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赤霉病

小麥的主要病害之一

小麥赤霉病別名麥穗枯、爛麥頭、紅麥頭,是小麥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麥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發生,主要分佈於潮濕和半潮濕區域,尤其氣候濕潤多雨的溫帶地區受害嚴重。從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莖基腐、稈腐和穗腐,其中為害最嚴重的是穗腐。

簡介


農業農村部監測顯示,隨著氣溫回升,小麥條鏽病擴展速度顯著加快,草地貪夜蛾也進入活躍期,重發流行態勢明顯。
此外,春季,西南、江淮、江漢等地區小麥赤霉病偏重流行風險高,黃淮等地降水偏多也易造成小麥赤霉病北擴蔓延;華北、黃淮小麥抽穗灌漿期高溫少雨也易導致小麥蚜蟲偏重發生。
目前,冬小麥發育期普遍偏早。氣象專家建議病蟲害防控時間關口適時前移,及早統防統治、聯防聯控,力保小麥生產安全。

癥狀


小麥赤霉病從苗期到穗期均可發生,引起苗腐、莖基腐、稈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最大。濕度大時,病部均可見粉紅色霉層。
苗腐:由種子帶菌或土壤中的病菌侵染所致。先是芽變褐,然後根冠腐爛。輕者病苗黃瘦,重者幼苗死亡。手拔病株易自腐爛處拉斷,斷口褐色,帶有黏性的腐爛組織。
莖基腐:腐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發生,麥株基部組織受害后變褐腐爛,致全株枯死。
稈腐:多發生在穗下第一、二節,初在葉鞘上出現水漬狀褪綠斑,后擴展為淡褐色至紅褐色不規則形斑,病斑也可向莖內擴展。病情嚴重時,造成病部以上枯黃,有時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黃穗。
穗腐:發生初期,在小穗和穎片上出現小的水漬狀淡褐色病斑,后逐漸擴大至整個小穗,小穗枯黃。濕度大時,病斑處產生粉紅色膠狀霉層。後期其上密生小黑點,即子囊殼。后擴展至穗軸,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
小麥揚花期發病
小麥揚花期發病
穗部發病
穗部發病
小麥赤霉病
小麥赤霉病
小麥赤霉病病穗癥狀
小麥赤霉病病穗癥狀

病原特徵


該病由多種鐮刀菌引起。有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稱禾穀鐮孢,F.arde—naceum(Fr.)Sacc.稱燕麥鐮孢,F.culmorum(w.G.Smith)Sacc.稱黃色鐮孢,F.moniliformeSheld.稱串珠鐮孢,F.acuminatum(Ell.et Ev.)Wr.稱銳頂鐮孢等,都屬於半知菌亞門真菌。優勢種為禾穀鐮孢(F.graminearum),其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有隔膜3~7個,頂端鈍圓,基部足細胞明顯,單個孢子無色,聚集在一起呈粉紅色粘稠狀。小型孢子很少產生。有性態為Gibberella zeae(Sehw.)Petch.稱玉蜀黍赤霉,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子囊殼散生或聚生於寄主組織表面,略包於子座中,梨形,有孔口,頂部呈疣狀突起,紫紅或紫藍至紫黑色。子囊無色,棍棒狀,大小100~250×15~150(um),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無色,紡錘形,兩端鈍圓,多為3個隔膜,大小16~33×3~6(um)。

傳播途徑


中國中、南部稻麥兩作區,病菌除在病殘體上越夏外,還在水稻、玉米、棉花等多種作物病殘體中營腐生生活越冬。翌年在這些病殘體上形成的子囊殼是主要侵染源。子囊孢子成熟正值小麥揚花期。借氣流、風雨傳播,濺落在花器凋萎的花藥上萌發,先營腐生生活,然後侵染小穗,幾天後產生大量粉紅色霉層(病菌分生孢子)。在開花至盛花期侵染率最高。穗腐形成的分生孢子對本田再侵染作用不大,但對鄰近晚麥侵染作用較大。該菌還能以菌絲體在病種子內越夏越冬。
在中國北部、東北部麥區,病菌能在麥株殘體、帶病種子和其它植物如稗草、玉米、大豆、紅蓼等殘體上以菌絲體或子囊殼越冬。在北方冬麥區則以菌絲體在小麥、玉米穗軸上越夏越冬,次年條件適宜時產生子囊殼放射齣子囊孢子進行侵染。赤霉病主要通過風雨傳播,雨水作用較大。

發病條件


春季氣溫7℃以上,土壤含水量大於50%形成子囊殼,氣溫高於12℃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氣潮濕的情況下,子囊孢子成熟並散落在花藥上,經花絲侵染小穗發病。遲熟、穎殼較厚、不耐肥品種發病較重;田間病殘體菌量大發病重;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間鬱閉發病重。

防治方法


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以選用抗菌品種為基礎,以藥劑拌種作為重要措施,以農業防治緊抓不放,以化學防治為重點,將小麥赤霉病控制好、防治好,確保小麥豐產豐收。

農業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培育無病種子田,深耕滅茬,清潔田園,減少和控制病菌來源。

化學防治

● 藥劑拌種
● ● 用2.5%咯菌腈種子劑拌種,葯種比例為1:500。
● ● 用20%克福種衣劑1:50包衣。
● ● 選噻菌靈種子量0.15%(有效成分)拌種。
● ● 50%福美雙種子量0.5%拌種。
● ● 40%拌種靈或拌種雙0.2%拌種。
● ● 75%萎銹靈250克拌麥種100千克。
● ●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克拌種100千克。 
● 藥劑噴灑
化學防治赤霉病宜在小麥抽穗后至揚花初期結合防治吸漿蟲、麥蚜、白粉病,及防止小麥後期乾熱風一起噴治。可選用以下藥劑:
小麥抽穗期:30%多·酮可濕性粉劑110克/畝左右;28%井岡黴素·多菌靈懸浮劑110毫升/畝左右;10%井岡·蠟芽菌懸浮劑230毫升/畝左右;咪鮮·甲硫靈可濕性粉劑70克/畝左右;40%戊唑·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克/畝左右;28%烯肟菌酯·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克/畝左右。每畝用水50-60千克。
小麥揚花初期: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克/畝左右;多菌靈·福美雙·硫磺可濕性粉劑250克/畝左右;40%多菌靈·三唑酮·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克/畝左右;70%福·甲硫磺可濕性粉劑130克/畝左右;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50克/畝左右;50%硫磺·多菌靈懸浮劑125克/畝左右。每畝用水50-60千克。
對於發病較重或抗病性差的或噴后遇雨的麥田,可在小麥灌漿初期選用如下藥劑再噴施1次,畝用水量50-60千克。25%戊唑醇乳油80克/畝;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50克/畝;25%丙環唑乳油40毫升/畝;25%咪鮮胺乳油55毫升/畝;25%氰烯菌腈懸浮劑110毫升/畝;400克/升戊唑·咪鮮胺水乳劑22毫升/畝。

研究進展


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小麥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孔令讓及其團隊從小麥近緣植物長穗偃麥草中首次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且成功將其轉移至小麥品種中,首次明確並驗證了其在小麥抗病育種中不僅具有穩定的赤霉病抗性,而且具有廣譜的解毒功能。相關研究成果2020年4月10日在線發表於《科學》。

誤區


小麥赤霉病
小麥赤霉病
小麥赤霉病又叫麥穗枯、爛麥頭、紅麥頭,是小麥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小麥穗期“三病三蟲”中較為嚴重的病害之一。小麥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發生,主要分佈於潮濕和半潮濕區域,尤其氣候濕潤多雨的溫帶地區受害嚴重。據有關部門通報,2012年,黃淮海農業區某省小麥赤霉病發生面積約為2460萬畝,佔到了全省小麥種植面積的68.3%,創下了該省小麥赤霉病發生的歷史之最,雖經全力防治挽回產量損失20多億斤,但仍然使小麥產量造成一定損失,有農戶因此造成絕產,蒙受重大損失,小麥赤霉病已成為影響小麥優質高產的重大隱患,應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
小麥感染赤霉病會影響到小麥產量和品質。如果防治不當會造成小麥減產,嚴重的會造成絕收,有媒體報道,2012年在安徽省某地就有農戶將未成熟的已經感染赤霉病(確認已經絕產)的小麥提早收割,將秸稈以0.15元/斤的價格賣給奶牛養殖場來喂牛,這樣的小麥麥稈青翠茁壯但麥穗已經枯死發白。同時,小麥感染赤霉病以後品質降低,籽粒乾癟,出粉率降低。小麥赤霉病不僅給小麥生產造成嚴重產量損失和品質影響,更重要的是其病麥毒素影響食品安全,備受多方關注。赤霉病由鐮刀菌屬真菌引起,在給小麥的產量造成損失的同時,還產生以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即嘔吐毒素DON)為主的真菌毒素,對人畜都有較大的危害,食用病麥會引起眩暈、發燒、噁心、腹瀉等急性中毒癥狀,嚴重時會引起出血,影響免疫力和生育力等,直接對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因此,小麥中病麥率含量達到4%以上時即不能食用,同時說明小麥已失去商品價值,需另作處理。在2012年,有媒體報道江蘇某地因為小麥感染赤霉病,糧管所拒收小麥。總之,小麥感染赤霉病後要麼沒有產量,要麼是有了產量但小麥賣不出去,沒有收益。鑒於赤霉病的嚴重危害,已經引起了農戶的高度重視,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據反映,防治效果差別較大。通過調查發現農戶對赤霉病的認識仍然不夠,防治赤霉病中仍存在諸多誤區。
一:對赤霉病的發生心存僥倖,依賴老經驗解決新問題。
小麥赤霉病是典型的氣候型病害,由若干種鐮孢屬真菌引起,其發生流行受菌源量、品種抗性、農業生態環境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小麥赤霉病病害的流行與氣象條件關係密切,當春季平均氣溫為9℃以上,3-5天雨天時間,越冬菌源便產生子囊孢子,小麥抽穗揚花期在有大量成熟子囊孢子存在的情況下,遇降雨或空氣潮濕,子囊孢子成熟並散落在花藥上,經花絲侵染小穗發病,初在小穗和穎片上產生水浸狀淺褐色斑,漸擴大至整個小穗。小麥抽穗揚花期如遇連續3天以上有一定降水量的陰雨天氣,即可造成小麥赤霉病的大流行,連續三天降雨,雨量達12毫米以上,田間空氣相對濕度達80%以上,十分有利於子囊孢子的釋放和侵染,田間空氣濕度達到80%以上時,極有可能造成小麥赤霉病的發生和流行,因此,在小麥赤霉病的防治中要三看,“看天、看苗、看地”,要綜合考慮發病因素,有農戶不能綜合考慮以上因素,未能充分認識赤霉病的發病癥狀、流行規律、發病因素,只參照老經驗注重天氣的變化(雨水及溫度),而忽略田間濕度和品種差異的影響因素,雖沒有出現大範圍的病害發生,但同樣也造成了病害的發生,影響到了小麥產量和品質的提高。
二:重治輕防,見病用藥,錯過最佳防治時期。
小麥赤霉病可防不可治,應預防為主,主動防禦,重治輕防的傳統做法不利於赤霉病的防控。同時,對病害預防過程中用藥時期的選擇會直接影響著防效高低。眾多資料介紹赤霉病用藥時期為“抽穗期到揚花期”,如此長的用藥時期內,不同時間段用藥效果存在較大差異。有部分農戶選擇在孕穗期或是揚花末期用藥,更有甚者見到粉紅色霉層后再用藥,都沒有很好的把握住最佳防治時期,防效較低。通過實地調查發現,最佳的防治時期為小麥齊穗到揚花5%時。同時,有幾種情況要充分考慮,抽穗期天晴、溫度高,麥子邊抽穗邊揚花,齊穗期就可以用藥;抽穗期溫度低、日照少,麥子先抽穗后揚花,宜在始花期用藥;抽穗期遇連陰雨天氣,赤霉病有流行可能時,噴葯寧早勿晚,不要等到天晴時或揚花時再噴葯,應搶雨隙多次噴葯防治;若使用內吸性好、持效期長的藥劑防治時期可提前到小麥抽穗初期。
三:盲目選擇藥劑,忽略藥劑抗性及作用機理互補的問題。
當前,在農業部獲得防治麥類及小麥赤霉病登記的藥劑共248個(截止2013年3月)。其中登記數量較多的為多菌靈(97個登記證)、甲基硫菌靈(50個登記證)、多。酮(35個登記證)、福美雙(21個登記證),佔到了總登記證數量的81.85%,登記防治藥劑涉及到14種成分,分別為:多菌靈、甲基硫菌靈、低聚糖素、三唑酮、硫磺、福美雙、己唑醇井岡黴素、咪鮮胺、烯肟菌酯、烯唑醇、戊唑醇、蠟芽菌、氟環唑
近幾年,農戶普遍反映多菌靈不靈了,其他藥劑效果也不好了,不能排除部分藥劑質量存在問題,還應考慮抗性菌株的關係,同時還與農戶用藥過程中不注意將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混配使用有密切關係。
噴施多菌靈等苯並咪唑類殺菌劑是我國自20世紀70年中期以來防治小麥赤霉病的關鍵措施之一。有資料報道,自1992年周明國(南京農業大學學報文)在浙江海寧發現世界首例禾穀鐮孢菌抗藥性菌株以來,在浙、蘇、滬、鄂等地進行了連年抗藥性檢測試,發現抗藥性病原菌群體比例迅速上升,在浙江等地已經成為致病優勢小種,同時抗病性病原菌分佈範圍不斷擴大,已從最初的浙江蔓延到上海和江蘇大部分地區。時隔二十年時間,苯並咪唑類殺菌劑抗性問題已經引起行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在出現某些藥劑防效減低的區域,建議積極關注新品種,如戊唑醇。咪鮮胺混劑(贊米爾)、氰烯菌酯(勁護)等。同時,要注意不同作用機理藥劑的正確混用,確保所使用藥劑具備內吸治療、保護剷除的多重功效,全面阻止病害蔓延。
四:畝用水量偏少,不利於藥效發揮。
通過走訪得知,部分麥區農戶使用常規噴霧器噴霧畝用水量多為15升,更少者僅為10升,如此少的用水量,會影響到藥效的正常發揮。為保證藥效,若使用常規噴霧器畝用水量宜在45升-60升之間,或是加入藥效保證劑,如展透等。
五:不能正確掌握用藥次數。
用藥次數沒有固定的標準,要綜合考慮菌源量、發病情況、藥劑防治效果等因素,對於往年發病重的地塊有必要進行兩次防治,同時注意雨後補噴,對於第一次用藥效果不好的要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在第一次用藥后7天左右使用第二次藥劑,可以更好的控制病菌的蔓延,減少損失。
全面認識赤霉病的發病特徵,掌握髮病規律,抓住最佳防治時期,選對防治藥劑並正確應用,可將病害損失降到最低。

分佈範圍


小麥赤霉病在中國南方冬麥區,如長江中、下游冬麥區、川滇冬麥區、華南冬麥區和東北三江平原春麥區等地經常流行為害。

侵染循環


病原菌主要以菌絲體在寄住病殘體上或種子上越夏、越冬,也可在土壤中營腐生生活而越冬。春天,在病殘體上形成子囊殼,條件適宜時子囊殼釋放子囊孢子,借氣流、風雨傳播,濺落在花器凋萎的花藥上萌發,先營腐生生活,然後侵染小穗,幾天後產生大量粉紅色霉層,經風雨傳播引起再侵染。

流行規律


小麥生長的各個階段都能受害,苗期侵染引小麥赤霉病的發生流行主要與小麥生育期、氣候條件、菌源等因素引起苗腐,中後期侵染引起稈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性最大。病菌最先侵染部位主要是花藥,其次為穎片內側壁。通常一個麥穗的小穗先發病,然後迅速擴展到穗軸,進而使其上部其他小穗迅速失水枯死而不能結實。揚花期侵染,灌漿期顯症,成熟期成災。小麥揚花期感染率最高,特別在齊穗后20天內最易感病。小麥抽穗至灌漿期雨日的多少是病害發生輕重的最重要因素。此時,陰雨日數超過50%,病害就可能流行,超過70%就可能大流行,40%以下為輕發生。在有大量菌原存在的條件下,小麥抽穗揚花期連續陰雨3天以上或有大霧及露水大天氣,氣溫若保持在15℃以上,就有嚴重發生的可能。開花灌漿階段悶熱、連續降雨、潮濕多霧的天氣,發病重。遲熟、不耐肥的品種,發病重。田間病殘體數量大,帶菌量高的地塊,發病重。地勢低洼,排水不良,土素質黏重,偏施氮肥,田間潮濕鬱閉,發病重。

保護級別


2020年9月15日,小麥赤霉病被中國農業農村部列入《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