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條詞條名為王遜的結果 展開
王遜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王遜(1915~1969),山東萊陽人,中國著名美術史、美術理論家,中國現代高等美術史教育的開拓者和奠基人。畢業於清華大學哲學系,歷任雲南大學、西南聯大、南開大學、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兼任《美術》、《美術研究》執行編委。曾親自主持和參與了國徽設計、景泰藍設計、永樂宮三清殿壁畫研究等重大課題。1957年主持創建了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為美術史在中國發展成為獨立學科做出了重要貢獻。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文革中受迫害致死。出版專著有《中國美術史》、《北京皮影》等。
王遜(1916.7—1969.3)山東萊陽人。美術史家。1933年入清華大學研究院學習,193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哲學系。1939年在昆明清華大學研究院攻讀中國哲學研究生。曾任雲南大學文史系講師、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講師,敦煌藝術研究所設計委員,南開大學哲學系 副教授、系主任,兼《美術》雜誌執行編委、清華大學教授。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著有《中國美術史》。王遜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美術史家,著有《永樂宮三清殿壁 畫題材試探》、《玉在中國文化上的價值》等。他撰寫的講義《中國美術史》是中國美術史上重要的學術專著,也是中國現代高等美術史教育的重要文獻。而2006年5月出版的《王遜學術文集》既是對王遜先生學術文章的一次成規模的整理,也是對先人在天之靈的一次告慰。
王遜美術史論集
王遜的祖父在軍閥割據時期曾經當過山東省的省長,王遜算得上是一個官僚地主家的少爺,從小條件優越,十分酷愛美術。十八歲那年考入清華土木工程系,后又受聞一多與林庚的影響轉入中國文學系,一年後又轉入哲學系,這樣就可以跟著鄧以蟄先生學習美學。北京淪陷后,王遜幾經輾轉,經濟南、武漢、長沙后隨校遷至昆明。畢業后,王遜曾在雲南大學、西南聯大講授文史與哲學的課程,雖然這時候並沒有接觸到美術史教學與研究的內容,但他在文學、歷史、哲學方面的修養和研究方法上所經歷的嚴格訓練,已經為以後的美術史研究工作打下了厚實的基礎。林徽因曾評價王遜先生是位出色的哲學家、美術史家、又是歷代工藝美術鑒賞、評論家,足見其博學深厚的研究功底。
著名的工藝美術家,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常沙娜在提到王遜對中國美術中上的貢獻時說:王遜先生對中國美術史的研究,突出了中國美術史形成的源流始於工藝美術,論說中國美術史從原始社會到戰國時期,從古代的石器、玉器、陶器,直至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等器皿上的造型與紋飾說起,直到漢代墓室畫、畫像石、雕刻及畫像磚、漆畫等,產生了反映當時神話故事和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故事等所形成的繪畫、雕刻藝術以及魏晉后佛教藝術石窟壁畫的興起等,所造就的中國歷史的美術史。而著名建築學家、工程院院士、科學院院士吳良鏞曾在《王遜學術文集》的序言中深切懷念了他與王遜先生在清華工藝美術小組中共同參與國徽設計、文物館的創辦、景泰藍蘭設計,振興工藝美術的活動。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而王遜先生的遭遇更是讓人扼腕嘆息,“反右”與“文革”的迫害讓本已身患重疾的他不堪重負。在調入中央美院任教后不久,美院重新籌辦美術史系,他擔任了籌委會主任,在心理與生理的雙重壓力下,他仍一直堅持著編寫教材的工作。那時候,他住在美院食堂附近狹長的平房裡,生活十分簡樸,雖然政治上遭受重大打擊,但仍堅持學術研究,而且異常勤奮。1957年,在王遜先生親自主持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正式成立,這是中國現代美術史教育的發端,同時,它也標誌著具有現代形態的美術學研究在中國的生成與發展。1963年,永樂宮壁畫摹本在日本展出之前,王遜先生還承擔了辨識三清殿所繪二百八十六眾的天神、地祗這一複雜的細緻的工作,並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為以後的研究工作提供的重要的參考。
不幸的事情還是降臨了。1968年的冬天,王遜先生的咳嗽越來越嚴重,那時候他已經很少出門,也停止了很多活動,第二年春天的某一天,他感到身體不適,自己艱難地走到了首都醫院,也就是在他走進醫院后的三天,就傳來了他溘然長逝的噩耗,終年54歲。
遲到的《王遜學術文集》是迄今為止對王遜先生所有學術著作的一次集中整理出版,對王遜先生在美學、美術史研究、文物考古研究、工藝美術和民間美術的論著進行了分門別類的歸納,並在文後附上了原文刊載的時間與刊物名稱,書後的附錄部分則包括了了王遜先生的學術年譜及生平介紹。這本書對於中國美術史與美術理論研究彌足珍貴,這樣一筆財富,作為後來人,是一定要繼承下來的。
王遜先生在美學、哲學、建築、美術史、美術理論、工藝美術、民間藝術、文物考古、古代書畫鑒定、中外藝術交流、敦煌學等領域有廣博的修養和精深的研究,曾親自主持和參與了國徽設計、景泰藍設計、永樂宮三清殿壁畫研究等重大課題。1957年他主持創建了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為美術史在中國發展成為獨立學科做出了重要貢獻。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文革中受迫害致死。出版專著有《中國美術史》(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年)、《北京皮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