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級市

銀川,簡稱“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國務院批複確定的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3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9025.38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17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25.06萬人,城鎮化率77.57%。2019年常住人口229.31萬人。

徠銀川地處中國西北地區、寧夏平原中部,東踞鄂爾多斯西緣、西依賀蘭山,黃河從市境穿過,是古絲綢之路商貿重鎮,寧夏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中心,寧蒙陝甘毗鄰地區中心城市,沿黃城市群核心城市,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核心城市,是國家向西開放的窗口。城市綜合競爭力躋身全國百強,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殊榮,被評為“中國十大新天府”之一。

2018年1月,獲評“2017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示範城市”。2018年10月,獲評健康中國年度標誌城市。2018年10月,獲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稱號。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2019年10月23日,被確定為“第三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2019年12月,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

2020年6月,經中央依法治國委入選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名單。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歷史沿革


銀川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早在3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水洞溝遺址繁衍生息,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民間傳說中又稱“鳳凰城”,古稱“興慶府”、“寧夏城”,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城西有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夏王陵。
三萬年以前舊石器時代的水洞溝遺址和鎮北堡、暖泉等處的新石器文化遺址是銀川地區發現最早的居民點。
殷商、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是北羌、熏育(葷粥)、匈奴等民族活動、游牧的地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后,使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取河套地,據有寧夏平原河東地區,開始在此戍邊,秦分天下為36郡,銀川地區為北地郡所屬。漢成帝陽朔年間(公元前24年前後)建北典農城(又稱呂城、飲汗城),此為銀川建城之始。
南北朝時期,大夏國改建“麗子園”,為駐軍、屯糧重鎮。
北周置懷遠郡、懷遠縣。
唐高宗儀鳳二年(677年)懷遠縣遭黃河水淹,城廢。第二年(678年)在故城西更築新城(今銀川興慶區)。
宋為懷遠鎮,北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黨項族首領李德明將其都城由靈州(今靈武)遷至懷遠鎮(今銀川市),大起宮室,修建都城,更名為興州。后李德明之子李元昊升興州為興慶府。宋寶元元年(1038年),李元昊在興慶府南筑壇受冊,即皇帝位,建大夏國(史稱西夏),興慶府(銀川)為其首府,涼州府(武威)為輔郡,有“東都興慶,西都涼州”之譽。
元置中興路,后改為寧夏府路,寧夏之名肇始於此。
明設寧夏府,系“九邊重鎮”之一。
清沿明制仍為寧夏府治。
民國建元,因清代寧夏道與寧夏縣名同,且寧夏為古朔方地,故改寧夏道名為朔方道,領寧夏、寧朔、中衛、平羅、靈武、金積、鹽池、鎮戎8縣,仍屬甘肅省。道署及寧夏、寧朔兩縣治均設寧夏城內。
1913年,寧朔縣治移駐新滿城,后又遷永寧縣望洪堡、青銅峽市瞿靖堡、小壩鎮。
1923年10月17日,以舊甘肅省朔方道屬之8縣及寧夏護軍使轄之西套蒙古兩旗屬地合併建為寧夏省。
1929年1月1日,寧夏省政府成立,省會駐寧夏城。
1941年4月析寧夏、寧朔兩縣部分轄地增設永寧縣,縣治駐楊和堡(今永寧楊和鎮)。寧夏縣更名賀蘭縣,縣治自省城移駐謝保堡(今賀蘭縣習崗鎮)。1944年1月將寧夏省城改建制市,定名銀川,仍為寧夏省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仍為寧夏省會。
1954年,寧夏省建制撤銷,銀川市為甘肅省銀川專署所在地。
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銀川市為自治區首府,自治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2002年10月19日,撤銷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城區、新城區和郊區,設立銀川市西夏區、金鳳區和興慶區。
2002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將靈武市由吳忠市代管變更為由銀川市代管。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銀川東與吳忠市鹽池縣接壤,西依賀蘭山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為鄰,南與吳忠市利通區、青銅峽市相連,北接石嘴山市平羅縣,與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相鄰(以明長城為界)。其地域範圍在北緯37°29′~38°53′,東經105°49′~106°53′之間。2013年末城市建成區面積148.60平方千米。
市境地理坐標:北緯38°08′~38°53′,東經105°49′~106°35′。

地形地貌

銀川市區地形分為山地和平原兩大部分。西部、南部較高,北部、東部較低,略呈西南—東北方向傾斜。地貌類型多樣,自西向東分為賀蘭山地、洪積扇前傾斜平原、洪積沖積平原、沖積湖沼平原、河谷平原、河漫灘地等。海拔在1010米~1150米之間,地面坡度為2‰左右,土層較厚。銀川西部的賀蘭山為石質中高山,呈北偏東走向。全長約150千米,寬20千米~30千米。最高峰海拔3556米,是阻擋西北冷空氣和風沙長驅直入銀川的天然屏障。賀蘭山在銀川市境內近70千米,面積5.88萬公頃,山高坡陡,氣勢雄偉。

地質

銀川位於中國東、西兩大構造帶的樞紐部位。在大地構造上,屬於中朝准地台鄂爾多斯西緣拗陷帶的賀蘭山台陷和銀川地塹,為賀蘭山褶皺帶與鄂爾多斯地台間的山前拗陷區。是全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和中國首批確定的38個抗震設防城市之一。銀川地震設防烈度為8度。
銀川地塹北起石嘴山,南至青銅峽,長約160千米,最寬為55千米。地塹東西兩側分別受黃河斷裂和賀蘭山東麓斷裂控制,地塹內還有兩條規模較大的斷裂,即蘆花台斷裂和銀川—平羅斷裂。這4條斷裂共同控制著銀川地塹的形成和發展。周邊縣市地塹內發生3級以上地震,對銀川市區即有影響;地塹內發生6級以上地震對市區將會造成破壞。
銀川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破壞性地震:1143年曾發生過6級地震;1227年發生5.5級地震;1477年發生6.5級地震,烈度均為8度。特別是1739年發生的銀川—平羅8級大地震,銀川震區烈度為10度,使銀川古城盡毀。這是銀川平原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災難性地震。

氣候

銀川市及其所屬各縣(市)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遲夏短,秋早冬長,晝夜溫差大,雨雪稀少,蒸發強烈,氣候乾燥,風大沙多等。年平均氣溫8.5℃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2800小時~3000小時,是中國太陽輻射和日照時數最多的地區之一。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無霜期185天左右。

水文

銀川歷史上由於黃河不斷改道,湖泊濕地眾多,古有“七十二連湖”之說,現有“塞上湖城”之美稱。全市有濕地面積3.97萬公頃,主要為湖泊濕地和河流濕地,其中天然濕地佔濕地面積的60%以上,自然湖泊近200處,面積100公頃以上的湖泊20多處。較著名的有鳴翠湖、閱海、鶴泉湖、寶湖、西湖等。銀川濕地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濕地植物有190多種,濕地野生動物有150多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小鴇、大鴇5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等19種,自治區級保護動物24種。銀川濕地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鳥類棲息地之一。

土壤

銀川地區土壤類型分為9大類、28個亞類、48個土屬及500多個土種或變種。賀蘭山至西乾渠之間主要為山地灰鈣土、草甸土和灰褐土,東部沖積平原主要為長期引黃灌溉淤積和耕作交替而形成的灌淤土,局部低洼地區有湖土和鹽土分佈。灌淤土土質適中,理化性好,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適種性廣。土壤類型的多樣性非常適合發展農業生產和多種經濟作物生長。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銀川地表水水源充足,水質良好,富含泥沙,有肥田沃地之功。境內溝渠成網,湖泊濕地眾多。黃河是銀川的主要河流,流經銀川80多千米,南北貫穿。銀川平原引用黃河水自流灌溉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引黃乾渠有唐徠、漢延、惠農、西乾等渠,年引水量數10億立方米。配套排灌干支斗渠千餘條,長數千千米,形成灌有渠、排有溝的完整的灌排水體系,保證了13萬多公頃農田的灌溉。

土地資源

銀川平原地勢平坦開闊,土地肥沃,溝渠縱橫,水利資源豐富,加之日照充足,自然條件優越,自古以來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是重要的農林牧漁生產區。銀川境內天然湖泊眾多,自然水面數萬公頃,水質良好,水域內水草茂盛,具備發展水產養殖的優越條件。

生物資源

賀蘭山區有銀川市天然林資源。總面積2.67萬公頃,有天然次生林1.2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2.8%。林種主要有雲杉、油松、山楊等喬木,還有山榆、山杏等灌木。此外,有野生藥用植物40多種,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獐子、馬鹿、藍馬雞、青羊、狐狸等32種。賀蘭山東麓地區,其氣候、土壤、地理條件接近甚至優於法國優質葡萄產區——波爾多地區,是世界優質葡萄栽培的最佳生態區之一。

礦產資源

銀川地區礦產資源有煤炭、赤鐵礦、熔劑石灰岩、熔劑白雲岩、熔劑硅石、磷塊岩、水泥石灰岩、輝綠岩等。賀蘭石“石質瑩潤,用以制硯,呵氣生水,易發墨而護毫”,自古就有“一端二歙三賀蘭”之盛譽,為中國“五大名硯”之一。靈武礦區的煤炭、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特別是煤炭儲量以及其具有的高發熱量、低灰、低硫、低磷等品質,在全自治區乃至全國也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行政區劃


銀川 4張
銀川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銀川市轄3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銀川市 面積9579平方千米,人口133萬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駐金鳳區北京中路
興慶區 面積768平方千米,人口39萬人。郵編750001。區人民政府駐北京東路。
金鳳區 面積290平方千米,人口13萬人。郵編750011。區人民政府駐黃河東路。
西夏區 面積987平方千米,人口20萬人。郵編750027。區人民政府駐懷遠東路。
靈武市 面積4639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郵編750400。市人民政府駐城鎮。
永寧縣 面積1295平方千米,人口20萬人。郵編750100。縣人民政府駐楊和街道。
賀蘭縣 面積1600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郵編750200。縣人民政府駐習崗街道。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另: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銀川高新區),不列入正式區劃。
截至2019年,銀川下轄3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銀川市面積9555.38平方千米,市人民政府駐金鳳區北京中路166號。
行政區面積(平方千米)政府駐地
興慶區828.3文化街街道
西夏區1129.30賀蘭山西路街道
金鳳區353北京中路街道
永寧縣1178.70楊和鎮
賀蘭縣1527.20習崗鎮
靈武市4529.00東塔鎮

城市簡介

銀川 4張
銀川
銀川市地處祖國西北邊陲,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也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銀川市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共有漢、回、滿、蒙、朝鮮等26個民族。銀川市位於東經105°51’,北緯38°25’。東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西連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南鄰吳忠市,北接石嘴山市。全市總面積為9579平方千米。轄興慶、金鳳、西夏三區,永寧、賀蘭兩縣,代管縣級靈武市。地形開闊平坦,由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平均海拔1100米,呈西南高而東北低。銀川市地處寧夏平原引黃灌區中部,水利資源豐富。黃河過境長度78.4公里,水面12.47萬畝,年徑流量315萬立方米,流經銀川市的唐徠渠、漢延渠、西乾渠、惠農渠等灌渠年引黃河水量達18.2億立方米。銀川平原地下水資源儲量大、埋藏淺,地下水量7.56億立方米,可開採量達4.53億立方米。
銀川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8.5℃,日溫差12-15℃,年平均日照時數2800-3000小時,是全國太陽輻射和日照時數最多的地區之一。年平均降水量203毫米,無霜期157天左右。主要氣候 特點是:冬寒長、春暖快、夏熱短、秋涼早,乾旱少雨,日照充足,蒸發強烈,晝夜溫差大等。
銀川市自然景觀獨特,旅遊資源豐富,是國務院公布的62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裡有被譽為“中國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主要名勝古迹有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的海寶塔、建於1050年的承天寺塔,明清建築的鐘鼓樓、玉皇閣、南門樓。有伊斯蘭建築風格的南關清真寺等。遠郊還有風景迷人的賀蘭山蘇峪口原始森林保護區、沙湖旅遊區,以及引人入勝的鎮北堡電影城。
銀川是一座新興工業城市,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75.4億元。現有工業企業560家,主要有西北軸承、共享集團、銀川佳通(長城)、寧夏化工廠、寧夏煉油廠、天地奔牛銀起等企業。全市生產2000多種產品,其中檸檬酸、硅鐵、碳化硅、起重機、軸承、毛毯、皮衣進入國際市場,享有較高聲譽。年工業總產值74.2億元,職工年人均收入5859元。農業耕地面積10萬公頃,實現了機耕條田化,農田林網化,溝渠配套,排灌暢通,成為全國20多個最好的自流灌溉區之一。糧食年總產量近2.5億公斤,所產大米被列為全國優質大米。年農業總產值17.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2578元。銀川交通發達,國道109線、110線、211線、307線橫貫市區,公路運輸遍及城鄉,長途汽車可通往陝西、甘肅、內蒙古等省區。包蘭鐵路縱貫市區,上達北京與京廣、京滬、京哈等鐵路大動脈相連,下抵蘭州與隴海、蘭新大陸橋相接。新建成的中(衛)寶(雞)鐵路,進一步改善了鐵路運輸情況,縮短了至華中、西南的距離。河東機場已開通銀川至北京、香港、上海、廣州、深圳、南京、瀋陽、天津、昆明、重慶、武漢、煙台、成都、西安、太原、烏魯木齊、濟南、杭州、鄭州、青島、長沙、敦煌等22條航線。全市郵路總長1850公里,市話28.7萬門,長途開通500線,行動電話3449戶,無線尋呼3萬戶,電話普及率34%。銀川是西北地區商品流通的主要集散地之一,現有10個年銷售額上億元的大批發零售商場和39個綜合貿易市場。全市有各類文化機構287個,專業藝術表演團體8個,電影放映單位170多個,公共圖書館5個,大中型新華書店7個,廣播電台、電視台6個。全市共有各類學校400多所,在校生17.5萬人,其中大中專院校47所。全市共有各類醫療機構348個,床位4935張。
銀川市是新中國成立后崛起的西部新興工業城市,進入21世紀發展速度相當迅速。伴隨著寧夏回族自治區“建設大銀川”的口號,銀川市已經基本完成了城市基礎設施的改造,大銀川的骨架已經初現端倪。目前,銀川市正在向著國家園林城市,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總體目標奮進並且銀川市已經於2006年銀川榮獲國家節水型城市稱號,2007年8月成為“國家衛生城市”的一員,在西北五省會城市中銀川率先通過創衛“大考”。
2021年2月,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開展ETC智慧停車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選定銀川作為試點城市先期開展ETC智慧停車試點工作。

人口民族


銀川 4張
銀川
銀川市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設置的廉縣,是銀川地區最早的縣級建置。漢成帝陽朔年間(公元前24年前後),建北典農城(俗稱呂城),在今銀川市東郊掌政鄉窪路村一帶,這是銀川建城之始,距今約2020年歷史。唐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年),建懷遠新城,即今銀川市城區所在地,距今1300多年。1038年,李元昊在興慶府(今銀川)稱帝,建大夏國。1944年1月,寧夏省城改建制市,定名銀川。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銀川市為自治區首府。目前銀川市市區面積1482平方公里,轄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三區以及靈武市、永寧縣、賀蘭縣。2002年銀川市年末總人口132.96萬人,其中回族35.76萬人;非農業人口70.06萬人。
2020年11月1日,銀川市常住人口為2859074人。
2019年末,銀川市常住人口229.3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2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81.28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79.1%;回族人口59.14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25.8%;女性人口116.39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50.8%。人口出生率為13.57‰,死亡率為4.5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9.04‰。
名稱人口數(人)比重(%)自然增長率(‰)人口密度(人/k㎡)
銀川市1993088100.007.41208
興慶區67830634.037.10820
西夏區32931016.525.32292
金鳳區28255414.189.25814
永寧縣21826010.954.94183
賀蘭縣22298111.196.98146
靈武市26167713.1311.0958
以上數據來源於2010年中國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政治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銀川市委書記張柱
市委副書記、市長趙旭輝
市委副書記、市委黨校校長周雲峰
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宋志霖
銀川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員會書記李永寧
銀川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掛職)謝冬偉
銀川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 虹
銀川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李鴻儒
銀川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周兆川

對外交流

國際友好城市國內友好城市
城市名稱所屬國家結好日期城市名稱所屬省份結好日期
森都布魯克市美國2010年6月29日寧波市浙江2008年
亞特蘭大市美國2009年5月2日濟南市山東2007年
慶山市韓國2008年1月24日青島市山東2007年
烏塔皮市納米比亞共和國2005年8月11日福州市福建2008年
島根縣松江市日本2000年9月24日廣元市四川2007年
烏蘭巴托市蒙古2003年9月3日南京市江蘇2009年
比什凱克市吉爾吉斯斯坦2000年5月23日南寧市廣西2008年

經濟


銀川 3張
銀川

綜述

2019年,銀川市全年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2.0%,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6.5%。三次產業結構為3.4:43.7:52.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3%、45.2%、53.5%。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4.7%。
2019年,銀川市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2%,其中,食品煙酒上漲5.2%,衣著上漲0.3%,醫療保健上漲4.0%,教育文化和娛樂下降0.2%,居住上漲1.6%,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2%,交通和通信下降1.6%,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1.9%。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2.5%,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1%。
2019年,銀川市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16.25億元,比上年下降8.2%。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4.70億元,比上年下降10.7%,其中,稅收收入105.60億元,比上年下降10.7%,稅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8.3%。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支出450.31億元,增長2.0%。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46.60億元,下降4.6%,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12.1%,公共安全支出增長14.0%,教育支出增長5.9%,科學技術支出下降29.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下降6.1%,衛生健康支出增長4.1%,節能環保支出下降44.3%,城鄉社區支出下降23.5%。
2020年銀川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64.37億元,同比增加3.2%。走出“一季度下降,二季度企穩,三季度回升,四季度衝刺”的向好態勢,描繪出先抑后揚的“微笑曲線”。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全市經濟的“V型”反彈,得益於市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得益於全體企業全面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得益於每個了不起的市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勇往直前的奮鬥。三次產業增速全面轉正。其中,第一產業75.72億元,同比增長0.7%;第二產業832.62億元,同比增長2.8%;第三產業1056.03億元,同比增長3.8%。展現了全市經濟強大的韌性和強勁的恢復能力。

第一產業

2019年,銀川市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3.5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3%。其中,農業產值74.85億元,增長1.8%;林業產值1.21億元,增長15.9%;牧業產值40.74億元,增長3.0%;漁業產值8.14億元,增長4.5%;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8.63億元,增長4.4%。
2019年,銀川市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11萬公頃,比上年下降17.1%,其中,小麥播種面積1.41萬公頃,下降15.9%。蔬菜播種面積3.70萬公頃,園林水果播種面積2.27萬公頃。全年糧食產量66.29萬噸,下降19.6%,其中,小麥產量7.56萬噸,下降19.6%。蔬菜產量141.38萬噸,下降7.0%。園林水果產量24.80萬噸,增長20.1%。肉類產量6.20萬噸,下降2.4%,其中,豬肉產量1.74萬噸,下降10.1%;牛肉產量1.92萬噸,增長1.2%;羊肉產量1.52萬噸,增長0.3%。年末大牲畜總頭數23.29萬頭,生豬存欄13.59萬頭,羊只存欄數69.30萬隻,家禽數289.24萬隻。禽蛋產量3.58萬噸,下降6.5。牛奶產量56.87萬噸,增長5.4%。水產品產量7.26萬噸,增長1.3%。
2019年,銀川市全年農村用電量3.52億千瓦時,增長10.8%。農用化肥施用量(按實物量計算)19.27萬噸,下降4.2%。

第二產業

2019年,銀川市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0%。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分輕重工看,輕工業增加值下降6.5%,重工業增加值增長7.2%;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8.2%,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12.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下降29.7%。非公有制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3.6%。
2019年,銀川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加值下降2.8%,煤炭採選業下降6.3%,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31.2%,紡織業下降8.9%。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9.4%,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66.6%;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4.8%,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6.3%。
2019年,銀川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1944.65億元,比上年增長5.1%,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7.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2371.75億元,比上年增長5.5%;營業成本1875.16億元,增長4.1%。實現利潤總額130.22億元,增長34.9%。工業品出口交貨值34.43億元,虧損企業虧損額38.04億元,企業虧損面30.6%,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348.23億元,資產負債率65.6%,比上年減少3.1個百分點。非公有工業實現營業收入833.57億元,下降2.4%。
2019年,銀川市全年具有資質等級建築業企業484個,實現建築業總產值434.88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產值147.83億元,增長7.0%;建築工程實現產值391.98億元,增長11.9%。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497.93萬平方米,增長0.9%;房屋建築竣工面積428.8萬平方米,下降43.4%。
2019年,銀川市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6.2%。分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下降8.0%,非國有經濟投資下降5.0%。從投資結構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2.4%,第二產業投資下降10.8%,第三產業投資下降3.7%。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0.6%。
2019年,銀川市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75.35億元,比上年下降6.7%,其中,住宅開發投資191.88億元,下降3.2%。商品房施工面積3799.45萬平方米,下降0.1%,其中,住宅施工面積2381.93萬平方米,下降0.7%。商品房銷售面積679.38萬平方米,增長10.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679.38萬平方米,增長10.9%。商品房待售面積600.97萬平方米,增長2.5%,其中,住宅待售面積217.18萬平方米,下降3.6%。全年商品房銷售額437.51億元,增長21.5%,其中,住宅銷售額390.37億元,增長32.0%。

第三產業

2019年,銀川市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2%。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5.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5.3%。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增長6.3%,住宿餐飲業零售額增長4.5%。分經濟類型看,國有經濟零售額增長1.8%,集體經濟零售額下降0.1%,股份制經濟零售額增長8.9%,私營經濟零售額增長0.3%,個體經濟零售額增長9.7%,其他各種經濟零售額下降2.6%。
2019年,銀川市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中,糧油、食品、飲料及煙酒類增長10.4%,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8.4%,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24.0%,金銀珠寶類下降11.3%,石油及製品類增長32.0%,通訊器材類下降13.6%,體育、娛樂用品類下降2.3%,汽車類下降11.5%。
2019年,銀川市重點商品交易市場成交額185.65億元,下降15.2%,其中,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成交額181.64億元,下降15.2%。
2019年,銀川市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57.60億元,比上年下降6.4%。其中,出口總額104.40億元,下降18.1%;進口總額53.20億元,增長29.8%。
2019年,銀川市全年新批外資企業數19個。合同外資金額1.0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9%;實際利用外資2.0億美元,增長177.3%。
2019年,銀川市全年接待國內遊客164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9%;接待入境遊客7.88萬人次,增長46.5%。國內旅遊總收入168億元,增長14.2%;旅遊外匯收入3783萬美元,增長27.9%。
2019年,銀川市共有旅行社137家,其中,國際社25家,國內社112家。全市共有旅遊星級飯店39家,四星級15家,三星級24家。
2019年,銀川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4013.7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4%,其中,住戶存款1867.01億元,增長12.2%。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5150.6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4%,其中,中長期貸款3621.44億元,增長7.4%,短期貸款1055.24億元,下降9.2%。
2019年,銀川市全年實現保費收入115.96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8.89億元,增長12.2%;人身險保費收入77.06億元,增長9.8%。全年支付各項賠款及給付額35.93億元,增長9.2%。其中,財產險賠付20.50億元,增長22.5%;人身險賠付15.42億元,下降4.4%。

文化


方言

銀川話,屬於中國北方方言區—蘭銀官話—銀吳片。(蘭銀官話包括金城片,銀吳片,河西片,北疆片)。
銀川普通話的形成還與寧夏解放后的三次外來人口遷徙有著一定的聯繫。第一次人口遷徙1952~1954年,北京市政府組織了一批移民來銀,稱為“北京移民”,他們帶著不管是標準的北京普通話還是北京土話來到銀川,與銀川地方方言發生語言碰撞,今賀蘭縣金星農場就是當年北京移民興建的,如今生活在那裡的人還說著一口京味很濃的北京話。第二次的人口遷徙是在1956~1958年,國家為支持寧夏的經濟建設,從外地調來了很多支寧幹部,僅上海支寧的“文教大隊”就來了三批,大約有一萬人。同時,沿海許多大廠也遷到內地銀川,如:銀川橡膠廠、長城機床廠、長城鑄造廠、銀河儀錶廠、西北軸承廠、銀川起重機器廠等,此次遷徙有職工及家屬達10萬人之多,為銀川最大的一次外來人口遷徙。在1956年知青上山下鄉的高潮中,浙江的一大批知識青年來到銀川和永寧縣插隊落戶,也把他們的鄉音帶到了銀川,此為第三次外來人口大遷徙。改革開放20多年來,又有大批的外來人口從東北、河北、河南、山東等地遷徙到銀川。50多年來,銀川經過幾次外來人口大遷徙的融合、交流,使銀川普通話逐步走向規範、標準。

宗教

銀川宗教歷史悠久,有佛教、伊斯蘭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佛教在兩晉時期傳入銀川,主要寺院有:海寶塔寺、承天寺、報恩寺、高台寺、戒壇寺、賀蘭山佛祖院、五台山寺、慈恩寺等。伊斯蘭教於元朝初年傳入銀川,主要清真寺有:納家戶清真寺、中大寺、西關清真寺、南關清真寺等。道教傳入時間不詳,但明清《寧夏方誌》記載,當時寧夏府城(銀川)道教盛行,主要道觀有關王廟、岳王廟、三皇廟、城隍廟、清寧觀、三清觀等50處廟觀。天主教於17世紀末傳入銀川,主要教堂有銀川天主教堂、北關天主教堂等。基督教於元初傳入銀川。
銀川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在回族聚集地區,建有453座不同形式和規模的清真寺。回族穆斯林群眾一般奉行五項“功課”:念、禮、齋、課、朝。回族的傳統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和聖紀節三大節日。自治區在銀川市開辦的寧夏伊斯蘭教經學院,培養有宗教學識的人才。

飲食

銀川的飲食以漢族和回族的飲食習慣為主。漢族飲食以西北菜為主。
銀川的回族飲食,兼具中原傳統和穆斯林的雙重風味,是回族和中華文明融合的結果,這裡有著正宗的清真食品和清真菜肴,同時還許多獨特回族風味小吃。
清真菜肴有清蒸羊羔肉、牛羊肉酥、手抓羊肉等,也有非常地道的回族風味小吃,如羊雜碎、羊肉泡饃、清真奶油糕點、馬三白水雞等。
飲食物產豐富,除“寧夏五寶”之一的髮菜以外,還有銀川附近沙湖裡出產的各種魚類,有鯉、鰱、鱅、鯇、鯽魚等,及北方非常罕見的武昌魚、娃娃魚(大鯢)、大鱉等,以此為基礎的菜肴有糖醋黃河鯉魚、中衛鴿子魚、金錢髮菜等。

曲藝

民國期間,京劇、話劇、歌劇在銀川逐漸興起。建國后,越劇和眉戶劇也在銀川城鄉廣為傳唱。

地名由來

“銀川”作為古地名,最早見於《新唐書·地理志》:“銀州銀川郡”。故址在今陝西省米脂縣東北。《讀史方輿紀要》載,宋崇寧四年(1105年),“仍置銀州,五年廢為銀川城,金為銀川寨。尋廢。”
寧夏地方文獻上出現“銀川”一詞,約在明末清初。一些官吏、文人在詠唱寧夏平原溝渠交織如網、湖泊珠連其間的秀美景色時,用“銀川”形容其水光瀲灧、水映晴光的水鄉風光。如“俯憑駝鈴臨河套,遙帶銀川挹賀蘭”,“連山似奔浪,黃河一帶寬。城郭渺如舫,銀川亦寥廓”,“或是天吳聊小試,暫移鰍穴到銀川”。這些詩詞中的銀川,還沒有明確的地名意義。
清雍正年間,“銀川”一詞,逐漸有了指代地域的地名含義。如《惠農渠碑記》上有“黃河發源於崑崙,歷積石,經銀川,由石嘴山而北……”的記載,碑文上的銀川,已泛指銀川平原引黃河灌區了。
清乾隆年間,寧夏知府趙本植在府城(今銀川城區)創立“銀川書院”,又有汪繹辰纂修《銀川小志》。“銀川”一詞的指代範圍趨於具體、明確,已初具地名意義,並逐漸成為寧夏府城的代稱。1944年,寧夏省城(今銀川城區址)改為建制市,正式定名為“銀川”。地名一直沿用。

鳳凰城名

相傳古時候賀蘭山飛來的一隻鳳凰,看到這裡黃河橫貫、麥浪翻滾,一片風光秀麗的江南景象。不忍離去,竟化身為一座美麗的城市——銀川。東門外的高台寺是鳳凰的頭,鳳凰頭挨到黃河邊;高台寺旁邊有兩眼井,是鳳凰的眼睛;鼓樓是鳳凰的心臟;西塔和北塔是鳳凰的兩隻爪子;西馬營湖泊相連,林茂草密,花團錦繡,那是鳳凰的尾巴,一直拖到賀蘭山麓。

地域文化

銀川歷史積澱豐厚,文化多元鮮明,中原文化、邊塞文化、河套文化、絲路文化、西夏文化、伊斯蘭文化等多種文化激蕩交融。
“賀蘭巋然,長河不息”,巍巍賀蘭山巋然不動、滾滾黃河水奔流不息,是銀川精神,更是銀川人的精神。凸顯出銀川人意志堅定、求真尚義的精神品質。透射出銀川人包容豁達、開放開明的精神氣質。展示出新銀川人開拓創新、奮勇向前的精神風貌。

市徽

標誌由昂首展翅的鳳凰、穿越銀川平原的黃河構成了銀川的視覺符號,概括凝練了銀川精神。鳳凰這個吉祥如意的形象給銀川民眾及外界已留下了難以改變的印象,因此標誌主圖案為鳳凰,昂首向上的鳳凰代表了銀川人民銳意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其中鳳凰展開的翅膀由銀川的“川”變形而來;進取向上的軀幹由黃河變形而來,黃河是銀川平原的命脈,自古以來就有“天下黃河富寧夏”之說,黃河與銀川有著深厚的淵源,故將黃河貫穿圖案上下。
市樹:沙棗樹和國槐
沙棗樹是銀川的鄉土樹種,抗乾旱、抗風沙、耐鹽鹼,生命力強,最能代表銀川人民堅強不屈的精神。
國槐是銀川市城市綠化中的骨幹樹種之一,在城市廣為栽植,1984年被市人大定為銀川市的市樹。
市花:玫瑰和馬蘭花
玫瑰已被瀋陽、蘭州、烏魯木齊等城市選為市花,但與其他城市種植的玫瑰有所不同的是,銀川廣泛種植的是苦水玫瑰,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也能生長,最能體現銀川的城市特色。
馬蘭花是幸福之花,生命頑強,它最能代表銀川人勇敢、善良、堅毅、寬容的品質。
市鳥:喜鵲
喜鵲是吉祥的象徵,形體比較美觀,在銀川市區內比較常見,做市鳥合適。2011年,銀川市被授予“中華喜鵲之鄉”稱號。

風俗民情

“花兒”又稱少年,是青海、甘肅、寧夏等省區民間的一種歌曲。以生動形象的比興起句,格律嚴格,歌詞優美,曲調時而高亢,時而婉轉,在寧夏,幾乎隨處都聽到“花兒”,但最有民俗特點的是每年5、6月間的“花兒會”。
口弦也叫“口扣”。寧夏南部山區的回族婦女愛彈口弦。當地流行的口弦有鐵、竹兩種。
銀川市的民間文藝活動以社火為主。社火又叫紅火,是群眾自發組織的一種集體遊藝活動。每年臘月開始排練,春節期間上街串鄉,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后結束。
高蹺:踩高蹺表演者腳上綁三尺多高的柳木腿。建國前表演者多為男性,今則男女參半。一般每隊30餘人,多則60餘人。
跑旱船:旱船有的隨高蹺表演,有的也可單獨表演。船的數量可1隻、2隻、4隻。船身用木條製成架子,飾以花朵和綵綢,上搭涼棚,下面用布圍住,不使船姑娘的雙腳外露,船姑娘腰系船體,1人扮作划船的老舶公。
浪頭車:由3人表演,1人扮作老婦在車前拉繩,1人扮作老翁在後面推車,1人則扮作少女“坐”在車中(與旱船一樣,少女腰系車身)。
跑竹馬:由民間藝人用竹片、彩紙、綵綢紮成馬的形狀,舞者腰圍竹馬道具,如騎在馬上。

地方特產

寧夏五寶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使寧夏銀川擁有許多獨具特色的農副畜產品,其中最主要的是被譽為“紅、黃、藍、白、黑”寧夏“五寶”的枸杞、甘草、賀蘭石、灘羊皮、髮菜。
“紅寶”枸杞:木本植物,漿里呈鮮紅色,形似紡錘,更似紅瑪瑙墜是寧夏的傳統名牌出口商品。
“黃寶“甘草: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寧夏甘草以骨重粉足、條幹順直、口面新鮮、加工精細著稱。出口叫“西正甘草”或“西正草”。
“藍寶”賀蘭石:產於海拔2600米左右的賀蘭山懸崖上,石料結構均勻,質地細膩,剛柔相宜。用它刻制的賀蘭硯,具有發墨、存墨、護毫、耐用等優點。
“白寶”灘羊皮:寧夏灘羊屬羊尾脂、粗毛型。
“黑寶”髮菜:在植物分類學中,屬蘭藻門,含珠藻的一種。生長在荒漠、半荒漠地區,逢雨萌發,深秋早春時節採收。

交通


綜述

2019年,銀川市全年鐵路客運量41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0.9%;鐵路貨運量365.20萬噸,增長2.9%。民航客運量499.28萬人次,增長12.7%;民航旅客周轉量70.13億人公里,增長12.8%;民航貨運量3.29萬噸,增長31.1%;民航貨物周轉量4051.70萬噸公里,增長23.8%。
2019年末,銀川市各種民用汽車保有量92.70萬輛,增長9.0%,私人汽車保有量84.73萬輛,增長8.5%。

公路

公路有6條國道通往全國各地,境內有高速公路125千米,109國道、110國道、青銀高速公路、福銀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等穿境而過。
銀川汽車南站位於興慶區清和南街以西、勝利南街以東、六盤山路以南,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公路客運樞紐。
銀川旅遊汽車站(汽車北站)位於興慶區清和北街以西。
銀川汽車西站位於西夏區興州北街以東。

鐵路

鐵道線路:包蘭鐵路、太中銀鐵路
火車站:銀川火車站、銀川南站(貨站)、銀川東站

航空

銀川河東國際機場已開通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及首府城市、香港、首爾、曼谷、台北等航線,可起降波音、空客等大中型客機。

公共交通

公交
2019年末,銀川市公共汽車線路達到155條,公共汽車運營車輛1820輛;公交標準運營車輛2341標台;每萬人擁有公交車輛12標台。
計程車
出租汽車運營車輛5364輛。
BRT
銀川市規劃了四條BRT線路,其中1號線於2012年4月28日開工,同年9月投入運行,運營車輛為18米長的大鉸接公交車和12米長的大鉸接公交車兩種。2號線於2013年開工預計同年投入運營。

社會


銀川 3張
銀川

教育事業

2019年末,銀川市擁有研究生培養單位3個,招生3214人,比上年增長23.0%;在學研究生7563人,增長19.2%;畢業生1966人,增長26.1%。普通高等院校16所,招生3.59萬人,比上年增長18.2%;在校生11.12萬人,增長10.1%,畢業生2.68萬人,增長8.1%。成人高校1所,招生764人,增長1.7倍;在校生2001人,下降32.4%;畢業生785人,下降42.2%。中等職業學校15所,招生1.26萬人,同比增長8.2%;在校生3.40萬人同比下降了1.3%;畢業生1.1同比下降人,下降14.7%。普通高中院校26所,招生1同比增長6萬人,增長5.0%在校生生比去年增長.46萬人,增長1.0%;同比下降生1.77萬人,下降4.2%。初中學校5同比增長,招生2.97萬人,增長6同比增長%;在校生8.42萬人,同比增長.5%;畢業生2.52萬同比同比增長.7%同時同增長的小學學203所,招生3.63萬同比增長增長6.9%;在校生19.同比增長萬人,增長4.5%;畢業生2.93萬同比增長增長6.3%。特殊教育學校4所,招生229人,在校生740人。幼兒園386所,在園幼兒9.0萬人,增長8.3%。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113.2%,小學六年鞏固率達到104.6%,初中三年鞏固率達到99.8%。資助困難學生28079人次。
2020年7月,入選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名單。
銀川市各類學校
類別學校名單
主要小學銀川市二十一小學銀川市二十一小學湖畔分校銀川實驗小學
銀川閱海小學
寧夏回族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銀川市第一中學銀川市第二中學銀川市第六中學
銀川市第九中學銀川第二十四中學銀川唐徠回民中學
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寧夏長慶高級中學
主要中專學校銀川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寧夏交通學校寧夏化工技工學校
普通高等學校寧夏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方民族大學寧夏醫科大學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銀川能源學院
寧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工業職業學院
寧夏警官職業學院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寧夏葡萄酒與防沙治沙職業技術學院寧夏藝術職業學院
寧夏體育職業學院
更新於2021年

科學技術

寧夏伊斯蘭教經學院
2016年全年投入科技三項費用3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8%;實施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25項。全年申請專利3509件,增長6.1%。
2017年,全年實施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14項。全年申請專利4372件,增長24.6%。
2019年,銀川市全年專利申請5337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118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9.41件。

文化事業

2019年末,銀川市擁有藝術表演團體6個,文化藝術館、文化館8個,公共圖書館8個,博物館9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廣播電台5座,電視台6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達到100%,有線廣播電視用戶59.33萬戶。

體育事業

銀川體育最早出民間。現代體育傳入銀川前,民間體育以武術為主,此外有舉石鎖、摔跤、耍水等民間體育遊戲。20年代初期,現代體育傳入銀川市,但體育流傳面很窄,運動水平也很低。1929年8月,銀川市召開了“寧夏省軍民聯歡遊藝比武大會”,開創了銀川現代體育競賽的先例。1933年9月在寧夏府城舉行第一屆“西北運動會”,寧夏隊參加比賽的人數最多,成績優異。1936年、1941年、1944年,在寧夏府城先後舉行全省運動會,項目多為田徑、球類、體操等。此外,城區各中小學也舉辦過運動會或聯校運動會,學校體育開展得較為廣泛。建國后,中共寧夏省工委組織開展了慶祝1950年元旦籃球、排球比賽,參加比賽的共有33個隊,其中有寧夏幹校隊等。
2019年,銀川市全年獲得全國冠軍19個,獲得金牌19塊,銀牌20塊,銅牌37塊。獲得全區第十五屆運動會金牌33塊,銀牌18塊,銅牌16塊。

醫療衛生

2019年末,銀川市擁有衛生機構1194個,其中,醫院和衛生院112個(醫院76個)。衛生機構床位17216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16125張。衛生技術人員26726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10321人,註冊護士12172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個,衛生技術人員361人;婦幼保健機構5個,衛生技術人員1415人;鄉鎮衛生院36個,床位數634張,衛生技術人員885人;衛生監督所7個,衛生技術人員111人。全市已認定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566個,定點零售藥店1449個。全市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報告接種率達到99.9%。

社會保障

2019年末,銀川市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24.83萬人,比上年增長6.7%,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94.22萬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30.6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56.22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191.72萬人,其中,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09.04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82.68萬人。
2019年末,銀川市市擁有中心敬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30個,共有床位8172張。全市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1.22萬人,全年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0.77億元;農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數2.1萬人,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1億元。使用城鄉醫療救助金4150萬元,城鄉特困人員享受醫療救助人數6.4萬人。城鎮建立各種社區服務站254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5758萬元,籌集社會公益資金1151.6萬元,直接接受社會捐贈695.15萬元。
2020年2月12日,被民政部和財政部共同確定為第五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

通信傳媒

電視:寧夏廣播電視總台、銀川廣播電視台。
報紙:《寧夏日報》、《新消息報》、《銀川晚報》、《都市生活報》《現代生活報》、《華興時報》、《寧夏能源報》、《寧夏廣播電視報》、《銀川城市生活讀本》、《新知訊報》。
廣播:寧夏廣播電視總台(現有交通廣播,經濟廣播,都市廣播,新聞廣播4套頻率)、銀川廣播電視台(現有新聞綜合頻率、音樂交通頻率、都市經濟頻率和汽車生活頻率4套廣播頻率)。
新聞網站:寧夏新聞網、寧夏網、銀川新聞網、銀川廣播電視網、寧夏信息港。
雜誌:《朔方》、《看天下》、《理財世界·馨家》。
2019年,銀川市全年郵政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3.60億元,同比增長10.76%。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91億元,同比增長15.58%。全年訂銷報刊2803.34萬份,下降3.3%.完成郵政函件業務223.77萬件,下降4.6%。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25.44萬戶,增長4.3%;行動電話用戶361.75萬戶,下降6.0%。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112.56萬戶,增長13.9%。

環境保護

2019年,銀川市年末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7860.42公頃;年末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7782.56公頃,其中,建成區公園綠地面積2431.34公頃。
2019年,銀川市全年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實況)324天,佔總天數的88.8%。區域雜訊平均值53.1分貝,交通幹線雜訊平均值65.9分貝。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80%,黃河銀川段水質達到二類。全年完成工業企業環境污染治理項目130個,投入資金20.15億元。

法治建設

2020年7月3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命名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

其他

2020年6月,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選定為2020年城市體檢樣本城市。
2021年2月,入選交通運輸部ETC智慧停車試點城市名單。

城市建設

銀川 3張
銀川
到2002年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60.14平方公里;城市道路總長度達到318.12公里,人均擁有道路面積8.42平方米;綜合日供水能力43.97萬立方米,污水處理率達到61.3%;建成區綠化覆蓋率23.0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3.64平方米;城市人口用氣普及率86.73%;市區人均住宅使用面積16.4平方米。市內交通便捷,環境衛生狀況良好,城市總體景觀體現出“回族風情”、“塞上江南”、“西夏古都”三大特色。

旅遊


銀川 3張
銀川
西夏曆代帝王的陵寢,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隨地勢布列著西夏國的9座帝王陵,200餘座王侯勛臣—貴戚的陪葬墓,有佛寺遺址1處和西夏磚瓦窯10餘處,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建築群體。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跡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西夏王陵建築風格獨特,面積大而陵墓集中。風景區共50多平方公里,其中王陵高大雄偉,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位於西夏區鎮北堡鎮,原址為明清時代的邊防城堡。著名作家張賢亮發現了它,並在80年代初期將它介紹給了電影界。迄今為止,這裡已拍攝了獲得國際國內大獎的《牧馬人》、《紅高粱》、《黃河謠》、《黃河絕戀》、《大話西遊》、《新龍門客棧》等六十多部影視劇。鎮北堡西部影城在中國眾多的影視城中以古樸、原始、粗獷、荒涼為特色。在此攝製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獲得國際、國內影視大獎之多,皆為中國各地影視城之冠,被譽為“中國一絕”。因其對中國電影事業的特殊貢獻,享有“中國電影從這裡走向世界”的美稱。
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賀蘭口內,距銀川市區60公里。山口內有千餘幅岩畫分佈在溝谷兩岸綿延600多米的山崖石壁上。畫面以人類畫像為主的岩畫占岩畫總數的一半以上,其次為牛、馬、羊、驢、鹿、鳥、狼等動物圖形。此外,還鑿刻有狩獵、祭祀場面的圖案和日、月、星、辰、人手、人腳及西夏文字等。為我們了解和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歷史、文化、經濟狀況、宗教信仰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堪稱是一處珍貴的民族藝術畫廊。
位於西夏區的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在近萬公頃的範圍內,高聳入雲的油松、杜松、雲杉等天然林木一望無際。吐紅的櫻桃、掛紫的丁香、披粉的蒙古扁桃等珍稀灌木遍布山谷溝壑。層層林海,色彩斑斕,變幻無窮,令人叫絕。
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系寧夏通往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通要道。明政府為邊防安全,在三關口築長城(明稱為邊牆)、設關隘,成為當時寧夏鎮城防的“四險”之一。後幾經重修、增築,牆體綿延山峰之巔,山陡壁峭,地形險要,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三關口綿延縱橫的長城與墩台、烽火台左右聯屬,有西控大漠、扼咽喉要道之險。
俗稱北塔,位於興慶區北部海寶塔寺內。海寶塔始建年代不詳,據明代《萬曆朔方新志》記載,我國南北朝時期大夏國王赫連勃勃重修,是一座方形9層11級樓閣式磚塔,通高53.9米。登臨塔上,銀川塞上江南風貌一覽無餘,明清時代列為寧夏八景之一,稱為“古塔凌霄”。寺院綠樹成蔭,亭台樓閣錯落有致,景色秀麗。每年農曆七月十五,寺院舉辦“盂蘭”廟會,相沿至今。
位於興慶區解放東街和鼓樓南、北街的十字路口。鐘鼓樓始建於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通高36米,以台基、樓閣、角坊組成。整座鼓隹雕樑畫棟,雄偉壯觀。
南關清真大寺
位於興慶區南部,銀川穆斯林群眾於1981年募資重建的一座具有阿拉伯風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築群體。上層大殿可容1300餘人做禮拜;下層設沐浴室、小禮拜殿、女禮拜殿、阿拉伯語學校、阿訇卧室、會客廳等。樓頂正中聳立一大四小綠色穹隆頂,頂端新月高懸。殿前兩側各建30米高的“宣禮塔”,中部設一座直徑15米的噴水池。整個建築布局嚴謹,裝飾華麗,精緻典雅,宏偉壯觀。每逢“主麻日”或每年回族傳統節日時,成千上萬穆斯林在此聚禮,從事民族宗教活動。
位於興慶區東郊的鳴翠湖濕地生態旅遊區,距市區8公里,鄰黃河2公里,規劃面積10000餘畝,是集生態保護、旅遊觀光、會議度假、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生態示範園區。鳴翠湖有鳥類97種,其中黑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大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金水園旅遊區位於靈武市,面臨黃河,背靠毛烏素沙地。園內存黃河遊船、摩托艇、內湖划船、沙灘運動場、沙浴場賽馬、汽車摩托車越野等娛樂項目,世界沙灘排球比賽曾在這裡成功舉行。
水洞溝遺址
位於靈武市,是目前中國發現的考古資料最豐富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之一。這座1919年由比利時人肯特發現的遺址,迄今已有3萬年的歷史。在這裡發現了野驢、犀牛、羚羊、牛、豬等動物化石和各種石器1.1萬多件。“水洞溝遺址”的發掘表明:早在3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
承天寺塔
俗稱西塔,位於興慶區內。始建於公元1050年的西夏時期,據記載,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死後,其子剛滿周歲,就登上皇帝寶座。皇太后沒藏氏為保其子毅宗皇帝“聖壽無疆”,護佑西夏江山“延永堅固”,建造了這座“承天顧命”的寺院和佛塔。它與涼州(今甘肅武威)的護國寺、甘州(今甘肅張掖)的卧佛寺同是西夏著名佛教聖地。這座外觀13層、內11層的磚樓閣式塔,呈八角形,高64.5米。登塔眺望,古城全貌盡收眼底,景色令人神往,微風吹來,塔鈴叮噹,愈顯出禪院的幽靜。
寧夏博物館設在承天寺塔內,設有寧夏革命史陳列、西夏歷史陳列、賀蘭山岩畫展、回族民俗展等。
除上述景點外,銀川還有賀蘭山滾鐘口、玉皇閣納家戶清真寺華夏珍奇藝術城銀川南薰門(南門)等旅遊景區(點)可供遊人參觀。

代表人物


古代人物

李元昊,西夏開國皇帝。
胡汝礪,寧夏名儒學人“四胡”之一,明代大臣,曾任京兆尹,兵部尚書
羅鳳翔,字高輸,明山西蒲州(今永濟縣蒲州鎮)舉人萬曆五年(1577年)二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仍巡撫寧夏。
楊守禮,字秉節。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濟縣蒲州鎮)人。後任兵部尚書,加太子少保。
王崇古,字學甫,別號鑒川,明山西蒲州(今永濟縣蒲州)人。隆慶元年(1567年)十月,進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陝西延綏、寧夏、甘肅三邊軍務。
趙良棟,字擎宇,生於明熹宗元年,清代雲貴總督。
吳進義,清朝將領。字子恆,甘肅寧夏府寧朔縣(今寧夏青銅峽)人。

近現代人物

馬福祥,清末民初將領,曾任青島特別市市長,國民政府委員、安徽省主席
馬鴻賓,字子寅,甘肅省臨夏縣韓家集人,歷任國防委員會委員、甘肅省副省長等職
戒成法師,法名廣悟,俗名李來鵬,為寧夏佛教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馬鴻逵,西北軍閥“四馬”之一,中華民國時期西北軍閥,任寧夏省主席長達十七年,集軍政大權於一身,被人稱為寧夏的“土皇帝”。
吳善璋,知名書法家。
梁毅苗
梁毅苗,女,蒙古族,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主持人,寧夏銀川人。

獲得榮譽


2020年7月,中國十大忙碌城市排名第10。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排名第53位。
2020年8月1日,2020年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報告發布,該城市排名第29位。
2020年6月16日,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選定為2020年城市體檢樣本城市。
2020年11月16日,在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綜合排名百強榜中排名第41位。
2020年12月16日,名列“2019-2020年度中國288個城市的城市品牌發展指數排名”第64名。
2020年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發布,銀川位居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第403名。
2020年12月21日,《2020年中國29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發布,銀川排名第45位。
2020年12月18日,由賽迪顧問數字轉型研究中心編製的《2020中國數字城市百強研究白皮書》正式發布,銀川在“2020數字城市百強”中,名列第50位。
2020年12月18日,位居賽迪發布的2020數字經濟百強城市榜單第57位。
2020年12月26日,位列2020國家創新型城市排行榜第51位。
2020年12月,入選2020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排名第63位。
2020年12月29日,榮登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名單。
2021年1月,至2019年城鄉居民儲蓄餘額排行榜發布,銀川排名第33位。
2021年1月2日,位居2020年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市”榜單第96位。
2021年1月3日,位居2020年中國城市海外網路傳播力排名第37名。
2021年8月,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商務部印發通報,決定命名銀川市為首批“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城市”。
2021年8月,被商務部評為商品市場優化升級專項行動試點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