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軍起義

農民起義

捻軍起義是爆發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北方的農民起義。19世紀初開始活動於皖、魯、豫一帶。所謂“捻”,即農村迎神賽會時要搓捻子燃油,因此得名。他們活動分散,每一股稱為一捻,少則幾人、幾十人;多者不過二三百人。越是荒年,人數越多,“居者為民,出者為捻”,多是一些生路艱難的農民群眾。捻軍的鬥爭自1853年開始,堅持了16年的英勇鬥爭,在北方大地沉重打擊了清朝腐朽統治,體現了中國人民英勇戰鬥的革命精神。

起義背景


早在清朝嘉慶年間,中國北方就有捻子活動。一八五二年(清咸豐二年),安徽淮北地區的渦陽、蒙城、亳縣一帶遭到大旱,入捻的農民逐漸增多。19世紀初,安徽北部及河南、山東、江蘇等省部分地區的農民秘密組織“捻黨”,以反抗封建壓迫、尋求生活出路。
1851年(清咸豐元年)至1868(清同治七年)爆發於黃河、淮河流域,由捻黨轉化而來的農民起義軍的反清戰爭。在皖、豫、魯、蘇、鄂交界地區,形成十餘支相對獨立的隊伍,並逐步由分散、零星的鬥爭趨向聯合。
清政府雖然一直嚴禁結捻,潁州知府在布告中正式稱“捻匪”,其領袖稱“捻頭”。但是由於捻黨是分散零星的武裝活動,所以還沒有把它視為大患。

起義原因


1842~1844年間,黃河連續決口三年;過了這幾年,在1851年到1852年有遇到連年的久雨。有民歌唱到:
“咸豐坐殿閏八月,大雪下夠兩個月;
黃河兩岸開道口,人死大半里不著。”
這連年的久雨與黃河決堤,使得農民收成減少,一些破產的自耕農只得去當佃農。除了天災原因在國家成系統地剝削中,雜稅及各種派稅、徭役這些可伸縮量,到王朝後期是成倍增長。同樣地主對農民地剝削也是和國家相輔相成的,這樣兩者即協同又競爭,出現了剝削放大效應。這樣部分自耕農開始破產,官員為了保證地方賦稅又“只於見在戶中,分外攤配”其結果只能是“每年加配,流亡轉多”地主更加大力地剝削自耕農和佃農。這樣惡性循環,使得封建王朝就像這樣雪崩式的崩潰了。
捻軍起義
捻軍起義
捻軍與太平天國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現的。捻軍有民歌一首:
“一牛一驢廣種田,光蛋子子跟我玩。
瓦屋樓台少我債,專向大戶去要錢”

起義過程


捻軍建制

捻軍是在捻黨(“捻”系皖北方言,為一支一股之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捻黨組織產生於19世紀初(清嘉慶年間),是一種分散的農民小集團。
1855年七、八月間,建都尹溝時光、設陪都雉河集,張樂行自領黃旗,兼黃旗總目;蘇天福、龔得樹、韓老萬、侯士偉分別擔任黑、白、藍、紅各旗的總目。總旗之下有“大旗”,是組成捻軍的基本單位。大旗設大旗頭,稱“趟主”、大旗之下還有“小旗”,是最基層的組織。這種五旗軍制的組織形式,把處於分散狀態的捻軍初步統一起來。從此,這支力量成為北方反清武裝的主力。
捻軍起義
捻軍起義
張樂行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召集各路捻軍首領會盟、會議推舉張樂行為盟主,稱“大漢明王”,宣布信條,制定《行軍條例》,分設黃、白、紅、黑、藍五色旗,五色總旗各設總旗頭。
張樂行自領黃旗,兼黃旗總目
蘇天福領黑旗,黑旗總目
龔得樹領白旗,白旗總目
韓奇峰(老萬)領藍旗,藍旗總目
侯士偉領紅旗,紅旗總目
起義口號:救我殘黎,除奸誅暴,以減公憤。

捻軍歌謠

捻子起手渦河
亳州城子四方方,財主官府蹓下鄉;
窮人糧食被逼凈,居家老幼哭皇蒼。
亳州城子四方方,捻子起手渦河旁;
殺財主,打官府,大戶小戶都有糧。
想老樂
想老樂,盼老樂,老樂來了有吃喝;
他打仗,咱跟著,一齊同把清妖捉。
要想活命快入捻
要想活命快入捻,窮漢子跟著老樂干。
你拿刀,我拿鏟,非得搬掉皇家官。
東北西南兩條龍
張老樂,李老峰,東北西南兩條龍;
黃紅帥旗遮晴空,劫富濟貧為百姓。
(註:老樂,指捻軍領袖張樂行)

各地起義

1853年,太平軍北伐經過黃、淮流域,捻黨起義全面展開,小股的捻黨武裝鬥爭逐步匯合為大規模的捻軍武裝起義。起義以皖北為中心,遍布豫東南、魯西南、蘇北、鄂北地區,主要有張樂行、龔得樹、蘇添福、韓奇峰、侯士偉、王貫三、李昭壽、任乾、李大喜等10多支。但初期的捻軍“居則為民,出則為捻”,各自為戰,互不統屬。
1855年秋天,各路捻軍首領聚集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會盟,推張樂行為盟主,稱大漢永王(一作大漢明命王),統一號令,頒發布告,發布《行軍條例》,確立軍事紀律,建立五旗軍制。此後,捻軍開始聯合作戰,但仍以“打糧”奪取生活資料為主要目的,尚無明確的戰略目標。捻軍各部以淮北為根據地,四面出擊,隊伍有一定的發展。
捻軍起義
捻軍起義
1856年,河南、安徽等省清軍向淮北捻軍基地進攻。捻軍被迫由進攻作戰轉入防禦作戰,雉河集數度失守。為了擺脫被動局面,1857年春,張樂行率捻軍主力渡淮河南下,佔領三河尖(今河南固始東北)。時太平軍陳玉成、李秀成部正自安徽桐城北上舒城、六安一帶作戰。張樂行派龔得樹自三河尖南下,迎接北上的太平軍,3月,兩軍會師。太平軍在捻軍配合下,攻佔霍丘,交予捻軍駐守。此後,捻軍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與太平軍聯合作戰,但聽封而不聽調,時分時合。不久,因太平軍撤離,捻軍單獨抗擊清軍的圍攻,被迫轉入守勢,三河尖、霍丘、正陽關(今安徽壽縣西南)等地先後失守;又因內部發生矛盾,大批捻軍北歸,淮南捻軍兵力大減。
1858年5月,六安失守,張樂行遂率軍北上,於6月連克懷遠、臨淮、鳳陽,控制了淮河中游,切斷了清軍的水上交通。此後,捻軍又南下淮南,配合太平軍作戰,占定遠,援安慶。
1861年秋,太平天國戰略要地安慶失守,捻軍失去依託,難以立足,張樂行乃於是年12月率捻軍從定遠撤退,北歸潁上,淮南戰事結束。當捻軍主力南下之後,留在淮北的捻軍堅持鬥爭,后隨著淮南捻軍大批北歸,力量得到恢複壯大。各部捻軍依託圩寨抗擊清軍圍攻,保衛根據地,又採取東西並進方針,以流動作戰方式,進攻河南、山東、蘇北,擴大捻軍區域。在河南,孫葵心部、劉玉淵部於1859~1860年先後取得舞陽北舞渡、太康馬埠、汝陽(今汝南)野豬岡等殲滅戰的勝利,推動了豫東南陳大喜、張鳳林部捻軍起義。在山東,捻軍轉戰數十州縣,直達海濱。在蘇北,張宗禹部於1860年襲占重鎮清江浦。

節節敗退

1860年冬,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清廷急調蒙古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由直隸(約今河北)南下攻捻。捻軍在山東機動靈活地與清軍周旋,捕捉戰機。次年春,先後在巨野羊山集、菏澤李家莊、汶上楊柳集三敗僧格林沁。但淮北捻軍根據地卻日漸縮小。
1862年(清同治元年)5月太平天國重鎮廬州(今合肥)失守,清廷調集安徽、河南等地清軍,由僧格林沁統一調遣,對淮北捻軍南北夾擊。捻軍兵力分散,各自依託圩寨消極防守,被動挨打,抵擋不住清軍進攻。
1863年3月,雉河集失守,張樂行等2萬多將士先後殉難,淮北根據地喪失。雉河集之戰失敗后,張宗禹等率突圍出去的捻軍轉戰於河南、湖北,並一度進入淮北奪回雉河集;任化邦率部活動于山東各地。由於豫東南捻軍陳大喜部和其他農民起義武裝加入,力量得到一定的恢復。
1864年7月,太平天國天京(今南京)陷落,活動於鄂、豫、皖邊界地區的捻軍和太平軍余部遭清軍圍追堵截,損失慘重。
1864年12月,張宗禹、任化邦等率捻軍進入豫南,與遵王賴文光所統太平軍余部合併整編,組成了一支集中統一的捻軍部隊,賴文光被推為全軍統帥。整編后的捻軍逐步發展到10萬餘人,仍沿用五旗軍制,易步為騎,增強機動能力,作戰方式以快速流動、設伏圍攻見長。捻軍與清軍角逐於河南、山東,在快速流動中調動敵人,尋找戰機,在河南鄧州、南陽、魯山等地多次擊敗跟蹤追擊的僧格林沁軍。
1865年5月,在山東菏澤高樓寨之戰中,取得一舉擊斃僧格林沁、殲敵7000餘人的輝煌勝利。但戰後決策遲緩,未能進一步擴大戰果。其後,兩江總督、欽差大臣曾國藩奉命督辦直、魯、豫三省軍務,調集湘軍淮軍,採取重點設防、以靜制動的方略,變單純尾追為迎頭截擊與跟蹤追擊相結合。賴文光、張宗禹率捻軍時分時合,在清軍圈定的重點防區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往返穿插,流動游擊。
1866年夏,曾國藩又改取“聚兵防河”的方針。9月,捻軍在河南開封蘆花岡,擊潰豫軍,突破其沙河、賈魯河防線,突入山東境內。捻軍在山東搶渡運河未成,隨即折回河南。由於清軍的“圍剿”,捻軍長期處於流動游擊之中,沒有立腳的基地,得不到友軍的配合、支援,戰略上極其被動。賴文光深感“獨力難持,孤軍難立”,為了擺脫清軍的圍攻,遂於1866年10月在河南分兵:張宗禹率一部進軍陝西,聯絡回民起義軍,為西捻軍;賴文光率一部在中原堅持鬥爭,為東捻軍。
是年12月,賴文光率東捻軍3萬餘人,放棄進入山東運河東部地區的努力,經河南入湖北,準備佔領荊襄之地,相機入川。在鍾祥羅家集、安陸楊家河連獲兩捷,殲滅清軍數千人。但搶渡漢水未成,1867年2月尹隆河之戰又先勝后敗,傷亡將士1.8萬餘人,遭受嚴重挫折。而後數次搶渡漢水均為清軍所阻,被迫放棄入川、入陝計劃。6月,再入山東。時接替曾國藩負責“剿捻”的欽差大臣李鴻章採取“扼地兜剿”的方針,調集皖、豫、鄂、蘇、直、魯等省清軍,重兵防守黃河、運河、膠萊河。捻軍衝破清軍運河防線,卻又誤入膠萊絕地。在近150千米的地段,百營清軍築長牆、挖壕溝,分段防守,捻軍左衝右突,轉戰月余,才於8月中旬突破膠萊河防線,但仍未能跳出李鴻章的河防包圍圈,連戰皆敗,終於1868年1月在江蘇揚州境敗滅。
捻軍起義
捻軍起義
1866年11月,張宗禹率西捻軍3萬餘人進入陝西,次年1月,在西安東郊設伏,取得十里坡之戰的勝利,一舉圍殲湘軍3000餘人。隨後在回民起義軍的配合下,轉戰渭水南北,打破陝甘總督左宗棠“分扼要隘,布置關鎖”的長圍戰略,突進陝北。1867年底,張宗禹得知東捻軍處境危艱,遂率西捻軍由陝北渡黃河入山西,經豫北長驅冀中平原。但東捻軍已敗滅,西捻軍“進失所援,退無所歸”,遭到10餘萬清軍的圍追堵截。

起義結果


1868年4月,南下山東,重蹈東捻軍覆轍,陷入河防之圍,數次搶渡運河未成,連戰不利,損失嚴重。8月,在山東茌平徒駭河邊全軍覆沒。至此,捻軍起義戰爭基本結束。
張洛行及其子張喜、義子王宛兒被凌遲處死,行刑過程異常慘烈。
最先被凌遲的是張洛行的兩個兒子,劊子手用小刀剮取兩人身上的肉,強行要張洛行在旁邊觀看。張洛行不忍直視,痛苦地閉上雙眼,僧格林沁竟然命人將他的眼皮用線穿於額頂,逼迫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兒子被剮成一副骨架。
更讓人髮指的是,劊子手居然將兩個兒子的肉硬塞進張洛行的嘴裡,逼迫他吞下。張洛行吐出后對清軍大罵不止,劊子手索性用鐵鉤將他的舌頭勾了出來。
最後,劊子手開始折磨張洛行,他們整整凌遲了他一天,直到他體無完膚,才將他斬首,死狀極為慘烈。

著名戰役


1、高樓寨之戰
2、永城之戰
3、雉集團集團保衛戰

捻軍領袖


張樂行

張樂行(1810—1863)
渦陽縣城西北六公里張老家鄉人。
張樂行出生於地主豪紳家庭,1852年,皖北飢荒嚴重,張樂行與龔得樹等率捻眾萬餘人起義,在蘇魯豫皖交界的廣大地區活動,聲勢迅速擴大,各地捻眾紛紛起義響應。1855年秋,各路捻軍首領雲集雉河集(今安徽渦陽縣),成立聯盟,推張樂行為盟主,號稱大漢永王。組成捻軍,建立黃、紅、藍、白、黑五旗軍制,擴大隊伍,積極活動。1857年,張樂行率捻軍與太平天國陳玉成、李秀成部隊會師,被封為成天義,任征北主將,后改封沃王。與太平軍並肩戰鬥,使清政府大為恐慌,先後派勝保、袁甲三等人鎮壓捻軍。1863年,僧格林沁圍攻雉河集,捻軍遭受重大損失,張樂行在渦陽義門遇害。

韓奇峰

韓奇峰(?~1862),又名韓萬峰,字萬呼,當地百姓尊稱韓老萬,渦陽縣曹市集西北大韓庄人。捻軍藍旗總旗主。
韓奇峰先輩殷富,世代耕讀,為書香門第,但從未涉足仕途。至韓奇峰輩,家道中落,田產由祖輩的20 余頃減至8 頃余,房屋宅基尚寬綽。韓奇峰兄弟4 人,二弟韓清峰、三弟韓碧峰、四弟韓秀峰,皆讀書,通於文理,為農村中的知識分子。韓奇峰行俠尚義、抗官救民,為人排難解紛,是遠近聞名的“仁義光棍”。
咸豐初年,災禍頻仍,赤地千里,饑民結捻起義。韓奇峰不願為伍,與兄弟商量,一致拒門謝客。咸豐二年秋,十八鋪捻股起義,百姓雲集響應。因韓奇峰經常傾囊撫恤窮戶,在鄉鄰中極有聲望,入捻百姓欲舉韓奇峰為首,又恐其推託,索性將捻旗插在韓家門口,逼韓奇峰揭竿。鑒於此,韓奇峰反覆思量,定下決心,奔張樂行處結捻,領回一桿大藍旗。於是四鄉轟動,順河集、檀城集、西陽集、高爐集以及石弓山、殷廟等,方圓幾十里捻眾紛然附之,擁韓奇峰為總首領。藍旗很快成為捻軍中人數最多的一旗。一次,張樂行問及兵力事,韓奇峰答道:“我的人馬排起來,可以從雉河集排到亳州。”
咸豐五年(1855 年),捻軍開始出境活動,攻城略地。夏,韓奇峰與張樂行、龔德樹等捻軍聯合圍攻蒙城,擊潰團練,殺武舉黃廷萬。咸豐六年正月,捻軍雉河集會盟后,韓奇峰正式成為捻軍藍旗總旗主。三月間,清欽差大臣袁甲三,率清將崇安、邱聯恩、格綳額等分進合擊捻軍。韓奇峰和黑旗總旗主蘇天福率捻軍與徐州鎮總兵傅振邦清軍戰於永城苗村橋,失利;五月,張樂行、韓奇峰指揮捻軍迎戰清軍於白龍王廟,又失利。清軍遂進而圍攻雉河集。韓奇峰率藍旗捻軍與清軍戰於義門、雉河兩集,遣其子韓廣打頭陣,捻軍敗,兩集失陷,韓廣戰死。韓奇峰率部與張樂行部捻軍星夜疾馳,南下攻克淮河沿岸重鎮三河尖。清軍尾追。韓奇峰與張樂行等轉兵北上,收復雉河集。十一月,清軍再攻雉河集,捻軍戰敗,張樂行、韓奇峰等部捻軍退走宿州臨渙集(今屬濉溪縣),守澮河橋。清軍崇安部追至,藍旗捻軍配合白旗捻軍龔德樹部夜半殺入崇安軍營,大敗清軍。崇安僅以身免,率數騎連夜逃亳州。
咸豐七年正月,韓奇峰與張樂行、龔德樹、蘇天福率捻軍主力再次離開雉河集,順渦河東下,經蒙城到懷遠,再溯淮河西上,擊敗沿途清軍的阻擊,於二月上旬再佔三河尖,渡淮而南,與太平軍合作。兩軍開始了聯合軍事行動。中旬,韓奇峰率藍旗捻軍與太平軍陳玉成部聯合圍攻壽州,佔領正陽關。在此期間,韓奇峰遣三弟韓碧峰、四弟韓秀峰作為捻軍代表常駐太平軍中。張樂行、韓奇峰指揮捻軍拼力突圍,撤往六安地區。2000 余名藍旗捻軍戰士擔任阻擊任務,掩護大軍撤出,全部壯烈犧牲。
咸豐八年正月,韓奇峰與陳玉成聯軍攻打河南固始,未下。韓奇峰率部退返淮北,駐守雉河集。
同治元年(1862 年)十月,清軍進攻雉河集。張樂行調藍旗馳援。劉天福等部按兵不動,唯韓奇峰率部前往,守下張橋,與舒通額、蘇克金部大戰。清軍向圩寨內發炮轟擊,下張橋圩破。韓奇峰率部突圍,中彈犧牲,遺體葬於渦陽縣城東北青羊溝岸。

張宗禹

安徽渦陽人,清末捻軍領袖。初隨叔父、大漢盟主張樂行參加捻軍起義。後轉戰蘇豫陝鄂皖,受太平天國梁王封。1864年與太平天國遵王賴文光整編捻軍,以騎兵為主,步兵配合,流動作戰。1865年殲滅清科爾沁王僧格林沁部,並粉碎湘軍曾國藩的封鎖。1866年從河南率西捻軍入陝,聯合回民軍。1867年元月於西安灞橋大敗清軍,12月為援助遵王賴文光所率東捻軍從陝北南下,經山西至直隸,逼天津,南下山東,被清軍包圍。次年8月轉戰至駭河邊,下落不明。
張宗禹綽號小閻王,西捻之領袖也。渦陽城北十二里張大庄人,西南距張樂行故居之張老家八里,家有沃四千餘畝。宗禹生長於清嘉、道之間。旗人入主中國已百餘年,富厚之家,讀書之人,多奴顏婢膝,甘心屈服;而宗禹獨有種族革命思想,閉戶讀書而不屑應試,隱示不就滿人範圍之意。或勸進取,輒權此以應之日:“必須文章足登台閣,吾方應考試。”而暗中聯絡貧苦,潛蓄實力。迨樂行舉義,宗禹示揭竿而起,率領所部隨樂行抗清。

歷史意義


捻軍起義戰爭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湖北、陝西、山西、直隸八省,隊伍發展到數十萬人,消滅大量清軍和團練,沉重地打擊了清朝統治。捻軍起義戰爭,歷時18年,波及皖、魯、豫、蘇、陝等10個省區,殲滅清軍及地方團練十萬餘人,給清朝統治以沉重打擊,但也給北方的老百姓帶來了深重災難。捻軍在長期抗清作戰中,形成一套獨特的流動戰法,常能克敵制勝,但其領導者政治目光短淺,未能形成集中統一的領導和指揮,軍事上實行流寇主義,忽視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後期又分兵作戰,作戰指導盲動,導致被清軍逐個擊破,最終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