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井頭,澳門古地名。位於今水坑尾街由天神巷口至白馬行口一段。昔日因有一口甘洌清甜的水井而得名。鴉片戰爭前,澳門主要絲行,茶行,瓷器行都集中於此,繁華一時。香港開埠后這些商行遷至香港,大井頭開始蕭條,兩邊也陸續由一些富商建起樓宇。
大井頭
大井頭,澳門歷史上有名的井。井水源充足,而且水質較好。井附近有很多的居民居住。井在那時更是起到了區分地域的作用,凡有水井的家居在門牌上都有個“井”字標誌,以方便鄰近地區、街坊、消防員作救火之用。
大井頭
在
澳門半島中部,南端由
南灣大馬路起,北在東望洋街口接荷蘭園大馬路,長380米。該處正當
東望洋山與
大炮台山之間的小谷地末端,地勢較低,雨水從兩邊山坡流下,彙集成一道坑水,至此流入
南灣,因而得名水坑尾。該街與荷蘭園大馬路連成一條縱貫南北的交通要道,也是主要的商業區之一。街上建有澳門第一條有
自動扶梯的行人天橋。水坑尾街有一些中國近代史的史跡,與孫中山、
陳少白、
尤列一起被
清朝誣為“四大寇”的
楊鶴齡的住所就在該街,
戊戌變法領袖
康有為與其弟
康廣仁曾在該街附近的大井頭四號(今水坑尾,已拆建成大廈),創辦《
知新報》。
據當地老人介紹,早在明清時期,大井頭村就已經有
麒麟舞等民間文化活動。最讓大井頭人引以自豪的是,民國時期,大井頭村曾派出一隊
麒麟、醒獅武術隊前往廣州總統府表演,孫中山先生親自到場觀看和檢閱,這在當時引起很大反響。
傳統戲曲大井頭村也蔚然成風。1944年,省港澳文化事業蕭條,各界藝人都從城市轉入農村,著名
粵劇演員
盧啟光、蘇文俠、任麗娟、肖芙蓉、劉俠郎、劉劍峰等都來到大井頭村,與村裡民間藝人聯袂創建了“息影劇社”。後來,“息影劇社”改為“大井頭九重天粵劇團”,當時上演的大型傳統名劇有《
白蛇傳》、《
十奏嚴嵩》等,深受廣大群眾熱烈歡迎,該劇團從1945年一直活躍到解放初。
上個世紀50年代初,大井頭重新組建了“大井頭粵劇團”。1956年,又成立了一個“大井頭兒童粵劇團”。該團全團演員
平均年齡只有12歲。大躍進時,
大朗、
常平幾萬民工聚集松木山大幹苦幹建築水庫,當時的大朗公社黨委會把大井頭兒童粵劇團調到水庫工地為幾萬民工一連幾晚演出粵劇,極大地振奮了民心。
該社區已建起舞蹈隊、曲藝隊、
醒獅隊、麒麟武術隊、粵劇團、舞龍隊等民間文藝團體。在大井頭,“戶戶唱歌聲,人人把
龍舞”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2003年,大井頭男、女舞龍隊參加廣東省首屆民間藝術大賽獲銅獎;2004年參加市第一屆
龍獅大賽獲一等獎;2005年8月,男子龍隊參加廣東省首屆全民健身運動龍獅大賽獲一等獎,女子隊獲二等獎;2005年9月,參加“首屆泛珠三角9+2(廣東汕尾)民間藝術表演大賽”獲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