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俱樂部

辛亥俱樂部

辛亥俱樂部是中國首批合法政黨之一。1911年上半年由閻錫山成立於山西。辛亥俱樂部文武人員均有,表面上是研究學術,實際上是團結了許多革命人士。

目錄

正文


辛亥俱樂部,是介於“保守官僚黨”帝國憲政實進會與“進步民黨”憲友會之間的第三黨。該黨首先由資政院議員長福、羅傑、易宗夔胡駿、黎尚雯等人發起組成,有“資政院中之吏黨”或“純官黨”之稱,甚至被人視為帝國憲政實進會之“別動隊”。後來,隨著黨務的發展和黨員的增加,大量民間志士加入進來,甚至革命黨人寧調元程明超田桐、魏宸組、嚴啟衡等人也成為其重要職員或會員,該黨逐漸“公然亮出民黨旗幟向政界號召”,並轉變為“純粹之民黨”。[日]宗方小太郎:《一九一二年中國之政黨結社》,見章伯鋒、顧亞主編《近代稗海》第12輯,70—72頁;謝彬:《民國政黨史》,32頁。
辛亥俱樂部醞釀於1911年初,6月15日召開成立大會,宣布政綱,正式成立。《辛亥俱樂部之初組織》,見1911年6月20日《時報》,上海。其《規約》規定:辛亥俱樂部以“促政治改良,謀國利民福”為目的。政綱八條:一、闡揚立憲帝國之精神;二、提倡軍國民教育;三、發展地方自治能力;四、主張保護政策,以振興實業;五、整理財政,以增進富力;六、審度公私經濟能力,以謀交通之發達;七、整飭軍備,以充實國力;八、體察內外情勢,確定外交方針。該黨設本部於北京,設支部於各地。《辛亥俱樂部規約》,見1911年7月23—24日《帝國日報》,北京。
辛亥俱樂部成立時有會員60多人,后發展至270人之多。辛亥俱樂部本部職員如下:常議員長福、鄭際平、程明超、劉道仁趙椿年、魏思具、劉頌虞、何藻翔、陳明官、王璟芳、陳黻宸顧視高;評議員羅傑、汪龍光、牟琳席綬、胡駿、張競仁、劉冕執、楊悌漆運鈞顧澄、易宗夔、陳懋鼎;庶務員等為劉誠、張友棟、褚家猷、張東蓀、袁本貴、寧調元、左宗樹、田桐、劉澤熙、嚴啟衡。參見[日]宗方小太郎《一九一二年中國之政黨結社》,見章伯鋒、顧亞主編《近代稗海》第12輯,71頁。
辛亥俱樂部成立后,即在各地建立支部,其中尤以湖南成績顯著。7月9日,湖南支部在長沙召開成立大會,選舉常議員黃忠浩、張人鏡、李達璋等12人,候補11人,評議員左學謙、殷澤龍、粟勘時等10人,候補16人。10日,又召開職員會,選舉黃忠浩為支部長,李達璋、俞峻為副支部長,左學謙為評議員長。《湖南組織俱樂支部》,見1911年7月21日《時報》,上海。隨後,四川、福建、廣東、湖北等地也建立了支部。
總之,帝國憲政實進會、政學會、憲友會、辛亥俱樂部等第一批立憲政黨的建立,是政黨合法化的標誌,在近代中國憲政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一方面,合法政黨的出現,表明以立憲派為代表的人民政治覺悟的提高和民主意識的增長,這是清末憲政改革運動的重要成果;另一方面,清末立憲政黨的建立,為民初政黨建設和政黨政治運作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和組織基礎,提供了有益的經驗。當然,清末立憲政黨的種種弊端及其艱難生存的境況,其實也預示了政黨及政黨政治在近代中國尷尬的歷史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