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鑊耳屋的結果 展開

鑊耳屋

廣府民居的典型代表

鑊耳屋,是嶺南傳統廣府民居的代表,因其山牆狀似鑊耳,故稱”鑊耳屋”,而鑊耳狀山牆在江南民居中稱為“觀音兜”。

其建築特點是瓦頂建龍船脊和山牆築鑊耳頂,用於壓頂擋風。一般為磚木結構,多都用青磚、石柱、石板砌成。青磚(麻石)砌牆,階磚鋪地,紅、白石板鋪天井,外牆壁均有花鳥、人物圖案,分佈於大珠江三角洲地區。

基本介紹


鑊耳屋
鑊耳屋
鑊耳屋是嶺南傳統民居的典型代表,以廣府風格的民居建築為主要代表,分佈於大珠江三角洲、粵西地區,因其在屋的兩邊牆上築起兩個像鑊耳一樣的擋風牆而得名。在明清時期的廣府民居中,一般是出過高官的村落,才有資格在屋頂豎起鑊耳封火山牆。鑊耳屋山牆砌成鑊耳狀,故稱“鑊耳屋”。
鑊,是古代的一種大鐵鍋。“鑊耳屋”因其山牆狀似鑊耳,故稱”鑊耳屋”。其建築特點是瓦頂建龍船脊和山牆築鑊耳頂,用於壓頂擋風。“鑊耳屋”一般為磚木結構,青磚(麻石)砌牆,階磚鋪地,紅、白石板鋪天井。潮汕、客家的民居建築亦有類似鑊耳山牆,粵北客家等地稱為“雲牆”或者是“茶壺環”。從正面看兩邊高聳的牆體呈鑊耳形,從側面看就像一個“凸”字,屋兩邊的鑊耳,其結構從檐口至頂端用兩排瓦筒壓頂並用灰塑封固,處理收口的工藝,是整座建築工程難度最高,造價最貴的地方。鑊耳的山牆可擋風入巷,讓風通過門、窗流入屋內;火災時,高聳的山牆可阻止火勢蔓延和侵入。
鑊耳屋象徵著官帽兩耳,具“獨佔鰲頭”之意,唯有功名的鄉紳方能採用,也是家境殷實的象徵。明清兩代,只要是發了財的村民,都會建造一所鑊耳屋以顯示其富有與氣派。間或也有以蠔殼代替青磚建造的鑊耳屋,很有特色,據說冬暖夏涼。如廣州市海珠區的黃埔古港小洲村、廣州番禺區的古村落、佛山順德的古村落就有用蠔殼砌牆的居屋。現存的鑊耳建築群有碧江金樓、黃飛鴻紀念館資政大夫祠錦綸會館、廬江書院、嶺南印象園、沙灣古鎮大旗頭古村黃埔村周氏大宗祠、黃埔南灣村、坑貝古村、塱頭古村、阮埇村、羅格孔家村、碧江村、大灣古村落、長岐古村、深井古村、九江煙南煙橋村、莘田村、松塘村、武壟村、莘村、黎邊村、逢簡村、璜溪村、蓮塘村、上岳村、大嶺村、汶塘古村、古蓬村、楪村、思本村、黎槎村、瓜嶺村、雅韶村、崗頭村等等。

結構布局


碧江金樓
碧江金樓
鑊耳屋的內部格局是廣東民居典型的“三間兩廊”的肌理。“三間”指的是排成一列的三間房屋,其中間為廳堂,兩側為居室。三間房屋前為天井。天井兩側的房屋即為“廊”。“兩廊”一般用作廚房或門房。這種廊檐相間的布局,刻意營造虛實相結合的意境,不但較於閉塞自封的北地建築更顯開放,而且還擰開了一道實用的閥門:一方面便於空氣流通、消暑散熱;另一方面靠著廊廡連接了建築的骨骼,起到隔絕風雨、遮擋陽光的作用。當然,有的鑊耳屋的間數不止如此。開間越多意味著等級越高,這自然與先民的等級觀念相關。

建築文化


資政大夫祠
資政大夫祠
鑊耳屋源起至今無明確的定論。傳說明朝時珠江三角洲一帶出過一位名叫梁儲的帝師,他告老還鄉時,依依不捨的皇帝問老師有何要求,梁儲奏請皇上准其在家鄉建一間仿照皇家建築式樣的房子,用於懷念皇上。鑒於梁儲曾為父親和自已擔任過老師,更是耿耿無私的忠臣,皇帝准了梁儲的奏請。梁太師於是在家鄉建造了這種略似皇宮但又具嶺南民居特色的鑊耳大屋。當然這只是在民間流傳的故事,而這種古建築的鑊耳確實頗像明朝文官的官帽,因而存載著明代的建築印記與文化信息。最早是只有取得功名的官宦人家才有資格享受這種鑊耳屋,體現出一種激勵讀書入仕,光宗耀祖的內涵。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堂皇雄偉的建築也慢慢平民化起來,但也只有大戶人家才有條件擁有這樣的豪宅,所謂“千兩黃金萬擔谷,夜夜笙歌鑊耳屋”,這又融合了衣食豐足和獨佔鰲頭的雙重涵意。
地處嶺南的這種鑊耳屋,山牆基本為黑色。這應是取自於五行上的南方屬火,而黑色屬水,水能克火,借用黑色的水來鎮南方之火的意象。從風水上講,中國山牆分五種,分別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形狀。鑊耳為金形山牆,金生水,水克火,具鎮火作用。常見的鑊耳屋脊都有兩頭翹起、昂首向天的龍船脊,屋頂中間還有站立的風水牛。龍是水天神物,而神牛也具有鎮水止雨作用,屬水神。
這些廣府村落的古老大屋,兩側上高高聳起的封火牆,做成鄉村灶頭炒菜用的大鐵鑊耳朵形狀,最原始的功用是阻止火勢惡化,體現了善良的人文關懷。因為昔日農村,到處禾稈成堆,蔗殼滿目,當火勢難遏時,風一吹就會禍上他家瓦頭。因此大多鑊耳屋山牆均用雙層磚砌成,內藏空氣層,做到對內隔熱散氣,對外防火避災,並且有效阻止火勢蔓延並禍及鄰居。
鑊耳山牆最直接的功能則是可遮擋太陽直射,減少屋內的悶熱。而高高的鑊耳山牆,可擋風入巷道,讓風通過門、窗流入屋內,令家居清涼如水。另外,鑊耳山牆上的窗戶窄窄地高開,既能防盜,又可避免北風直吹,還有避免“散氣”、“漏財”的作用。高大的廣府鑊耳屋,牆頭嵌以磚雕,飾以花蟲鳥獸,人物傳說等彩畫,為沉寂的牆壁添上蓬勃的生命氣息和藝術活力。這些布滿鑊耳的屋頂和四周的龍、牛、水草,都具有典型的嶺南親水文化內涵,體現了綿承千年的傳統藝術和古老的信仰。

代表性建築群


廣州增城的坑貝古村落
鑊耳屋
鑊耳屋
位於廣州增城的坑貝古村落,就是一處典型的廣府式鑊耳建築群。村內的古民居建築均建於明末清初,迄今已有400餘年歷史。建築群整整有5排10列,呈“井”字形分佈,這是廣府民居中最有名的棋盤式布局。建築群中每一個獨立房屋的構造基本上相同,都是硬山頂,碌灰筒瓦,鑊耳封火山牆。房屋的排與列之間,有用青石板鋪就的縱橫青雲巷,寂靜無聲地給人以幽深的感覺。坑貝村房屋的建造材料除了青磚,還用紅色的砂礫岩石砌成牆裙、裝飾門框、雕成石柱,給村子增添了幾分氣派。
坑貝村始建於明末,當時一位毛姓官吏讓兩個兒子在此建房居住,兩個兒子於是分別選址建房,並在周邊不斷擴大,最終形成了兩個相距僅有1.5公里的村落。坑貝是其中一個,另外一個現在也保存比較完好,稱為“蓮塘”。由於保存完好,除了整齊古樸的鑊耳建築群外,村子還保留著面積達6000平方米的半月形風水塘,以及仍發揮功能的禾坪、圍牆和街前路。仔細觀察,整個村落的鑊耳屋後排比前排地勢略高,縱向的小巷在連通前後的同時,還修築有一條條排水溝,這樣雨水會順著地勢,一直排放到村前的水塘,而不會倒灌進屋子裡。
郁南大灣古建築群
走進雲浮市郁南縣大灣鎮,靜靜聳立的大灣古建築群進入視野,以大灣寨(五星村)古建築最為集中,因從未經過大修大改,原汁原味地完好保存了傳統的自然風貌和古代村落布局。大灣古建築群為明清時期的古民居,群景區面積2平方公里,迄今保存完好的古宅有46座,其中古民居大屋27座,祠堂19座,廟宇1座,有14座2被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大灣寨村被評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大灣古建築群的布局以方塊為主,外部封閉,內部以縱橫巷道連繫,中以天井作間隔方式採光。一般採用縱向三、五、七座排列,逐級升高台基,兩側分別各有一排和兩排廂房(兩排俗稱雙登帶),有的置有前後小院。橫向亦有一座三門,多至首排三座七門,外加圍牆、花廳轎廳、後花園等構成。
鑊耳屋
鑊耳屋
建築群的鑊耳變化多樣。大屋的前後牆與側牆建造高大風火山牆(俗稱鑊耳屋),配飾各種灰塑圖案,講究裝飾美觀與氣勢。建築群的灰塑藝術最具特色。在建築物脊下、山牆、墀斗均有灰塑,不論深淺浮雕、鏤雕均出神入化,題材豐富,有壁畫式、圖案式,造形百態千姿,畫面生動。正門、大廳、以及各廂的牆瓦面下都用白灰批出一條裝飾帶,用以繪壁畫。其檐板、斗拱、雀替、駝峰、屏風、神樓等木雕花板,以及內外石雕、磚雕、柱礎、陶瓷塑、欄板、木雕花窗等爭奇鬥勝,又互相襯托,千姿百態。
佛山市南海區西城村古建築群
在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的西城村六條古老巷子里,也靜卧著連片清朝鑊耳屋古建築群。被西城村人稱之為“六巷”的地方:包括“榮陽首里”“朱正邸”“家樂里”“青雲巷”“居仁里”“悉里”六條古老巷子。其中,在有著300多年歷史的“榮陽首里”的青石板小巷裡,只見清一色的“鑊耳屋”錯落有序地分列兩旁,是西城村保存比較完整清代石巷。六條巷子中的鑊耳屋超過30間,最古老的有300餘年歷史,不少也有100多年。遠觀建築群似大同小異,近觀卻會發現鑊耳的大小形狀不一。誰家鑊耳大,選材講究,裝飾堂皇,就說明誰家越有財勢。鑊耳屋內里格局基本為“一廳兩房”或“一房兩廳”,多為磚木結構,青磚砌牆,階磚鋪地。屋頂鑊耳狀的瓦片裝潢細緻入微,清晰可見的瓦中雕刻著花鳥蟲魚,寓意吉祥。就在這裡的鑊耳屋群,不知出過多少名門望族、巨賈豪紳,文武舉人。而這些鑊耳屋內,也不知換過多少主人,但門庭依舊,老屋小巷互相輝映,與其他街道的色彩與風格確是大相徑庭。
佛山市三水區大旗頭村古建築群
鑊耳屋
鑊耳屋
建於清代光緒年間的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大旗頭村古建築群,是廣府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為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所建。該村為梳式布局,聚族而居,民居、祠堂、家廟、第府、文塔、曬坪、廣場、池塘兼備,布局協調,風格統一。建築群坐西向東,以池塘前後為背景的總體布局,前面開闊,背面封閉。整個村佔地約52000平方米,古建築群面積約14000平方米,前臨半畝魚塘,塘基砌以三石塊,突出部分狀如壺嘴,塘邊有一筆形古塔——文塔,塔下有兩方石,大者高三尺許,形如硯,小者方塊狀如印,組成一個明顯的“文房四寶”齊全的人文景觀,寄希望後代“讀書做官”之意。建築群均採用硬山頂鍋耳式封火山牆,住宅形式為“三間兩廊”式。山牆頂為鍋耳式封火山牆,下有草尾裝飾,入戶門為框門,上有門罩,大旗頭村每棟住宅的牆裙至少有40公分,且為大石板牆裙,加強了防潮效果。房屋結構為山牆承重。大旗頭村的下水道排水系統合理,所有屋檐的雨水排到天井小巷,自“滲井”泄入暗渠,經暗渠全部排入水塘。小巷全部以條石鋪砌,方便清理暗渠和疏浚下水道。
大旗頭村中的居民全部姓鄭,古建築群的房堂建成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分房過程。隨著一房一房分下去,每分一房人建一幢房屋,建了房屋又建神祠堂、家廟,久而久之,就這樣形成整齊劃一、密集的村落建築群組。古建築群中的祠堂、家廟共五座,型制基本相同,分別是:裕禮鄭公祠、鄭氏宗祠、振威將軍家廟、尚書第、建威第。
大旗頭村古建築群的住宅結構布局基本相同,都是有著鑊耳形封火山牆的青磚大瓦房,整齊地排成數列,遠看整齊肅穆,氣勢不凡。而流線形的屋冠卻又平抹上幾分溫柔的色彩。漫步於大旗頭村,看著輕塵下的雕刻和壁畫,聽著那些陳年舊事的娓娓道來,彷彿是在聽著一首宗族繁衍歷史無聲的歌。
陽山大禾崗學發公祠
鑊耳屋
鑊耳屋
民國時期,海外僑胞受到西方潮流的影響,融合西方文化與傳統文化,創建了具有中西風格的鑊耳洋樓。如位於清遠市陽山縣七拱鎮的大禾崗學發公祠,是上世紀30年代富商朱海均所建。朱海均,(1875~1951),七拱朱屋排人。少時耕田為生,民國初期到南洋打工。後來,開採錫礦,投資經商,遂成巨富。於是,返鄉修建學發公祠等。曾捐獻白銀三萬兩,支持祖國抗戰。學發公祠一座融合中西建築風格的宏偉建築。建築面積達一萬多平方米,有182間房屋。末代榜眼朱汝珍親臨參觀,“見其宏壯之規模,為北江數府州所未有”。其門與廳有民國政要陳濟棠、余漢謀、李漢魂等題贈匾聯。
始建於1932年的學發公祠,主體分二大塊:前半部是以宗祠為中心的客家圍屋,後半部為三幢連體、鑊耳屋頂的四層洋樓,以及左、右各一座未蓋屋頂、四層鋼筋水泥結構炮樓。主樓上有蓋桁角和封火牆,既有嶺南傳統祠堂建築肅穆端莊、規整有序的特點,又帶有鮮明西方藝術特徵。該樓採用當時最先進的現代西方建築技術,原材料多是從香港、英國進口的紅毛泥(水泥)、鋼筋、鋼管、地磚、花窗、坤甸木等。主體建築為鋼筋水泥結構,東、西幢樓板預留空位,準備建造電梯。幢與幢之間設有天井,便於採光通風。兩側建有蓄水池,以供日常用水,兼防火災。四層的房頂上架桁桷,蓋以琉璃瓦,屋脊飾以龍船嵴,兩端砌起鑲嵌琉璃瓦的鑊耳山牆。
學發公祠主樓的廊、柱、頂、窗、門大量使用了西方建築樣式,房屋門楣、窗楣的壁畫或泥塑的圖案、花紋明顯吸收了西方建築藝術的圖案,每層樓都設左右兩個迴廊天井並採用綠陶瓷作圍欄,木閣樓板上鋪設花階磚,充滿著濃郁的西洋風情。樓頂還設有平台,中路平台頂部的裝飾圖案又有伊斯蘭建築的神韻,十分精美獨特。

鑊耳屋的故事


鑊耳屋是嶺南傳統民居的代表,在佛山丹灶西城村六條古老巷子里,藏著連片清朝鑊耳屋古建築群。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築,是丹灶新農村規劃中重點突出的一部分。昨日,記者來到這片古建築最密集的地區——西城村六巷街,一睹其風采。
徜徉六巷細品“鑊耳”
晨光初現,徜徉在西城這條小村裡,映入眼帘的,是清一色的鑊耳屋頂、水磨磚牆,木雕屏風,麻石板路……村前老井旁幾位阿姨拿著衣服在洗涮,一切顯得古樸而幽靜。
這裡便是被西城村人稱之為六巷的地方,六巷是六條古老巷子的統稱——“榮陽首里”、“朱正邸”、“家樂里”、“青雲巷”、“居仁里”、“悉里”。在有著300多年歷史的”榮陽首里“青石板小巷裡,伴隨著久經風霜的循上石階,清一色的“鑊耳屋”錯落有致,分列兩旁。據專家介紹,這裡是西城村保存比較完整的清代石巷。村中年近六旬的文叔告訴記者,六條巷子中的鑊耳屋超過30間,不少已有100多年歷史,最古老的甚至有300餘年。
站在“榮陽首里”巷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瓦頂的龍船脊和“鑊耳”,上面不僅裝飾了花草蟲魚等寓意吉祥的圖案,而且兩邊用青磚壘起的“鑊耳風火牆”,亦比一般瓦屋牆堅固許多。文叔領著記者走進屋內,撫摸著殘舊卻異常堅固的牆身告訴記者:“風火牆既可遮蔽斜射陽光,又可用來擋風擋火。”
行走青磚石板之間,細細品味每一間老屋,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紅彤彤的對聯。在一間有著200餘年歷史的鑊耳屋前,“和順滿門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的一紙嶄新吉祥對聯引得記者駐足細看,對聯句句祝福,透著淳樸。而中間秀氣的木門,門楣上裝飾著花草灰雕、木雕,還有各項蟲魚、故事壁畫,以及唐詩、宋詞為內容的書法,與對聯交相輝映,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巧妙和諧地融洽在一起。
走進數間“塵封”已舊的大屋,內里格局基本為“一廳兩房”,部分是“一房兩廳”,且多為磚木結構,青磚砌牆,階磚鋪地,白石圍井,處處無不透著南方人的靈巧與細緻,歷經百年滄桑,依舊屹立不倒。
細緻“鑊耳”身份象徵
在西城村,在六條古巷,看到的大大小小十間鑊耳屋的遠觀似大同小異,但近觀卻發現,鑊耳大小形狀不一,古屋間其實也有身份之別。
文叔自豪介紹,這種鑊耳屋象徵著官帽兩耳,有“獨佔鰲頭”之意,只有有功名的村人才能採用,多年過去了,巷子里不知出過多少名門望族、巨賈豪紳,而這些鑊耳屋,也不知換過多少主人,但門庭依舊,老屋小巷相輝映,與其他街道的色彩與氛圍大相徑庭。
來到昔日的“大戶人家”屋中,屋頂鑊耳狀的瓦片裝潢細緻入微,清晰可見的瓦中雕刻,花鳥蟲魚,寓意吉祥。“誰家鑊耳大,選材講究,裝飾堂皇,誰家就越有財勢。”文叔笑說。
“兩邊潘,中間游,飽飯嘆風流!”這是西城村六巷流傳百年的戲說,據文叔介紹,由於六巷主要以潘姓及游姓村人為主,而在清朝時期,鑊耳屋在嶺南當地盛極一時,這句民間戲言,充分反映了當地村民年間收穫后,徜徉古屋,鄰里和睦的欣榮場面。
傳統“鑊耳”期待保護
據悉,文叔最近正忙於修編族譜,他表示,昔日就在這裡的鑊耳屋群,出過不少文武舉人。清朝咸豐年間,人口鼎盛,不少鄉親在外發跡后,都回到家鄉大興土木,如今看到的鑊耳屋便是其中一部分。
然而,踱至六巷走道石階處,他指著眼前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無奈說道,這裡也曾是鑊耳屋群,但由於保護不周等原因,不是被拆,就是遭到自然災害破壞,如今已經荒廢。他強調,現在住在老屋的村民越來越少,曾經繁華一時的六巷,由於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村人選擇了遷居市區,如今村裡仍然有100多人堅守著這片古屋。留守的村民,眼看鑊耳屋日漸凋零破敗,心裡急切盼望著相關部門能制定相關措施,好好保存這些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