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羊雜

大同羊雜

吃羊肉的習慣,漢人和有些少數民族也有不同,少數民族只吃羊肉,把羊下水全扔了。而漢人吃完羊肉之後,還把羊頭、羊蹄、羊心、羊肝、羊肺、羊腸以及羊血等洗凈,煮熟、切碎,配以蔥、辣椒、鹽等調料熬製成湯,因為裡邊雜七雜八應有盡有,故稱羊雜。羊雜湯裡面摻些土豆粉條,徠有葷有素,油而不膩,質醇味美,撈出鍋來熱氣騰騰,香氣襲人,吃起來味道鮮美,具有明顯的驅寒、暖胃、舒身等功能,是一味較好的食療保健食品。

羊雜簡介


山西省大同羊雜即羊下水,是以羊的頭、蹄、心、肝、腸、肺、血等原料烹調製成的地方小吃,亦稱羊雜燴湯。羊雜燴湯里加山藥粉條,煮好后,紅白相間,熱氣騰騰,油而不膩,令人垂延欲滴,是一道暖胃驅寒的保健佳肴。
大同以後,必須品嘗一碗又辣又香的羊雜粉湯,方不虛此行。

羊雜做法


用料
羊血鮮。土豆粉。五香料。蔥。姜。香菜末。胡麻油
油辣子鹽
做法
將羊雜洗凈、豬血切塊備用
鍋中燒熱油,把五香料放入炸香,取出香料
將蔥姜放入鍋中煸炒出香味放入羊雜炒香,加入少許油辣子翻炒後放入足量的清水
大火燒開後放入豬血及土豆粉煮10分鐘,出鍋前撒適量鹽即可。香菜出鍋後放
小貼士
1、用炸過五香料的油炒羊雜味道會更香,不要省略此步驟
徠2、如果沒有土豆粉的話用麵條也可以代替,但口感和湯色都會差很多。土豆粉淘寶可以代購。
3、如有條件用羊尾油烹炒成品會更香。

傳說


羊雜割起源於大同。據說大同人吃羊雜始於元朝,“雜割”一詞還是忽必烈之母所賜。元世祖忽必烈由晉地入中原,路經曲沃縣時,其母庄聖太后染疾,曲沃名醫許國楨為其診治痊癒,成為忽必烈之母的寵信御醫。
許母韓氏善主廚,隨其子侍奉庄聖太后。韓氏見蒙古人吃羊肉棄下水甚感可惜,即將羊下水拾回洗凈,煮熟,配以大蔥、辣椒吃,發現其味甚美。遂敬獻太后品嘗。太后吃罷,渾身大汗淋漓,頓覺神清氣爽,就此病癒,當即賜名“羊雜割”。

起源歷史


宋書》載,一個叫修之的人擅烹羊雜割湯,獻給太武帝拓跋燾,拓跋燾贊為絕味,封修之以太令官,直到光祿大夫、南郡公。這事發生在平城,也就是發生在咱們大同。
大同最早的羊雜肯定不是現在這樣的,不會有粉條之類的東西,因為土豆進入中國也只是百餘年的歷史,可見當時的羊雜就是我們所說的純羊雜,其包括羊心、羊肝、羊肺、羊肚、羊腸等雜碎,而其味則更純,調料主要以油、鹽、蔥、姜、蒜、胡椒為主,當時大同地區沒有辣椒種植的記載,其辣估計是來自胡椒的香辣。
據經歷過民國的老年人講,他們記憶中的羊雜,是要加白菜之類的東西的,這樣的羊雜不膩,而且還能沖淡羊膻味,只是到了解放后,大同的羊雜開始加粉條之類的東西,做法簡單了許多,一道極為精緻的下酒菜淪為了主食,加上粉的羊雜已經失去了羊雜的美味,今天看來真是一種遺憾。

獨特性


在大同的傳統食品中,羊雜可謂最為古老,可以這樣說,大同是羊雜產生髮展的源頭之一,它的發展一直伴隨著大同人們的生活。大同地處塞外,在歷史上一直處於半游牧民族地區,因而就有大量的羊下水,這是做羊雜的必備的條件,另一個條件是這裡必須是一個多民族的融合之地,因為有些民族是不食這些東西的,這會遭到民族間的歧視,只有在多民族的融合之地才能產生羊雜這一食品。

吃法分類


羊雜在大同也是分得好幾種吃法,有全羊雜,就是通常講得北路羊雜割,一般是一鍋都是羊下水(內臟)加有辣椒,油料等配料做成。還有由羊血和大同特有的粉條組成的,還有就是全羊雜里加粉條的。一般在大同羊雜作為早飯和晚飯的居多,在街邊地攤,喝上一碗辣油湯的羊雜,既驅寒,又解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