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富鎮
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轄鎮
五經富鎮位於揭西縣境東北部,東與揭東區龍尾鎮、豐順縣埔寨鎮接壤,北與豐順縣八鄉山毗鄰,西與南山鎮、良田鄉交界,南連京溪園鎮,距縣城32公里,是潮汕平原西進山區的主要通道。五經富鎮總面積182.8平方公里。2012年,轄26個村,2個社區,91個自然村。全鎮總戶數14950戶,戶籍人口5.6萬人。有海外華僑及港、澳、台胞4.62萬人。地方方言為客家話。
五經富鎮2002年被列為廣東省中心鎮之一。五經富是傳統的農業鎮,臘腸、蜂蜜、苦筍、茶葉、番薯、鹹菜是其特色產品。2012年工農業總產值12.16億元,國稅收入273.87萬元,地稅收入288.47萬元,人均純收入7359元。
據傳,元至正十六年(1358年)間,曾氏先祖啟溪(號弘基)從五華河口遷至此,在今汽車站附近設鋪5間,以打鐵為業,最初得名“五間鋪”。后因地理位置優越,人口發展迅速,辦學風氣甚濃,儒學“五經”甚富,遂改“五間鋪”為五經富。
清代屬藍田都。民國時期屬揭陽縣第三區。1949年5月建立龍江鄉,后改為新龍區。1950年2月,南聯、新龍兩區合併稱南龍區。1956年建立五經富區。1958年成立五經富人民公社。1965年3月拆除京溪園人民公社。1976年10月又拆出大洋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五經富區,1986年開始改稱五經富鎮。2003年12月30日,撤銷大洋鄉,併入五經富鎮。
五經富鎮地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群山環抱,奇峰突起,主峰烏崬海拔958米。北面尖山矗立,東南面虎嶂騰起,西面筆架山為屏,三山遙遙相對。
五經富鎮境內河流縱橫交錯,溪澗密布,有龍江、竹江、羅屋溪。
2012年,五經富鎮政府駐地五經富圩,轄26個村和長潭、陂頭2個社區,75個村民小組。
名稱 | |
龍山 | 聯南 |
大聯 | 泮坑 |
陳江 | 經富一村 |
建一 | 經富二村 |
建二 | 經富三村 |
新和 | 經富四村 |
營盤 | 經富五村 |
庵背 | 經富六村 |
朝陽 | 經富七村 |
聯和 | 經富八村 |
恆星 | —— |
2012年,五經富鎮有山地面積73.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68.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7萬畝,其中水田面積1.64萬畝。
五經富龍頸水庫
五經富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鎢礦和稀土,尤以稀土為豐。1985年率先開採稀土,建有富昌稀土冶鍊廠。
2012年,全鎮總戶數14950戶,戶籍人口5.6萬人。全鎮出生864人,出生率14.6‰,計劃生育率70%,人口自然增長率9‰。五經富鎮以漢族人口聚居為主,僅有個別婚遷女性為少數民族。
2012年五經富鎮工農業總產值12.16億元,財政總收入1648萬元,財政總支出1647萬元。國稅收入273.87萬元,地稅收入288.47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12.39%。人均純收入7359元。
五經富鎮糧食、經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甘薯、甘蔗、花生、黃麻等,水果主要有柑橘、青欖、荔枝、龍眼等。2003年,全年水稻種植面積1.99萬畝,糧食總產量1.4萬噸。種植柑橘1500畝、青欖8000畝、荔枝1500畝、龍眼1000畝、茶葉5000畝。養魚669畝,產量660噸;肉豬7200頭,“三鳥”168萬隻。山地面積73.5平方公里,桉樹面積10萬畝。
2012年底,有耕地面積1.97萬畝,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1.80萬畝,其中水田面積1.64萬畝。糧食總產量1.6萬噸。除種植傳統的水稻、小麥、甘薯、甘蔗、花生外,還種植柑橘、荔枝、青欖、茶葉、蔬菜、油茶等經濟作物。2012年底,種植柑橘1600畝,青欖8200畝、荔枝1500畝、龍眼1100畝,茶葉5600畝,油茶5000畝、魚塘669畝,水產量660噸,全年飼養肉豬約36300頭,飼養“三鳥”67萬隻。2012年農業總產值2.53億元。
五經富鎮以鑄造、制衣為主,輔以包裝、稀土、五金、採礦、冶鍊、電力、農機、建材、鋸木、磚瓦、竹藤工藝、抽紗及餅乾、糖果加工等行業。2003年,有集體企業19家,私營企業39家,個體工商戶702戶。2012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2家,全鎮有規模以上工業18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9億元。
商貿流通
2012年,全鎮有專業市場3個,面積約9000平方米。小型自選商場近20家,鎮區沿街商鋪400多家,主要商品有服裝、五金、家電、日常用品、農副產品、餐飲等。2012年全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7億元,比2011年增長36.72%。外貿出口方面,主要是制衣廠、針織廠、水泵廠、五金廠等廠家產品出口,年出口額約450萬元。
金融服務
2012年,五經富鎮各類金融服務有郵政儲蓄銀行1家、農業銀行1家、農村商業銀行5家。
五經富鎮大橋
2012年底,全鎮有文化站1個,廣播站1個,有線電視轉播站2個,村級廣播站26個,鎮級文化活動廣場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8個,福利院1個,籃球場23個,乒乓球台32台。春節和重大地方性慶典活動有舞龍、舞獅、燒煙花,迎鏢旗,潮州大鑼鼓、籃球比賽等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
五經富鎮北山中學
2012年底,全鎮有高級中學1所,初級中學3所,小學18所,公辦幼兒園3所,民辦幼兒園2所。中學在校生4241人,教職工173人,其中大學本、專科以上學歷158人,中學一級教師102人。小學在校生3358人,教職工220人,其中小學高級教師162人,大專以上文化教育程度161人。2012年,投入資金600多萬元,改建、擴建教學樓、辦公樓及其他教育設施。全鎮中小學享受政策優惠100萬元。
2004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覆蓋率為40%。此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逐年增加。2007年,全鎮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為42151人,參合資金42.151萬元。門診6339人次,住院676人次,門診補償金額14.82萬元,住院補償金額128.8537萬元。住院補償金額達到封頂的有22人。
2012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100%,全鎮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7800人,參合資金143.4萬元。新農保參保任務1.9萬人,參保率90%,參保資金150萬元。
2012年五經富鎮有揭西縣骨傷科醫院1所,醫務人員160人。至2012年底,有病床120張,有X光機、B超機、生化分析儀、CT等醫療設備。內設門診科,急診科、婦產科、醫技檢查科、住院內科、住院外科、住院傷科、骨傷康復科。有鄉村個體醫療站57個,醫務人員57人。有鄉村個體醫療站56個,醫務人員56人。兒童防疫工作,兒童計劃免疫率達到98%以上。
2005年6月泮坑村被確定為縣級示範村,建一、恆星村定為鎮級示範村。2004-2007年共投入資金400多萬元,完成建一、泮坑、聯和、恆星、營盤、陳江、中聯、新倉等村道建設,鋪設水泥村道12條(段),長15公里。2004年投入100多萬元對新和、營盤、朝陽、聯南等村的溪東西水利設施進行了清淤、整治,完成水渠“三面光”改造工程,實現了旱澇保收的目標;2004-2007年共投入資金85萬元對二村、五村、營盤、文聯、聯南等12個村新建村委辦公大樓。
五經富大橋頭
2003年,五經富鎮有電信支局、電信所各1個,郵政支局1個。卡式公話60個,信箱2個。電話容量30000門,固定電話用戶8036戶,公用電話120戶,寬頻業務230戶,行動電話基站2個。電信業務收入50萬元,郵政業務收入33.5萬元。
印象五經富
龍山風景旅遊區
龍山風景旅遊區
金嶺文化公園
金嶺文化公園
大寮寨永泰樓
五經富大寮古村落
揭西縣五經富鎮歷史上鬧元宵有燒煙架、舞火龍兩項活動。這兩項藝術始於乾隆,傳自蘇州,後傳到豐順埔寨。1987年埔寨的火龍舞上省城,其古樸的風格、壯觀的場面、精彩的表演,轟動省城。有些精彩鏡頭,曾拍進電影故事片《花街皇后》。徠
燒煙架全憑架上功夫。煙架分主柱和副柱,主柱高三丈五尺,柱身置橫木十二支,各長三尺為架。架上吊著花籃或鯉魷或套圓幕的圓形火斗。當此線燒至火斗時,圓幕自動卸落,顯出斗內之物。各個火斗的節目各不相同:鬥雞、斗鵝、鬥魚、鬥牛、追賊、舞金獅、老僧遇虎、貓捉老鼠等,俗稱“人鬼架”。在數百支明燭的照耀下,各自表演,栩栩如生,趣味盎然。這些火斗自下而上逐個演完,到頂端,十幾支橫放火筒在機關推動下,一齊噴火,火花射出五丈以外,先向左,後向右飛速地呼呼旋轉,火花從天而降,紛紛揚揚,叫做雪花蓋頂。此時,煙架周圍地下二十支“地犁”一齊向上噴火,勢似噴泉;柱最高架左右兩個火斗,千支火箭吱吱嘯叫,如瑰麗的流星,撒開無數星光,五彩繽紛,幻出奇光異彩。
五經富鎮舞火龍
放水燈
水燈的製作,先是用蕉葉或其它闊葉連結成蓮花碗型,或船型,上面點燃香炷、蠟燭。後來,製作技術提高,有用木板墊底,上放制好的五色花朵,也有放燈籠的、做紙船的。同樣中央點香炷或蠟燭,因木板浮力好,適宜水上飄遊,形式多樣。
五經富特產
此外還有:大洋苦筍、冬瓜丁、臘腸、甜粄種甘薯、茶葉、鹹菜、蜂蜜、橄欖、炸豆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