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采萍
蔣采萍
女,原籍河南洛陽,生於河南開封。1958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1959年後任教於山西藝術學院。1962年後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現為該院中國畫系副教授、工筆畫室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工筆畫學會副會長,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副會長。
其創作、教學以工筆人物畫為主,擅將色粉筆畫與工筆畫技法融為一體。《摘火把果的姑娘》、《憩》均藏於中國美術館;《雪》獲中國當代工筆山水畫展一等獎;《三三月之夜》獲中國當代工筆畫學會首屆大展銀牌獎。作品還為中國畫研究院、北京市美協及法國巴黎郭安博物館收藏。1986年曾在巴黎兩度舉辦個展,同年在中央美院參加三個聯展。
出版有專著《工筆人物畫技法》。
1934年 生於河南省洛陽市。1958年 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1959年 任教於山西藝術學院美術系。
1962年 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1985年 任工筆畫室主任。
1998年 文化部重彩畫高級研究班主持。
主要作品、參展及著作
1978年 《李清照》入選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展。
1980年 《趕緊街》入選巴黎春季沙龍展。
1981年 《孔雀之歌》入選中國畫研究院成立展並被收藏。
1982年 《海的女兒》入選北京市春季美展並為北京市美術協會收藏。
1984年 《太陽城的蘋果》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摘火把果的姑娘》參加莫斯科、阿爾及爾國際美展。
1987年 《荷》、《胡昂-雪》入選中日女畫家展。
1988年 《三月三之夜》獲中國工筆畫學會首屆大展銀牌獎。
1989年 《雪》獲中國工筆山水畫展一等獎;《夜》、《三月三》入選台北當代大陸工筆畫展;參加東京永井畫廊五人工筆畫展;《工筆人物畫技法》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1990年 《秋瑾》入選紀念鴉片戰爭奪戰爭150周年展;《黃遵憲先生東瀛賞櫻圖》入選紀念黃遵憲當代書畫藝術國際展覽。
1991年 《光輝的一生》獲中國工筆畫學會二屆大展一等獎、中國美術家協會基金會和關山月基金會獎;《月色》、《金秋》等入選葉淺予師生畫展;《月色》為中國美術館收藏。
1992年 《篩月》入選《二十世紀-中國》展,中國美術館收藏。
1996年 《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參加《孫中山與華僑書畫展》。
1997年 《葉淺予先生》入選中國人物畫展獲優秀獎;參加中國美術館《台灣寫生展》;倫敦英中女畫家聯展,任中國女畫家代表團團長
中國重彩畫教學十年(1998-2008)蔣采萍
我的一貫教學原則是“以創作帶動技法畫材的學習”,這是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道與器”的關係的。美術理論家夏碩琦先生說的好,他說:“技術只是工具,是火箭推進器,到一定高度要卸掉,將繪畫最終推到一種精神高度和境界。”這種“精神高度和境界”就是“道”。“器”是手段,“道”是目的,“器”是為“道”服務的。二者雖不可偏廢,但二者的關係卻不可倒置。只追求“器”,只能成為畫匠。只有追求“道”與“器”的和諧,才能成為真正的藝術家。
一個優秀的畫種如能傳承後世,作為學科的課程設置上必須有比較完整的教學體系。我曾在中國重彩畫創作中提出六要素:一、創意;二、構圖;三、造型;四、色彩;五、技法;六、畫材。此“六要素”是與傳統的“六法”基本一致的。從20 世紀60 年代開始,中國畫的教育納入了借鑒西方的現代美術學院教育體制中,這是正確的。但是作為中國畫自身的特點認識不足,借鑒西方較多,對作為民族繪畫的體系研究和整理不夠,因此缺少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在中國畫創作理念與方法、線的造型和線的藝術、古典繪畫經典的臨摹和學習等幾個方面還是有所建樹的。但是,在八、九十年的現代中國畫專業教學實踐中卻沒有建立起“中國畫構圖學”、“中國畫色彩學”、“中國畫畫材學”的系統的課程。中國畫專業學生學的還是西方的《透視學》和《色彩學》,“中國畫材料學”是完全缺失的。以“六法”的體系來衡量,缺失了后三項,即缺失了一半的內容。21 世紀開始,某些重點美術專業院校增設了中國畫技法材料工作室或畫材課,但是《中國畫構圖學》、《中國畫色彩學》仍然缺失。
我在求學時期,因受師輩影響對中國傳統顏料很感興趣。1976 年以後,我有條件對傳統顏料和日本的人造礦石顏料有進一步研究和實踐。顏料學只不過是畫材學的一部分,對“中國畫材學”的完整整理和研究還是任重而道遠的。幸而有不少有相同學術觀點的中年畫家和教師,他們在我10 年辦學中與我合作,“中國畫構圖學”和“中國畫色彩學”的課程由他們試講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國畫有過悠久的“丹青”歲月,且重彩與工筆聯手,打造過輝煌的歷史。自文人畫興,崇水墨為上,意足不求顏色似,色彩的、工筆的中國繪畫漸退居次席都未曾中斷。清末民初,康有為復興院體畫的呼籲,此後魯迅對宋畫周密不苟畫風的提倡,顯見時代對工筆重彩的召喚與渴求。民國期間,遂有劉奎齡、於非罔、陳之佛等躍出,使工筆花鳥畫復興;徐燕孫攜眾弟子使傳統工筆人物得以承傳;張大千等由敦煌壁畫的發現擴大了國人對中國畫色彩繪畫傳統的認識,他本人亦於青綠、金碧山水一途輝耀一時,但工筆重彩繪畫卻在整體上缺失了對時代、人生的參與意識。新中國成立后,它才伴隨著那個火紅的歲月,適應大眾喜聞樂見的需求,20世紀五六十年代,工筆繪畫隨整個中國文藝發生了切近時代的變化。由市場經營、師徒傳授的“私人”生產方式,轉換為社會政策指導,院校教育傳授的“公有制”’事業,有一批經院校中西畫培養的藝術青年投入到這個事業之中,成為新中國工筆重彩繪畫的主力,又成為新時期工筆重彩承前啟後的橋樑。他們不乏傳統學養,又較前賢多了些西畫造型基礎;他們曾受集體主義的制約,卻同時探有對時代、生活、大眾的熱情;他們通過反思喚醒了個性意識和形式美感受,卻又不走向現代主義的極端;他們一時未能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而依然地保持著藝術從於心的真誠;他們覺察到了“世界化”的衝擊與包圍,卻毫不動搖地保持著弘揚民族文化的責任與熱情……蔣采蘋是這其中的代表之一,時代造就了她,她也參與造就了這個時代。
蔣采萍
社會奉獻、教育實踐或許佔去了蔣采蘋太多的時間,但也許又使之成為以作品來證實其藝術理想的動力。
蔣采蘋首先是一位工筆重彩的人物畫家。她自大學時代的(母子圖)入選1957年的全國青年美術工作者作品展覽會(即第一屆全國青年美展)開始涉入畫壇,至1970年代末進入收穫期,,1990年代臻於高峰。她筆下的人除黃遵憲、秋瑾、孫中山、宋慶齡、葉淺予外,大部分為女性尤其少數民族女性形象,這不排除所有畫家對少數民族風情的傾倒,對其服飾的豐滿性的迷戀因素,但在蔣采蘋的人物中,通過那明亮的眸子里照見著他們內心世界的明麗,就像蔣采蘋自己的眼神里閃現的對真、善、美的渴求。她賦予《台灣排灣族新娘》公主、皇后般的造型,飾 美族姑娘》則強化其山姑的樸實與純真,而《戴銀冠的苗女》則突現著那銀冠的文化象徵意味,後者的對稱格局和純化的色調不僅顯示了畫家對中國重彩人物畫技法、材料的新突破,也昭示出寓意性和現代感的追求,這在她的花卉作品中有著更充分的體現。
進入1990年代,蔣采蘋的一幅《篩月》以其獨特的詩思、純化的色調引起了不知多少觀眾的共鳴,然而在畫家自己心中喚起的則是與年齡漸老的同構性聯想,是那蒼老的美隱寓的另一種生命的輝煌。從此,這成為她揮之不去的情思,又在一系列老芭蕉或新老芭蕉對照的畫面上溢出,她也在以物比興、物我兩忘的傳統文化層面上展開了那潛在的花鳥畫思維的才智,而且又將豐富的造型提煉為抽象性的結構和語彙,將豐富的色彩概括為純化的色調一黃調如金,自調如銀,紅得熱火,藍得深湛,把情感的傾向性通過色彩獨有的視覺感應突現出來,為重彩花鳥畫的現代性實驗作出了成功的回答。如果我們注意到她在花卉和人物中背光的微妙處理的共性,那光暈使人想到了佛光,她彷彿像佛弟子崇敬佛祖那樣將這光投射於她酷愛的平凡人物和普通花木,這光源自她那顆崇尚真、善、美的靈魂,源自她蒼老復青春的心態。
中國重彩畫古稱“丹青”,唐代稱“重彩”,近代稱“工筆重彩”,今天我所稱的“中國重彩畫”是恢復它原有的傳統稱謂。中國重彩畫本是中華民族繪畫的原發形態,在唐代它是中國畫壇主流(唐末才有水墨畫),而且是無比的燦爛輝煌。宋元以降,文人水墨畫成為畫壇主流,中國重彩畫雖在畫壇仍佔有一席之地,但已成為邊緣繪畫。雖有元代趙孟頫、明代陳老蓮、清末民初任伯年之流在堅守,其弱勢已為定局。究其原因,應當歸於歷史:南宋只有半壁江山:元朝是蒙古族政權;明代版圖很小,不斷地受異族侵犯,連英宗皇帝也被擄走;清代是滿族統流,只能出現提倡復古的“四王”和只畫翻白眼鳥的八大。所以有人說:“只有盛世才有工筆重彩畫。”今正逢新的盛世,中國重彩畫的回歸與重現絕非偶然。
蔣采萍先生與畫家羅壽生先生
中國重彩畫的提出
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我主持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工筆畫室,當時畫室中除了本科生還有一些進修生,這些進修生大部分為全國美術專業教師和各省市畫院畫師。我看到他們只會用錫管裝的“中國畫顏料”。我說:“你們知道什麼是中國畫傳統顏料嗎?”答:“這不就是嗎?”他們指著的是正在使用的錫管裝顏料。這不怪他們,因為他們沒有學過傳統的天然礦石顏料的知識和技法。所在現代的工筆重彩畫實際上只有“工筆淡彩”,並沒有“工筆重彩”。沒有或不會用傳統的礦石顏料怎麼會有“工筆重彩畫”呢。我們中國的敦煌壁畫等不能只是歷史文物,這麼絢麗多姿的古代壁畫怎麼能讓它們失落於現代呢!
蔣采萍導師與學生閆國斌
我自己也於1989年爭取去日本訪問與考察的機會,簽證為一個月,我自費獨自一人跑了日本的五個城市,參觀了很多博物館、美術館,訪問了東京藝術大學和一些畫家,還有畫材店等。自認為收穫不小。我對明治時
蔣采萍
體系化是中國重彩畫發展的保證世界文化藝術是多元狀態,中國重彩畫如果能有幸成為中國美術和世界美術中的一元並非易事。潘公凱先生說:“元就是,一個它要有來源,第二,它要有體系。既無來源,又無體系,一個單一的小創意、小變化、小技法,都不能稱之為元。”
中國重彩畫是有源頭的,這沒有疑問。但如果對自己的源頭,或是說自己的根,認識不足、了解不深,就會放棄和失落自己的源頭和根。中國近一百多年的文化史,有歷史學家認為就是全盤西化的歷史。我們已經失落了很多很多了,再不認真反思和重新學習,就繼續失落下去更多的東西。近年來的“國學熱”,對傳統哲學美學的再認識,說明中國文化人的覺醒。中國重彩畫在唐五代那樣輝煌,正是因為當時有許多具有高層次的文人參加,例如閻立本閻立德兄弟、吳道子、李公麟、李思訓李昭道父子、顧閎中等,所以才出現不少傳世之作。中國重彩畫流入民間繪畫系統后,主要是為宗教繪畫服務,作為畫匠是無人為他們立傳的。後來的水墨寫意畫,雖是文人雅士的業餘作品,但他們的作品體現出真正的中國文化傳統,體現出真正的高層次的中國傳統的哲學美學思想,因此他們的作品才能是不朽的。歷史上的民間中國重彩畫雖缺少文化底蘊,但也有質樸自然的一面。現代中國重彩畫如能將中國水墨文人畫的文化底蘊追求境界與內涵和民間繪畫的質樸自然結全在一起,會形成雅俗共賞、大俗大雅的新局面。
蔣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