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道情
傳統戲曲劇種
河南道情又稱墜子嗡,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流行於河南東南部。由曲藝漁鼓、道情和墜子相結合,並吸收了秧歌和花鼓的曲調於辛亥革命后形成為戲曲。最初只有雙人對口唱,類似二人轉的形式,后漸演出大戲。
曲調有慢板、二八、流水、裁板、垛子等,唱二八和流水板時,多重句。曲牌有[一串鈴]、[小桃紅]、[倒脫靴]、[筋頭落]等。主要伴奏樂器為墜胡、皮胡、三弦、大胡、笙、捫子(嗩吶的一種)等,武場有單皮、大鑼、小鑼、鈸、梆子等。
傳統劇目有一百多個,部分為家庭生活小戲,大部分則據長篇曲目改編,如《金簪記》、《玉環記》、《脂粉記》、《大紅袍》、《李翠蓮上吊》、《打萬監生》等。
道情戲源於道教樂歌。因道士唱樂歌時配以魚皮筒鼓伴奏,故古時稱“魚鼓道情”,俗稱“道情筒子”。明清之際在皖北地區流行,和阜陽一帶民間小調“鶯歌柳”融合后,形成曲藝說唱藝術。當時的演唱只限於單口說唱,伴奏也只有便於攜帶的魚鼓和簡板。
清代後期,約在1860年前後,道情從沈丘、鄲城一帶傳入太康。20世紀初受河南梆子、越調等地方戲曲影響,道情藝人開始嘗試對口演唱和群口演唱,題材突破了原先的道教故事,擴大到家長里短、才子佳人的範圍;演員大體分角色,但不化妝,也無明顯行當,時稱“座攤道情”,這是道情戲的孕育階段。
河南道情
道情戲以唱為主,劇本多唱詞而少插白,一板下來就是上百句唱詞。其唱腔中板腔和曲牌兼而有之,主要板式有慢板、流水、裁板、大過、單過、雙過、哭死、哭活、垛子、滾白等。曲牌有《鎖落枝》、《老桃紅》等。演唱時男女唱腔都用真嗓,咬字清晰。唱二八或流水時有重疊句,而且有“哪呼嗨”、“哪嗨依”的襯詞,其曲調純厚樸實,唱詞通俗易懂,深受群眾喜愛。著名現代豫劇《朝陽溝》里拴寶唱的“那個前腿弓,那個後腿蹬,腳不要慌來手不要猛……”就是移植的道情唱腔。
河南道情
旦
老生
太康道情的表演、化妝和服飾與其他劇種差別不大,主要區別是道情注重唱功,善演喜劇,其演員不習武功,科班也無武科;沒有嚴格的行當區分,除生、旦、須為專行演員扮演外,凈、丑、末則無固定行當。沒有大花臉、黑面、銅錘、架子、花臉之類區分。丑角僅在聲腔中加些滑稽的花腔襯字與靈巧的顫舌音。隨著時代的發展,今天的道情角色行當劃分得也相當精細了。生行根據劇中人物年齡、性格諸方面的不同,被細分為老生、小生、武生、紅生等;旦行又分為青衣、花旦、彩旦、老旦、婆旦、閨門旦等;醜行分為小丑、老丑、官丑、丑婆、丑旦等。
朱錫梅,女,太康縣人,生於1940年,14歲進入縣戲劇培訓班學藝並登台演唱小生。1957年調入道情劇團獲長足進展,因其嗓音飽滿純正,吐字清晰流暢,表演氣質端莊,深受省內外觀眾一致讚賞;多次參加省級匯演、調演獲獎,其主演的《王金豆借糧》、《張廷秀私訪》、《李天寶弔孝》、《跪洞房》和《前進路上》等戲,先後被灌制唱片或電台錄音、電視台錄像。
蔡清芝:女,太康縣人,1951年生,自幼酷愛戲劇。1965年先後從事曲藝、豫劇、道情演出,因其唱腔渾厚甜潤,表演凝重深沉,深得觀眾好評,以其《前進路上》春霞一角的精彩表演而蜚聲劇壇,后在傳統戲演出中專攻閨門旦,所主演的《王金豆借糧》、《跪洞房》等劇目和唱段,曾先後被電台錄音、電視台錄像。
張天印:男,1962年生,戲校畢業,1980年進入道情劇團。1997年任團長。他多次率團進京演出,深受首都觀眾和專家們的好評。2000年率團到廣州參加了第十一屆群星大賽,並奪取了金獎。除了這些中老演員外,一批道情新秀如呂清麗、李艷玲、劉粉霞、張小花、丁彩艷等也正茁壯成長起來,太康道情後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