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門四弟子
曾門四弟子
近代散文家、外交家。字蒓齋。貴州遵義人。早期從鄭珍學習,講求經世之學。同治元年(1862),上書論時政,以廩貢生得授知縣,入曾國藩幕,深得信任,名列“曾門四弟子”。曾署理吳江、青浦等縣知縣。光緒二年(1876),隨郭嵩燾出使歐洲,任駐英、法、德、西班牙四國參贊,遊歷了比、瑞、葡、奧等國,寫成《西洋雜誌》一書,晉陞為道員。光緒七年,任出使日本大臣;十年,丁憂返國;十三年服闋,復職使日。光緒十六年,任滿歸國后,曾任川東兵備道等職。
張裕釗(1823~1894) 近代散文家、書法家。字廉卿。湖北武昌(今鄂州市)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中舉,考授內閣中書。后入曾國藩幕府,為"曾門四弟子"之一,被曾國藩推許為"可期有成者"(《清史稿·張裕釗傳》)。生平淡於仕宦,自言"於人世都無所嗜好,獨自幼酷喜文事"(《與黎蒓齋書》)。曾主講江寧、湖北、直隸、陝西各書院,培養學生甚眾,范當世、馬其昶等都出其門下。
吳汝綸(1840~1903)近代文學家、教育家。字摯甫。安徽桐城人(今樅陽會宮鄉老橋村吳牛庄人)。同治三年(1864)舉人,次年中進士。先後入曾國藩、李鴻章幕府。歷官直隸深州、冀州(今均屬河北)知州。光緒十五年(1889)起,主講保定蓮池書院,執教多年,弟子甚眾。二十八年,吏部尚書張百熙薦舉為京師大學堂教習,自請赴日本考察學政。在日本,因留學生事與駐日公使蔡鈞發生齟齬,歸國后不赴京師就任,還鄉謀辦桐城小學校。
薛福成(1838~1894)中國清末外交官,改良主義政論家。字叔耘,號庸盦。江蘇無錫人。1865年(同治四年),致書曾國藩,建議改革科舉、裁減綠營,學習西方軍事技術,遂得入其幕,並參與鎮壓捻軍。1875年(光緒元年),應詔上改革內政外交萬言書。旋被李鴻章延為重要幕僚,協理外交事務達10年之久,曾為李起草不少有關洋務的奏稿、書牘。1879年,上書反對清政府授予英人赫德總司南北洋海防大權,使英國控制中國海軍的企圖不能得逞。同年,撰《籌洋芻議》,主張發展工商業,實行關稅自主,抵制外國商品傾銷,擴大絲茶出口,以改變外貿入超。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任浙江寧紹台道,擊退法艦進犯。1889年,受命為出使英、法、意、比四國大臣。曾與英國談判訂滇緬界務、商務,爭回部分主權。出使期間,更進一步主張效法西方國家,發展機器工業,實行商辦,促進民族工商業的發展,並在政治上讚賞英國和德國的君主立憲制度。1894年返國。一生著作甚豐,有《庸盦全集》(10種)、《庸盦筆記》、《庸盦文別集》,以大量政論而被公認為當世談時務的巨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