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英歌舞

潮汕英歌舞

潮汕英歌舞是漢族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汕頭、揭陽、潮州、汕尾)。英歌舞其主要表演形式為大型集體舞,舞者雙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對擊,動作健壯有力,節奏強烈。舞后還有歌舞小戲,稱“英歌后棚” 。

英歌舞屬漢族廣場情緒舞蹈,汕頭市潮陽區潮南區,普寧市,陸豐市惠來縣,潮州市潮安區,是英歌舞最盛行的地區。根據民間藝人的口耳輩傳和一些佐證資料的介紹,潮陽英歌源溯明代。

源流


英歌臉譜
英歌臉譜
汕頭大學的六位學生,寫出了一篇名為《英歌舞--似錦繁華何日返》的潮汕文化報告。蘇萍 就是這六人中的一人。
蘇萍首先介紹了“英歌舞”名字由來的三種說法:
英歌舞的由來有三種說法,一種是“及時雨說”,一種是秧歌說,一種是儺舞說。“及時雨說”就是在明末清初紹興名士張岱的《陶庵夢憶》這本書中“及時雨”一節就有這樣的說法。這一節里描寫的是求雨的場面。張岱認為,可能是因為水滸英雄的大哥宋江綽號就叫“及時雨”。秧歌說就是說英歌舞是從山東魯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魯西的“柳林秧歌”脫胎來的。因為英歌與“秧歌”在潮州話里的發音是比較相似的。還有一種說法是現今的英歌是從古代的儺舞進化而來的。儺舞是一種反映宗教意識和藝術特徵的形式。
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學者陳景熙也認為,潮汕英歌舞與古代的驅儺儀式有著很深的淵源。陳景熙先生說:
英歌舞是在潮汕區域文化體系裡面具有陽剛之氣的兩種文化事象之一,另外一個就是潮汕大鑼鼓。潮汕英歌舞這樣一種形式,其實是跟我國古代所進行的春季驅儺儀式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它有它的歷史淵源。
英歌舞的舞蹈內容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梁山泊好漢化妝賣藝攻打大名府,營救盧俊義,還有一個是梁山泊英雄化妝劫法場救宋江。蘇萍說,英歌舞主要是借梁山泊好漢的英雄故事來表演歌舞的,一般最多不超過108個人:
普寧泥溝英歌
普寧泥溝英歌
英歌舞主要是借梁山泊好漢的英雄故事來表演歌舞的,所以一般最多不超過108個人,人數方面就因地而異,表演者主要是當地的居民,所以變數就比較多,很多是因居民的人口或者是當地的經濟環境來決定具體參演人數的多少。而且是以20到40歲左右的青壯年為主。因為英歌舞表演的時間長,體力消耗大。也出現了許多未婚女子她們組成的英歌舞隊,還有少年兒童啊,老年英歌隊也相繼成立。

表演形式


咸寮英歌舞
咸寮英歌舞
英歌舞主要的表演器具是一根不是很長的圓木棒,稱為“英歌槌”。“英歌槌”的長度一般為1.2尺到1.8尺。女子用的一般比男子用的要短,一般是1.2尺。蘇萍介紹說,“英歌槌”的打法,按槌花運動的差異就有直槌和橫槌兩種。英歌舞的隊形一般是兩列,人數一致,這樣一來就有利於遊行的時候保持隊伍的整齊。同時,這兩列隊伍還能隨時變化成各種對稱或者不對稱的陣形。
英歌舞的分類有很多種方法,一般的是以英歌舞蹈節奏的板式來劃分的,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快板英歌:
按舞蹈節奏來劃分的話,英歌舞主要有三大家族,有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快板英歌。慢板英歌節奏比較慢,帶有古典宮廷式的特色,典型的就有海門鎮的湖邊英歌隊,還有棉城的平東、鳳東、鳳上、鳳南、鳳北、大南英歌隊。中板的話它的鑼鼓敲擊法就簡單一點,體現“力”和“勢”的藝術美,比較瀟灑,典型的就是金浦的排字英歌隊。快板的話就是比其他兩種的節奏更加疾速,更加勇猛,鼓點緊湊,陣勢的開合啊,動作的起伏啊,氣氛比較熱烈。
在這三大類中,快板英歌有著獨特的槌法運用,一般分為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兩種。
表演英歌的隊員的裝扮,是按梁山好漢的形象來打扮的。司大鼓的有作宋江打扮的,也有作別的梁山英雄打扮的,領頭的舞槌人一般來說,左隊頭槌是秦明或者是掛黑須的李逵,右隊是楊志或者是掛紅須的關勝,二槌是林沖,三槌是魯智深、武松
由於快板英歌節奏快,訓練強度大,目前在潮汕地區,南山武派發展面臨著一些實質性的難度,武派的英雄風貌、勇武氣概難現往日風光。當前,快板英歌武派發展較好的是潮陽銅盂草尾村英歌隊。草尾英歌隊主要發展優勢在於,突破英歌發展人才匱乏、資金不足的困境,該隊以神社為發展依託,每年借農曆二月十八及二月九兩恭迎天后聖母和聖母娘娘(即海峽兩岸沿海居民共敬的媽祖林默娘)到村巡遊之名,組織青壯年訓練英歌節目,固定公演一到兩次,既團結鄉里,又使青年鍛煉身體,提高素質。
草尾英歌以勇猛出名,突出動作快、氣勢猛,在潮汕英歌中別樹一幟。這主要得益於草尾英歌作為潮汕特色文藝活動,在草尾村普及度高,幾乎所有草尾男子自小習英歌舞,人人會英歌舞。且組織方式靈活,號召力強,資金主要通過神社活動募捐及當地鄉賢踴躍支助。因此,發展勢頭良好,興盛不衰,成為潮汕英歌隊中富有生機和活力的一支文藝隊伍,也成為了潮汕英歌舞快板文化的活的資料。

潮陽英歌

以前,在潮汕地區,尤其是在潮陽的農村,到了農事活動的時候,為了祭祀神靈,祈求神靈保佑,就會有英歌舞的表演;春節期間的游神啊,秋收后的慶功或者祭祀民俗活動,英歌舞也是保留的節目。英歌舞從以前祈求神靈保佑的儀式變成了慶祝喜事的活動。蘇萍說:
到了今天,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英歌舞出現的場合也越來越多了。春節啊,勞動節啊,國慶節啊,元旦啊這些節日,迎接外賓啊,或者是學校的剪綵啊,大家都可以欣賞到英歌舞的表演。由之前祈求神靈保佑的那種儀式變成了現今慶祝喜事的活動。
潮陽英歌舞
潮陽英歌舞
潮陽英歌舞屬民間舞蹈。源溯明代中葉,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原先舞者108人,表現梁山泊好漢化妝打大名府的故事。
英歌舞分前後棚,前棚36人,每人手執長約1尺4寸,直徑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鑼鼓點、海螺號和吆喝聲,兩棒相擊翻轉,邊走邊舞。后棚72人,扮成各式雜耍藝人,敲打鑼鼓伴唱,有的還加上扮塗戲,或加進武術表演。其隊列變化有長蛇挺進、雙龍出海、四虎並驅、粉蝶採花、孔雀開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後敲等;臉譜有文面、武面之分;節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別。潮陽英歌舞熔戲劇、舞蹈、武術於一爐,表演獨具魅力,它以剛勁、雄渾、粗獷、奔放的舞姿,構成了磅礴、威武、強壯、豪邁的氣勢,給人以力與美的震撼!
潮陽英歌舞這朵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時代氣息的舞蹈藝術之花有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醇厚的泥土風味,揚名海內外。

惠來英歌

惠來英歌舞始於明朝中期,表演形式與海豐、陸豐同類活動相似,故稱為“南下英歌”(南下,意即潮境之南)。惠來英歌舞多採用二拍一段連作,無論是在舞蹈、還是在行走的游演,都可在五個手指中旋轉三百六十度,即“咚咚—鏘、咚咚—鏘”。這是惠來英歌舞最獨特的表演技藝。

普寧英歌

普寧英歌約有四百年的歷史。它起源於人民群眾勞動之餘喜習武(學拳頭),藉以消除疲勞、健身壯體,后又在習武的基礎上,根據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創編了"唱英歌",後代代相傳,發展為南方漢民族優秀民間傳統舞蹈。(清乾隆年間旱塘人成技創編"英歌舞",傳教於民。清咸豐年間鐵山許亞梅、大長隴陳娘康借唱英雄為名練習武藝,以備義師再起,也是普寧英歌較早的著名傳人)。
普寧英歌的風格有三:一是其基本動作是持棒與肩平,扣棒在胸前,平臂,馬步,前進多用側踏步。這以流沙周圍的南山、新壇村為代表。二是扣棒在胸上,高提臂、高提腿、單跳步、丁字馬、有生魄、有聲勢、運棒靈活。此類以下架山的塗坑、咸寮占隴的下村等為代表。三是以燎原的泥溝英歌、大壩的白坑村為代表,其基本動作是扣棒在下,從下而上,又提臂,單踢腿、動作矯健、輕靈、富有舞蹈感。此外,還有獨樹一格的旱塘英歌,這個隊的基本動作分為"舞"和"打"兩大類,它的特點是"打四門",屬"打"的動作,其動作緩慢,每個舞步一定要按照拳術的步法來做,一定要有馬步勢。
英歌在普寧已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舞蹈藝術。普寧市轄人口200萬,鄉鎮管區422個,基本村
村有英歌隊,實力較強、水平較高的有160支。僅泥溝村,就可同時組織六班英歌隊。近幾年來,各地還出現了不少"女子英歌隊"、"少年英歌隊",更添無限情趣。每逢佳節、喜慶日子,村村少不了英歌這一活動項目,英歌鑼鼓響遍城鎮村寨,英歌所到之處,村民聞聲而至,扶老攜幼,圍得水泄不通,整齊的踏步聲、扣棒聲、鑼鼓聲、喝叫聲,聲聲催人急,觀者的歡呼喝彩聲,把熱烈場面推向高潮。
普寧英歌的佼佼者,首推泥溝、南山、咸寮、塗坑等村。他們的表演最精彩,各有一定的藝術造詣。咸寮村老藝人羅炳池(已故)、陳炳坤於1951年代表粵東行署到武漢參加中南民間藝術表演。翌年,他倆又與該村的陳振粉、陳娘和到廣州表演。1953年又以四人為基礎再從塗坑、南山兩面個英歌隊中選出四名精英,即塗坑的陳永利(已故)、陳清泉、南山的陳才斗(已故)、陳瑞鵬等一行8人,組成英歌隊代表廣東省赴京參加全國首屆民間藝術匯演。
南山英歌於1958年又在行家指導下,編成《大破大名府》,(即現今由8人所表演的這一套)英歌舞,交替運用集體舞、四人舞、雙人舞等形式,並用潮州方言歌伴唱,融故事性、藝術性、思想性於一體,國而獲汕頭專區1958年群眾業餘文藝匯演優秀節目一等獎;並被挑選參加1959年中南文藝匯演,獲很高評價。
普寧英歌突出的精神價值、社會價值、藝術價值得到有關專家的重視,獲得"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寧英歌"的美譽,普寧也被評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

泥溝英歌

泥溝英歌是普寧英歌中中板英歌的佼佼者,是普寧英歌中最聞名遐邇的一支。其技藝精湛,頻繁受邀前往港澳地區、廣州、深圳、潮汕各城鎮,為當地的節慶增添熱鬧氣氛,非常受歡迎。曾在第一屆世界女足錦標賽抽籤儀式、中國旅遊藝術節、澳門世界美食節等大型活動中大放異彩。泥溝村的張伯琪是最富盛名的中板英歌頭槌(主角),在6月10日的非物質遺產日,受邀前往廣州開會。泥溝英歌隊的領隊張伯光向記者介紹了英歌藝術。67歲的張伯光十多歲開始便由叔父教導英歌技藝,他說村子里都是靠這種方式世代相傳。張伯光從1959年開始,便擔任英歌隊領隊,負責接洽外出表演事宜和訓練新隊員。他告訴記者,英歌表演按照天干地支的數字,以36、72、108為人數,分為前棚、中棚、后棚,其中前棚是最主要的部分,演員們分飾梁山泊的英雄好漢,用油彩畫上臉譜,舞蹈演員手舞雙木棒,邊跳起威猛磅礴的動作,邊敲擊木棒發出節奏強烈的樂聲。

南山英歌

南山英歌是快板英歌的代表,也是普寧英歌中最聞名遐邇的一支。早在1953年,南山英歌便代表廣東赴北京參加全國首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當時傑出的老藝人陳瑞鵬,擔任頭槌,其後他還培養了大批英歌隊員,作為英歌藝術的重要傳承人陳瑞鵬已在數年前去世。1992年,南山英歌隊應邀參加天津市“南開杯”廣場藝術邀請賽,獲得文化部等單位頒發的優秀證書,在廣東省嶺南民間藝術匯演中,獲得了最高獎金獎。陳來發說,那些老藝人們基本都已謝世,藝人中像陳書瑜等技術比較高超,其他人則各有所長。要學會英歌的基本動作和隊形很容易,在手把手的指導下,幾天就可以學會,但要真正領略英歌的精粹,則需要長年累月的訓練。

槌法特點


從英歌的單個動作形態來看,其“力”的凝聚點落在棍子相擊時產生的棍花運動上。不同的棍花運動又構成了身體的基本韻律,舞者在這個基礎上發展了各種的變體,從而構成了英歌表演的全部動作形態。對此,我們擇取了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英歌隊,粗略地進行了剖析。

交替直槌

l、以普寧南山為代表的交替直槌。這類隊伍多屬槌鼓混合隊伍,舞者除了手持雙棍外,還有部分手持形同腰鼓的小手鼓,舞動時持鼓手如持棍般作“8”字轉動。在它的表演中,呈現出來的各種套路,其動作之豐富是其他隊無法比擬的。特別是前面曾提及的“對打”虛擬化,反映了這個隊在武術短打的動態原型上進行了一定的藝術加工,其舞化的程度是比較高的,在舞蹈中出現大幅度的掄槌、標槌、背槌等動作,都可以視為在短打原型上的提煉和升華,藝術化地表現了農民英雄的內在力量。數十年來被專業舞蹈工作引以為典型組合的十六槌,把武術中的攔、點、拋、削巧妙地發揮和組合,幅度從小到大,力量從弱到強,速度從緩到急,步步加劇,連綿不斷,在表演中形成了火山噴發般的情態高潮,表現出極為粗獷威猛的強勁“力”感,極出色地顯露了英歌所獨具的動態特徵。這一類型的英歌隊數量多,分佈廣,是潮汕英歌的主幹。

橫槌

2、以潮陽西岐為代表的橫槌打法。西岐英歌是典型的橫槌打法,最具特色的是雙手作橫向的擊槌運動,主要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對打,完全由武術短打的動態為主,棍子的擊打部位多在頭、胸、腹等部位,攻擊目標簡明、集中,體現了短兵相接的搏鬥情景,具有很強的擊技性和實用性。對打一般以兩人一組,也有四人混合對擊,動作多是雙槌在肩上的正反扭擊,腹、胯部的削槌、翻槌,以及小腿的彈踢,腿下擊槌等,動態敏捷,短促有力,速度快,動作均不過頭,而且越打越低,甚至出現連續的全跪移動,這種以人為單位的集體擊打運動,猶似英雄們捨生忘死、滾沖敵陣的表演,十分強烈地表現出激烈的戰鬥場景,富有濃郁的民族氣息。另一部分是以棉城的七、八槌為基礎的變體,動作速度舒緩,舞段長度不一,少僅幾小節,多則數十小節,而且動作極少重複,運動幅度一般都很大,富有重量感,雖也帶有較顯著的武術成分,但都比較張揚,呈現出英雄豪俠磊落的胸襟和剛勁的力量。

雙拋槌

3、以普寧泥溝為代表的雙拋槌。雙拋槌也稱為活槌。這種打法非常獨特,最典型的是雙槌從右胯旁沿一斜線向左上方拋擊又甩擊回原位,配合其腳下特有的跑跳步反覆進行,整個動態非常的輕靈、活躍,柔中顯剛,舞蹈性特彆強。另外在泥溝英歌中,其步態、圖案變化也較豐富,如快速的倒步連接,是泥溝英歌最富特色的隊形變化之一,在表演中,舞隊以三人一組不斷地套換位置,形成環環相扣、循環不息的單向群體運動,表現了英雄們前赴後繼奮勇向前的偉大氣概。

醉槌

4、潮陽棉城、平東的三、四槌,又稱“醉槌”。這類打法僅有一或二組動作,速度緩慢,是英歌中另一種節奏的代表。在整個動作中,動作之間銜接過程短,靜止造型時間長(但有棍花旋動),動態有弓步單拋槌,金雞獨立削槌,全蹲轉,跪擊等。勁力短促,內蓄動靜對比鮮明,舞者自身具有一定的動作內勁控制力。這類隊伍在潮汕英歌中分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