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經濟
流域經濟
流域經濟是指以沿岸沿線城市經濟為支撐點和領軍,以沿岸水陸交通物流體系為基礎和紐帶,推動沿岸沿線經濟綜合發展為使命。黃河流域經濟帶、長江流域經濟帶和海岸線經濟鏈所構成的中國大區域經濟發展主系統,是歷史上即已客觀形成雛形與框架,改革開放以來逐漸成熟的經濟發展體系。
流域經濟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區域經濟,既具有區域經濟的一般屬性(客觀性、地域性、綜合性、可度量性、系統性等),又具有水資源特點的專門屬性。
1、整體性和關聯性
流域經濟是整體性極強、關聯度很高的區域經濟。不僅流域內各種自然要素之間聯繫極為密切,而且上中下游、干支流、各區段間的相互制約、相互影響也很顯著。上游過度開墾土地、亂砍濫伐,造成土壤侵蝕,不僅會使當地農林牧業和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還會使河道淤積抬高,導致洪水泛濫,威脅中下游地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廣大地區的經濟建設;而下游築壩攔水又會淹沒上游的土地和居民區。
同樣,在水資源缺乏的乾旱半乾旱流域,如果上游築壩修庫,過量取水,就會危及下游的灌溉乃至工業、農業和生活用水,影響生產的發展和生活的需要。因此,流域內的任何局部開發都必須要考慮流域整體的經濟利益,以及可能給全流域帶來的影響和後果。
2、區段性和差異性
流域,特別是大流域,往往地域跨度大,構成巨大的橫向緯度帶或縱向經度帶。上中下游和干支流在自然條件、自然資源、地理位置、經濟技術基礎和歷史背景等方面均有較大不同,表現出流域經濟的區段性、差異性和複雜性。我國長江和黃河兩大流域橫貫東西,跨越東、中、西三大地帶,存在著兩個互為逆向的梯度差:
一是資源佔有量或豐枯程度的梯度差,包括礦藏、水能、森林、土地資源等;
二是經濟實力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梯度差,包括資金、技術、勞動力素質、產業結構層次等。從上游到下游,資源的擁有量越來越少,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則越來越高,形成了資源中心偏西,生產能力、經濟要素分佈偏東的“雙重錯位”現象。
3、層次性和網路性
流域經濟是一個多層次的網路系統,由多級干支流組成。一個流域可以劃分為許多小流域,小流域可以劃分成更小的流域,直到最小的支流或小溪為止,由此逐級形成小流域生態經濟系統,各支流生態經濟系統,上游、中游、下游生態經濟系統,全流域生態經濟系統等。從產業來看,流域生態經濟系統可分為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城市等子系統。農業生態經濟系統又可分為種植業、養殖業生態經濟系統等。流域經濟網路的層次性要求流域開發也應有一定的先後次序和層次。
4、開放性和耗散性
流域是一種開放型的耗散結構系統,內部子系統間協同配合,同時系統內外進行大量的人、財、物的信息交換,形成一個有生命力的、越來越高級和越來越興旺發達的耗散型結構經濟系統。具體來說,就是流域內各地區既要有專業化分工和緊密的協作,又需要對外大力加強分工協作,加強科技交流和人員交流,通過發揮港口、內陸口岸及其他對外“窗口”作用,不斷吸引外部的資本、技術、人才和先進管理經驗,發展外向型經濟,推動流域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流域經濟既是一個複雜的大系統,又是從屬於國民經濟巨系統的子系統。因此,要把流域開發治理看成是全國社會經濟發展總體戰略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流域開發和治理上要符合全國國土綜合開發治理的總體要求與宏觀布局,這是協調流域內部、流域與流域、流域與國家關係的關鍵。
1、流域經濟是以河流為紐帶的區域經濟系統。
2、流域經濟產業布局呈梯級層次分佈。
3、流域生態環境聯動性是經濟協作的重要方面。
4、流域產業由下游到上游滲透,實現產業的高度化。
5、跨流域經濟交流與合作將逐漸加強。
地域分異規律是指地理環境各組成成分及整個景觀在地表按一定的層次發生分化並按確定的方向發生有規律分佈的現象。從地域分異規律的規模或尺度來看,地域的空間結構可分為大、中、小各級空間尺度,或分為全球性、全大陸性、區域性、地方性和局地性的各種結構層次。
地球表面上的一切現象、一切過程,無一例外地發生在以地理空間為背景的基礎之上。自然地理環境是人類一切社會活動的基礎,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社會經濟發展的方向和特徵。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導致人類的社會經濟活動也具有與其相應的空間分佈上的規律性,並且不同尺度的地域分異奠定了不同層次的社會經濟空間分佈特徵。
區域經濟空間分異的一個相近的概念是區域經濟空間結構。不同的學者對區域經濟空間結構概念的具體表述存在一些差異,但基本都認同的是,區域經濟空間結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涵:一是區域經濟客體的分佈狀態和狀態的演變過程;二是區域經濟客體之間的關係和相互作用。區域經濟空間分異更強調的是第一個方面的內涵,即狀態和狀態的演變,是對一種狀態的分析。自然稟賦的差異性、經濟活動的極化性和空間距離的不可滅性是區域經濟空間發生分異的基礎與原因。
自然稟賦的差異性可以看做區域經濟分異的第一動力,但並不意味著自然稟賦完全一致時就不產生分異。區域經濟分異產生的更為根本和深層次的因素是人為因素,這就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極化性。那些要素回報率高的地方就會形成增長極,從而使區域經濟發生分異。區域經濟空間分異,既是一種狀態,也是一個不斷演化的過程,是經濟發展的必然。區域經濟從最初的勻質原始狀態,經過不斷的聚集、擴散、演變,逐漸形成空間上的分異,而這種分異仍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
流域是一個特殊的區域,它首先是一個自然單元,其次才是一個人類經濟活動的空間。因此,流域經濟的發展始終受到各種自然因素的影響和制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分佈,仍然是決定流域經濟發展格局的重要因素。流域,尤其是大河流域,跨越較多的自然單元,這些單元的地形地貌、氣溫、降水、土地資源、礦產資源各不相同,人們對流域開發利用的方式和歷史也不同,加之各種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形成了流域經濟在空間上的分異特性。流域經濟的區段差異性,就是流域經濟空間分異的一種主要表現。
“點一軸一圈”模式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流域經濟發展的空間模式。“所謂‘點一軸一圈’模式是指區域經濟的開發與對外開放應以大中城市即點為依託,沿區域內經濟發達、集聚效益明顯的交通線、動力線等線狀基礎設施即軸線,確立重點,開發開放的‘點一軸’體系,並通過‘點一軸’擴散機制的不均衡性推進來實現區域經濟以大城市為中心由近及遠的圈層式漸進開發開放格局。”
採用“點一軸一圈”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模式,既有利於發揮區域優勢,集中有限的勞力、物力和資金投入到區域部分地區,在短期內見到成效,形成綜合生產能力或發揮作用;又可以通過合理的區際分工,充分發揮城市的經濟輻射功能,通過大城市的開發和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一、以人為本原則;
二、防洪減災原則;
三、生態環境優先原則;
四、保護水資源原則;
五、可持續利用原則;
六、突出戰略重點原則。
1.流域運行的利益機制;
2.流域經濟運行的競爭機制;
3.流域經濟運行的技術進步機制。
1.流域經濟運行的計劃機制;
2.流域經濟運行的協調機制;
3.流域經濟運行的法律機制。
流域經濟政策選擇,直接關係到流域水資源以及流域間水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本節將從水權體系、經濟手段、行政手段等方面分析流域經濟政策選擇,以期對流域水資源合理分配和水污染有效防治提供政策思考。
1、依據水權體系實施水量分配水;
2、依靠經濟手段實施水污染整治;
3、量化流域水資源價值;
4、強化流域限批政策剛性約束。
一、流域經濟開發推動了流域內要素的互補與流動,形成合作優勢。
長江、黃河、珠江三大流域橫貫中國的東西部地區,它們的上游都在經濟落後的西部地區,而中、下游則是分屬於經濟較發達的中部、東部地區。
生產要素稟賦的區域差距十分明顯,上游地區幅員遼闊、自然資源豐富,國土面積佔到全國的57%多,與14個國家直接接壤,陸上國界線佔全國近80%,中國大多數天然礦物資源都集中在這些地區,而且具備開發的條件。但這些地區的不利條件是經濟基礎薄弱,市場化程度低,缺乏人才、資金、技術等資源要素。而下游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高,市場經濟發育早,擁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優勢,其不足是自然資源相對匱乏,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的價格成本高,目前正處於產業結構調整幅度較大的時期,具有將一部分產業向其他地區轉移的要求。
為此,流域的上下游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合作優勢十分明顯。實行流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可以推動上下游地區的資源、資金、技術、產業的橫向聯合,有利於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合理調配資源,優化流域產業結構,使流域內經濟協調發展,共同繁榮。
二、流域經濟的發展較好地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
從中國第一大水系長江來看,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外聯世界、內居中原的交通大動脈,是我國橫貫東、中、西三大地帶最重要的產業軸線。下游上海港就是長江流域同世界各國經濟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橋頭堡,對外開放的港口和口岸分佈範圍廣、跨度大,有效地促進了上、中、下游地區之間互補互促的橫向經濟聯繫。這些沿海港城市利用自己的條件發展起來以後,就將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向周邊地區及經濟腹地進行輻射,帶動和促進整個流域經濟的發展。
目前上海、武漢、重慶三大港口城市的經濟輻射擴散作用已特別顯著,並形成了分別以它們為增長極的長江流域三大經濟圈,如上海對外省市直接投資中超過70%是落實在長江流域七省一市地區。以武漢市為中心的長江中游經濟圈和以重慶為中心的長江上游經濟圈也已具備一定規模,成為帶動中西部經濟腹地發展的新增長極。長江在溝通東西部,促進經濟發展由東向西縱深推進中具有重要的戰略通道作用。長江流域一體化發展的成功實踐已經表明,在西部大開發中,應把流域經濟一體化作為東西合作的一個重要模式加以試驗、推廣。
同時,各流域內的省、市之間的各級地方政府,應加強溝通和聯繫,加強一體化規劃與建設,積極引導下游經濟、沿江港城市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產業向中上游地區轉移,並繼續採取對口支持等各種形式,幫助中上游地區發展經濟,通過流域經濟專業化協作與綜合發展,發揮東部地區的主力軍作用,最終實現東西部經濟的共同繁榮。
三、有利於促進全國經濟長期快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都是以資源和要素的巨大投入和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對環境的損害為代價的。我國三大流域的下游地區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東部沿海地區,而流域上游的中西部地區卻分佈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並且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進,西部地區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並且將為流域下游東部的發展提供不可或缺的資源和技術支持。
從流域生態環境一體化的角度出發,流域各區域之間以河流為紐帶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任何一部分環境的變化,不僅僅影響本地區的發展,而且影響到其他地區,比如,流域上游的西部地區就是我國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的地區,長江源頭、黃河源頭、黃土高原等許多地區的生態環境惡化直接影響中下游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生活,以流域為經濟劃分,從流域經濟整體發展出發,統籌規劃,協調發展是實現流域經濟和我國整體經濟快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四、有利於推動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生產力合理布局。
流域經濟東中西部地區之間在自然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生產要素條件、社會條件方面各有優勢和劣勢。東部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經濟基礎好,在人才、技術、信息、管理等社會資源以及工業基礎、資金等方面具有相對的優勢,但在自然資源方面相對處於劣勢,中西部特別是西部省區在自然資源方面具有相對優勢,且中西部省區有些重點城市的工業基礎也相當雄厚,但在無形資源方面卻存在著相對劣勢。
正是這種差異性和互補性的客觀存在,為流域經濟各地區開展經濟聯合,實現分工協作、優勢互補,形成整體優勢提供了基礎。目前,流域下游的東部地區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經濟總量達到了一定的規模,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對能源、勞動力和原材料形成了較大的市場需求,以前支撐這些地區發展的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已經面臨經濟結構調整的壓力向周邊地區轉移和擴散。
相應地,流域上游的中西部地區則具備提供能源、勞動力和原材料的天然條件,也具有吸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基礎和需求。與此同時,流域的東中西部地區已經形成了廣泛的經濟技術合作基礎。流域經濟帶各地區之間在農副產品、旅遊產品和能源產品等領域有緊密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關係。因此,流域經濟發展中的經濟帶建設有利於推動各地區在區域經濟分工與合作中,尋找自己的發展空間,構築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結構,從而形成優勢互補的協作關係,促進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生產力的合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