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元殿遺址

陝西西安北郊的宮殿遺址

含元殿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北郊龍首塬南端的高崗之上,包括大殿、兩閣、廊道、大台、龍尾道和殿前廣場,總面積約70,000平方米。含元殿遺址是唐長安城三大宮室中規模最大的一處。

資料


含元殿高台重疊、宮闕對峙、殿閣、雄偉。現地面上夯土大台、兩閣、廊道等仍存,氣勢宏偉、莊嚴肅穆。含元殿是大明宮的前朝第一正殿,也是唐長安城的標誌建築,建成於龍朔三年(663年),毀於僖宗光啟二年(886年),存在了220餘年,其間逢元旦、冬至,皇帝大多在這裡舉行大朝賀活動。在此舉行大朝會,側封、改元、閱兵、受貢等亦多在此舉行,它是唐代一個重要的政治中心。

遺址簡介


地理

含元殿遺址
含元殿遺址
含元殿遺址位於自強東路革新街北口,保存較為完整。2003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 織、中國、日本三方合作實施的含元殿遺址保護工程實現全面竣工;2004年,日本政府無償文化援助的文物陳列館和磚窯址保護廳相繼建成,陳列館展出大明宮遺址出土的文物標本。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年)大明宮被大火焚毀。1957年~1962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考古勘察和發掘,1980年~1984年進行了重點發掘,初步弄清、復原了大明宮遺址。

特點

含元殿遺址
含元殿遺址
大明宮周長7.6公里,共有11座城門。城內的主要街道丹鳳門大街寬達176米。已經發現的40多處宮殿閣亭遺址,大多集中在城北太液池的四周,主要有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清思 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等宮殿遺址。
含元殿是皇帝舉行重大慶典和朝會的地方,殿基高15米多,東西長75.9米,南北長41.3米;面闊11間,進深4間,各門寬5.3米,此殿是大明宮的正殿。

遺址保護


竣工儀式

含元殿遺址
含元殿遺址
唐大明宮含元殿遺址保護工程竣工儀式在西安市大明宮含元殿遺址廣場舉行。大明宮是唐代長安城的皇宮,是唐朝幾代皇帝的“官邸”。含元殿位於大明宮內,是大明宮中軸線南北方 向上的第一座正殿,建成於唐高宗龍朔三年(公元663年),面積達7萬平方米,唐僖宗光啟二年(公元886年)毀廢,歷時220餘年,是唐長安城的標誌建築。按照唐時制度,每年元旦皇帝在此舉行大朝會活動,外國和周邊民族政權都派使節前來朝覲。為有效保護含元殿遺址,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日本三方於1995年簽署協議,決定利用日本信託基金會提供的用於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235萬美元,採用工程技術立項實施含元殿遺址保護工程。同時組成了中、日專家委員會,指導保護工程的實施。

保護工程竣工

為保證保護工程順利實施,西安市政府提供了760萬元配套資金,組成了專門的工程管理辦公室。1995年至199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對含元殿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取得豐碩成果,為保護工程提供了考古學依據。在中、日專家的指導下,陝西省古建設計研究所和西安市古建公司等共同努力,歷時10年,終於全面竣工。

宏偉的景觀

西安市政府正投放2億元人民幣恢復大明宮含元殿之南的御道(寬200多米、長600多米),可以想像不久的將來,由最南的丹鳳門、中間的御道和北面的含元殿將構成一幅多麼宏偉的景觀。
日本提供的2.8億日元無償文化援助項目--大明宮含元殿遺址殿館和磚窯址保護廳也於2004年4月竣工,使遺址具備了公開展示的條件。開放以來,已經接待中外遊人3萬多人。隨著御道等接待條件的進一步改善,將會有更多的中外遊客前來領略盛唐氣象。

遺址發現


含元殿遺址

含元殿遺址
含元殿遺址
含元殿遺址是唐長安城三大宮室中規模最大的一處,貞觀八年(634年)初建,是太宗李世民為太上皇李淵避暑而建的夏宮,工程未完,李淵病死,營造工程停止。龍朔二年(662年)再建而成,高宗遂即遷進居住,以後的唐朝皇帝大多在這裡朝寢,為唐王朝200餘年間的統治中心。宮內 曾發生過多次歷史重大事件,大明宮一度也是黃巢農民起義軍的政權所在,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農民軍進入長安黃巢登上大明宮含元殿舉行了盛大的即位典禮,然後在丹鳳門城樓宣布國號為“大齊”。

規模宏大

含元殿遺址
含元殿遺址
含元殿遺址規模宏大,建制嚴謹,平面布局呈南北長方形,南宮城就是京城北郭城東邊的一段,另筑北、東、西三面宮城,宮區佔地約3.5平方公里,宮城總長8724米,據史籍記載:大明宮內的殿堂約有五十餘座。唐末,大明宮多次遭戰亂破壞,光啟二年(886年)毀廢,至光化元年(898年)又再度修復,天祐遷都(904年)時最後廢毀,淪為廢墟。

大明宮遺址

大明宮遺址位於西安市自強東路以北,玄武路以南範圍內,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田野考古工作,迄今已取得豐碩成果,在全面勘探的基礎上,重點發掘了麟德殿、含元殿、三清殿等殿堂遺址和重玄門、玄武門等宮門遺址。大明宮遺址保存比較完整,埋藏豐富,是唐代建築研究的珍貴實物資料。1961年被國務院首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含元殿遺址
含元殿遺址
麟德殿是皇帝舉行宮廷宴會、樂舞表演以及會見賓客的場所,長安三年(703年),武則天在此會見並設宴款待日本遣唐使粟田真人。遺址保存完整,現已實施遺址保護復原工程。
另外,中、日兩國考古機構合作發掘大明宮太液池項目正在進行中。為了有效保護大明宮遺址,西安市人民政府設立了大明宮遺址保管所,負責大明宮遺址保護和管理的日常事務、開展社會教育和文物宣傳活動、參加田野考古發掘和隨工清理、收藏出土的文物標本、組織實施文物保護維修工程、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大明宮含元殿遺址、麟德殿遺址已向公眾開放參觀,歡迎大家前來觀賞唐代文物、遺址,領略唐文化之精華。
陝西唐大明宮含元殿御道保護工程建設,考古人員在百官上朝的含元殿南百米處發現了唐代渠道、橋樑、道路等遺址,因新發現遺址與含元殿及其朝堂的重要關聯性,為人們進一步認識唐代大明宮、中國古代宮殿制度史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含元殿遺址
含元殿遺址
新發現的唐代殿前渠道位於含元殿遺址土台以南130米處,東西走向,已探知長度為400餘米。從部分試掘區看,渠道在唐代時南北寬約4米、深約1.6米,渠道兩壁較直,局部有砌磚護岸現象。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西安唐城工作隊副研究員何歲利說,從渠道底部淤泥東段較淺、西段略深顯示的水流波紋等遺跡推測,渠道內的渠水流嚮應為由東向西流。根據《唐兩京城坊考》等文獻,新發現的渠道應當是其時龍首渠的一部分。
在渠道遺址上,考古人員還清理出3座唐代木橋遺存,其中中央一橋正與含元殿中心相對,從橋樁柱洞的遺跡可知,橋東西長約17米、南北寬約4.3米。東西兩橋則與百官上朝前暫時休息的東、西朝堂南北相對,其作用猶如後世皇帝宮殿建築中的“金水橋”。
這3座木橋位於含元殿與丹鳳門之間,與含元殿及其朝堂正好東西分置、南北正對,東西兩橋應是百官上朝、外賓來朝的必經之路,中間橋則應是皇帝專權所用。
龍首渠 含元殿遺址”龍首渠“
含元殿遺址
含元殿遺址
含元殿遺址進行考古勘探發掘時,發現了唐代渠道已探知長度為四百餘米,經考證 應為唐代流入大明宮的“龍首渠”。
唐大明宮含元殿是皇帝處理朝政的重要場所。史載含元殿御道青石墁鋪、花磚精篆。它穿過大明宮正南的丹鳳門,跨過碧波蕩漾的龍首渠,直接通向大唐王朝權力中樞含元殿。唐朝每年的元日朝賀、使團謁見、改元即位、大赦冊封等國家儀式和重大慶典大都在此舉行,盛況綿延了兩個多世紀。
該渠道疊壓於近現代建築堆積層之下。從發掘的跡象看,渠口道南北寬三點六五米至四米,深一點六米左右(從唐代地表向下)。渠道兩壁較直,局部有砌磚護岸現象。渠底部較平,灰黑色堆積較厚,渠水流向為由東向西。
渠道內出土了大量的唐代磚瓦、石塊、螺殼、陶瓷器、銅錢、鐵釘、鐵劍等物,其中磚瓦數量最多,有長方形磚、方形素麵磚、方形花紋磚圖以及蓮花紋瓦當、板瓦等。
含元殿遺址
含元殿遺址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西安唐城工作隊在渠道內,還清理出三處木橋基礎遺存,間隔均勻。兩側的東西橋樑,應是百官上朝前的“下馬橋”,而中央橋址北面正對著含元殿遺址中央,橋東西長 約十七米、南北寬約四點三米,是唐代皇帝專用的御橋。

唐含元殿

唐含元殿前新發現的渠道、橋樑以及道路等遺跡,為研究唐大明宮前朝部分的建築設計和布局提供了珍貴資料。

文化傳承


含元殿遺址的考古發掘、地質調查、方案設計及遺址本體的保護,此工程已完工並於2003年12月驗收。日本政府提供無償援助資金2.8億日元(合人民幣2000萬元),用於大明宮遺址陳列館、唐代遺址展示廳及相關器材的購置,此項目是該資金在中國首次用於文化項目;同時,含元殿遺址殿前廣場及水、電、道路、綠化、廁所等配套設施建設是市政府的配套項目,投資750萬元。國家文物局投資對唐代磚窯進行了技術性保護。
含元殿遺址保護工程受到了國家和陝西省及西安市領導的重視。原政協主席李瑞環在陝視察期間專門在含元殿遺址參觀檢查,國家文物局、陝西省和西安市的主要領導多次來此檢查文物保護工作,並做了重要指示。含元殿遺址現已正式對外開放,成為又一處高品位的文物旅遊景點。

擬建公園


含元殿遺址--“2006·盛典西安”
“2006·盛典西安”大型晚會在含元殿遺址上搭建的布景,讓人們領略了含元殿之巍峨、盛唐大明宮之魅力。大明宮遺址看到,比照含元殿搭建的舞台布景就像一座真正的磚木結構宮殿矗立在遺址之上。“2006·盛典西安”搭建的這個含元殿布景將保留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這個“宮殿”還將會對市民開放。針對不少市民“為什麼不重建一個含元殿”的疑問, 《文物法》規定,不可移動文物已全部毀壞的,應當實施遺址保護,不得在原址重建;而含元殿遺址本身很脆弱,完全失去了承載大規模建築的能力。另外,條件還很不成熟,現有研究成果還不足以把含元殿完整地復原出來。如果要建的話,完全採用傳統材料、傳統工藝和傳統技術,難度很大。含元殿遺址的總體保護規劃已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並由省政府公布實施,目標是建成大明宮遺址公園
含元殿遺址公園的建設過程將遵循三個原則:完整的保護,含元殿遺址宮城範圍都進行保護;有效的保護,每一處遺址都採取技術方法保護起來,把人為和自然破壞的因素完全杜絕;真實的保護,不是把遺址毀掉重建,而是在保護的基礎上合理利用,充分發揮其社會教育、城市綠地、市民休閑娛樂和旅遊觀光的功能。
2007年,享有“盛唐第一門”之稱的大明宮丹鳳門遺址保護工程將開工,充分再現丹鳳門墩台規模之大、門道之寬、馬道之長。宣政殿、紫宸殿遺址的保護展示項目也將相繼啟動,預計5—10年後,大明宮遺址公園將基本成型,展現在市民面前。

詩詞


訪含元殿遺址
赫赫大明宮,山河一望空。
機車喧陣陣,雲樹郁蔥蔥。
王氣歌吟里,荒台煙草中。
問誰知我意?憑弔寄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