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仲謀

北宋真宗時期的侍御史

字有開,密州高密人(今山東高密)。著名宋朝大臣。宋朝雍熙年(公元985年)進士,官至開封府判官、兵部員外郎,他在任連江縣期間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他興修的連江水利工程始終為後世稱道。

簡介


鞠姓在百家姓中是很稀少的姓氏,據說在中國以鞠為姓的人口總數只有三十萬。在鞠姓家族內部,自古以來就流傳著鞠氏來源於鞠陶,鞠姓的始祖鞠武傳承於鞠陶等各種說法,最近發掘的《鞠氏高安族譜總世系》撥亂反正,使以前的多種說法歸於正統。總世系記載:“鞠氏來源於鞠昇”。鞠昇是春秋戰國時期燕易王的長子,原名叫姬昇,因與其弟姬噲爭奪王位失敗,逃避到“遼東東梁河陽,復以遠祖鞠為姓”的避難改姓,由於姬昇以鞠命姓,所以西周先祖鞠陶只是鞠姓的命姓祖,鞠昇才是開創鞠姓的第一人,是天下鞠姓的太始祖。
鞠姓雖然是小姓,歷史上卻名人輩出,像鞠武,因幫助太子丹反抗暴秦而名聞天下;鞠譚,官至西漢哀帝尚書令,在任期間剛正不阿,力主重審“東平王劉雲瓠山立石案件”,被漢哀帝削職為民,率子鞠閉“避難湟中,因居西平,改鞠為麴”,鞠閉的後代出現了很多歷史名人,有鵲橋之戰以八百羌兵大破公孫瓚的麴義,有西晉大司馬大將軍麴允,有在西域立國一百三十九年的高昌國王麴嘉。鞠氏在宋代更是名人輩出,像鞠常、鞠詠、鞠嗣復鞠杲……鞠仲謀就是其中一位。
鞠仲謀,約公元958~1017年人。北宋雍熙二年進士,先後任康樂主簿,連江縣令,東京留守推官,陝西轉運使,兵部員外郎,開封府判官,殿中丞,侍御史;宋真宗時期,為著名的“景德二十四賢”之一。卒於大中祥符年間,享年大約六十歲。
鞠仲謀家族在宋代是密州高密的世家大族,遠祖鞠景沂在唐初任淄青節度使司,宦居“高密濰水江北高陽城下”,到高祖鞠玉潤始遷高密陶哥庄(今姚哥庄)。高密鞠氏從鞠真任職登州黃縣令開始到鞠詠連續六代皆為朝宦。關於高密鞠氏的來源目前有三個版本,一說來源於戰國時期“燕易王之子姬昇,因與其弟姬噲奪位不克,避難遼東”的改姓【《高安鞠氏族譜》】;一說來源於西周始祖后稷之孫鞠陶,“唐貞觀十二年正月,上命吏部尚書高士廉等官採訪諸州縣知名氏族譜時,定汝南、萊州二處鞠氏同為一宗,有司各狀申戶上部以傳不朽。舊譜故載,其鞠受姓始於后稷”【《吉水吟村鞠氏族譜》】;一說來源於春秋魯國第一代國君伯禽,“鞠氏之先,伯禽之裔也”【王禹偁《鞠常墓碣銘》】。這三個版本中,《高安鞠氏族譜》的源流記述,是鞠仲謀的八世孫鞠性復於南宋紹興二十七年首次編纂《高安鞠氏族譜》前身石崗老譜時,親往高密尋根探源,從徵集的各支家譜中經過甄別篩選謄抄所得、這部家譜世系記載完整清晰,重要人物的存在時間和活動軌跡與史典記載基本吻合,因而最具權威性和研究價值。
鞠仲謀父鞠常字可久,生於後漢天成三年,卒於北宋開寶七年,享年47歲。鞠常在五代後漢乾佑二年一榜中進士第,時年二十一歲,被譽為“明經神童,探花少年”。“開寶中,趙普為相,擢為著作佐郎。時任此官,惟常與楊徽之、李若拙、趙鄰幾四人,皆有名於時”【《宋史鞠常傳》】。母親於氏,北宋太常少卿於鵬的次女,生於後唐清泰三年,卒於北宋太平興國七年,享年47歲。於氏生有二子二女,次子鞠仲淵不仕,長女嫁太子中舍聶巨川,次女嫁北宋著名文學家、詩人、太常丞王禹錫,王病故后改嫁聶巨榮;鞠仲謀叔父鞠愉,後周廣順二年進士,中第后先任倉部員外郎,後來在任職陝州(今陝縣)時病故。叔母張氏,為北宋知制誥張澹之女,張氏生有二子三女,除第三女長大成人出嫁靳氏外,其他四子女均夭亡。
鞠仲謀的確切生卒年正史和家譜都沒有記載,推測大約生於五代後周的顯德年間,於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卒於任上。鞠仲謀自幼生長在高密,由於父親和叔父均在外地做官且任職累遷居無定所,由母親於氏率子女留守高密故居。叔母亡故后,兩院子女一共九人皆於氏撫養,於氏貞淑慈愛,將侄兒侄女視如己出,照顧得非常周到,乃至鄉親鄰里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知道這群孩子原來來自兩個家庭。後來,鞠仲謀的堂兄孟榮隨父去陝州,病故就地埋葬。
鞠仲謀作為高密籍考生一共參加兩次科考殿試,第一次是太平興國五年,在開封考院備考的朝夕相處中結識了後來鼎鼎大名的文豪、詩人王禹偁,二人結下深厚情誼,遺憾的是那次殿試雙雙落榜。第二次是在雍熙二年榜中進士乙科,隨後被派往康樂(今江西萬載)任主簿。
太平興國八年於氏病逝,鞠仲謀悲痛萬分。將母親的遺體同八年前故去的亡父髕骨卜葬后一件大事提上日程,祖父與叔父的遺骨仍然葬在為官之地,按照舊制,只有歸葬祖墳魂歸故里才能告慰先人在天之靈。於是決定終斷科考準備行囊,擇日啟程踏上行近萬里的遷葬之路。在古代,由於交通不便,出行十分艱辛,特別是這樣長距離的孤身旅行,沒有堅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撓的意志幾乎是不可能的。一路上,陸行涉步,遇水泛舟,千迴百轉,風餐露宿,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終於由申(申州,今信陽)抵陝(陝州,今三門峽陝縣),將祖父母、叔父母、堂兄五份遺骨收斂分裝後背負五喪東返高密,完成了歸葬祖墳的夙願,鞠仲謀“捧土起墳,扶喪萬里”的孝行壯舉,一時被高密邑民傳為佳話。
在這次扶喪返回高密途中鞠仲謀分別造訪了兩位老朋友,第一位是沿黃河下行途徑河陽(今孟州)轉道南下洛陽拜訪了高密籍同鄉,北宋開國第四任狀元時任殿中丞分管西京的蘇德祥,得知鞠仲謀“捧土起墳,負骨歸葬”,徒步扶護五喪的行孝壯舉和艱辛經歷,蘇德祥十分感動,當即設宴熱情款待並撰《餞行文》相送,文中記敘了鞠仲謀“自申抵陝,歷河陽下洛都,由浚郊東至高密,迂行曲途,迨近萬里”的行跡,並且對鞠仲謀本人的文學修養和出身門第給以高度評價。雖然今天無緣讀到這篇膾炙人口的文字,但從隻言片語中仍能感受到蘇德祥流暢的文筆與濃濃的鄉情!第二位是途徑曹州(今菏澤)轉道成武,拜會了科舉場上的老朋友王禹偁,此時的王禹偁已於太平興國八年春第中乙科被派到成武縣任主簿。考場一別六年,相見悲喜交加,用王禹偁自己的話說“居一日,生款扉而來,余既喜且愧,蓋喜生之命駕,而愧生之未祿也”【王禹偁《送鞠仲謀序》】,當談到太平興國八年春的殿試為何沒能參加時,答道:“哀祭之中,不敢事筆硯而事家產,姑以卜葬為事耳”。又問到這次出行所為何事?答道:“某之祖考季父,俱以遊宦終於理所,今悉扶護而歸,將祔於故里”。說罷,拿出蘇德祥的餞行文給王禹偁看,王禹偁十分震動:“夫蘇公,天下之名士也,非生之博雅篤行,又烏肯序以褒之?”王禹偁十分感慨地說:“非事父母能竭其力者,誰能與於此乎?”對待父母以外的親人尚能這樣儘力,誰能與你相比呢?此次相見,使王禹偁深受感染,聯想到自己,由於家庭貧困加之躲避兵燹,伯父、叔父均客死他鄉至今不得歸葬,於是激起了“不匱之志”,自稱“受惠多矣。”【王禹偁《送鞠仲謀序》】。太平興國九年,皇帝下旨贈封鞠仲謀父母,鞠仲謀曾致信王禹偁托他撰寫墓誌,王禹偁不知何故當時並沒動筆,十五年後王被貶黃州方才一時興起,由書童秉燭一揮而就,於是便有了那篇不曾鐫刻墓碑卻流傳千古的《著作佐郎贈國子博士鞠君墓碣銘》收錄於《小畜集》中。
從雍熙二年到端拱二年鞠仲謀任康樂主簿,當時的康樂歸洪州(今南昌)管轄,從康樂到洪州的來往公幹都要乘船在錦水(今錦江)上通行,錦水在新建縣石崗拐了一個大灣兒,這裡是天然的避風港。每當停船上岸,站在石崗這塊平陽之地放眼北望,丘陵起伏層巒疊嶂,山清水秀,一片鬱鬱蔥蔥的景象,洪州鐵柱觀高洪殿(今南昌西山萬壽宮高明殿)的紅牆綠瓦隱映在參天的松柏之中,在高陽的照射下顯得格外壯美,真是塊風水寶地。於是在端拱二年接到遷升連江縣令的諭旨時,便決定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留下次子鞠砥在石崗築石斯址,開闢新基。鞠仲謀有兩個兒子,長子鞠礪當時正修科業,而且志存高遠成績優異,次子鞠砥則以田為業,這是鞠仲謀為後代留下的一份珍貴遺產,鞠砥不負父望,孝悌力田,子孫繁盛大江南北。
初任連江的鞠仲謀躊躇滿志,決心干出一番事業,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興修水利、為民造福。連江縣北有一處東塘湖蓄水量很大,灌溉周圍的四萬畝良田,由於年久失修,湖塘淤積,河道雍塞,附近村民還利用湖灘壩埂耕種農田,把好端端的一個蓄水湖,變成了逢旱無水灌溉,遇澇漫田絕收的害湖,邑民意見很大,改造迫在眉睫。鞠仲謀經過多方籌劃,在淳化二年,選定良辰吉日,發僉下令動工。首先清淤擴容,疏通河道,加固堤防;然後把原來所有放水閘門易朽的木質門柱“琢石以代”,並在閘門上修建廊橋,以便利通行,又在湖外河道上修建六座橋樑,用以便利放牧時牛羊通過;最後在河湖堤壩上栽種成排的柳樹用以護堤。一切就緒后,鐫刻標尺,制訂章程,派專人管理。淳化二年十月,工程告竣,鞠仲謀親手撰寫《連江縣重浚東湖記》並刻石以志。這是鞠仲謀流傳下來的唯一一篇傳世之作,碑文記事細膩,用筆工整,讀之氣勢恢宏,自然流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反映鞠仲謀行為大度、堅毅果敢,滿腔熱忱且思維縝密的處事作風。工程告竣,邑民奔走相告彈冠相慶,自發地為他募捐建祠立廟,稱讚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功德。至今,“名宦祠”香火不斷,仍然吸引無數遊客駐足瞻觀。
宋朝的官員任用選拔靠科舉,升職靠推薦,要害部門的任用往往由皇帝親自考核把關。對於那些政績卓著,造福一方的官員,當地百姓都自發地選派代表直接進京保舉,因此,鞠仲謀被順利的調進京城述職。進京后,開始任東京留守推官,辦公地點設在開封府衙門。當時的開封府尹是宋太宗第二個兒子即後來的宋真宗趙恆,判官是畢世安。級別雖然沒升,但機遇卻為他以後的仕途帶來了無限的機緣。他勤懇辦事,真誠待人,很快就獲得上司們的好評,幾年內便接連提升為陝西轉運使,兵部員外郎,開封府判官,在任開封府判官期間,忠於職守,正直敢言,曾因推薦同鄉王仲寶平寇有功而名載宋史。宋真宗即位后,畢世安拜相,鞠仲謀升任殿中丞,專司朝廷重要公文的起草和呈達,是皇帝的近臣。雖說伴君如伴虎,而鞠仲謀卻很快取得皇帝信任,景德二年六月朝廷下令推舉官員留任,鞠仲謀被宋真宗欽點為“景德二十四賢”名列第二,隨即擢升侍御史(管理大臣上朝、監察朝綱朝紀的官員)。在此期間鞠仲謀收集整理其父鞠常的著述編輯成文二十卷。
鞠仲謀逝世具體時間歷史無載,據推測當在大中祥符年間的侍御史任上。鞠仲謀病逝后,為了表彰他忠孝傳家的品德和對朝廷所作的貢獻,宋真宗欽敕:“柩葬大嶺,命子孫就而居焉,蓋欲不忘乎先人之遺澤,敦乎本源之思也【《金田鞠氏重修族譜小引》】。”葬地大嶺就是今天的萬壽玉隆宮前,鞠仲謀最終回到了他生前為自己選定的這塊風水寶地上。第一批守靈的是次子鞠砥,因為此時長子鞠礪英年早逝已先父而終;第二批是大約九十年後,鞠礪的後世孫鞠杲,因狀告宰相張惇被剝奪進士及第,從吳江舉家遷到石崗參與守靈;第三批是鞠杲的後世孫鞠朝柱,從石崗直接遷到西山萬壽宮前守護陵墓,這支號稱“西山金田鞠氏”。
鞠仲謀在北宋不屬於名聲顯赫的朝廷大員,宋史並未給以列傳,只是在其父《鞠常傳》之後作一附錄對其進行簡介,因此世人對他的了解甚少。但是他卻是研究鞠氏分衍與遷徙很重要的一位歷史人物,根據鞠氏總世系記載鞠氏至今一共傳緒80代,鞠仲謀處正在41代的中間節點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對於鞠氏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另外高密鞠氏是從鞠仲謀開始南遷的,高密是故土,非特殊情況不會輕易遷離故土,鞠仲謀為何遷徙?大家都知道膠東是北宋與遼金對峙的前沿,是否在北宋真宗時期朝廷內部一部分高層人士已經預感到金人快速崛起的威脅?果然在之後不到100年膠東淪陷,這段歷史對於了解當時北宋與遼金對峙的嚴峻形勢及其民族情緒很有幫助。
由於歷史對鞠仲謀記載甚少,本文只能根據北宋文學家王禹偁《送鞠仲謀序》《鞠常墓誌銘》以及《高安鞠氏族譜》《西山鞠氏譜》等有限的幾部作品經過甄別推判有取捨的進行採納,本人推斷王禹偁上述兩部作品中所述鞠仲謀家事當是鞠仲謀本人提供,因此除了描述鞠氏來源的“伯禽之裔”有待商榷外,其它記載應該是真實的。

史載


陳傅良寫的南宋福州地方志《淳熙三山》卷第十五有關鞠仲謀的記載曰:
進賢里
東塘湖 縣之北野。隋開皇十二年,邑民林堯等舍田為湖,水深一丈四尺,灌七里民田四百餘頃,原管產錢二十餘貫,均入欽平上、下二里水利人戶,歲久壅閼,奸民侵冒,幾半為田。唐咸通初,劉逵為宰,奏請盡復之,民感其德,廟祀逵於其所,后縣令李扆立碑記其事。皇朝淳化二年,縣令鞠仲謀以木斗門朽壞,琢石代之,架以橋樑,覆之亭宇,外造散橋六所,小創斗門七所,又約劉君石刻李令木樁,取西大石柱三字,每字之中,劃為“水則”,(底本自“取西大石柱”以下文句如是,崇抄作“三字月字之中畫一水則”,庫本作“立於亭宇之中畫一水則”。)且謂:溉田四萬畝,則其利浸廣矣。仲謀又奏降特敕,約束民間,四山野地,不許請佃。邑人又立仲謀廟而祀之。大中祥符元年,敕有物力者二人,歲管輸稅,三歲一更。時雨漲溢,告縣,登時修諸斗門,令丁壯巡視,百姓毋得盜決。乾道九年,知縣曾模復增修之。淳熙三年,有賂縣請佃者,(底本作“淳熙□年有詔召請佃者”,缺一字,崇抄作“淳熙二年有紹名請佃者”,據庫本補改。)民以告郡,索縣帖毀之。五年,又有為道觀陳請者,亦既耕種矣,民又以告,方下縣重斷人吏給佃者,於是訟息。劉、鞠二廟,至今春秋祭祀不絕。
宋朝學者王禹偁曾作 《送鞠仲謀序》:“﹝ 鞠仲謀 ﹞曰:‘哀瘵之中,不敢事筆硯而事家庭,姑以卜葬為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