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鱗癌

病症

肺鱗癌又稱肺鱗狀上皮細胞癌,包括梭形細胞癌,是最常見的類型,占原發性肺癌的40%~51%。肺鱗癌多見於老年男性,與吸煙有密切關係。肺鱗癌以中央型肺癌多見,並有胸管腔內生長的傾向,肺鱗癌早期常引發支氣管狹窄,或阻塞性肺炎。肺鱗癌生長緩慢,轉移晚,手術切除機會較多,5年生存率較高,肺鱗癌對放療、化療不如小細胞未分化癌敏感。

就診科室


● 胸外科、呼吸內科、腫瘤科

病因


● 肺鱗狀細胞癌的發病機制和病因仍不明確。
● 肺鱗狀細胞癌的發生與以下危險因素相關:長期、大量吸煙,長期接觸石棉、鉻、鎳、銅、錫、砷、放射性物質等致癌物質的工作環境、環境污染、肺部慢性疾病、遺傳因素、基因改變等。

癥狀


發熱

● 以此首發癥狀者佔20%~30%。肺鱗癌所致炎性發熱,多在38℃左右,很少超過39℃,抗生素治療可能奏效,常反覆發作,約1/3的患者可在短時間內反覆在同一部位發生肺炎。

咳嗽

● 咳嗽是最常見的癥狀,以咳嗽為首發癥狀者佔35%~75%。
● 對於吸煙或患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如咳嗽程度加重,次數變頻,咳嗽性質改變,如呈高音調金屬音時,尤其在老年人,要高度警惕癌變的可能性。

痰中帶血或咯血

● 痰中帶血或咯血亦是肺癌的常見癥狀,以此為首發癥狀者約佔30%。
● 咯血的特徵為間斷性或持續性、反覆少量的痰中帶血絲,或少量咯血,偶因較大血管破裂、大的空洞形成或腫瘤破潰入支氣管與肺血管而導致難以控制的大咯血

胸痛

● 以胸痛為首發癥狀者約佔25%。常表現為胸部不規則的隱痛或鈍痛。

檢查


X線檢查CT檢查

● 通過X線檢查、CT檢查是肺部病變最常見的檢查手段。
● 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還能看到由於支氣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氣腫、肺不張或病灶鄰近部位的浸潤性病變或肺部炎變。

支氣管鏡檢查

● 由於支氣管肺鱗癌多為中心型肺癌,通過支氣管鏡可直接窺察支氣管內膜及管腔的病變情況。
● 可採取腫瘤組織供病理檢查,或進行細胞學檢查,以明確診斷和判定組織學類型。

痰檢

● 痰細胞學檢查是肺癌普查和診斷的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
● 肺鱗狀細胞癌患者可在痰液中可找到脫落的癌細胞。
● 受限於痰液標本的採集、患者的配合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臨床上肺癌痰檢的陽性率不高。

腫瘤標誌物檢查

● 對於肺癌目前尚無一種可靠的血清癌標誌物用於診斷或普查。
● 癌胚抗原(CEA)、鱗癌抗原(Scc-Ag)、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對肺鱗狀細胞癌的診斷有一定意義。

組織病理學檢查

● 病理診斷為診斷肺癌的金標準。
● 病理診斷的標本可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如氣管鏡活檢、經皮的病灶穿刺活檢、胸腔積液的脫落細胞、經手術的取材等。

診斷


● 醫生診斷肺鱗狀細胞癌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的結果。
● 因為肺鱗狀細胞癌的表現並不具有特異性,因此病變的發現、定位多依靠影像學檢查,尤其是CT檢查。
● 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永遠是診斷的金標準,如有條件應儘可能獲得組織標本明確病理診斷。

分型


● 按照細胞的分化程度,可分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肺鱗狀細胞癌。

分期


● 肺鱗狀細胞癌一般按照國際抗癌聯盟的TNM分期系統進行分期,腫瘤(T),淋巴結轉移(N)和遠處轉移(M),從0期到IV期。0期為原位癌,分期越往後,腫瘤的分期越晚,預后越差。
● T1:腫瘤≤3cm,無周圍轉移。T2:腫瘤≥3cm,或向肺門擴散伴肺不張。T3:腫瘤已累及胸膜、橫膈及縱隔或距隆突不到2cm。T4:腫瘤已侵犯縱隔、心臟、大血管、食管、椎體、隆突或出現胸腔積液。
● N0:無淋巴結轉移。N1:支氣管周圍或同側肺門淋巴結轉移。N2:同側縱隔或隆突下淋巴結轉移。N3:對側肺門、縱隔或斜角肌、鎖骨上淋巴結轉移。
● M1:有遠處轉移。

鑒別診斷


● 肺鱗狀細胞癌多需要與肺結核、肺良性腫瘤、縱隔淋巴瘤、結節病等疾病鑒別。
● 鑒別診斷多需要通過影像學檢查、腫瘤標誌物檢查、痰檢、組織病理學檢查等多方面進行,其中組織病理學檢查為診斷的最重要依據。

治療


● 肺鱗狀細胞癌的治療是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

手術治療

● 外科治療是肺鱗癌首選和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對於早期的肺鱗癌患者可以達到治癒的目的。
● Ⅰ期(ⅠA、ⅠB)和Ⅱ期(ⅡA、ⅡB)的肺鱗狀細胞癌主要選擇手術治療達到根治目的。
● 可切除的ⅢA期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多數已有縱隔淋巴結轉移,如同側縱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結,經評估為可切除的N2,可先行新輔助化療後手術切除,或手術切除后再輔助化療。
● 手術方式可選擇傳統開胸手術、胸腔鏡手術等。

放化療

● 早期的鱗狀細胞癌患者行根治性手術后可不需要放化療。
● ⅠA期患者伴有高危因子,如腫瘤分化差、脈管內有瘤栓、楔形切除術后、切緣接近腫瘤邊緣等,應推薦術后輔助化療。完全切除術后的ⅠB期患者若腫瘤>4cm,術后輔助化療非常必要。
● 對於根治性切除后的患者輔助化療,可以減少微轉移,提高生存率,特別是無病生存率。
● 鱗狀細胞癌對射線有中等度的敏感性。
● 對於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肺鱗狀細胞癌、因疾病原因或患者不願接受手術者及Ⅱ期T3不宜切除及切緣陽性者,目前標準的治療為含鉑方案的化療和放射治療聯合的模式。

其他治療

● 通過注射胸腺肽白介素等免疫治療藥物對治療支氣管肺癌有輔助治療作用。
● 免疫治療,如程序性細胞死亡分子1(PD-1)及其受體(PD-L1)通路的單克隆抗體藥物,已經證實對肺鱗狀細胞癌有效。
● 抗血管生成藥物對於鱗狀細胞癌的療效仍存在一定爭議。
● 另外還有介入治療、光動力治療、中醫中藥治療等,但並非治療支氣管肺癌的主流手段。

危害


● 肺鱗狀細胞癌多為中心型,腫瘤往往較大,可能會引起咯血、阻塞性肺炎等癥狀,影響生活質量;嚴重的咯血還會危及生命。
● 腦轉移可引起頭痛、噁心、嘔吐、肢體活動障礙等癥狀;骨轉移還可導致疼痛;胸膜轉移可導致反覆胸腔積液,出現氣促、呼吸困難等癥狀。
● 晚期肺鱗狀細胞癌治療效果往往不佳,生存時間不長。

轉移性


● 肺鱗狀細胞癌會發生轉移。
● 轉移的方式主要為血行轉移、淋巴轉移、直接蔓延。
● 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有淋巴結、腦、胸膜、骨、肝臟、腎上腺。

預后


● 早期預后較好;中晚期預后較差。

預防


● 平時注意一下生活細節,注意生活規律,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 用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
●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 控制飲酒:酒精是多種致癌物質有溶劑,減少飲酒有助於減少癌症的發生率。
● 不吸煙:煙草含有多種致癌物質,吸煙也是癌症發生的誘因。
● 控制體重:避免體重過重或過輕,成年後要限制體重增幅不超過5kg,超重或過度肥胖容易導致患癌的危險性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