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公谷

浙江中雁盪山外圍的景區

劉公谷是中雁盪山最外圍的一個景區,它和楊八洞分處於一山的兩面。

簡介


劉公谷
劉公谷
劉公谷得名於當地歷史上的一位賢吏的姓氏,這位賢吏的德政之一是組織開挖了一條至今仍在發揮作用的運河。谷雖不甚深,但兩邊高崖峭峻峙列,磴道曲折迂迴,谷底流泉鏡靜,其間峰、石、洞、瀑、潭俱全,有十八景之稱,常年遊人不絕。劉公谷前接柳市平原,有杭溫公路經過,交通十分便利,駕小車可通至山下。其距柳市鎮不過四、五里,若沿谷間山徑翻過馬鞭山,山陰處便是楊八洞風景區,從楊八洞北行下嶺東去五里達縣城,西去八里是中雁盪山。這個景區的不少帶神話色彩的景點都跟這位歷史人物有關,因而充滿了一種溫馨的人文意味。劉公谷的自然景觀也自有特色:石橋橫亘,匹練高懸,而更多的潭、岩、洞、瀑種種景觀則深藏不露,或僅微現一角,遠望頗似一幅意境悠遠的國畫山水立軸。又最近平原市廛,誰都可以一腳踏進去,立地成為畫中人。

名稱由來


劉公谷
劉公谷
劉公谷是紀念南宋紹興二年樂清縣令劉默而命名的。《樂清縣誌》載:“劉默字識道,沂州人。為令有政聲。自縣城迎思門至館頭迤通五十捐律築塘,民甚便之。湖橫山饒名勝,距塘不遠,默於巡功之暇憩游於此。民懷其德,名之曰劉公谷。”關於劉默築塘之事,邑志上僅有極簡略的記載:“起自縣西承流門外,至館頭五十餘路里,通府治。縣嘗有水患,行者病焉。宋紹興初邑令劉默役西鄉民人分界修築,增加高廣。民甚德之,名劉公塘。”劉公塘圮廢多年,幾不為今人所知。

人物古迹


北宋摩崖
北宋摩崖
北宋摩崖
劉公谷之成為名勝,可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相傳晉名士阮放隱居山下,王羲之嘗顧訪之(省、府志均有記載)。此後,稽古攬勝者接踵而宋。今在距谷口不遠的“上天梯”(系十八景之一)下方石壁上,保存有兩處北宋摩崖。
在“上天梯”西南的懸岩上,系劉公舒、張純民題名,其二是元豐己未周開祖(周邠)題刻,楷書
除上述二處摩崖外,在“上天梯”嶺背還有一宕,上刻“劉公谷”三個大宇,篆體直書。摩崖通高一點五四米,闊零點四四米,無落款,故史志上將該摩崖列在年代無考古刻中。最近,筆者偶爾發現宋人林一龍游劉公谷的《記文》一篇,中記述:“有巨石狀類欹壁,踞臨潭面,上篆刻‘劉公谷’三大字,磨勒精古,令人玩賞不已。”《記文》作於宋咸淳四年,可見公元一二六八年以前,此摩崖已存在。
劉公塘
劉公塘自迎恩橋西(即今樂成鎮通井街)南下,經下馬橋沿運河西岸徑直抵萬嶴,由萬嶴折西南行通峽門,出峽門折而西,經湖橫向西直出,過方斗岩至湖頭,又向西經西宋后,行孤嶼前,越過溝旁橋至萬家,再西出過廿里橋折而南,在馬山折西穿沙門,經高嶴、白鷺嶼,折而南行達於琯頭。全長五十餘里。
從現存的劉公塘遺跡,特別是湖橫西嶴村前劉公橋和萬家西洋河口水渚一帶,在大旱期間河床里劉公塘殘跡來看,塘兩側和路面原都鋪砌塊石和條石,基礎部分寬三至五米,估計路面寬度不下三米。其所經過的沿途,尤其在湖橫、湖頭和萬家等地,河漢湖灣如織,在五十多里的道路上,要建造數十座大大小小的橋樑,為取直道而免繞彎路,有相當段路是築在運河的水中央,今湖橫劉公橋便是實物見證(此橋構造單間,跨徑四點一米,兩墩寬三米,兩塊巨大的橋板連接長堤,由於人為的破壞,其中一塊橋板和長堤石塊被盜。最近當地一批熱心文物的老人,籌資對劉公橋維修加固,使這一古迹得到保護)。此外,可為見證的還有萬家溝旁橋、西詳運河中幾個水渚和南嶴廿里橋等處。如上所述,劉公塘工程之浩大,實為我縣歷史上罕見。
由於劉公塘是依運河航道修築,當時在施工過程中,一方面將原河堤增加高廣,使成大道,同時也改造了古運河,挖深加寬拓直,使之面貌一新,故邑志上也稱運河為劉公河。自此這條水陸通衙,河裡驛舡客艇,岸上走馬行人,南來北往絡繹不絕,溝通了縣治和郡城間的聯繫,對我縣以至浙東南地區的經濟發屜、文化交流和海防鞏固,均起了巨大的作用。
時代變遷,滄海桑田。八百五十年前劉公塘的築成,原依山邊而行的古驛道漸被取代。後來,現代化交通迅猛發展,杭溫公路建成后,劉公塘才失去了以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