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頭·題岳鄂王廟

六州歌頭·題岳鄂王廟

《六州歌頭·題岳鄂王廟》是南宋詞人劉過創作的一首詞。詞的上片慨述岳飛生前的英雄業績,抒寫廣大民眾對威震敵膽的“故將軍”的深切懷念,下片描敘岳飛蒙冤被害以及平反昭雪的情形,最後寫百姓在鄂王廟前迎神賽會祭奠英靈,寄託無限的哀思。全詞將敘事、議論和抒情融於一體,感情濃烈,語言凝鍊。

作品原文


六州歌頭·題岳鄂王廟
中興諸將,誰是萬人英?身草莽,人雖死,氣填膺,尚如生。年少起河朔,弓兩石,劍三尺,定襄漢,開虢洛,洗洞庭。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過舊時營壘,荊鄂有遺民。憶故將軍,淚如傾。
說當年事,知恨苦:不奉詔,偽耶真?臣有罪,陛下聖,可鑒臨,一片心。萬古分茅土,終不到,舊奸臣。人世夜,白日照,忽開明。袞佩冕圭百拜,九泉下、榮感君恩。看年年三月,滿地野花春,鹵簿迎神。

註釋譯文


註釋

1.六州歌頭:詞牌名,雙調一百四十三字,上片十九句八平韻八葉韻,下片二十句八平韻十葉韻。
2.岳鄂王廟:即岳飛廟。岳飛,宋時抗金名將。
3.萬人英:萬人之中的英豪。
4.身草莽:指岳飛家境貧寒,曾做過人家的莊客。
5.氣填膺:謂忠義之氣,填塞胸臆。膺,胸。
6.年少起河朔:指岳飛年輕時就在中原黃河以北從軍抗金,報效國家。
7.弓兩石:指岳飛當時臂力過人,能開兩石之弓。古代以一百二十斤為一石。
8.劍三尺:手提三尺寶劍。
9.定襄漢:指岳飛在高宗紹興初年平定襄陽、漢陽等六郡,為恢復中原打下基礎。
10.開虢洛:指紹興十年(1140)岳飛郾城大捷,先後收復虢州(今河南靈寶)、洛京(今河南洛陽)、東虢(今河南滎陽)一帶大片國土,乘勝進軍朱仙鎮,離汴京(今開封)只有四十五里。
11.洗洞庭:指岳飛鎮壓了以楊么為首的聚集在洞庭湖的農民起義軍。
12.望帝京:謂岳飛軍隊距汴京很近。帝京,即汴京。
13.狡兔:指秦檜之流。
14.良犬:指岳飛。
15.營壘:指岳飛軍營。
16.不奉詔:指秦檜等誣陷岳飛“受詔不救淮西罪”,賜死獄中。詔,皇帝的命令文書。
17.鑒臨:審查,監視。
18.分茅土:古代皇帝分封諸侯時,用茅草包社壇某方之土授受封者,以示其為某方王侯。
19.袞(gǔn):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禮服。佩:貴族身上佩帶的玉器。冕: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的禮帽,后專指皇冠。圭:貴族上朝手中所持的玉制禮器
20.九泉:指底層最深處,即陰間。
21.鹵簿:本為帝王駕出時儀仗。漢以後,后妃、太子和大臣出行時皆有。此指每年三月在廟前迎神賽會。

譯文

中興趙宋王朝的眾將,誰是萬人敬仰的英雄?只有岳飛。與常人一樣葬身草莽,精神卻鼓舞著民眾,雖死猶生。他年少時崛起於河朔,曾拉開兩擔力的硬弓,佩帶三尺龍泉劍。他平定襄陽、江漢,拓開虢州、洛陽一帶的戰場,清洗了洞庭湖的戰亂。北望帝京,狡兔仍在,良犬卻被先烹殺了。路過舊時的戰場,身為荊鄂遺民,長憶已故岳將軍,悲淚如傾。
話說當年岳飛蒙難,遺恨悲苦,朝廷指責他不遵奉詔書,是真是假?臣子有罪,假如陛下聖明,可以親自鑒別考察,岳飛不願班師回朝完全出於一片赤膽忠心。從來分封諸侯,終究輪不到舊時的奸臣。人世間的黑夜,一旦太陽普照,忽然變得明朗。岳飛終於身著王侯的禮服,接受百姓祭拜,九泉之下也應感到榮耀,感激君恩。且看每年的三月,滿地野花的春天,人們祭祀迎神,以尊王侯的大禮,祭祀岳飛英靈。

創作背景


宋高宗時,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后孝宗為其平反昭雪。寧宗嘉泰四年(1204),岳飛被追封為鄂王,同年,劉過西遊漢沔(今武漢),途經岳飛廟,作此詞憑弔岳飛。

作品鑒賞


賞析

全詞熱烈讚揚了岳飛為南宋王朝的中興所作的奉功偉績和他“精忠報國”的愛國品質,表達了對迫害忠良的投降派的強烈鞭達;詞人不光為英雄一哭,更是為了寄希望於當時的寧宗皇帝,激勵和鼓舞長期受到壓抑的主戰派將領抗敵禦侮的決心,實現社稷一統的宿願。
上片是追敘概述岳飛的生平事迹。開頭兩句以問代贊,點出岳飛是萬人之中的英雄。下面“身草莽”四句,是說岳飛的浩氣長存,精神永在,雖死猶生。從“年少起河朔”到“洗洞庭”,用洗鍊的語言高度概括了岳飛的英雄事迹:早年從軍,武藝高強,南征北戰,屢建戰功。“北望帝京”,是說岳飛時刻不忘收復中原失地。“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是寫岳飛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悲慘命運。過去是打敗了敵人之後才殺功臣,可如今敵人還在,岳飛就被殺害了,這歷史的悲劇令人氣憤。“過舊時營壘”以下四句,寫出了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對岳飛的深摯懷念與無比熱愛之情。
下片抒寫對岳飛被害的感慨和岳飛冤案得到昭雪后的盛況。“說當年事”,“知恨苦”,是以與岳飛談話的口氣,表露出對英雄不幸遭遇的無比同情。緊接著“不奉詔,偽耶真”的反問,有力駁斥了秦檜一夥強加給岳飛的罪名。“臣有罪”四句,是對支持秦檜殺害岳飛的宋高宗明褒實貶,言外之意是如果皇帝能明察忠奸真偽,就不會釀成岳飛慘死的千古奇冤了。“萬古茅土”三句,是對古往今來奸臣下場的概括,斷定當時的奸臣也絕沒有好下場,表現出一種激憤之情。“人世夜”三句,是說茫茫黑夜必將被光明白日所代替,岳飛的冤案終於得以昭雪。下面三句就寫想象中的岳飛冤案昭雪后無比榮耀的盛況,岳飛的勃勃英姿又煥然一新,重現世上。最後三句,寫百姓對岳飛的懷念與祭奠,表達出人民也是作者愛憎分明的感情。
整首詞寫得大氣磅礴,氣勢凜然,圍繞憑弔的主旨,將一首長調寫得氣脈貫通,一氣呵成,足見作者的功力。

評價

吉林大學教授喻朝剛《宋詞觀止》:全詞將敘事、議論和抒情融於一體,感情濃烈,語言凝鍊,字裡行間飽含著對英雄烈士的崇敬和對秦檜之流賣國賊的痛恨之情,在開禧北伐前夕起到了鼓舞士氣民心的作用。

作者簡介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襄陽人,后移居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少懷志節,讀書論兵,好言古今治亂盛衰之變。曾多次上書朝廷,“屢陳恢復大計,謂中原可一戰而取”。為韓侂胄客,不識侂胄之敗事,識力遠不及辛棄疾。又屢試不第,漫遊江、浙等地,依人作客,與陸遊陳亮、辛棄疾等交遊。后布衣終身,去世於崑山。有《龍洲集》《龍洲詞》。存詞七十餘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