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鑊耳屋的結果 展開
- 廣府民居的典型代表
- 雅韶十八座
鑊耳屋
廣府民居的典型代表
鑊耳屋,是嶺南傳統廣府民居的代表,因其山牆狀似鑊耳,故稱”鑊耳屋”,而鑊耳狀山牆在江南民居中稱為“觀音兜”。
其建築特點是瓦頂建龍船脊和山牆築鑊耳頂,用於壓頂擋風。一般為磚木結構,多都用青磚、石柱、石板砌成。青磚(麻石)砌牆,階磚鋪地,紅、白石板鋪天井,外牆壁均有花鳥、人物圖案,分佈於大珠江三角洲地區。
鑊耳屋
鑊,是古代的一種大鐵鍋。“鑊耳屋”因其山牆狀似鑊耳,故稱”鑊耳屋”。其建築特點是瓦頂建龍船脊和山牆築鑊耳頂,用於壓頂擋風。“鑊耳屋”一般為磚木結構,青磚(麻石)砌牆,階磚鋪地,紅、白石板鋪天井。潮汕、客家的民居建築亦有類似鑊耳山牆,粵北客家等地稱為“雲牆”或者是“茶壺環”。從正面看兩邊高聳的牆體呈鑊耳形,從側面看就像一個“凸”字,屋兩邊的鑊耳,其結構從檐口至頂端用兩排瓦筒壓頂並用灰塑封固,處理收口的工藝,是整座建築工程難度最高,造價最貴的地方。鑊耳的山牆可擋風入巷,讓風通過門、窗流入屋內;火災時,高聳的山牆可阻止火勢蔓延和侵入。
鑊耳屋象徵著官帽兩耳,具“獨佔鰲頭”之意,唯有功名的鄉紳方能採用,也是家境殷實的象徵。明清兩代,只要是發了財的村民,都會建造一所鑊耳屋以顯示其富有與氣派。間或也有以蠔殼代替青磚建造的鑊耳屋,很有特色,據說冬暖夏涼。如廣州市海珠區的黃埔古港和小洲村、廣州番禺區的古村落、佛山順德的古村落就有用蠔殼砌牆的居屋。現存的鑊耳建築群有碧江金樓、黃飛鴻紀念館、資政大夫祠、錦綸會館、廬江書院、嶺南印象園、沙灣古鎮、大旗頭古村、黃埔村、周氏大宗祠、黃埔南灣村、坑貝古村、塱頭古村、阮埇村、羅格孔家村、碧江村、大灣古村落、長岐古村、深井古村、九江煙南煙橋村、莘田村、松塘村、武壟村、莘村、黎邊村、逢簡村、璜溪村、蓮塘村、上岳村、大嶺村、汶塘古村、古蓬村、楪村、思本村、黎槎村、瓜嶺村、雅韶村、崗頭村等等。
碧江金樓
資政大夫祠
地處嶺南的這種鑊耳屋,山牆基本為黑色。這應是取自於五行上的南方屬火,而黑色屬水,水能克火,借用黑色的水來鎮南方之火的意象。從風水上講,中國山牆分五種,分別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形狀。鑊耳為金形山牆,金生水,水克火,具鎮火作用。常見的鑊耳屋脊都有兩頭翹起、昂首向天的龍船脊,屋頂中間還有站立的風水牛。龍是水天神物,而神牛也具有鎮水止雨作用,屬水神。
這些廣府村落的古老大屋,兩側上高高聳起的封火牆,做成鄉村灶頭炒菜用的大鐵鑊耳朵形狀,最原始的功用是阻止火勢惡化,體現了善良的人文關懷。因為昔日農村,到處禾稈成堆,蔗殼滿目,當火勢難遏時,風一吹就會禍上他家瓦頭。因此大多鑊耳屋山牆均用雙層磚砌成,內藏空氣層,做到對內隔熱散氣,對外防火避災,並且有效阻止火勢蔓延並禍及鄰居。
鑊耳山牆最直接的功能則是可遮擋太陽直射,減少屋內的悶熱。而高高的鑊耳山牆,可擋風入巷道,讓風通過門、窗流入屋內,令家居清涼如水。另外,鑊耳山牆上的窗戶窄窄地高開,既能防盜,又可避免北風直吹,還有避免“散氣”、“漏財”的作用。高大的廣府鑊耳屋,牆頭嵌以磚雕,飾以花蟲鳥獸,人物傳說等彩畫,為沉寂的牆壁添上蓬勃的生命氣息和藝術活力。這些布滿鑊耳的屋頂和四周的龍、牛、水草,都具有典型的嶺南親水文化內涵,體現了綿承千年的傳統藝術和古老的信仰。
廣州增城的坑貝古村落
鑊耳屋
坑貝村始建於明末,當時一位毛姓官吏讓兩個兒子在此建房居住,兩個兒子於是分別選址建房,並在周邊不斷擴大,最終形成了兩個相距僅有1.5公里的村落。坑貝是其中一個,另外一個現在也保存比較完好,稱為“蓮塘”。由於保存完好,除了整齊古樸的鑊耳建築群外,村子還保留著面積達6000平方米的半月形風水塘,以及仍發揮功能的禾坪、圍牆和街前路。仔細觀察,整個村落的鑊耳屋後排比前排地勢略高,縱向的小巷在連通前後的同時,還修築有一條條排水溝,這樣雨水會順著地勢,一直排放到村前的水塘,而不會倒灌進屋子裡。
郁南大灣古建築群
走進雲浮市郁南縣大灣鎮,靜靜聳立的大灣古建築群進入視野,以大灣寨(五星村)古建築最為集中,因從未經過大修大改,原汁原味地完好保存了傳統的自然風貌和古代村落布局。大灣古建築群為明清時期的古民居,群景區面積2平方公里,迄今保存完好的古宅有46座,其中古民居大屋27座,祠堂19座,廟宇1座,有14座2被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大灣寨村被評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大灣古建築群的布局以方塊為主,外部封閉,內部以縱橫巷道連繫,中以天井作間隔方式採光。一般採用縱向三、五、七座排列,逐級升高台基,兩側分別各有一排和兩排廂房(兩排俗稱雙登帶),有的置有前後小院。橫向亦有一座三門,多至首排三座七門,外加圍牆、花廳轎廳、後花園等構成。
鑊耳屋
佛山市南海區西城村古建築群
在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的西城村六條古老巷子里,也靜卧著連片清朝鑊耳屋古建築群。被西城村人稱之為“六巷”的地方:包括“榮陽首里”“朱正邸”“家樂里”“青雲巷”“居仁里”“悉里”六條古老巷子。其中,在有著300多年歷史的“榮陽首里”的青石板小巷裡,只見清一色的“鑊耳屋”錯落有序地分列兩旁,是西城村保存比較完整清代石巷。六條巷子中的鑊耳屋超過30間,最古老的有300餘年歷史,不少也有100多年。遠觀建築群似大同小異,近觀卻會發現鑊耳的大小形狀不一。誰家鑊耳大,選材講究,裝飾堂皇,就說明誰家越有財勢。鑊耳屋內里格局基本為“一廳兩房”或“一房兩廳”,多為磚木結構,青磚砌牆,階磚鋪地。屋頂鑊耳狀的瓦片裝潢細緻入微,清晰可見的瓦中雕刻著花鳥蟲魚,寓意吉祥。就在這裡的鑊耳屋群,不知出過多少名門望族、巨賈豪紳,文武舉人。而這些鑊耳屋內,也不知換過多少主人,但門庭依舊,老屋小巷互相輝映,與其他街道的色彩與風格確是大相徑庭。
佛山市三水區大旗頭村古建築群
鑊耳屋
大旗頭村中的居民全部姓鄭,古建築群的房堂建成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分房過程。隨著一房一房分下去,每分一房人建一幢房屋,建了房屋又建神祠堂、家廟,久而久之,就這樣形成整齊劃一、密集的村落建築群組。古建築群中的祠堂、家廟共五座,型制基本相同,分別是:裕禮鄭公祠、鄭氏宗祠、振威將軍家廟、尚書第、建威第。
大旗頭村古建築群的住宅結構布局基本相同,都是有著鑊耳形封火山牆的青磚大瓦房,整齊地排成數列,遠看整齊肅穆,氣勢不凡。而流線形的屋冠卻又平抹上幾分溫柔的色彩。漫步於大旗頭村,看著輕塵下的雕刻和壁畫,聽著那些陳年舊事的娓娓道來,彷彿是在聽著一首宗族繁衍歷史無聲的歌。
陽山大禾崗學發公祠
鑊耳屋
始建於1932年的學發公祠,主體分二大塊:前半部是以宗祠為中心的客家圍屋,後半部為三幢連體、鑊耳屋頂的四層洋樓,以及左、右各一座未蓋屋頂、四層鋼筋水泥結構炮樓。主樓上有蓋桁角和封火牆,既有嶺南傳統祠堂建築肅穆端莊、規整有序的特點,又帶有鮮明西方藝術特徵。該樓採用當時最先進的現代西方建築技術,原材料多是從香港、英國進口的紅毛泥(水泥)、鋼筋、鋼管、地磚、花窗、坤甸木等。主體建築為鋼筋水泥結構,東、西幢樓板預留空位,準備建造電梯。幢與幢之間設有天井,便於採光通風。兩側建有蓄水池,以供日常用水,兼防火災。四層的房頂上架桁桷,蓋以琉璃瓦,屋脊飾以龍船嵴,兩端砌起鑲嵌琉璃瓦的鑊耳山牆。
學發公祠主樓的廊、柱、頂、窗、門大量使用了西方建築樣式,房屋門楣、窗楣的壁畫或泥塑的圖案、花紋明顯吸收了西方建築藝術的圖案,每層樓都設左右兩個迴廊天井並採用綠陶瓷作圍欄,木閣樓板上鋪設花階磚,充滿著濃郁的西洋風情。樓頂還設有平台,中路平台頂部的裝飾圖案又有伊斯蘭建築的神韻,十分精美獨特。
鑊耳屋是嶺南傳統民居的代表,在佛山丹灶西城村六條古老巷子里,藏著連片清朝鑊耳屋古建築群。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築,是丹灶新農村規劃中重點突出的一部分。昨日,記者來到這片古建築最密集的地區——西城村六巷街,一睹其風采。
徜徉六巷細品“鑊耳”
晨光初現,徜徉在西城這條小村裡,映入眼帘的,是清一色的鑊耳屋頂、水磨磚牆,木雕屏風,麻石板路……村前老井旁幾位阿姨拿著衣服在洗涮,一切顯得古樸而幽靜。
這裡便是被西城村人稱之為六巷的地方,六巷是六條古老巷子的統稱——“榮陽首里”、“朱正邸”、“家樂里”、“青雲巷”、“居仁里”、“悉里”。在有著300多年歷史的”榮陽首里“青石板小巷裡,伴隨著久經風霜的循上石階,清一色的“鑊耳屋”錯落有致,分列兩旁。據專家介紹,這裡是西城村保存比較完整的清代石巷。村中年近六旬的文叔告訴記者,六條巷子中的鑊耳屋超過30間,不少已有100多年歷史,最古老的甚至有300餘年。
站在“榮陽首里”巷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瓦頂的龍船脊和“鑊耳”,上面不僅裝飾了花草蟲魚等寓意吉祥的圖案,而且兩邊用青磚壘起的“鑊耳風火牆”,亦比一般瓦屋牆堅固許多。文叔領著記者走進屋內,撫摸著殘舊卻異常堅固的牆身告訴記者:“風火牆既可遮蔽斜射陽光,又可用來擋風擋火。”
行走青磚石板之間,細細品味每一間老屋,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紅彤彤的對聯。在一間有著200餘年歷史的鑊耳屋前,“和順滿門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的一紙嶄新吉祥對聯引得記者駐足細看,對聯句句祝福,透著淳樸。而中間秀氣的木門,門楣上裝飾著花草灰雕、木雕,還有各項蟲魚、故事壁畫,以及唐詩、宋詞為內容的書法,與對聯交相輝映,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巧妙和諧地融洽在一起。
走進數間“塵封”已舊的大屋,內里格局基本為“一廳兩房”,部分是“一房兩廳”,且多為磚木結構,青磚砌牆,階磚鋪地,白石圍井,處處無不透著南方人的靈巧與細緻,歷經百年滄桑,依舊屹立不倒。
細緻“鑊耳”身份象徵
在西城村,在六條古巷,看到的大大小小十間鑊耳屋的遠觀似大同小異,但近觀卻發現,鑊耳大小形狀不一,古屋間其實也有身份之別。
文叔自豪介紹,這種鑊耳屋象徵著官帽兩耳,有“獨佔鰲頭”之意,只有有功名的村人才能採用,多年過去了,巷子里不知出過多少名門望族、巨賈豪紳,而這些鑊耳屋,也不知換過多少主人,但門庭依舊,老屋小巷相輝映,與其他街道的色彩與氛圍大相徑庭。
來到昔日的“大戶人家”屋中,屋頂鑊耳狀的瓦片裝潢細緻入微,清晰可見的瓦中雕刻,花鳥蟲魚,寓意吉祥。“誰家鑊耳大,選材講究,裝飾堂皇,誰家就越有財勢。”文叔笑說。
“兩邊潘,中間游,飽飯嘆風流!”這是西城村六巷流傳百年的戲說,據文叔介紹,由於六巷主要以潘姓及游姓村人為主,而在清朝時期,鑊耳屋在嶺南當地盛極一時,這句民間戲言,充分反映了當地村民年間收穫后,徜徉古屋,鄰里和睦的欣榮場面。
傳統“鑊耳”期待保護
據悉,文叔最近正忙於修編族譜,他表示,昔日就在這裡的鑊耳屋群,出過不少文武舉人。清朝咸豐年間,人口鼎盛,不少鄉親在外發跡后,都回到家鄉大興土木,如今看到的鑊耳屋便是其中一部分。
然而,踱至六巷走道石階處,他指著眼前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無奈說道,這裡也曾是鑊耳屋群,但由於保護不周等原因,不是被拆,就是遭到自然災害破壞,如今已經荒廢。他強調,現在住在老屋的村民越來越少,曾經繁華一時的六巷,由於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村人選擇了遷居市區,如今村裡仍然有100多人堅守著這片古屋。留守的村民,眼看鑊耳屋日漸凋零破敗,心裡急切盼望著相關部門能制定相關措施,好好保存這些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