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湖
丹陽湖
丹陽湖古稱“巨浸”,舊名“南湖”,又稱“西蓮湖”,簡稱丹湖。因秦置丹陽縣而得名。先秦時為藪澤,古中江由澤所經,即溝通吳楚的“中江出(蕪湖縣)西南,東至陽羨(今江蘇宜興縣南)入海”(《漢書·地理志》)。迨兩漢時中江淤塞,湖泊才逐漸定型,最大湖面積3000平方公里,形成皖南山洪的彙集之區,長江西水東流入震澤的通道。
現代地理上,丹陽、石臼、固城、南漪四湖以及當塗、宣城、蕪湖、溧水、高淳等縣沿湖圩區,原均屬古丹陽湖地。因屢經圍墾,使古丹陽湖成為丹陽、石臼、固城、南漪四湖。解放初,丹陽湖湖區面積184平方公里。1966年12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部隊某部報安徽省批准,圍墾丹陽湖20平方公里,稱為丹陽湖軍墾農場。圍墾后的丹陽湖,只剩下運糧河等水面,丹陽湖已不存在。
風景
古有一丹陽湖在江蘇鎮江,待考,參考《幼學瓊林·地輿》:“潤州之丹陽”與現今安徽丹陽湖關係未知。
丹陽湖
景觀
丹陽湖文化生活照片
古丹陽湖原為江南著名的大澤,大致成湖於二三百萬年前,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約在春秋前期,古丹陽湖逐步解體,分化出固城湖和石臼湖。唐時,丹陽湖還是煙波浩渺,水天相連的澤國。後來,由於泥沙淤積和圍墾,湖面日趨縮小,據史書記載:“丹陽之湖三源,徽州、應天、寧國、廣德諸溪所匯也。”千百年來,經過不斷圍墾,至解放時只有357平方公里(包括石臼湖在內)。湖身為帶狀,南北狹長。湖水一般深2- ̄3米,最深處為7米。湖水會於姑孰溪,注入大江。
丹陽湖
丹陽湖簡稱丹湖,因秦置丹陽縣而得名。先秦時為藪澤,古中江由澤所經,即溝通吳楚的“中江出(蕪湖縣)西南,東至陽羨(今江蘇宜興縣南)入海”(《漢書·地理志》)。迨兩漢時中江淤塞,湖泊才逐漸定型,最大湖面積3000平方公里,形成皖南山洪的彙集之區,長江西水東流入震澤的通道。今丹陽、石臼、固城、南漪四湖以及當塗、宣城、蕪湖、溧水、高淳等縣沿湖圩區,原均屬古丹陽湖地。
丹陽湖地質構造本為燕山運動後期因斷裂而形成的窪地,屬於第四紀徠淤積層。因長江和區間洪水夾帶泥沙的淤積,湖泊日益萎縮,出現較多的窪地藪澤。當中江因淤塞排泄不暢,丹陽湖夏秋一片汪洋,冬春則露灘。隨著生齒日繁,尤其軍屯興起,沿湖灘地由零星圍墾發展為連片圩區。
丹陽湖築圩肇自三國,唐宋為鼎盛期。因屢經圍墾,使古丹陽湖成為丹陽、石臼、固城、南漪四湖。宋代沿湖有圩千餘口,僅當塗就有“四百七十二所”。
解放初,丹陽湖湖區面積184平方公里。湖灘地生長茭草(結菰米)、雞頭菜(結芡實)、菱、藕、蒓等水生植物,也是野鴨、鵝雞等水禽棲息之處。汛期魚類洄遊其間,餌料豐富,生長甚速。沿湖有“日產斗金”之說。而湖灘部分窪地,卻是釘螺的巢穴,血吸蟲病危害人民身體健康。沿湖幹部、群眾渴望能圍湖滅螺。
1966年12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部隊某部報安徽省批准,圍墾丹陽湖20平方公里,稱為丹陽湖軍墾農場。這是解放后圍墾丹陽湖之始。
1969年水災,圩區損失慘重。血吸蟲病重疫區的湖陽公社,人多田少,同年11月23日,發動勞力沿老圩圍墾丹陽湖,連續三個冬春苦戰,圍湖造田47.3平方公里。
1970年冬,高淳縣滄溪、丹湖兩公社,圍墾丹陽湖10.2平方公里(超出“華東協議”規定的管理範圍3平方公里),初名西湖灘圩,現名勝利圩。
1971~1974年,大隴、新豐等10個公社聯合圍墾丹陽湖,築成南、北二圩,南圩(原名花津湖)面積32.06平方公里,北圩面積21.4平方公里。圩址緊靠大公圩東埂,也是釘螺較多的疫區。
加上零星圍墾,丹陽湖共圍墾134.52平方公里,占湖的總面積83%。圍墾后的丹陽湖,只剩下運糧河等水面,丹陽湖已不存在。
丹陽湖系淡水湖泊,昔“丹陽八景”有“荷花夏月”、“蒓菜秋風”、“雲邊落雁”、“沙上眠鷗”之稱。夏季水盛時,汪洋含蓄,浩翰無垠,風帆沙鷗出沒其間,遠山浮黛,儼然一幅湖山畫稿。隆冬水涸,湖灘暴露,有大量的蘆葦、莎草等水生作物。水產品十分豐富,有魚、蝦、蟹、蚌、蛤蜊、茭菰、菱、芡實、蓮藕、蒓菜等。有“日出斗金”之譽。其中尤以“金腳紅毛大蟹”和“銀魚”最為著名,曾遠銷港、澳地區。
歷代詩人有大量詩篇讚美丹陽湖。唐詩人李白漫遊當塗時,曾在詩中一再吟詠丹陽湖:“湖與元氣連,風波浩難止”、“吟時枉白詞,放歌丹陽湖。水色傲溟勃,川光秀菰蒲。”明代女詩人端淑卿詠丹陽湖,詩云:“秋水茫茫帶白蘋,漁舟蟹網集湖濱。長空入暮煙雲起,只聽歌聲不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