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宮

林少宮

林少宮教授是我國著名的數理統計學家和計量經濟學家,我國計量經濟學徠奠基者之一,擔任中國現代統計研究會名譽理事長和中國數量經濟學會顧問,生前為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顧問、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數量經濟與金融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簡介


林少宮
林少宮
林少宮194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經濟學系,1947年赴美留學,先就讀於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大學,1949轉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並於1952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1953年在美國俄亥俄州地頓大學任講師。1954年,在伴侶吳馴叔的支持下,毅然回國工作。1955年以後,先後在華中工學院(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數學系、數量經濟系、經濟學院任教。曾任華中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院長,中國現代統計研究會第一、第二屆副理事長、中國概率統計學會、中國質量管理學會第一、第二屆常務理事。林少宮教授長期從事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發表論文近百篇,出版著作、譯著10餘部,代表作有《基礎概率與數理統計》、《農業試驗正交設計》、《簡明經濟統計與計量經濟》,《微觀計量經濟學要義》等。
林少宮突出的學術貢獻可概括為如下三個方面:(1)推動了數理統計這門學科在中國的發展:(2)研究並推廣了正交試驗設計,給社會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3)倡導計量經濟學在中國的建立,並培養了一批現代經濟學的優秀人才。
林少宮一生熱愛網球運動,直至80高齡仍與朋友或學生上場對陣,而且球技超群。在20世紀70年代,華中工學院還沒有網球場,他便與朋友一起在周末騎自行車30公里到新華路體育場打球,車上還要帶著夫人往返,可見其興緻之高昂。後來,在林老的建議下,原華中工學院修建了中南地區最好的一塊土地網球場,現在我們華中科技大學的網球場在全國大學中仍居領先地位,網球運動的愛好者也明顯多於兄弟院校,無人不知這與林老的帶動和遊說有莫大的關係。

研究方向


與徐長生院長合影
與徐長生院長合影
計量經濟學

單位及職務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顧問兼數量經濟研究所所長。

學歷學位


1952年獲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簡歷


1953年在美國俄亥俄州地頓大學任講師;1955年後先後在華中科技大學數學系、數量經濟系、經濟學院任教。

代表性著作


《基礎概率與數理統計》、《簡明經濟統計與計量經濟》、《莫迪利亞尼論文選》。

代表性論文


⑴《序貫分析與應用》(在全國第一次統計學會議的應邀報告),杭州,1962;⑵估計缺落數據的交互對比法,《華中工學院學報》創刊號,1973;⑶正交設計在合成有機硅化合物中的應用,《數學的實踐與認識》,1975.1。

經歷


國外經歷

林老1922年12月出生於北京,祖籍廣東信宜市。他1944年畢業於重慶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經濟系,並於1947年赴美留學。林老在美國首先就讀於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1949轉入美國伊利諾伊(ILL.)大學,並於1952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在伊利諾伊大學讀書期間,在兩度同窗好友(重慶中央大學和伊利諾伊大學)杜度(北京大學教授)的引薦下,還結識了爾後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莫迪利亞尼(F. Modigliani)和經濟學大師赫維茨(L. Hurwicz,榮獲1990年美國總統科學獎)兩位著名經濟學家。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莫迪利亞尼在去世前兩年出版的一本書中,還回憶了他們當時許多“有趣的共同經歷”;赫維茨為了他們之間“近半個世紀的親密友情”而於2000年來華中科技大學進行第三次訪問,並參加了林老領軍的數量經濟於金融研究中的成立典禮。作為伊利諾伊大學的學生,他得到其博士論文導師的如下評價:“相對其後來所處的環境而言,他堪稱伊利諾伊大學的一位傑出學生”。林少宮身前是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顧問、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在半個多世紀的學術生涯中,林少宮教授不僅在理論上造詣深厚,出版學術著作2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而且還在數理統計的實際應用方面推廣了正交實驗設計,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林老還“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培養了數十名優秀的研究生,其中田國強、艾春榮、譚國富等,都已經成為知名經濟學家,並在國際學術界嶄露頭角。由於他在理論、方法、應用和教學各個方面所取得的傑出成就,其事迹先後被收入《世界(教育界)名人錄》和《中國世紀專家傳略》等傳記叢書。華中科技大學也專門授予林老伯樂獎(此獎每年最多一名,至今只有十餘名教授獲得)和特聘教授。
林老獲得博士學位后,首先在俄亥俄州地頓大學任教,當時統計學界、經濟學界和數學界公認大師——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霍特林(H. Hotelling)教授希望林老能到他那裡去工作與學習,這本來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機會,但國內有兩位他一向十分敬重的人物都鼓勵他回國工作。一位是他的姐夫——復旦大學數學系崔明奇教授,林老對數學、統計學以及後來對數量經濟學得興趣都與崔明奇教授的引導有重要關係,崔明奇曾在信中勸說:“國家現在不僅需要千百萬統計人員,還需要大量培養統計人員的學者。”另一位是他的叔父——時任新中國教育部副部長的林礪儒先生,也就是那位被錢學森所盛讚的“北師大附中校長”。這位叔父一直都很關心林老,並教育他如何做人,他在信中說:“你回來,不知道有多少工作在等著你。”想到出國時“學有所成,報效祖國”的志願,在知心伴侶吳馴叔(國民黨元老吳忠信之愛女,蔣介石一生中唯一的一位乾女兒)的支持下,毅然於1954年回國。

國內經歷

回國后,教育部官員首先把他分配到新疆民族學院,林老和夫人欣然接受。當時碰巧新疆民族學院的院長正在教育部辦事,看了林老的材料之後,對林老和教育部的官員說明了情況。他雖然很需要林老這樣的老師,但還是認為林老到新疆,只能講一些中學數學,是巨大的人才浪費,所以希望教育部和林老認真考慮。時值華中工學院剛組建不久,他便被重新分配到華中工學院數學教研室(數學系前身)工作。1957年反右之前,中科院力學所所長錢學森曾計劃調三、四個人道他那裡搞運籌學研究,林老便是其中之一。錢學森當時想把他調到清華大學,但在中科院工作,清華大學透露調令已下,下周就發,但下周就開始“反右”了。從此,林老便在喻家山麓一直呆到現在,默默無聞地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辛勤耕耘,奉獻畢生的心血。

貢獻


數理統計

早在20世紀50—60年代,國內統計界人士對統計的認識還相當模糊的時候,林教授就寫過“資訊理論講義”、“序貫分析(決策)的發展與應用”,因出版社聲稱沒有審稿能力而未予出版,但還是被中國科學院等單位做了多場特邀報告。1958年,林老所在的教研室鼓勵他寫一本數理統計方面的書,林老1960年完成,並於1963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基礎概率與數理統計》一書,填補了該學科的空白。該書曾作為工科院校教材使用了20多年,到1980年第二版已7次印刷,並且無形中成為隨後出版的許多數理統計教科書的編寫模式。1982年,林老還受高等教育出版社之託,翻譯出版了《應用概率》上下兩冊。受到林老這些著作的影響,傳統的統計學會開始重視推斷統計,並強調抽樣的隨機性和概率論的應用。

正交試驗設計

實(試)驗設計是數理統計的一個專門領域,析因設計及其部分實施又是實驗設計中的極具應用性而比較抽象的一類理論成果(但鮮為人知,中外皆然)。20世紀70年代,林老推廣應用正交設計,在武漢市化工研究所便取得優異成績。其後,根據實際應用經驗,利用極差代替F檢驗,與呂梓琴合作,成功編製了“正交實驗極差臨界值係數表”,大大加速了實驗的分析與計算工作,在中國廣大工農業生產實驗中被廣泛採用,隨即被三機部編入《應用數學成果巡迴展覽》。林老除了撰寫農業正交實驗系列論文9篇,並獲得湖北省統計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外,還撰寫了大量其他領域的正交設計論文和一本專著。
改革開放伊始,林老便和中科院數學所張里千研究員在北京籌劃成立“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並任副理事長至1997年(因身在武漢,一直推卻理事長一職),後來被授予名譽理事長。林老為了使“現場統計國際研討會”能在中國舉行,1981年到美國(與張培剛老同行),特地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內曼(J. Neyman)(世界著名的數理統計學家,置信區間便是他提出的,不幸的是,他在接見林老2個月後便去世了)等5位數理統計學家進行了充分的溝通(為紀念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成立20周年,林老寫有生動的回憶錄“我是搞應用的”一文)。在工業實驗方面,林老從音素篩選到定向探索,再到優化推進,擬定了一套簡單易懂而又有普遍應用意義的模式,這一模式後來被引用到正交實驗的教材中。林老對正交實驗設計方面的研究,成果豐富而又集中,並獨具中國特色。通過全國和地方各級研究會的運作,1994年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在北京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正交實驗所創造得經濟效益達到30億元以上。

數量經濟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林老就在研究和教學中突出強調數學和經濟學的結合。許多人都感到驚奇,為什麼偏偏是華中工學院培養出這麼一大批在國際經濟學界頗有影響的華人經濟學家?其主要原因在於,林老在培養研究生時,一開始就正確地處理了經濟學與數學之間的關係。林老以前的學生都知道,國內現在流行的一些計量經濟學教材,林老20年前就開始用其英文版為學生授課。改革開放20多年來,林老在數量經濟學方面的著作就有10餘本(最早的一本是1985年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優化數學要義》,然後又為商務、社科、上海人民、人大、首都經貿、中國經濟和華中科技大學等出版社應邀寫稿,內容涉及到統計、計量、論文選、演講集、手冊等方面)。其中多次都是責任編輯和編審同仁現在北京等地找了許多專家,但這些專家總是一致推薦林老,所以這些出版界同仁又不辭辛勞地趕往武漢,懇請林老做點貢獻。僅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古扎拉蒂的《計量經濟學(Basic Econometrics)》一書,就120萬字,林老1998年整個暑假都躲在蘇州,奮戰數月方得以脫稿。
林老夫婦
林老夫婦
為了及時跟蹤國際學術前沿,林老不僅通過海外弟子來了解數量經濟學的最新進展,還頻繁地國外著名學者來給我們講座,其中不少都是大師級的經濟學家,包括J.J. Heckman,D. McFadden,R. Engle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和前面提到的赫維茨、拉豐等國際一流經濟學家。1987年,林老等與美國學者共同組織並在武漢舉辦了“中美經濟合作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後合編了回憶論文集“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Open Economic Policy”,於1990年在美國出版。林老堅持跟蹤經濟學前沿的原因是,他認為在經濟研究方面,信息與基本功同樣重要,沒有足夠的信息,就不可能有學術上的創新。為了讓我們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都能對國外經濟學的教學和研究有儘可能充分的了解,林老於2000年聯繫海外校友,在華中科技大學成立了數量經濟與金融研究中心,並根據田國強教授的倡議,借鑒武漢大學的經驗,創辦了經濟學-數學實驗班,以該中心為陣地,聘請國外一流經濟學家,來這裡交流、講學或訪問,致力於經濟學前沿發展研究和現代經濟學人才的培養。林教授還要求自己培養的學生中在北美取得一定學術成就的學者回校,報告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所屬領域的前沿進展。2001年,弟子田國強等十餘位海外知名學者邀赫克曼、拉豐等經濟學大師一齊來慶賀導師的80華誕,並將報告內容彙編成《現代經濟學與金融學前沿發展》(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此書立即成為國內學者和研究生十分偏愛的參考書。2002年6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克法登教授應邀來訪,並與林教授聯名設立“麥克法登——林少宮獎學金”。林教授為了讓國內學者能及時準確地把握微觀計量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特邀旅美學者艾春榮等合編《微觀計量經濟學要義》(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成為國內第一本介紹微觀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參考書。

評價


林老在進行教學和研究之餘,還擔任許多社會兼職,1980-1990年任國家教委工科數學編審委員;1982-2000年任中國質量管理協會常務理事及學術工作顧問,併兼任統計方法委員會主任;1984-1987年任全國工科院校應用概率統計委員會主任;以及中國數量經濟學會顧問、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名譽理事長、湖北現場統計研究會名譽理事長、湖北省數學會常務理事兼概率統計分會主任、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數理統計與管理》雜誌主編等;最多時擔任了30多個學術職務。自1991年以來,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林老一生淡泊名利,留下許多“笑料”,但對學生格外和藹而又寬容。國家某局長曾慕名拜訪林老,時至中午12點半,見林老仍不提吃飯之事,便試探性地問道:“林老,這麼晚了,我就請你吃午飯吧?”林老的回答語速雖慢,卻似有準備:“我也不請你,你也別請我了。”局長出門便笑著告訴我們這個故事,然後說到:“林老真是我一生中見過的人中最像學者的一個。”我知道局長想說最學究的一個,但我卻知道林老就是不願意把時間用於應酬的習慣。林老對學生卻是格外地好,就拿我來說,結婚之際,吳老親自作畫,並裝裱贈送;長子出世,林老攜吳老轉遍華工市場,為他買得一套衣服和毛毯。
林老夫婦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對環境和條件百般忍受,唯恐給別人帶來一絲不便。第一次與林老共同領取3萬元稿酬時,他就執意讓我領取1.7萬,爭執半個多小時,還是我“少勞多得”。2006年我從美國訪問回來,林老見面的第一句話是:“你在亞利桑那大學搜集了哪些實驗經濟學方面的資料?”,然後就說自己在美國曾開過幾年車,回國后一直沒再開過,希望我趕緊買一輛車,並堅持把1.6萬元現金作為他對我的支持。我當時就想,中國經濟要是早10年發展起來,相信林老一定會重拾舊藝,親自駕車享受武漢美麗的湖光山色。我在美國時,曾與人民大學的梁晶教授通話,閑聊中梁教授告訴我她為父母請了一個全天候的保姆,希望林老的學生也能一起為林老請一個全天候的保姆,這樣,兩位老人的晚年會稍微方便一些。梁教授哪裡知道,我曾建議過多次,林老都沒有答應,他總覺得自己能行就不要麻煩別人。直至吳老住院,他們在沒有通知我們的情況下,自己親了一個全天候的保姆。2006年武漢的冬天特別清冷,我到林老家看望他老人家時,吳老卧病在床,可他們仍捨不得用暖氣取暖,只是在林老坐的地方開著一個電暖氣,還是我進門之後打開的。我真心地想為他敬一點孝心,畢竟他的三個兒子都在美國,可他特意將家裡的“充氣卡”藏起來,並囑咐保姆小謝不能讓我為他們繳費。
林老就是這樣一個人,在50多年的執教生涯中,堅持不懈學習,並把學來的東西教給學生,教學相長,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做點調查研究和社會工作。對工作和生活環境沒有什麼奢求,只是對學術孜孜以求、不斷鑽研;平時對學生要求嚴格,但對學生的困難卻有求必應;半個世紀以來,以自己的無私奉獻,不僅為現代經濟學特別是計量經濟學在中國的發展做了大量工作,還為中國培養了一批能躋身國際學術舞台的經濟學者。

作品


《資訊理論講義》,出版社聲稱沒有審稿能力而未予出版,1961。
“序貫分析的發展和應用”,中科院數學所特邀報告,1962。
《基礎概率與數理統計》,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1980年第二版)。
“估計缺落數據的交互對比法”,《華中工學院學報創卡號》,1973。
“正交設計在合成有機硅化合物中的應用”,《數學的實踐和認識》,1975.1。
“混料實驗”,《計算機應用與應用數學》,1976
“正交實驗極差分析臨界值表及其應用”,《華中工學院學報》,1977.4。
“正交設計在農業實驗上的應用”,《湖北農業科學》,1977-78。
應用數學成果巡迴展覽,三機部華東、四川組編,1978。
《優化數學要義——及在經濟學和企業中的應用》,商務印書館,1985。
徠《微觀經濟學的數理分析導引》,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85。
《應用概率》(譯),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質量管理統計方法》,企業管理出版社,1986。
“正交實驗法”,《現代工程數學手冊》,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87。
《多元統計分析及計算程序》,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87。
“抽樣調查”,中國大百科全書數學卷,1988。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講演集》,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評三次設計在中國的傳播與應用”,《質量管理》,1978。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Open Economic Policy,NY: JAI,1990。
“質量檢驗中全檢與全不檢的經濟分析與應用”,《質量管理》,1992。
《莫迪利亞尼論文選》,商務印書館,1993。
《簡明經濟統計與計量經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計量經濟學篇”,《現代西方經濟學辭典》,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數理經濟學篇”,《現代西方經濟學辭典》,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計量經濟學》(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The Impact of Domestic Listing on the H Shares: An Event Study Approach,《應用概率統計》,1997。
“計量經濟與計量金融”,《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1997。
“計量經濟學篇”,《現代數學手冊經濟數學卷》,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
《莫迪利亞尼文萃》(譯),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01。
《計量經濟學方法》(譯),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
《微觀計量經濟學要義》,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
《計量經濟學導論》(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計量經濟學基礎學生習題解答手冊》(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計量經濟學基礎》(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計量經濟分析》(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