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蟲病
姜蟲病
姜蟲病亦稱叢林斑疹傷寒,是姜蟲病立克次體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傳染病。
目錄
恙蟲病立克次體在自然界是由生活在森林中和大鼠,田鼠,野鼠等嚙齒動物中的恙蟎傳播。人被恙蟎幼蟲叮咬而感染。叢林斑疹傷寒發生在亞太地區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範圍內。在美國也有散發病例,特別發生在去過泰國北部或印度的人中。
經6~21天(平均10~12天)的潛伏期,突然出現發熱,頭痛和全身淋巴腺病。發熱時,在恙蟎幼蟲叮咬處常見一焦痂,這一損傷在白人常見,但在東方人少見。損傷開始時為一直徑1cm的紅色硬結,最後變成水泡並破裂,覆蓋以黑色焦痂,且局部淋巴結腫大。在第一周,熱度不斷上升,常達40~40.5℃.頭痛劇烈且常見。發熱后第5~8天,在軀幹部出現斑疹,常擴展到四肢。疹子可迅速消失或變成深色的斑丘疹。發熱第一周可有咳嗽;第二周可出現肺炎。在嚴重病例,脈率增加,血壓下降,譫妄,昏迷和肌抽搐可發生。脾腫大可能存在,間質性心肌炎比在其他立克次體病普遍。病人如不治療,高熱可超過2周,然後在幾天內降至正常。治療者,熱度常在36小時內降下,且恢復迅速順利。
叢林斑疹傷寒癥狀體征(叢林斑疹傷寒癥狀是什麼?):潛伏期6~21d,平均10d。突然發病,有高熱、頭痛、眼結膜充血。大部分病例(85%~98%)在恙蟎叮咬的局部出現一硬性丘疹,四周繞以紅暈,痂皮脫落後,中心凹陷呈小潰瘍。一般不痛不癢,為本症的特點。局部淋巴結腫大且有壓痛。在發病後4~8d全身出現暗紅色斑疹或斑丘疹,可很快消退或持續7~10d而消退,消退時無脫屑現象。部分病例肝脾腫大。常併發肺炎、心肌炎等。
在發病的第2周,患者血清對變形桿菌OX—K抗原可發生凝集反應,亦可發現特殊抗體,整個病程約2~3周
清除灌木叢,用長效殺蟲劑噴灑浸染地區,以消滅或降低蟎群。當有接觸可能時,應該使用驅蟎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