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坊村

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滸灣鎮下轄村

黃坊村位於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滸灣鎮境內,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旅遊目的地,江西省歷史文化名村,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素有明清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稱的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滸灣鎮境內,前繞撫水,背枕靈谷峰,重山疊嶂,境界開闊,可謂鍾靈敏秀,山輝川媚。自古就流傳著“黃坊府,上尚縣,印山勝似金巒殿”之說,可見其規模之大。贛東諺語“臨川才子金溪書”,黃坊村便位於這兩地的節點之處,交通極其便利,316國道穿境而過,距金溪縣城約29公里,離撫州市區約18公里。黃坊村建村1000多年,現有80多座明清建築,7個村民小組,400多戶,1600多人,但均為雜姓,民諺把這裡姓氏編成一句玩笑話云:金車黃河(何)水,不蔭一棵芋(於),便是說黃坊村有金、車、黃、何、於諸姓。黃坊雖然雜姓多,但整個村的建築規劃統一,在古代,整個村莊有“舉林世第”等三座門樓,如將三座門樓關上,土匪、盜賊難於進村。

2016年11月9日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網站公示撫州市金溪縣滸灣鎮黃坊村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歷史沿革


黃坊古村
黃坊古村
黃坊又名舉林,始建於北宋嘉祐丙申九年(公元1056年),始遷祖為南豐雙井黃振基、慶基兄弟。他們少時曾隨南豐曾鞏遊學於靈谷峰,並於此結識了在山上讀書的王安石兄弟。后因深愛靈谷南麓這片山水,兄弟倆遂於嘉佑丙申年建書舍於此,生活、讀書於其中。未久,安石之弟安國來游,與慶基兄弟歡聚一堂,王安國興起,執筆題名“舉林書舍”,意為這裡舉拔人才必將如林,於是“舉林黃坊”之名傳開了。
此後,多個姓氏遷來定居,到南宋末,黃坊已發展到十多個姓,形成“金、車、黃、河(何)水”之類的民諺,村之四周建有“十三關”,號曰“舉林十三關,關關入戧難”。後來,村中形成六大民居聚落群,現有30多個姓氏,400餘戶,1600多人,是個少見的多姓聚居的村莊。
黃坊村自“舉林書舍”始,果然人文蔚起,仕宦如林。僅按黃、車、何、詹四姓族譜所載,自宋至清就出了進士11人、舉人16人,其中解元1人;授任縣丞以上官職者多達38人。其中,有南宋時被稱為“神童”的黃孟麒(號貝樓),人稱晏殊再世,他7歲能文,12歲舉童子科,應召赴試,賦論援筆立就,辭義斐然,上特賜進士出身,17歲侍宴賦侍,被理宗連稱“才子”,25歲任翰林學士,常與參知政事、大儒真德秀切磋學問;有歷任陝西、湖廣按察使,人稱“車青天”的車夢瑤;有湯顯祖同科舉人,貧困時說“身窮非窮,道窮為窮”,後來歷任閩、廣四縣知縣,矢慎矢公,卒后湯顯祖為之作長篇墓誌,贊之為“砥礪名節,空視榮華,見道分明真儒者”的車端吾;有書法家、知縣黃際春,等等。聞名學界的理學名儒更多,佼佼者如黃節,南宋初講學白水寺,可謂金溪理學之發端者,陸筠(象山族叔,官至江西憲司)、李浩(象山師友,官至吏部侍郎)皆其弟子;如車泰,師從理學名儒吳與弼(號康齋),曾代師赴京謝表,力辭官職,歸家著述;如黃宣,師從吳悌,繼至吉水石蓮洞追隨羅洪先,後任袁州府教授、國子監丞,卒后吳道南為其撰墓誌銘;如何文明,曾師從王陽明,肄業於白鹿洞,潛心象山之學,歷任縣令、州學教授。他們皆為名震一代之大儒,為官時受百姓敬重,有良吏之風;致仕后居鄉講學,生徒眾多,影響巨大。很多歷史名人與黃坊村發生過聯繫。此地黃姓便是福建邵武和平鎮赫赫大名的峭山公的後裔。峭山公八句《囑子詩》後來成為了海內外黃姓宗族的文化密碼,至今傳頌。明代著名學者吳與弼曾在此設館授徒,車氏始修宗譜便是由其作序,後來明代狀元文震孟、清代名臣江球等亦曾為《車氏族譜》撰序,明代大學士吳道南更是為《黃氏宗譜》題寫了“衣冠名胄,文獻故家”的讚詞。村后白水寺有謝靈運文化遺跡,後來湯顯祖等諸多名士亦游其間,且有題詠。

文化


文物古迹

車氏宗祠
車大宗祠-應欽中學
車大宗祠-應欽中學
沿著村中公路向靈谷峰行走,道旁有一座規模宏大的車氏宗祠,是明代遺跡。車氏宗祠屬三進院落,院基漸次升高,16根16米高的木柱支撐起祠堂的整體框架,四周青磚牆到頂,天井邊的圍欄石雕造型別緻。大門過後便是第一個天井了,由天井到過殿,有五級台階。爐座為清石雕成,呈正方形,四面均刻有花卉鳥獸等圖案。宗祠的大門原本有8隻大石獅,文革時期被毀壞了,只留下巨大的存放石獅的石磉。
著名的“應欽中學”就創辦於此。因為黃坊何家是國民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將軍的祖籍地,他的曾祖從這裡遠走貴州謀生,後來定居貴州興義縣。何應欽1933年還來過一次尋根認祖。抗戰期間,金溪聘請由京返鄉的北師大教授曾仲魯(金溪東源人)創辦私立中學,仲魯先生遂聘請時任江西省建設廳廳長和龔學遂為名譽董事長,請龔遊說何應欽同意和支持金溪開辦以他名字命名的“應欽中學”。1941年秋,擁有初、高中的完全中學“應欽中學”在黃坊掛牌開學,校本部與大禮堂就設在車大宗祠。當時應欽中學名師雲集,聞名遐邇,在抗戰期間為國家、為地方培養了大批有用之才。現祠堂內陳列了介紹黃坊歷史、人物、詩文的展板,是黃坊的道德講堂,也是黃坊的一道文化風景。
黃岩別墅
黃岩別墅
黃岩別墅
在黃坊村眾多的古建中,保存的最好的當屬黃岩別墅,黃岩別墅又稱“南平世家”,是村人車先慶在清末民國初年所建。車先慶在湖南長沙做生意,為其兒子娶親,在家鄉建造了這棟房屋。房屋佔地1200多平方米,東西兩院合一,東院高約30餘米,為中西合璧式結構,雙層台階上有一大門,房門石匾上刻有“黃岩別墅”四個大字,書法極為精緻。西院為中式結構,大門牌匾為“南平世家”,寓其謹記福建祖先。
黃岩別墅前有石欄砌成的水塘,風光綺麗,室內磚雕、木雕、石雕三雕工藝極為精美,保護完整。車會文說,車先慶後人在村中並無田產,土改時也未被劃成地主,因此,此偌大的房屋沒有被充公,仍由其後人居住,整棟房屋保護完好。
福音廟
位於靈谷峰山麓東南面山腳下,黃坊村上靈谷峰之路路口,廟前原本有一口池塘,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曾在這裡殺害村內老弱群眾26人,每年清明節都有人到這裡來掃墓。福音廟后因年久失修,殘破不堪,近年來由村民自發組織捐款重修,現煥然一新,風格依舊保持那種古老的風格,廟正堂有一尊古色古香的關帝木像,兩邊擺放著其他各式各樣的雕像,廟門口新建池塘一口,老池塘已不復存在,只剩一顆古樹依然屹立在廟邊,彷彿是歷史的見證者。

代表人物


何應欽
國民黨政治家、軍事家、國民黨一級上將,曾經是中華民國二號人物,官職最高時到國民政府國防部長、行政院長,1945年代表中國政府接受日本投降。不管現政府對其如何評價,但在國民政府中他卻是絕對的強勢人物。雖然他生在貴州興義,但是其簡歷卻寫著的是臨川(何應欽生於1889年4月2日即農曆庚寅年閏二月十三日,清光緒十六年。其祖輩於清朝中期由江西臨川隨軍出鎮貴州,時金溪隸屬臨川管轄)。30年代,何應欽帶兵圍剿蘇區時遍訪臨川、金溪尋祖,最後確定在金溪縣滸灣鎮黃坊村。
黃振基
讓黃坊村特別有文化價值的,當屬黃坊開基祖黃振基、慶基兄弟。其後人清代黃鶴題詩云:“一門家學溯前賢,選舉成林里社傳。台閣文章開後代,曾王師友憶當年……”這裡的“曾王”是指曾鞏、王安石兄弟,“台閣”是指黃振基、慶基兄弟。他們當年曾追隨曾鞏、王安石讀書靈谷峰,創建舉林書舍后,憤發苦讀,振基隨即中舉,由大臣韓琦薦登館職,后官至直秘閣知制誥
黃慶基
字吉甫,又字世倫,號靈南,宋黃坊人。少與兄振基齊名,時推雙壁。嘉佑六年(1016年)進士,西京國子教授,改鎮東節度推官,歷選太常博士,進吏部員外郎。慶基與王安石同學,深相親愛。時安石欲行新法,慶基反覆勸說,論其不可,至於涕泣而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四月,進言議論以資序升遷的缺點,主張根據州郡的不同來選擇人才。以司馬光、呂公著、孫固、呈灝等為賢,不喜蘇軾,以為有固習氣,寫文章論其不可大用。丙申知南康軍。紹慶元年(1094年)九月,為監察御史。彈劾蘇轍等專權之罪,罷斥為轉運判官。加朝義大夫致仕,家居七年,卒年七十六。慶基正直敢言,和王安石亦相契,時有詩詞唱和,王安石有《送黃吉甫歸金溪》一詩,膾炙人口,於金溪影響極大,詩曰:“還家一笑即芳辰,好與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興往,相邀錦繡谷中春。”
黃宣
字景召,又字重庵,明黃坊人。幼篤志於學,師從吳悌,繼從學於羅洪先,於石蓮山洞潛心學習,所造日深。性至孝,嘗徒步入蜀迎父歸養。母病三月不解衣而寢,及卒,哀傷成疾。悌嘗稱之曰:如景召,乃可謂實踐之學。嘉靖六年(1527年),以歲貢廷試第一授蘇州嘉定訓導。日與諸生講求實學,士爭歸向之。后遷廣西懷集教諭,署縣事,又升通判,辭,改袁州教授。又被薦擢南京國子監監丞,以年老多病乞歸。及卒,崇仁吳道南志其墓。嘉定人祀之名宦祠。
車夢瑤
字玉符,明黃坊人。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授平江知縣,升禮部主事,後任陝西副使,駐涼州。在河西極邊地帶訓練兵馬,修繕城堡,備足糧餉精選義勇。邊防得以大治。崇禎七年(1634年),外族侵犯,敵圍永昌(今甘肅省)等城。夢瑤統兵出戰,殲敵5000餘人,追兵出寨,大獲全勝。晉廣西參政,復以湖廣按察使治兵辰州,擢河南巡撫,命未下而卒。

重建靈谷峰


靈谷峰景色
靈谷峰景色
1942年5月下旬,金溪縣被駐南昌侵華日軍攻佔,黃坊村也遭塗炭,日軍在黃坊村將老弱群眾26人全部刺死在福音廟前的池塘里。日寇敗退後,曾縱火梵燒靈谷峰。因一雲突至,晴空轉雨,將火燒滅,得存後殿及偏舍。伏於叢林中窺視之數百鄉民,無不舉手加額相慶,認為這是觀中神靈顯聖。
靈谷峰南麓
靈谷峰南麓
日本投降后,黃坊村的車其章回到家鄉,來到靈谷峰,只見那裡已是斷垣殘壁,瓦礫遍地,決心修復靈谷峰。他在家中找人商議修復之計,並將《修復計劃》印發各地,籌募修復資金。他自己又前往湖南、貴州等省募款。時在湖南常德、貴州貴陽的黃坊村人接到計劃書後立即響應,慷慨解囊,總共募得法幣(民國時期貨幣)20餘萬元。車其章、車林祥等人重新對靈谷峰道觀進行規劃設計,買辦建築材料,造窯燒制磚瓦。一些群眾踴躍參加搬運磚瓦和木料等建材上山,並請來木匠和塑像師,歷經一年多的艱辛修建,終於在次年將日寇焚毀的廟宇復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