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楓樹壩水電站的結果 展開

楓樹壩水電站

具有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的水利樞紐工程

楓樹壩水電站位於珠江流域東江上游,廣東省龍川縣赤光鎮梅光村(原楓樹壩鎮),距縣城老隆鎮65 km,是一個具有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的水利樞紐工程。工程於1970年5月動工,兩台機組於1973年12月26日和1974年11月29日投產,工程總投資1.5億元,是中國建設速度快、造價低的水電廠之一。

水庫集雨面積5150平方公里,總庫容19.4億立方米,有效庫容12.5億立方米,屬不完全年調節水庫。電廠總裝機20萬 kW 。壩內式廠房。主壩壩型為混疑土寬縫、空腹重力壩,壩頂長400 m,最大壩高95.3米,壩底最大寬度87.1米,壩頂寬6.5米,壩頂高程為173.3米。

地理環境


廣東龍川楓樹壩水電站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的龍川中部偏北赤光鎮梅光村,這裡原為龍川縣楓樹壩鎮政府所在地,故名楓樹壩水電站。涉 及赤光、岩鎮車田、貝嶺4鎮24個行政村和國營鶴畲林場。保護區北部與和平縣接壤,東部部分地段與興寧市接壤。保護區界於東經115°16′46″—115°30′35″,北緯24°24′36″—24°38′0″之間,南北長約25.5km,東西寬約15km,總規劃面積15671公頃。
廣東龍川縣楓樹壩水電站大壩
廣東龍川縣楓樹壩水電站大壩
廣東省楓樹壩水電站現更名為廣東省粵電楓樹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2003年由廣東省楓樹壩水電站改制而 成),為廣東省粵電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是廣東省第二大常規水力發電站(第一為新豐江水電站)。電站位於珠江流域東江上游的龍川縣赤光鎮梅光村,公司辦公地點及生活區設在龍川縣縣城——老隆鎮,距離電站65公里,205國道貫穿老隆鎮,京九和廣梅汕鐵路在此交匯。
楓樹壩電站工程於1970年5月正式動工,1973年12月26日兩台機組全部投產發電。壩內式廠房,總裝機容量20萬千瓦,裝有2台15萬千伏安變壓器,供電線路有220千伏楓-龍(龍川)、楓-興(興寧),110千伏楓-庫線,35千伏近區線。實際多年平均發電量為5.1億千瓦時,歷年最大發電量為8.25億千瓦時(1975年),截止2008年底累計發電180億千瓦時。
楓樹壩水庫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灌溉為主併兼顧發電航運的綜合利用的水利樞紐工程。集雨面積5150平方千米,總庫容19.32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66米,相應庫容15.35億立方米,屬不完全年調節水庫。
大壩為混凝土寬縫重力壩,壩長400米,最大壩高95.3米,壩底最大寬度87.1米,壩頂寬6.5米,壩頂高程為173.3米。
近年來,公司在企業管理和安全生產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業績,曾創造了連續安全生產記錄2797天的紀錄,多次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表彰和獎勵。2007年公司榮膺“全國電力用戶滿意企業”稱號,2008年獲得粵電集團“AAA級先進發電企業”和中華總工會授予的“全國模範職工之家”榮譽稱號。目前,在粵電集團“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能源企業”的目標指引下,公司正致力於"打造責任楓電、構建和諧楓電、培育活力楓電"的企業文化建設,開展爭創粵電集團“AAAA級先進發電企業”活動。
楓樹壩庫區空氣清新,人煙稀少,生態濃郁,環境清幽,其水可直接飲用,既清且甘,被稱為“全省人民的大水缸”。
楓樹壩水庫
楓樹壩水庫
楓樹壩水庫水質良好,各項指標長期達到國家I類水質標準。這與東江上遊人民一直注意保護周邊生態環境有關。在庫區上游貝嶺鎮一農家的曬場上,有塊刻於清朝、有175人聯名開禁的石碑——三鄉遵示諭禁碑。其中計開禁條八條,有三條是禁止村民濫砍亂伐、破壞山林植被的,古時百姓希望通過這樣的鄉約,為子孫後代留下這一片青山綠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增長,楓樹壩水庫的水源勢必成為我省重點的飲用和工農業生產用水水源。1998年,廣東龍川楓樹壩省級自然保護區正式成立,以庫區水面為中心,南北長約25.5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主要保護對象為南亞熱帶至中亞熱帶南緣的森林植被及水源涵養林,區內整個生態系統及其生態環境,國家和省級保護的珍稀瀕危動植物。據初步調查,保護區內現已查明的國家保護植物種類有7科8種,均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保護區內適宜多種野生動物棲息繁衍,分佈有魚類102種;兩棲類動物14種;爬行動物有39種;鳥類有94種;哺乳類有38種。保護區的成立使得庫區環境保護拉開新篇章。遊人的到來,打破了楓樹壩的寧靜。一切歸於平靜后,楓樹壩又像是一塊溫潤的翡翠玉,靜靜地躺在龍川大地上。

水文水質


楓樹壩自然保護區位於東江上游,水資源豐富,楓樹壩水庫縱貫整
楓樹壩水庫
楓樹壩水庫
個自然保護區,是由定南水和尋鄔水二條河流組成丫型的欄河水庫,由東北向西南而下,流入東江。楓樹壩水庫始建於1970年,具有防洪、發電、供水、灌溉等多種功能.是我省目前第二大水力發電站,水庫上游集雨面積5150平方千米,水庫年均庫容7.48億立方米,年均水位1470
米,最大水深77米,年均水面面積30.05平方千米。保護區良好的植被,涵養了豐富的水源,避免了水土流失和水庫淤塞。使水庫得以永續利用。楓樹壩水庫水質良好,據1997-1999年連續三年對水庫內及庫下河段水質進行的22個項目監測分析,結果顯示,除cu一項為國家II類水質標準,其他皆達到國家I類水質標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增長,楓樹壩水庫的水源勢必成為我省重點的飲用和工農業生產用水水源。

生物資源


楓樹壩自然保護區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形成了較為獨特的生態環境,境內山連山,水連水,層巒疊嶂,林木蔥茂,珍禽異獸出沒無常,動植物資源豐富。
楓樹壩水庫
楓樹壩水庫
1、植物資源:據初步調查統計,楓樹壩保護區內具有真菌5科6屬6種;庫內藻類現已查明的有5門24屬49種;高等植物173科579屬907種。其中苔蘚植物7科11屬11種;蕨類植物22科35屬45種,裸子植物7科13屬20種;被子植物137科520屬831種,其中雙子葉植物112科390屬645種,單子葉植物25科130屬186種。
2、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區內現已查明的國家保護植物種類7科8種,均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3、動物資源:楓樹壩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偏僻,山高林密,水面廣闊,生態環境良好,適宜多種野生動物棲息繁衍。據初步調查,保護區內分佈有魚類102種;兩棲類動物14種;爬行動物有39種;鳥類有94種;哺乳類有38種。

自然景觀


楓樹壩自然保護區內有山有水,山映著水,水繞著山。庫區水面30.05平方千米,呈帶狀,時窄時闊,分支眾多,水質清澈,不時可見水鳥游弋,江面或低飛或高翔。春天的杜鵑,秋日的紅楓,萬頃碧濤中點綴出星星點點的紅色,剎是奪目。翠竹掩映下的兩三間白牆青瓦的農舍,讓人感受到農家的清閑和純樸。曲竅一帶,江窄壁陡,水清見底,兩岸壁如仞,碧水白雲青山,鳥語花香,使人留連忘返,有小三峽、小桂林的美譽,棄舟登岸,拾級而上,道旁一邊是古木參天,一邊是懸崖百尺,溪水潺潺,峰迴路轉,映入眼帘的幾棵紅豆紅星閃閃,依崖而眺。林海波濤層層疊疊,定點細看林密草茂,半尺厚的落葉踩上去沙沙作響,就像走在海綿路上。林木錯落有致,老藤左繞右纏攀緣而上,枯藤老樹上松鼠跳躍,鳥飛鶴鳴,彷彿置身世外桃源。

旅遊交通


楓樹壩大橋是楓樹壩水電站的配屬工程,距離大壩僅百餘米,站在大橋上電站大壩可一覽無餘。南北端分屬龍川縣赤光鎮和岩鎮,在2003年黎咀東江大橋建成通車之前,是(老)隆江(西)公路的咽喉。
大橋是1975年竣工的第二座T型剛構橋,是廣東省的第一座水庫內的公路橋樑,全長301米。由28米、64米二孔雙曲拱橋和二個預應力T型剛構加掛梁組成。跨主河槽的二個T型剛構由於水庫蓄水後橋下正常水位的水深達62米,所以主墩高達65米,是廣東省建成的第一座懸臂澆築預應力砼T型剛構和高橋墩的公路橋樑。兩個橋墩的基礎採用插筋錨固橋墩基礎來代替基礎嵌岩的方案。行走在楓樹壩大橋上,轟隆隆的大壩流水聲不絕於耳,俯瞰波濤洶湧的江面,如同水溪一般,既讓人感到驚險,又讓人心中不由生出許多豪情。
T型剛構懸臂長為29.6米,箱梁斷面為單箱雙室,每個T型剛構懸臂樑上布置114束鋼絲束,其中60束錨固在各接縫截面之頂板上,有54束黛固在各接縫截面之肋板上,豎向預應力盤是布置在肋中心,橫向預應力鋼束是布置在牛腿橫樑上,以改善牛腿橫樑的受力性能和增加安全度。
大橋原定於1971年建成通車,與楓樹壩水庫蓄水發電同步,但因北端(非拱橋部分)在即將竣工時坍塌,此段由另一工程局重新設計建造,南端的拱橋部分保留,屬少有的“一橋兩制”橋樑。全橋於1975年才竣工,期間過往車輛和人員由輪渡運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