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泰伯廟的結果 展開

泰伯廟

江蘇蘇州古廟

泰伯廟位於蘇州市閶門內下塘街250號桃花塢歷史街區之中,為紀念古公父(周太王)長子泰伯而建,歷史可追溯至東漢,為江南地區第一座奉祀吳地開發始祖泰伯的廟宇。現尚存至德橋、至德坊、大殿三間、東西兩廡各三間等為清代建築。

文物簡介


蘇州泰伯廟
蘇州泰伯廟
廟中有康熙、光緒及民國時重修記碑石可考。康熙四十四年聖祖仁皇帝(即康熙)南巡時,欽賜給蘇州泰伯廟御筆親書的“至德無名”四字。隨後,乾隆在乾隆十六年二月南巡時在蘇州泰伯廟御筆親書“三讓高蹤”,乾隆歷次下江南遣大臣祭蘇州泰伯廟。可見蘇州泰伯廟之地位。1982年,泰伯廟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至德橋俗稱泰伯廟橋,梁式,橋墩仍為石砌,橋面已有改動。過橋迎面聳立四柱三間衝天式石坊,柱端雕捲雲紋,橫額鐫"至德坊",為光緒二年巡撫吳元柄所書。原尚有"三讓無稱"、"歸化"、"開吳"三坊及石橋、方池,現均已無存。享殿廣三間,面闊14米,進深10米,硬山頂,前加卷棚。
殿內立有清康熙二十四年《重建至德廟碑記》、二十五年《巡撫江南湯公長生碑》等石刻。東西兩廡各三間,壁嵌泰伯及諸先世畫像刻石,鐫於光緒二年。由於廟屋已破舊,且古建築被佔用為菜場,蘇州於2009年出資遷出菜場,修復古建築,增建前殿,使這處古建築群煥然一新。

歷史背景


建造沿革

泰伯廟至德坊
泰伯廟至德坊
《漢書·地理志第八上》記載:“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為荊國,十二年更名吳。……縣二十六:吳,故國,周太伯所邑。……莽曰泰德。”漢代人們認為吳縣為泰伯奔吳所在之故都,因而兩漢之間的王莽“復古改制”將吳縣(即蘇州)改名為“泰德”,意為“泰伯讓國之德”。東漢時期在蘇州建造了吳地第一座祭祀泰伯的廟宇,即蘇州泰伯廟。
被歷代各姓氏修撰本族家譜作為參照範本的由長沙王芮公之後吳如勝所修的吳氏開山族譜《世系》里詳細載錄了糜豹奉旨在永興二年於吳郡閶門外(即蘇州)建了泰伯廟,吳如勝兒子吳允遷回吳郡(蘇州)掌管祭祀,後世修的十四次譜中都記錄了此重大事件。

歷代修建

蘇州泰伯廟全景
蘇州泰伯廟全景
泰伯廟又名至德廟,為奉祀古吳國始祖泰伯之祠廟。歷史記載東漢永興二年(154年)郡守麋豹建於閶門外,五代後梁乾化四年(914年)吳越王為避兵亂徙於今所。1092年詔號至德廟。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廟毀。乾道元年(1165年)知府沈度鳩工重建,又於廟前建至德橋。后歷經1252年,明宣德五年(1430年),成化中,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萬曆十九年(1591年)、四十六年,崇禎二年(1629年),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五十九年先後葺治,主其事者有知府況鍾、巡撫湯斌等名臣。咸豐十年(1860年)又毀,同治六年(1875年)增修。民國時期亦曾修繕。廟中有康熙、光緒及民國時重修記碑石可考。

修建現狀

根據留存至今的《至德志》等歷史資料復原泰伯廟全景,修復后泰伯廟總佔地面積7492平方米,相比之前將佔地擴容近六倍。今後將作為祭祀祠堂,並增設陳列展覽,展現泰伯歷史文化,使之成為桃花塢片區重要的文化景觀和祭祀吳地始祖、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場所。

西街古迹


五峰園

五峰園
五峰園
五峰園位於蘇州閶門西街五峰園弄16號。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佔地0.15公頃,以山為主,以池為輔,以石峰著稱。五座太湖石峰,高3-4米,玲瓏剔透,形似五位老者,故被稱作五老峰。其來歷一說為北宋花石綱遺物,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曹滄洲故居

曹滄洲故居
曹滄洲故居
曹滄洲——“三錢蘿蔔籽,換個紅頂子”。曹滄洲故居位於蘇州閶門西街59、61號,建於清代,蘇州市控保建築。曹滄洲為清代御醫,傳說用“三錢蘿蔔籽”治好了慈禧的腸胃頑疾,被慈禧賜予“紅頂子”, 於是,民間有“三錢蘿蔔子,換個紅頂子”的說法。其所謂“葯貴中病,不論貴賤,在善用之而已”而成為後世杏林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