴外型及原理如同現在的"砂錘"。
流傳下來的樂譜顯示,枝江一帶民間吹打既有鄂西地區節奏鮮明,粗擴豪放的特點,又有江漢平原韻律優美、曲調流暢的特徵。進入90年代,枝江民間吹打樂開始吸收西洋管樂擊器的優點,並嘗試與西洋管樂器合奏,氣勢恢宏,音色明亮,增強了民間吹打樂的生命力。
枝江民間吹打樂中打擊樂器包括鼓(大鼓、堂鼓、板鼓、書鼓、戰鼓等)、梆子(木魚、木梆、竹梆等)、鑼(大鑼、小鑼、蘇鑼、馬鑼、京鑼、雲鑼、虎音鑼等)、鈸(大鈸、小鈸、川鈸、小京鑔)等,絲弦包括二胡、京胡、四弦等,嗩吶包括高音嗩吶和中音嗩吶,另有大號等樂器。常用曲目有《山歌調》、《六字流板》、《正宮流板》、《春來》、《萬年歡》等。
枝江民間吹打樂經過多年的發展演變,已形成了一種普遍、實用、極具地域特色的演奏風俗。它主要在民間的婚喪嫁娶及各種慶典、勞動和歲時節慶活動中演奏,以配合舞蹈等民間藝術形式。
枝江民間吹打樂分為由打擊樂器組合進行演奏的"粗樂"和在打擊樂器演奏中雜夾嗩吶、笛子、二胡、京胡等吹奏、絲弦樂器的"細樂",粗樂又稱武場,細樂又稱文場。依技藝流派,枝江民間吹打樂分為上河(又稱荊河)和下河兩派;按地域則分為南河和北河兩路。
枝江民間吹打樂講究十樣"家業"(樂器)的完整組合,同時吸納枝江本地山歌、田歌、五句子、小調等民間音樂元素,形成了"十番鼓"的技術種類和風格,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山歌調》、《六字流板》、《正宮流板》、《春來》、《萬年歡》等
枝江民間吹打樂經過幾起幾落的發展歷程,雖幾度處於瀕危,但在地方政府及文化部門的努力下,得到了較好的傳承和保護,成為鄂西南地區民間音樂藝術的一朵奇葩。2000年,枝江市被文化部正式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民間吹打樂之鄉"。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枝江民間吹打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