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峰寺

太白峰寺

位於泉港區南埔鎮太白峰山上的太白峰寺,是座歷史悠久、文化氛圍濃厚的禪寺,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距今約有1350年的歷史,素為莆田仙游惠安泉港四地群眾敬仰。據《泉州府志》載,太白峰山原名蓮花山,因四周群山環抱,層疊有序,如蓮花瓣,而其山峰包裹其中,似蓮花蕊而得名。

概況


南埔鎮南埔村的太白峰寺,是座歷史悠久、文化氛圍濃厚的禪寺,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
據載,太白峰原名蓮花山,太白峰寺原名為“聖善寺”,北宋端明殿學士蔡襄任泉州郡太守惠書“太白峰”三字。
太白峰海拔117米,山上林壑幽美,更以峰巒奇石著名。其有新舊兩座太白峰寺。整座寺院約佔地400多平方米,紅瓦飛檐,彩牆漆門,肅穆莊嚴。兩側都輔以走廊及護厝,把殿宇襯托得更為宏大壯觀。
殿堂大門上有兩塊匾額,最上面為瓷磚大匾,撰“聖善寺”三個顏體大字,下面為石匾,刻有“太白峰寺”四字。殿堂分上下廳,中以天井隔開。下廳前供彌勒佛,左立韋馱,右坐伽藍
上廳為大雄寶殿,廳內雕樑畫棟,色彩鮮艷。正中供2米多高的如來佛祖坐像,聖體鎏金,流光溢彩。佛祖左右的兩個佛龕中各供奉觀音菩薩地藏王,旁邊還有兩列高約0.8米的十八羅漢
大殿門前是一個約有250平方米的大石埕。東面還有三座建築:觀音堂、感恩寺和肖公墓。感恩寺位於其它二者上方的山坡上,是一座具有現代氣派的骨灰存放堂,面積約有400多平方米。
該寺是台胞投資興建的,泉港火葬新風日盛,當地群眾大多將先人骨灰存寄於此。
太白峰寺
太白峰寺
觀音堂處在下山的出口,是1998年新建的僅100多平方米的單層石築寺堂,主殿供奉觀世音大士。

歷史淵源


太白峰寺自蓓明禪師住持以來,寺中僧徒20多人,皆有學識,據說遠至新加坡佛教協會副主席達明禪師,近在莆田梅峰寺、仙游會元寺均有住持系出太白峰寺門下。久而久之,慕名而來的騷人墨客和地方士紳接踵而至,遠近香客趨之若鶩,村中民眾亦紛紛捐獻田園以作供佛之資。據寺中尚存的《捐獻田園序》石碑載,清光緒二十三年,村眾“獻田園於寺之前後左右,統計六十丘,給予寺僧管種,為奉佛資。”可見禪寺在清末影響之大及香火之盛。
在太白峰上,有新舊兩座太白峰寺。舊寺便是清朝所建、解放初又修建的殿宇,其面朝東南,依山勢建於山巔,下有地下室,因山土塌倒而堵塞。沿一條蜿蜒曲折的石階小道而上,便可達寺前的磚埕。寺門上有三塊石匾,中間是“太白峰”,左右分別為“謫仙過化”和“忠惠留蹤”,意指李白、蔡襄與太白峰的淵源。大門上亦刻“太白”二字的冠頭聯:太一峰中開梵宇,白雲天半護禪林。以上石刻字跡端莊穩重,皆出於近代惠邑雅士李慕韓之手。李先生學識淵博,書法頗有造詣,曾在此設館教學。舊寺現暫借三一教信徒作“青雲堂”。在寺后50米的空曠處,莆仙與泉港等地三一教信徒正集資興建一幢兩層石築結構、建築面積約800平方米的夏午堂,待竣工后便將青雲堂遷去,屆時可恢復舊寺佛堂面貌。
新寺亦坐北朝南,位於舊寺前面的坡下,建於1988年,也是在唐朝古寺大殿遺址上重建的。當年重建時掘出不少陶瓷碎片和唐磚殘塊,現仍存於寺院之中。殿堂 大門上有兩塊匾額,最上面 為瓷磚大匾,撰“聖善寺”三個 顏體大字,下面為石匾,刻有“太白峰寺”四字。門聯為“清泉再涌水長流,福地重興林茂盛”,表明寺院自古有之,當代重興。
殿堂分上下廳,中以天井隔開。下廳前供彌勒佛,左立韋馱,右坐伽藍,皆如真人大小,神情生動,栩栩如生。下廳柱上有聯曰:
蓮峰擁巍峨四山拱衛桑梓
太白倡詩禪一家史傳古人
對聯將歷史傳說與山寺景色融為一體,對仗工整,立意深遠。三個佛龕上都懸有木製大匾,中央的“大雄寶殿”四字匾額長約2米,寬約1米,四周雕刻著龍鳳圖案,上面是“龍鳳朝聖”,下面是“雙龍戲珠”,兩側是“雙龍朝匾”。兩邊的金匾稍小,分別題撰著“護持眾生”、“千佛之祖”,一樣精雕細鏤,表現出精湛的工藝技巧。兩邊護厝的走廊上,也供奉著兩尊菩薩,左廊上騎象的是普賢,右廊上駕獅的是文殊,皆有真人大小,慈眉善目,傳神生動。
值得一提的是那口唐朝時挖掘的六角古井,處在天井之右,經重新挖掘修砌后,深幽清澈,可供全寺用水。據說原來的古井盤上雕有清晰的圖紋,還有一個狀如瓶塞設計奇特的井蓋,可惜在1988年殿宇重建時被民工當作雜石填為地基。
大殿門前是一個約有250平方米的大石埕。埕地以平整的條石鋪設,周圍欄桿上的石板皆經精心磨製,鏤空著各種幾何形狀,石埕台階上的石柱雕刻著精緻的小石獅,其餘護欄的石柱皆雕成蓮花寶座形狀。石埕裡面井然有序地栽種著幾株青翠的塔松,欄桿外和寺院四周也長滿了蔥翠鮮綠的山花野草、茂密的龍眼樹,使禪寺籠罩著一種安詳恬靜的氛圍。在禪寺前面不遠處有一乾涸池塘,據說上世紀八十年代尚貯有池水,水清見底,乾旱不涸;風平無波時,寺宇峰巒洞石林木皆映入其中,水光山色,美不勝收。

史料記載


據《泉州府志〈卷七〉》載,太白峰原名蓮花山,因四周群山環抱,層疊有序如蓮花瓣,而其山峰包裹其中似蓮花蕊而得名。太白峰寺原名為“聖善寺”,《泉州府志》記載:北宋端明殿學士蔡襄任泉州郡太守,“山上有石,方如碑碣,蔡忠惠書‘太白峰’三字,刻其上。”蔡襄(字忠惠)的文才品德素為泉郡民眾所敬仰,爾後人們便以題刻稱呼山峰和山寺,逐漸把原有的名字淡忘了。
關於蔡襄峰石題字的緣由,民間流傳著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據說太白峰山巔原有一書院,蔡襄小時候在此讀書。一日寺里飼養的白雞不見了,因蔡襄家境貧寒,寺中和尚便懷疑雞被他偷去賣了。蔡襄含冤離開此地,往虎岩寺發憤苦學,終於功成名就。當其任泉州太守時,特地重遊舊地,題“太白峰”三字勒於石峰,以表清白。題名掌故還另有一說,相傳唐代詩仙李白曾賦游於此,對蓮花峰的美妙景觀大為讚歎,逗留於山巔書院多日,並於書院壁上題詩抒懷。蔡襄有感於斯,為紀念李太白留蹤,題“太白峰”。兩個傳說都為太白峰抹上動人的色彩,究竟孰更真切,一時也無法考證,或許蔡襄題字時,既心懷李白,又感慨自身,百感交集,也是頗符情理。
據寺中清代光緒年間的碑刻記載:“自李唐迄今興而復廢,經數百年沿及國朝,基址尚存,佛燈猶然普照。”相傳原在清代道光年間,古寺因年久失修而成廢墟,高僧蓓明禪師(民間稱豆乾佛)發願修復古寺,卻苦於資費不足。一日山上來了一位多年經商在外的鄉人,一聽要建太白峰寺,立即慷慨捐獻大筆銀兩。禪師大為感動,問其緣故,方知此鄉人行商至海中遇狂風巨浪,船隻將覆,心中大為惶恐,茫茫然間見浪潮中隱約有“太白峰寺”四個金字,連忙禱告,發願若能順利歸梓,將捐資修建古寺,禱告方畢,風波倏止。古寺興建之初,為解決山中飲水難題,蓓明禪師親自下到寺前的六角古井裡清淘泥沙,竟從中撈出一尊精巧的提籃觀音和一口銅鐘,鐘上鑄有“聖善寺”三字。這兩件事在周圍鄉民中引起了轟動,善男信女爭相捐資修寺,遂在舊址之後部興建坐北朝南進深三間、寬五開間的殿宇。

寺廟周圍


肖公墓與觀音堂相近,是清代舉人肖國華及其子嗣的墓園,乃其在台後裔肖如建先生所建。整個墓園皆由輝綠岩構築,布局設計講究,各類石雕造型精美,可以說是現代泉港民間石雕藝術之薈萃。其進深30米,面積約500多平方米,裡面的石塔、石亭翁仲以及石板上各種花鳥蟲魚和人物浮雕,姿態萬千,形神俱備,線條流暢清晰,顯現出精深的工藝技巧。墓園前二十米處有兩座八角石亭,高有7米左右,亭閣上端有兩層八角拱頂,每層僅以兩塊巨石磨製拱砌,這在泉港亭台建築中極為罕見。
太白峰海拔117米,山上林壑幽美,更以峰巒奇石著名。寺院東邊有一蓮花峰,疊嶂競秀,怪石嶙峋。該峰以眾多的怪石環抱而成柱峰,貌似天然蓮花,方圓約10多米,高達14米,主峰周旁還有小型峰石叢生,形似幼蓮出水,更是妍麗多姿。在主峰的峭壁上,豎刻著“佛光普照”四個遒勁奔放的大字,乃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先生所書。在太白峰舊寺之後原有“鳳尾石”和朱熹題字山岩。“鳳尾石”鱗次交疊,石色異彩,酷肖鳳尾,令人稱奇;據傳南宋大儒朱熹曾慕名游太白峰,在寺后石上題刻“太白峰”三字。可惜此二景皆在文革期間被毀。
山下一條平坦的水泥路自通港路隨山勢直上山頂,在山頂的入口處,正在動工興建一座高約16米的“滴水觀音”雕像。太白峰禪寺歷盡千年的世事輪迴,興而復廢,廢而復興,如今有新舊兩寺同存,風采日新。隨著太白峰風景區的進一步開發,太白峰禪寺這座千年古寺必將煥發出前所未有的魅力,為泉港的宗教及旅遊事業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