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漢語辭彙,拼音為bù dé yǐ,意思是無可奈何,不能不如此。違背本意的還必須去做。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用作謂語。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無可奈何;不能不如此。
1、《老子》:“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2、《漢書·景帝紀》:“乃者
吳王濞等為逆,起兵相脅,詿誤吏民,吏民不得已。”
顏師古 註:“已,止也,言不得止而從之,非本心也。”
3、元 無名氏 《千里獨行》第二折:“俺二叔叔不得已,降了
曹丞相。”
4、
周而復 《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五:“這三道防線也是不得已 而為之,要是我能夠集中資金在一個地方辦廠,那發展會更大的。”
5、
南宋·文天祥《指南後序》:不得已,變姓名,詭蹤跡,草行露宿,日與北騎相出沒於
長淮間。
6、明
馮夢龍 清
蔡元放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二回:“昔
信陵君竊符救趙,得罪
魏王,魏王棄之於趙,不許相見。后因秦兵圍急,不得已而召之。”
7、清·王枚《睢州志·公署·袁尚書(袁可立)大石坊》:“
知州王枚恐巨石下墜傷人必多,召其子孫與議修建,又各諉謝遷延,不得已命役夫暫為拆卸,俟其子孫光復焉。”
8、明
施耐庵《水滸》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小人等三個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
1、這不是我的錯,我也是不得已啊。
2、不得已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