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凡察
愛新覺羅·凡察
愛新徠覺羅·凡察(1412-1451年)是明朝初期的建州女真人,斡朵里部(吾都里部)首領。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與建州女真三部(胡里改部、托溫部、斡朵里部)取得聯繫,建立對付蒙古的同盟。建州女真三部從今黑龍江依蘭縣沿松花江和牡丹江遷居到圖們江流域。
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年),以胡里改部屬地設置建州衛,位於綏芬河流域,以胡里改部首領阿哈出(賜名李承善)為指揮使。其後又以斡朵里部建立建州左衛,以孟特穆為指揮使。1433至1440年期間,愛新覺羅·凡察任建州左衛指揮使。
《滿洲實錄》記載了猛哥帖木兒弟凡察倖免於難的傳說,與朝鮮史籍的有關記載大體吻合。但傳說中僥倖逃脫的凡察是幼兒,而實際上凡察是猛哥帖木兒的異母弟,吾都里部內地位僅次於猛哥帖木兒的酋長。
滿洲人的始祖從愛新覺羅·布庫里雍順開始不斷的從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往南遷移。到了猛哥帖木兒和凡察(樊察)的年代,已經遷至今烏蘇里江東南、朝鮮半島東北部的會寧一帶。明英宗朱祁鎮正統五年(1440年),凡察和猛哥帖木兒的次子董山,畏兀良哈擄掠,又乏資財,將至餓死,只好率領余部從朝鮮會寧西遷遼東。同行的300餘戶,另有百餘戶留居當地。途中克服種種困難,最後遷至渾河上游的蘇子河,與先期遷到當地的李滿住部重新會聚到一起。防禦外來侵擾的共同需要,促使建州衛與建州左衛的部落再度走向聯合,使滿洲祖先血緣部落間的傳統關係又有了新發展。
《清實錄·卷二百二十二·列傳九》記載:愛新覺羅·布庫里雍順的嫡孫凡察被神鵲所救后復國的傳說,與凡察事迹相仿,然而彼凡察為肇祖原皇帝之祖先而非其弟(名字相同)。
“於是居長白山東,俄漠惠之野俄朵里城,國號滿洲,是為開基之始。越數世以後,不善撫其眾,國人叛。布庫里雍順之族被戕。有幼子名范察者,遁於荒野。國人追之。曾有神鵲止其首,追者遙望鵲棲處,疑為枯木,中道而返。范察獲免,隱其身以終。自此後世俱德鵲,誡勿加害雲。數傳至肇祖原皇帝孟特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