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蔣勛說紅樓夢的結果 展開
- 2010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
- 中信出版集團2017年版
蔣勛說紅樓夢
2010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
蔣勛先生根據其對中國文化美學的精深研究,從人性的、文學的角度挖掘《紅樓夢》獨特的人文內涵,還原《紅樓夢》真正的文學內蘊,讓讀者不再陷入諸如考據、論證、紅學派別的迷陣,真正感受到這部偉大的中國文學巨著非凡的魅力。我們不只是在閱讀《紅樓夢》,我們也在閱讀自己的一生:一本書,可以不斷讓你看到“自己”,這本書才是可以閱讀一生的書。讓我們隨著蔣勛先生一起重讀《紅樓夢》,從中感受青春、體悟人性!
蔣勛說紅樓夢
自序1
蔣勛
許多人說:《紅樓夢》是可以讀一輩子的書。
大部分的暢銷書,在短短一、兩年,高踞消費排行榜,看到書商的誇張廣告:沒三十秒就賣出一本!令人咂舌。
但是,暢銷書流行的熱潮一過,就像一堆廢紙,也在消費者的腦海、心靈上留不下任何痕迹。
所謂“暢銷”,也就是快速“退流行”。
在急功近利的商人眼中,仍然追逐著短促的流行,追逐著假象的暢銷。
書店裡滿坑滿谷的書,有幾本會是你讀完以後捨不得丟掉的書?
書店裡滿坑滿谷的書,有幾本會是你讀過一次還想再讀的書?
書店裡滿坑滿谷的書,有一本書可以永遠留在身邊,一讀再讀,在一生的不同階段給你感悟、啟發,給你反省、思考的嗎?
《紅樓夢》是可以讀一輩子的書。
我們不只是在讀《紅樓夢》,我們在閱讀自己的一生。
《紅樓夢》其實是一本暢銷書,三百年來,從手抄本流傳,到木刻活字本,到石印本,一直轉換成電影、連續劇,《紅樓夢》不但沒有隨著時間“退流行”,《紅樓夢》在不同的世代,發生了久遠而廣泛的影響。
書商在做一個月,或者一個星期的暢銷排行榜?,無法理解《紅樓夢》在長達一百年、兩百年間真正永不消褪的“暢銷”。
但是,生命短促到只有一個月,一個星期的計較,當然看不到一百年、兩百年。
《紅樓夢》是三百年來的大暢銷書,如同德國出版界以一千年統計,發現最大的“暢銷書”是基督教的《聖經》。
所有的“經典”才是真正的暢銷書。
一千年、兩千年為計算,有多少人閱讀過《老子》、《論語》、《莊子》、《詩經》
歷史有另一張暢銷書的排行榜。
作家迷戀短促的“暢銷”,不可能是好作家。
讀者迷戀短促的“暢銷”,也不可能是好讀者。
《紅樓夢》的作者用十年的時間寫一部沒有寫完的小說,他如果計較一個月的“暢銷”,不會寫這本書。
最早的《紅樓夢》的讀者,用手抄流傳的方式,一字一字抄寫,抄寫完百萬字,他們如果在意“暢銷”,也不會做這件事。
讓“暢銷”歸於“暢銷”;讓“經典”歸於“經典”。
《紅樓夢》仍然在許多人的床頭,每天晚上睡前讀一段,若有所悟,每次讀都那麼不同,就像在閱讀自己的一生。
許多人會問《紅樓夢》十二釵,你最喜歡誰?最不喜歡誰?
每個人心中或許?有“最喜歡”和“最不喜歡”。
反覆看了二三十次《紅樓夢》我不敢回答看來這麼簡單的問題了。
人生看來很簡單,卻很難說“喜歡”或“不喜歡”。
探春是賈政的女兒、寶玉的妹妹,她的母親是趙姨娘,一個丫頭出身的妾。因為卑微的出身,趙姨娘似乎總是憤憤不平,嫉妒他人,總覺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也把這委屈轉化成報復他人的惡毒語言或行為,連自己親生的女兒--探春,也不例外。
探春聰明、大器,極力想擺脫母親卑賤的出身牽連,她努力為自己的生命開創出不同於母親的格局。她處事公正不徇私,曾經在短時間代理王熙鳳管理家務,有條不紊,興利除弊,展現了她精明幹練的管理才能。
林語堂一定喜歡探春,探春是他尊崇的生命典型。
但是妙玉呢?
自序2
妙玉是一個沒落的官宦人家的女兒,因為家道敗落,不得不出家為尼,她寄養在賈家的寺廟中,看來是修行,卻當然心中積壓著不可說的郁濁的苦悶。妙玉孤傲,看不起俗世的人,對鄉下來的劉姥姥嗤之以鼻,她有嚴重的潔癖,孤芳自賞。這樣的性格,即使在今日,恐怕也很難有朋友,在世俗社會,總是招人嫌怨。
但是,《紅樓夢》的作者,很委婉也使人們感受到妙玉潔癖背後隱藏的熱情,她極愛寶玉,但她的愛是不可能說出口的。她的孤芳自賞變成一種怕受傷的保護,像最柔軟的蛤蜊,往往需要最堅硬的外殼來防衛。
妙玉的不近人情,正是一種防衛的硬殼。
我們能夠“不喜歡”妙玉嗎?
我們能夠嘲笑妙玉嗎?
《紅樓夢》的作者,沒有“嘲笑”,只有“悲憫”;沒有“不喜歡”,只有“包容”。
《紅樓夢》的作者引領我們去看各種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貴的、卑賤的、殘酷的、富有的、貧窮的、美的、丑的。
《紅樓夢》的作者通過一個一個不同形式的生命,使我們知道他們為什麼“上進”,為什麼“潔癖”,為什麼“愛”,為什麼“恨”。
生命是一種“因果”,看到“因”和“果”的循環輪替,也就有了真正的“慈悲”。
“慈悲”其實是真正的“智慧”。
《紅樓夢》使讀者在不同的年齡領悟“慈悲”的意義。
“慈悲”並不是天生的,“慈悲”是看過生命不同受苦的形式之後真正生長出來的同情與原諒。
《紅樓夢》是一部長篇小說,但是,《紅樓夢》的每一章、每一回都可以單獨當成一個短篇小說來看待。
許多年,《紅樓夢》在我的床頭,臨睡前我總是隨便翻到一頁,隨意看下去,看到累了,也就丟下不看。
事實上,《紅樓夢》並沒有一定的“開始”,也沒有一定的“結束”。
如同我們自己的生活,即使瑣瑣碎碎、點點滴滴,仔細看去,也都應該耐人尋味。
《紅樓夢》最迷人的部份全在生活細節,並不是情節。
因此,每天能閱讀一點就閱讀一點,反而可能是讀《紅樓夢》最好的方法。
十二金釵,或許並不是十二個角色,她們像是我們自己的十二種不同生命階段的心境。
寶玉關心每一個人,關心每一種生命不同的處境,他對任何生命形式,都沒有“不喜?”,都沒有恨,包括地位卑微的丫頭、僕人,在他的心目中,都是應該被尊重的對象,都是可以被欣賞的美。
他在繁華的人間,看到芸芸眾生,似乎每一個人,每一個生命,都像自然中的一朵花,他沒有比較,只有欣賞,只有歡喜與讚歎。
寶玉,其實是《紅樓夢》中的菩薩。
寶玉愛每一個人,他的愛都沒有執著與佔有。《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正是寶玉的本性。
《紅樓夢》的閱讀,因此是一種學習“寬容”的過程。
少年時讀《紅樓夢》,喜歡黛玉,喜歡她的高傲,喜歡她的絕對,喜歡她的孤獨與感傷;也會喜歡史湘雲或探春,喜歡她們的聰慧才情,喜歡她們的大方氣度,喜歡她們積極而樂觀的生命態度。
《紅樓夢》一讀再讀,慢慢地,看到的人物,可能不再是寶釵,不再是王熙鳳,不再是風光亮麗的主角,而是作者用極悲憫的筆法寫出的賈瑞,或薛蟠。他們陷溺在情慾中無法自拔,他們找不到生命上進的動機,他們或墮落,或沉淪,但作者卻只是敘述,卻沒有輕蔑或批判。
世界文學名著中很少有一本書,像《紅樓夢》,可以包容每一個書中即使最卑微的角色。
我當然也會在自己身上看到賈瑞,看到薛蟠,看到自己墮落或沉淪的另外一面。
一本書,可以讓你不斷看到“自己”,這本書才是一本可以閱讀一生的書。
《紅樓夢》多讀幾次,回到現實人生,看到身邊的親人朋友,原來也都在《紅樓夢》中,每個人背負著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運,或許我們會有一種真正的同情,也不再會隨便說:喜歡什麼人,或不喜歡什麼人。
這幾年,細讀《紅樓夢》,有一種領悟,覺得《紅樓夢》其實是一本“佛經”。
我是把《紅樓夢》當“佛經”來讀的,因為處處都是慈悲,也處處都是覺悟。
我的《紅樓夢》記憶 |
秘密的青春王國 |
《紅樓夢》的結局 |
最像鏡子的小說 |
八十回的《紅樓夢》 |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
“還”的哲學讓人超越 |
真事隱去,心存悲憫 |
最早的女權主義者 |
神話和名字的背後 |
含玉而生的寶玉 |
神話情緣 |
黛玉還淚 |
生命的真相 |
“命”與“運”的預言 |
賈雨村與嬌杏 |
放飛奩中釵 |
繁華與幻滅 |
放下的領悟 |
解注《好了歌》 |
第二回 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多看一眼的情緣 |
章回與懸疑 |
賈雨村的心機 |
林黛玉出場 |
莊子的禪機 |
賈府的蕭疏 |
賈府的人物關係 |
元迎探惜(原應嘆息) |
賈寶玉抓周 |
人性的中間地帶 |
回歸人性的本質 |
為自己而活 |
阮籍與嵇康 |
竹林七賢與自我實現 |
生命的真性情 |
關於亡國之君 |
顛覆體制的英雄 |
曾經活出過自己的女性 |
回到十二三歲 |
第三回 賈雨村夤緣復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
黛玉進賈府 |
《紅樓夢》中的兩個世界 |
冷子興冷眼旁觀賈雨村 |
林黛玉的家教 |
賈雨村重返仕途 |
黛玉眼中的賈府 |
賈府的建築 |
黛玉和賈母的相見 |
陪襯的描寫:迎春、探春、惜春 |
林黛玉的靈性存在 |
濃墨重彩王熙鳳 |
恍若神仙妃子 |
機關算盡太聰明 |
黛玉見舅舅 |
王夫人口中的寶玉 |
賈府的進餐禮儀 |
塵世相遇,何等眼熟 |
作者對自己又愛又恨 |
今日只作遠別重逢 |
寶玉驚人的深情 |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心如止水的李紈 |
賈雨村的難題 |
護官符 |
英蓮被賣的過程 |
賈雨村深諳官場機巧 |
“呆霸王”與他的母親和妹妹 |
小男孩的詭計 |
薛家母子入住梨香院 |
薛蟠在賈府如魚得水 |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
生命結局的印證 |
晴雯:作者疼愛的悲劇角色 |
發育中的寶玉 |
寶玉春夢的場景鋪排 |
悠悠蕩蕩入夢來 |
青春期的閑愁 |
寶玉游太虛幻境 |
晴雯:心比天高,身為下賤 |
襲人: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 |
香菱: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 |
黛玉、寶釵:玉帶林中掛,金釵雪裡埋 |
元春: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 |
…… |
第六回 賈寶玉初試雲雨情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第七回 送宮花賈璉戲熙鳳宴寧府寶玉會秦鍾
第八回比通靈金鶯微露意探寶釵黛玉半含酸
第九回 戀風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頑童鬧學堂
第十回 金寡婦貪利權受辱張太醫論病細窮源
第十一回 慶壽辰寧府排家宴見熙鳳賈瑞起淫心
賈敬的壽宴 |
賈瑞為情而死 |
賈家倫理細節的講究 |
《紅樓夢》中當年看的戲 |
大戶人家的禮數與心思 |
不知不覺季節的更換 |
秦可卿病重 |
悲喜的穿插與編織 |
貴族文化中的人際關係 |
秦可卿的委屈 |
繁華與幻滅 |
關於心情的空鏡頭 |
王熙鳳挑逗賈瑞 |
情既相逢必主淫 |
《紅樓夢》中的戲曲 |
《還魂》與《彈詞》 |
兩種不同的死亡形式 |
第十二回 王熙鳳毒設相思局賈天祥正照風月鑒
王熙鳳毒設相思局 |
賈瑞、王熙鳳的調情 |
賈瑞的山盟海誓 |
賈瑞無法自制的情慾 |
賈瑞至死不悟的深情 |
賈瑞的身世 |
賈瑞的痴情悲劇 |
死於自我情慾的火焰中 |
最苦的情慾煎熬 |
風月寶鑒 |
對人性的深層領悟 |
賈瑞對自己的污辱 |
情慾的本質 |
賈瑞的死亡 |
人性的各種悲劇 |
賈瑞的冤孽之症 |
無法自救的賈瑞 |
何苦以假為真 |
人永遠跨不過的門檻 |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龍禁尉王熙鳳協理寧國府
秦可卿的死亡 |
淫喪天香樓 |
文學的場景描述 |
秦可卿託夢王熙鳳 |
否極泰來,周而復始 |
紅樓夢的現代管理元素 |
曹雪芹抄家后的領悟 |
三春去后諸芳盡 |
賈珍的過度反應 |
秦可卿的喪禮 |
清代大喪禮的細節 |
捐官只為喪禮可以風光 |
喪禮的場景 |
王熙鳳協理寧國府 |
王熙鳳的現代個性 |
王熙鳳的教養 |
王熙鳳與現代管理學 |
對人世的透徹領悟 |
寧國府下人眼中的王熙鳳 |
管理從造名冊著手 |
點名 |
人事管理,責任分配 |
時間管理 |
威重令行,秩序出現 |
鳳姐最忙的一天 |
鳳姐哭靈的儀式 |
王熙鳳的管理能力 |
鮮明的人物形象塑造 |
生活中的放鬆 |
王熙鳳溫暖、調皮的一面 |
寶玉向王熙鳳撒嬌 |
林如海去世 |
北靜王見寶玉 |
出殯的巨大場面 |
文學呈現官派喪禮 |
側寫北靜王 |
繁華中的感傷之霧 |
第十五回 王鳳姐弄權鐵檻寺秦鯨卿得趣饅頭庵
不受後有的緣分 |
緣分告別時的淡淡哀傷 |
一清如水的緣分 |
寶玉心中完美的形象 |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需一個土饅頭 |
貴族與農家的對比 |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 |
第十七回 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怡紅院迷路探深幽
第十八回 慶元宵賈元春歸省助情人林黛玉傳詩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
第二十回王熙鳳正言彈妒意林黛玉俏語謔嬌音
第二十一回賢襲人嬌嗔箴寶玉俏平兒軟語救賈璉
眷戀兩小無猜的童年 |
真實才是真正的救贖 |
好的小說家是佛菩薩 |
寶玉的心理描寫 |
眷戀童年的記憶 |
文學留下的生活細節 |
寫小說是一種人生歷練 |
襲人和寶玉鬥氣 |
寶玉生氣的細節 |
《莊子》是一種美學心境 |
寶玉讀《莊子》 |
寶玉續寫《南華經》 |
賢襲人嬌嗔寶玉 |
賈璉的情慾熬煎 |
人的動物性的一面 |
俏平兒軟語救賈璉 |
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制燈謎賈政悲讖語
聰明絕頂的王熙鳳 |
深藏不露的強勢 |
鳳姐打趣讓賈母開心 |
賈母替寶釵過十五歲生日 |
點戲的心思 |
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
生旦凈末丑 |
湘雲的快人快語 |
山木自寇源泉自盜 |
寶玉瞪瞪地發獃 |
當下的領悟與執著 |
人生的執迷與眷戀 |
拈花微笑 |
參禪的執著 |
猜謎 |
枕頭與獸頭 |
賈政的悲哀 |
燈謎讖語 |
寶釵寫出自己的命運 |
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艷曲警芳心
元春的寂寞 |
燙蠟釘朱 |
…… |
第二十四回 醉金剛輕財尚義俠 痴女兒遺帕惹相思
第二十五回 庵魔法姊弟逢五鬼 紅樓夢通靈遇雙真
第二十六回 蜂腰橋設言傳心聲 瀟湘館春困發幽情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
第二十八回 蔣玉菡情贈茜香羅 薛寶釵羞籠紅麝串
第十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還禱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第三十回 寶釵借扇機帶雙敲 齡官划薔痴及局外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雙星
橡皮擦都擦不掉的記憶 |
最大的領悟是徹底的謙卑 |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
回歸人之常情的關懷 |
聚和散的人生哲學 |
晴雯的放肆 |
襲人的包容 |
我的心使碎了也沒人懂 |
同盟的快樂 |
千金難買一笑 |
史湘雲的童年記憶 |
相親 |
人情的細微變化 |
…… |
第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劉老嫗醉卧怡紅院
《紅樓夢》是一本真正的佛經 |
刻意的安排 |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
王熙鳳戲弄劉姥姥 |
茄鯗 |
茄鯗的做法 |
驚心動魄的對比 |
穿林渡水藕香榭 |
賈母當解說員的快樂 |
由點心引出的思考 |
佛手跟柚子的隱喻 |
妙玉的分別相 |
妙玉的講究與寶玉的世法平等 |
品位是一個無底洞 |
寶玉對妙玉的開示 |
從心理學角度解讀妙玉 |
牌坊的隱喻 |
…… |
第四十二回蘅蕪君蘭言解疑語瀟湘子雅謔補余香
第四十三回閑取樂偶攢金慶壽不了情暫撮土為香
第四十四回變生不則鳳姐潑醋喜出望平兒理妝
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風雨夕悶制風雨詞
第四十六回尷尬人難免尷尬事鴛鴦女誓絕鴛鴦侶
第四十七回呆霜王調情遭毒打冷郎君懼禍走他鄉
第四十八回濫情人情誤思遊藝慕雅女雅集苦吟詩
第四十九回白雪紅梅園林集景割腥啖膻閨閣野趣
第五十回蘆雪庵爭聯即景詩暖香塢雅制春燈謎
本書有三大賣點
1、本書是台灣美學大家蔣勛先生的《紅樓夢》私家講堂。蔣勛老師閱讀《紅樓夢》多達三四十遍,可謂品讀最到位、講解最感人的《紅樓夢》賞析書。
2、本書是蔣勛先生密藏多年以後,首次和讀者分享共讀《紅樓夢》,並以獨特的青春視角、脫離了考據之後的純文本解讀《紅樓夢》。這裡沒有“紅學”的考據,只有迷人的小說本身!
3、蔣勛老師在《紅樓夢》和讀者的人生間架設了一條通道,只有跟著蔣勛讀《紅樓夢》,才能真正閱讀自己的一生。蔣勛老師帶你游遍《紅樓夢》的每個角落,會發現,原來你也在其中!
“不老的傳奇”林青霞唯一的偶像就是蔣勛老師,她說:“蔣勛老師是我唯一的偶像,聽老師講《紅樓夢》,心裡會產生安定的力量。”
《蔣勛說紅樓夢》是蔣勛老師傾注長達半個世紀反覆閱讀《紅樓夢》數十多遍后的心血之作,也是蔣老師根據其對中國文化美學的精深研究,從人性的、文學的角度挖掘《紅樓夢》獨特的人文內涵,還原《紅樓夢》真正的文學內蘊的震撼大作,他讓讀者不再陷入諸如考據、論證、紅學派別的迷陣,以全新視角詳解整部《紅樓夢》。
蔣勛先生說:“《紅樓夢》是可以閱讀一輩子的書。我是把它當‘佛經’來讀的。因為處處都是慈悲,也處處都是覺悟。”上海三聯書店相關負責人表示,《蔣勛說紅樓夢》是系列套書,共八本,此次博覽會上發布的是第一本,其他七本將陸續與讀者見面。此書每本約28萬字,是一部市場上不可多得的新視覺解讀《紅樓夢》的優秀作品,是可以一讀再讀,永久收藏的珍品。
蔣勛,台灣著名美學家、文學家、畫家。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長樂人.。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生所畢業,后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現任《聯合文學》社長。其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等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得各界好評。其中早些年,北京三聯就曾引進他的著作《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隨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的《漢字書法之美》《孤獨六講》《生活十講》的熱賣,引起了不小的“蔣勛熱”,他對《紅樓夢》獨特且全方位視角的解讀,讓林青霞每周必飛台灣親聽蔣勛授課《紅樓夢》,並稱蔣勛老師是她唯一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