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苦樹皮的結果 展開

苦樹皮

苦木科苦樹屬植物

苦樹皮,中藥名。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 (D.Don)Benn.的莖皮。分佈於黃河以南各地。具有清熱燥濕,解毒殺蟲之功效。常用於濕疹瘡毒疥癬,蛔蟲病,急性胃腸炎

形態特徵


苦木,又名熊膽樹、土苦楝。落葉喬木,高達10餘米;樹皮紫褐色,平滑,有灰色斑紋,全株有苦味。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長15-30厘米;小葉9-15,卵狀披針形或廣卵形,邊緣具不整齊的粗鋸齒,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除頂生葉外,其餘小葉基部均不對稱,葉面無毛,背面僅幼時沿中脈和側脈有柔毛,后變無毛;落葉后留有明顯的半圓形或圓形葉痕;托葉披針形,早落。花雌雄異株,組成腋生復聚傘花序,花序軸密被黃褐色微柔毛;萼片小,通常5,偶4,卵形或長卵形,外面被黃褐色微柔毛,覆瓦狀排列;花瓣與萼片同數,卵形或闊卵形,兩面中脈附近有微柔毛;雄花中雄蕊長為花瓣的2倍,與萼片對生,雌花中雄蕊短於花瓣;花盤4-5裂;心皮2-5,分離,每心皮有1胚珠。核果成熟后藍綠色,長6-8毫米,寬5-7毫米,種皮薄,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6-9月。
苦樹皮
苦樹皮

分佈範圍


生於海拔2400m以下的濕潤而肥沃的山地、林緣、溪邊、路旁等處。分佈於黃河以南各地。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入葯部位
莖皮。
性味
味苦,性寒,小毒。
歸經
歸肝、脾經
功效
清熱燥濕,解毒殺蟲。
主治
濕疹,瘡毒,疥癬,蛔蟲病,急性胃腸炎。
相關配伍
1、治蛔蟲腹痛:(苦木)樹皮30g。水煎,沖黃酒、紅糖服。(《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2、治急性胃腸炎:(熊膽樹莖皮)適量,研末。每次1.5g,開水送服。(《雲南中草藥》)
3、治風濕關節痛:土苦楝莖皮9g,煎水兌酒服。另用土苦楝根、葉熬水熏洗患處。(《貴州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研末,每次1.5-3g;或泡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撒。
使用注意
本品有一定毒性,內服不宜過量。孕婦慎服。
《廣西本草選編》:“(苦)樹皮有毒,食過量引起咽痛、胃痛、嘔吐、下瀉、眩暈、抽搐、嚴重者休克。”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剝取樹皮,切段曬乾。
性狀鑒別
呈單卷狀、槽狀或長片狀,長20-55cm,寬2-10cm,大多數已除去栓皮。未去栓皮的幼皮表面棕綠色,皮孔細小,淡棕色,稍突起;未去栓皮的老皮表面棕褐色,圓形皮孔縱向排列,中央下凹,四周突起,常附有白色地衣斑紋。內表面黃白色,平滑。質脆,易折斷,折斷面略粗糙,可見微細的纖維。氣微,味苦。
藥理作用
1、抑菌作用。
2、降壓作用。
3、抗蛇毒作用。
4、健胃劑。
現代應用
治療毒蛇咬傷。
化學成分
木材含苦木素、異苦木素。又含苦樹素A、苦樹素B、苦樹素C、苦樹素D、苦樹素E、苦樹素F、苦樹素G、苦木半縮醛A、苦木半縮醛B、苦木半縮醛C、苦木內酯A、B、C、E、F、H、J、K、M、N等。並含倍半萜醇苦木萜醇、生物鹼苦木酮鹼、甲基苦木酮鹼。此外,又含無苦味的四種結晶物質:色素成分2,6-二甲氧基-p-苯醌、三萜類、4,5-二甲氧基鐵屎米酮、2,4-二氯-6-氨基吡啶。
果實和核仁含脂肪袖,油中有洋芫荽子酸、棕櫚酸、月桂酸、油酸、亞油酸、亞麻酸等。
毒性
《南方主要有毒植物》:"苦木,有毒部位:根皮、樹皮及葉。中毒癥狀:食多量,引起咽喉、胃部疼痛,嘔吐、下瀉,眩暈、抽搐,嚴重者休克。解救方法:洗胃,服蛋清或麵糊;飲糖水或注射葡萄糖液;腹劇痛時可注射阿托品或復方樟腦酊;抽搐時給鎮靜劑;如休克則給興奮劑等對症治療。"
相關論述
1、《中國藥用植物志》:“能瀉濕熱,殺蛔蟲及治疥癬。”
2、《湖南藥物志》:“消炎抗菌。”
3、《雲南中草藥》:“消炎止痛。主治急性胃腸炎,麻風。”
附註
苦樹皮的中毒表現:咽喉及胃部疼痛、嘔吐、腹瀉、眩暈、抽搐、休克。
處理原則:儘早洗胃;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