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鏡

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詩鏡》是2010年3月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檀丁

內容簡介


明朝陸時雍,輯有《古詩鏡》三十六卷、《唐詩鏡》五十四卷,撰有《詩鏡總論》一卷。
印度古代文學理論著作。署名檀丁,一般認為就是印度古代詩人、小說家,梵文古典小說《十公子傳》的作者檀丁(約7世紀)。
全書是詩體,分3篇,共有660節詩。它論述文學的體裁分類和風格派別,在同時代婆 摩 訶的《 詩莊嚴論》基礎上,提出了風格論。第一篇論述文學的分類、風格和詩德,第二篇論述“義莊嚴”,第三篇論述“音莊嚴”和詩病。檀丁將風格分為兩種:維達巴風格和高 達風格。他本人偏 愛前者。風格由詩德決定。構成維達巴風格的10種詩德是:緊密、顯豁、同一、甜蜜、柔和、易解、高尚、壯麗、美好和暗喻。而構成高達風格的詩德大體與這些相反。檀丁並不因偏愛維達巴風格而否定高達風格,因為不同的風格各有其魅力。與詩德相對立的概念是詩病。書中列舉 10 種詩病:意義混亂、內容矛盾、詞義重複、含有歧義、次序顛倒、用詞不當、失去停頓、韻律失調、缺乏連聲及違反地點、時間、技藝、習俗、正理和經典。但檀丁認為它們只在一定背景中才成為詩病,如意義混亂用於醉漢和瘋子,詞義重複為的是表現極大同情,就反而成了詩德。
有藏文譯本,對西藏古典文學有一定影響。漢文尚無全譯本。

目錄


前言
提要
詩鏡原序
詩鏡總論
古詩鏡
古詩鏡卷
漢第
箜篌引
薤露歌
蒿里曲
董逃行
相逢行
善哉行
西門行
東門行
婦病行
孤兒行
艷歌行
淮南王篇
傷歌行
悲歌
前緩歌聲
枯魚過河泣
雜歌
古歌
古歌
古詩鏡卷二
漢第二
古詩十九首
古詩
古詩
古詩一首
蘇武
詩四首
李陵
與蘇武詩三首
司馬相如
封禪頌
卓文君
白頭吟
班婕妤
怨歌行
古詩鏡卷三
漢第三
張衡
四愁詩並序
蔡邕
翠鳥
秦嘉
蔡琰
悲憤詩二首
胡笳十八拍
蘇伯玉妻
盤中詩
孔融
雜詩
失題
古歌
古五雜組詩
古詩鏡卷四
魏第
武帝
短歌行
苦寒行
文帝
善哉行
陌上桑
秋胡行
艷歌何嘗行
於譙作
芙蓉池作
於玄武陂作
於盟津作
見挽船士兄弟辭別詩
甄皇后
塘上行
古詩鏡卷五
魏第二
上責躬詩
朔風詩五章
君子行
吁嗟篇
蒲生行浮萍篇
箜篌引
怨歌行
孟冬篇
名都篇
美女篇
白馬篇
棄婦篇
妾薄命
當來日大難
當牆欲高行
公宴詩
贈徐幹
贈丁儀
贈王粲
送應氏詩
三良詩
雜詩
七哀詩
古詩鏡卷六
魏第三
王粲
贈士孫文始
思親詩
公宴詩
詠史詩
雜詩
七哀詩
劉楨
公宴詩
贈五官中郎將四首
贈徐幹
雜詩
應碭
應璩
百一詩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
徐幹
室思
雜詩
阮璃
雜詩
繁欽
定情詩
古詩鏡卷七
魏第四
阮籍
詠懷
古詩鏡卷八
晉第
張華
答何劭
情詩
雜詩
擬古
傅玄
短歌行
惟漢行
艷歌行
秋蘭篇
飛塵篇
飲馬長城窟行
放歌行
艷歌行有女篇
明月篇
吳楚歌
白楊行
秦女休行
西長安行
車遙遙篇
昔思君
雜詩
古詩
雜言
啄木
棗據
雜詩
何劭
雜詩
古詩鏡卷九
晉第二
陸機
短歌行
豫章行
長安有狹邪行
塘上行
飲馬長城窟行
門有車馬客行
猛虎行
悲哉行
贈尚書郎顧彥先
贈從兄車騎
為顏彥先贈婦
赴洛道中作
擬明月何皎皎
招隱詩
陸雲
答張士然
為顧彥先贈婦往返
潘岳
河陽縣作
在懷縣作
內顧詩
左思
詠史
招隱
張載
七哀詩二首
張協
雜詩
王贊
雜詩
孫楚
征西官屬送於陟陽候作詩
擬古
雜詩
詠貧士
讀山海經
殷仲文
南州柏公九井作
桃葉
答團扇歌
古詩鏡卷十
晉第四
獨漉篇
白芝舞歌詩三首
古辭
子夜歌
子夜四時歌
上聲歌
歡聞歌
前溪歌
阿子歌
團扇郎
七日夜女郎歌
黃生曲
黃鵠曲
桃葉歌
長樂佳
同前
歡好曲
懊儂歌
江陵女歌
神弦歌
三洲歌
採桑度
青陽度三曲
來羅
那呵灘
孟珠二曲
同前
翳樂
夜黃
夜度娘
雙行纏
黃督
白附鳩
拔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