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王宮

柘王宮

位於渦陽縣店集鎮西。傳為古時候侯爵的封地,建有三宮六院、72眼井。考古證實為北宋時期遺址,現為渦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柘王宮簡介


店集柘王宮
店集柘王宮
戰國時期店集鎮屬楚地,傳說楚懷王為鎮守邊疆,以防齊患,封宗室於此地,建宮立殿,即柘王殿,又稱柘王宮,有“三宮六院七十二眼井”之說。宮殿昔日的容顏隨宦海沉浮被無情的歲月早已剝去,但遺址遺跡尚存,留下了大片庄阜高地和眾多古井,足以想象當時宮殿的雄偉和浩大。1959年春地質勘探隊曾在此高地上建鐵塔一座,高30餘米,引來眾多人觀看,並猜測其用意,但一直沒有準確答案。50多年來,這座雄偉的鐵塔卻成了遺址的導向標,也給古老的店集增添了神秘的色彩。1930年在此高地南、運糧河北60米處,還殘存一處磚瓦結構的天齊閣(俗稱“天閣”),1940年店集小學師生扒天齊閣殘屋建校時,扒出一把七星寶劍;1958年秋,人民公社組織起“衛星田專業隊”,數百名勞力在高埠廢墟上搞深翻,挖出不少古磚瓦、石磨和毀壞的陶器等;1975年11月店中生產隊社員程廣林等4人在鐵塔南邊取土時挖出一青色古壇,壇內現大量金銀器物。消息走漏后,被當時公社人員叫去訓誡上繳,一直送到阜陽有關單位管理。據統計,挖出金釗3件,金泡、金器71件,銀叉、碎銀子計6240克。至於那72眼古井,年長的老人還能說出一部分井的大致位置,有的年輕時為了抗旱還下去掏挖過這部分古井。他們盼望挖到寶物,所以爭著下去掏井,並不準外村人下去。他們說,井口雖小,但下面很深很大,人下去磨杴綽綽有餘。他們挖出過古磚古瓦、古瓷花罐、人的頭骨、動物的骨頭等,他們也不知是不是寶物,都不知去向。古時,迷信盛行,寺廟林立,燒香拜佛求神靈保佑的事司空見慣。那時,店集有海慧寺,附近有緣樂寺、歡寺、韓寺等。海慧寺有大殿3間、東西廊房各3間、前山門4間,房屋結構為磚根土牆草頂。寺內設有佛祖、觀音菩薩、火神爺和大神、二神、三神奶奶等神像,供人祭拜;南山牆設有“娃娃山”,說是想要兒傳宗接代的便可到此處求一個,回家放到床頭或被窩裡,即可生兒。寺內有一大鐘,上鑄“海慧寺”。門外有一磚砌大井,很深,水好喝,說唱戲的人啞了嗓子,喝了便好。院內寬敞,趕集上店的人遇到下雨紛紛跑到寺內避雨。每逢三月初三廟會,趕會的人很多。店集鎮現在的三月三古會,就是從三月三廟會沿襲下來。該寺解放前後香火依然很盛,解放后尚有和尚居住。和尚姓程,號名覺恆,品貌好,老家標里程菜園,擅長扎馬扎轎工藝,技藝傳至店集老街程效頂。1980年左右去世,活到70多歲。他和師傅老本以及上兩代和尚都葬於店集鎮。該寺1952年還修繕一次,1955年被店集小學佔用,留2間供覺恆居住,1961年覺恆挪了出來,全部交給學校。隨著學校的不斷改擴建,廟跡逐漸消失。2012年改設幼兒園,小學搬至店集中心校。海慧寺志書沒有記載,有記載的便是緣樂寺、歡寺和韓寺。緣樂寺名有該寺石碑記載,被後人賦予神話色彩后,又稱雁落寺,實屬訛傳。該寺規模大,規格高,盛名遠揚,參觀祭拜者絡繹不絕。該寺建於唐朝,1939年日軍南下,亳縣淪陷,亳中隨縣政府遷至高公,1941年春為建校舍校長陳紀成發動師生扒掉了東西廂房和前山門,1948年4月偽保長王繼昌為建西王橋拆除了后大殿,該寺成為一片廢墟,遺址在店集與高公交界的慕營村。高公現在的四月初八古會就源於該寺四月初八的廟會。在志書中,和古寺一起記載的古迹還有程氏宗祠,位於店集鎮西北角、海慧寺以南,建於清道光末年,主建人程埃雲,蓋3間磚封瓦脊的草房。光緒年間,由程賀橋主持,3間草房翻蓋成瓦房,增蓋東西廂房6間、前山門1間。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在宗祠內創辦店集小學;民國十七年(1928年)程效義開始廢舊學辦新學,仍借用宗祠做新學教室;民國三十年(1941年)校址北遷,宗祠變成鄉公所辦公地;解放後繼續沿用,后鄉公所搬至集上,宗祠又交給學校使用;1976年學校擴建,宗祠遺跡被削平。在歷史的長河中,店集屢經變更,但始終是這一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清同治初年,店集歸亳州所管轄的臨湖堡;同治三年(1864年),雉河集設縣,臨湖、標里、張村等13堡撥給渦陽縣所管轄;清末實行圩長制,店集為圩。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十九年(1930年),沿用清末圩長制,圩下設寨;民國二十年(1931年)張村設區,店集設大聯堡,先歸張村區管轄,后又劃歸江集區管轄;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至解放前夕,店集設鄉公所,歸花溝區所管轄。1947年處國共兩黨拉鋸狀態。1948年解放,店集現轄區域一部分歸張村區,一部分歸楚店區;1949年設高公區,店集設鄉歸高公區所管轄;1956年秋並區並鄉,店集鄉又劃歸張村區所管轄;1958年秋成立渦陽縣紅旗人民公社高公基層社,又稱高公鄉,政社合一,住址店集,轄高公、店集、臨湖、宋牌坊四小鄉;1961年春再設高公區,轄高公、店集、先鋒(今王大樓)、洪山(今宋牌坊)四小公社,駐址店集;1969年春撤區劃社,成立縣轄店集公社(先鋒、洪山劃出);1977年6月店集公社分為店集、高公兩個公社;1979年6月復設區,成立店集區,轄高公、店集、臨湖、天廟、宋牌坊、王大樓六公社;1981年王大樓公社撥給公吉寺區管轄,1983年改公社為鄉;1992年2月撤區並鄉,成立店集鄉,轄原店集和宋牌坊小鄉區域;1999年撤鄉設鎮,所轄區域不變。

店集鎮名片


店集鎮
店集鎮
店集鎮地處渦陽縣西南部,距離縣城25公里,東鄰楚店鎮、西接高公鎮、北靠臨湖鎮、南抵利辛縣張村鎮,轄9個村、1個居委會,人口4.2萬、耕地4.7萬畝、國土面積53平方公里。縣道西高路、店標路、義張路穿境而過,省道S202擦肩而過,交通方便;界洪河、干溪溝、羅溝、安寧溝、雙慶溝、運糧河、黃鱔溝等分佈或流經境內,水利資源豐富。近年來,集鎮和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經濟和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社會文明程度得以提升,人民生活普遍改善。

店集鎮簡介


店集鎮地處渦陽縣西南部,距離縣城25公里、亳州市區60公里,北抵臨湖鎮,東北與公吉寺鎮交界,南與利辛縣張村鎮接壤,東西分別和楚店、高公兩鎮相鄰。縣道高楚路、店標路、義張路縱橫境內,全鎮下轄10個村(居)委會。現有人口4.2萬;耕地4.7萬畝,國土面積53平方公里。
店集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據鎮志記載,店集古稱“柘樹店”。傳說這裡曾生長有大柘樹並有人在這裡開設小店而有“柘樹店”一名,後來聚集居住做生意的人多了,逐漸由“柘樹店”改稱為了“店集”。戰國時期楚襄王為嫁女而開挖的運糧河穿境而過。“柘王宮”遺址,距鎮政府僅百米之遙。
自建制以來,店集一直是渦陽縣西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近年來,店集鎮黨委、鎮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帶領全鎮人民搶抓機遇,銳意進取,圍繞“強鎮、富民”這一目標乘勢而上,實現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跨越式發展。如今店集有著便利的交通,發達的電力和通信,更有著大膽開拓、勇於創新、敢爭一流的領導班子,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和豐富的自然、勞力資源,有著良好的發展勢頭,蜿蜒的運糧河上新矗立的“相思閘”在訴說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治理后的“南湖”、“北湖”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笑迎八方賓朋。鎮黨委、鎮政府在此偕全鎮人民熱誠歡迎有識之士來店集這片熱土進行考察觀光,投資興業,共同攜手譜寫店集新的華章!
名稱來歷
店集鎮名稱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源於1960年8月完稿的《高公鄉志》(鄉住址店集)。店集原名柘王殿。傳說戰國時期,此地是楚宋交界,當時有一人自恃勇力過人,盤踞此地為王,號稱柘王,柘王殿因此得名。後來,在柘王殿東興起一個小集,稱為店(殿)集。
另一種說法源於1982年5月完稿的的《店集區志》。店集原名柘樹店。清同治年間,店集有一過路小店,位於路旁一棵大柘樹下,人稱柘樹店。後來,此地逐漸發展成集市,故名店集。
顯然兩種說法不同,前種源於柘王,后種源於柘樹;前者歷史久遠,後者年代較近。但都與“柘”字有關,柘王的“柘”應屬姓氏,與柘樹是否關聯以及柘王名誰難以考證。史料載:柘為楚地,后屬洛陽為縣;柘氏,楚大夫以地為氏;楚國公族為姬姓皇帝的後裔,所以柘姓源於皇帝;古代柘姓名人,春秋有柘稽,漢有柘溫舒。
地理位置
位於東徑115°77‵—115°83′,北緯33°87‵—33°91′,渦陽縣西南端25公里處,北抵臨湖鎮,東北與公吉寺鎮交界,南與利辛縣的張村鎮接壤,東西分別與楚店、高公兩鎮相鄰,鎮人民政府駐“店集”,距亳州市60公里,電話區號0558,郵政編碼233655,鎮東南部緊靠省道“S202”線,西距京九線12公里,東南距合肥市280公里。
人口面積
2012年末,轄區總人口4287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7230人,城鎮化率30.92%。另有流動人口9802人。總人口中,男性21290人,佔52.33%;女性人19480,佔47.2%;14歲以下9167人,佔21.07%;15—64歲27584人,佔71.14%;65歲以上3019人,佔7.79%;2011年末人口出生率21‰,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長率14.1‰。轄區東西最大距離9.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千米,總面積53平方千米。其中陸地47平方千米,佔88%;水域6平方千米,占 1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20人。

運糧河簡介


古老的運糧河依然有美麗的傳說。據說,住在此地的楚宗室的女兒嫁給高公崔老家一戶官宦之家。為了向女兒家運送東西方便,楚宗室官員便令百姓挖一條河通往崔老家,取名運糧河。此河歷經2000多年,雖經局部改道,古河址斷斷續續仍在;它起於崔老家,穿過界洪河,流入干溪溝,長約5公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疏浚此河時,挖出了古沉船,一見風很快風化。離柘王殿遺址不遠,現王寨村南運糧河邊有一片窪地,原是大水灣,說是當年停靠船隻的地方。
相傳楚襄王為嫁女而開挖的“運糧河”至今清流不絕,綠波粼粼,一直哺育著兩岸生靈。境內的運糧河、界洪河、干溪溝、羅溝、雙慶溝等水系。給該鎮構成了豐富的水資源,經由西淝河流入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