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孟嘉的結果 展開
孟嘉
東晉著名文人
孟嘉,字萬年。江夏郡鄳縣人。東晉時期名士、官員、三國時期東吳司空孟宗曾孫,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的外祖父。早年便名揚京師,后歷任廬陵從事、江州別駕、征西參軍等職,在任上受到了庾亮、褚裒、桓溫等人的器重和欣賞,甚至得到了晉穆帝的親自接見。晚年長期在桓溫幕府任職,擔任桓溫的從事中郎、長史,於五十三歲(一作五十一)時去世。留有“孟嘉落帽”的典故。其生平主要見載《晉書·桓溫傳》附傳及陶淵明所著《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
孟嘉幼年喪父,侍奉母親帶著兩個弟弟生活。后娶東晉名將陶侃第十女,孟嘉在家孝敬長輩,兄弟和睦,無人能使他們相互疏遠,為此受到鄉人的稱讚。孟嘉襟懷淡泊,語言簡默,很有度量,二十歲時,已受到同輩人的敬佩。與孟嘉同郡的郭遜,以清高的節操而聞名,當時名聲在孟嘉之上。他常讚歎孟嘉溫文儒雅、平易曠達,認為自己不如孟嘉。郭遜的堂弟郭立,也是有才華有志向之人,他與孟嘉同時而名聲相當,卻常對孟嘉推許心服。因此孟嘉名冠州里,聲傳京師。
公元334年(咸和九年),征西將軍庾亮都督江、荊、豫、益、梁、雍六州諸軍事,兼領江、荊、豫三州刺史,出鎮武昌。徵召孟嘉為其所部廬陵郡的從事。一次,孟嘉從郡里回來,被庾亮召見,問他下面風俗好壞。孟嘉回答說:“我不知道,待我回旅舍時當問問隨從的小吏。”庾亮拿著拂塵掩口而笑。眾人離開后,庾亮叫來弟弟庾翼並對他說:“孟嘉畢竟是有盛德之人啊。”孟嘉告辭出來之後,自己除去其從事之職,就步行還家;老母在堂,兄弟共相歡樂,一派和悅。十多天後,孟嘉被庾亮任命為勸學從事。
有一次庾亮的朋友名士褚裒過訪江州,庾亮設宴招待,遍請江州大小官員及名人賢士赴宴。褚裒也久聞孟嘉才名,只是未曾謀面,便問道:“久聞江州有一位孟嘉,不知今日是否出席?”當時,孟嘉的座位離主位和客位都比較遠。庾亮便說:“他今天在座,你看看能否認出他?”褚裒掃視全場,不久便指著孟嘉說:“這位先生氣度不凡,大概是孟嘉吧!”庾亮見褚裒能在眾人中一眼認出孟嘉,十分高興,從此更加器重孟嘉了。
后被舉為秀才,又任安西將軍、荊州刺史庾翼的功曹,再任江州別駕、巴丘縣令,又被征西大將軍、荊州刺史桓溫任命為參軍,他為人和氣且正派,桓溫非常看重他。后奉命進京,除任尚書刪定郎,但他未就職。晉穆帝司馬聃聽聞其名,親自在東堂召見他,孟嘉以足疾為借口推辭不去,說自己不能做拜見的禮節,穆帝還是下詔命人將他扶入東堂相見。
之後,孟嘉轉任桓溫的從事中郎,很快又升遷為長史。孟嘉在州府隨順和氣,只是憑著自己的正直和順而待人接物罷了。家中沒有閑雜的客人來往,曾經碰到內心有所感觸體悟,就超然駕車,直去龍山,顧影痛飲,至晚方歸。桓溫曾經和緩地對孟嘉說:“人不能沒有權勢,這樣我才能駕馭您。”後來,孟嘉因病在家去世,終年五十三(一作五十一)歲。
庾亮:孟嘉故是盛德人。
許詢:都邑美士,吾盡識之,獨不識此人,唯聞中州有孟嘉,將非是乎,然亦何由來此?
劉耽:此本是三司人。
羅含:孟生善酣,不愆其意。
陶潛:孔子稱進德修業,以及時也。君清蹈衡門,則令聞孔昭;振纓公朝,則德音允集。道悠運促,不終遠業,惜哉!仁者必壽,豈斯言之謬乎。
蘇軾:晉士浮虛無實用,然其間亦有不然者。如孟嘉平生無一事,然桓溫謂嘉曰:“人不可以無勢,我乃能駕馭卿。”桓溫平生輕殷浩,豈妄許人者耶?乃知孟嘉若遇,當作謝安,謝安不遇,不過如孟嘉也。
徐鈞:廣坐人中便識真,德容言貌每相因。龍山落帽相嘲論,引得文章壓世人。
吳國倫:為問陽新令,誰知孟氏賢;孤墳不可吊,虛識永和年。
• 主詞條:孟嘉落帽
單柏欽《徠孟嘉落帽圖》
唐元稹便有“登樓王粲望,落帽孟嘉情”之語。
孟嘉喜歡酣飲,但酒喝多也不亂。桓溫曾經問孟嘉:“酒有什麼好處,而您如此嗜好它?”孟嘉笑著回答說:“明公您只是沒得到酒中的意趣罷了。”桓溫又問關於歌妓彈唱,為什麼聽起來弦樂不如管樂,管樂不如歌喉聲樂呢?孟嘉回答說:“那是因為逐漸接近自然的緣故。”受到當時滿座之人的讚歎。中散大夫羅含為孟嘉賦詩說:“孟嘉善飲酒,不失其本意。”
孟嘉曾經做過謝永的別駕。謝永去世后,孟嘉為盡往日下屬之情,便前往弔喪,途經永興縣。當時名士許詢客居永興縣。一次他乘船到附近去,正遇孟嘉經過,他讚歎道:“江南名士我全都認識,唯獨不識此人。也只有中州的孟嘉,只聞其名未見其人,這難道不正是他嗎?可是他又因何而至此地呢?”許詢請人去向孟嘉的隨從打聽。孟嘉告訴來人說: “我本就打算前去拜訪,現在我先去弔喪盡義,不久回頭就到許先生那裡去。”孟嘉返回時,於是就在許詢處連住兩夜,兩人相互成為知音,彼此很是投機,像是多年的老友。
《晉書·卷九十八·列傳第六十八》
孟宗,字恭武。三國孫吳時官至司空,為二十四孝之“哭竹生筍”的主角。
孟揖,晉惠帝元康(291年-299年)年間擔任廬陵太守。
孟氏,孟嘉第四女,嫁陶潛(陶淵明)之父。
陶淵明,著名山水田園詩人。
孟嘉墓位於湖北陽新富水水庫東北的孟嘉山。因年久失修,今瀕於湮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