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黃埔村的結果 展開

黃埔村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下轄村

黃埔村作為現代黃埔港名稱的由來,南宋時期已是“海舶所集之地”,建於明代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的海鰲塔,就是為外來船舶導航而設,如今仍屹立於珠江河畔。黃埔港之所以聞名世界,是與其逐步發展成為清朝時期廣州對外貿易的外港有密切關係。

2013年8月26日,黃埔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

黃埔村位於海珠區東部,與黃埔區長洲隔江相望,總面積60公頃,東接新洲,南望侖頭,西連琶洲。現戶籍人口3580人,總戶數1177戶。

2009年,廣州市海珠區政府正式啟動了黃埔古港古村歷史文化景區保護工程,按照“村港一體”的宗旨,對黃埔古港古村進行了全面的規劃設計,集中展示黃埔村的歷史文化特色。2011年,該景區被評為“海珠十大新名片”。

村情概括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下轄村

概要

黃埔村[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下轄村]
黃埔村[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下轄村]
黃埔村現還沒有開發為旅遊點。訪古前的準備中,我沒能找到黃埔村的示意圖和旅遊攻略,全憑直覺在村中遊盪。馬賽克、彩釉磚,依著手有餘錢的村民們的審美理想建起的各式洋樓,簇新而熱鬧地夾道排列。但進村后很快就發現,黃埔村和廣州其他“城中村”極大的不同:清潔、安靜,空氣中隱隱透著別樣的沉靜。青石板路光滑平整,早春桂花暗香沁鼻。大年初五造訪,但村中卻安然恬靜得讓人意外。可以想見,平日里村中更難有喧囂了。

建築風格

黃埔村
黃埔村
鑊耳屋!突然在路過的巷口瞥見只在圖片上見到過的廣府建 築——鑊耳屋。朝陽灑在鑊耳上,深青靜穆的古屋恍然躍動,似老者微笑般親近和溫暖。繼而,在相鄰的巷子里,出現了更多的鑊耳屋。我一一記下那些略帶書卷味兒的古樸巷名:清風裡、來燕里、淳庸巷、橫辰里、中正里、申明大街……
外牆壁均有花鳥圖案。鑊耳屋的山牆砌成鑊耳狀,故稱“鑊耳屋”。據說鑊耳狀的建築防火和通風性能良好:火災時,高聳的山牆可阻止火勢的蔓延和侵入;微風吹動時,山牆可擋風入巷道,進而通過門、窗流入屋內。民間還有“鑊耳屋”蘊含富貴吉祥豐衣足食意義之說。
村中巷道規整有序,任由我這外來人怎麼轉悠,總能找著方位和通路,並且很快就能找到村子布局的規律:村子呈平面網格布局,一個巷子為中軸,民宅在巷子兩側,一個院落套一個院落,即所謂廣府鄉村“梳式布局”。由巷子的排列和走向,能推斷黃埔村的朝向:坐西北向東南。

宗祠姓氏

在黃埔村邂逅的第一座宗祠,是主山馮氏公祠,是村中現存19座宗祠之一。黃埔村現存的祠堂,是黃埔村所保留的傳統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祠堂風格基本與珠三角祠堂建築風格和式樣一致:青磚砌築,花崗岩牆裙,風火山牆;正脊上多為灰塑花鳥、博古文飾;中堂台基、石柱、石枋上的石獅子,雕刻風格粗獷;梁架上精雕細刻的花鳥、人物文飾豐富。主山馮氏公祠處在一個十字巷口,但門前卻清靜得難得碰上一個來人。
說及姓氏,自然提到至今仍說法不一的“黃埔”村名來歷:一說是自千年之前北宋嘉佑年間“黃埔”建村以來,“黃埔村”便因黃姓最多而得名;一說是由原名“鳳浦”解讀為“黃埔”而得名。無論村名來歷如何,有一個可以確認的事實――赫赫有名的黃埔港和黃埔軍校,其得名其實均源自這個與它們隔江相望的古村。
主山馮氏公祠
主山馮氏公祠
公祠大門緊鎖,外牆斑駁,樑上蛛網散布,祠名依稀難辯。沒有重修、沒有翻新,一任寥落蒼涼,反平添古祠的韻味。外檐房樑上的木雕,精緻得讓人瞠目結舌。在馮先生的引領下,我還在村中見到據稱有99個門的一座馮氏宗祠。宗祠的祠名已經沒有了,門前的石雕也慘遭毀壞。馮先生說,這是村中最大的馮氏宗祠。在馮氏宗祠的對面,就是曾經被用作幼兒園的羅氏宗祠。莊嚴的宗祠和牆壁上色彩斑斕的兒童畫搭配在一塊,頗有點黑色幽默。馮先生說,這是村中唯一的一座羅氏宗祠。據載,黃埔村有馮、梁、胡、羅四大姓,還有關、黃、衛、陳等小姓。村中曾經出過眾多官宦、商人,這些人衣錦還鄉后,捐錢建了不少祠堂。鼎盛時期宗祠達99座。

百年外貿


外貿歷史

當年黃埔古港今日黃埔村擺渡碼頭
當年黃埔古港今日黃埔村擺渡碼頭
1757年,清政府實行“一口通商”,只保留粵海關,規定凡載洋貨入口之外國船“必須下錨於黃埔”,廣州被定為全國唯一的外貿通商口岸。當年粵海關黃埔掛號口便設在黃埔港,與此配套,還開設了稅館、夷務館、買辦館和鱗次櫛比的酒樓商號。按《粵海關志》黃埔稅館圖,黃埔稅館遺址在黃埔村醬園碼頭一帶的河堤旁,前半部分架設在水上,兩側分別建廊子和欄桿,後半部分是主樓,高兩層。 《粵海關志》記載,1789年,外國商船泊於廣州,共計83艘。同時有6個國家近百艘船在黃埔彙集停泊,黃埔村昔日的盛況,可以想象。那個時候,現在已經成為小渡口的黃埔古港停泊著美國的“中國皇后號”、瑞典的“哥德堡號”、俄羅斯的“希望號”和“涅瓦號”、澳大利亞的“哈斯丁號”等外國商船,每一艘商船都為它的主人帶來了大筆財富。
該村港口的進口貨值在當時廣州對外貿易的進口總值中占很大的比重。據《中國國際貿易史》統計,以1817年為例,廣東當年對外貿易的進口總值為2348萬元,而通過黃埔港的進口總值為1971萬元,佔全省進口總值80%以上。黃埔村港在當時中國對外貿易中所處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直至鴉片戰爭后,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上海、寧波、福州五處為通商口岸,廣州對外貿易的中心地位才日漸削弱。同時,原古黃埔港碼頭因江畔淤泥日積月累,影響海舶停泊,於是在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將黃埔掛號口移至長洲島北岸(現黃埔軍校舊址所在地),但仍沿用“黃埔港”之名。到了1937年,珠江北岸的魚珠、橫沙鄉一帶,興建碼頭,當時稱為“黃埔新埠”。
考古專家表示,目前能反映廣州外貿名城歷史的遺址有南越王墓、古代船塢、南海神廟長洲島等,但反映17~19世紀歷史開發的仍很少。而鳳浦(黃埔村)則可以填補、銜接這段歷史。
黃埔村
黃埔村

廣州僑鄉

黃埔古港遺跡
黃埔古港遺跡
黃銀英一頭銀髮,戴著大大的眼鏡,年逾古稀的她是廣州市華僑研究會副會長,從事黃埔村歷史和華僑文化研究工作已有20年。黃埔村
“研究了20年,呼籲了20年,現在看到黃埔古港正在逐步恢復,真的很欣慰。”1986年,黃銀英在一次華僑聯誼活動中無意獲知黃埔村是廣州的一個古港口,而且其華僑文化也極具特色,於是便開始對黃埔村進行考證研究。黃埔村是典型反映廣州特點的僑鄉。其特點主要表現在出洋人數最多,時間最早。1990年統計資料表明,當地居民3029人,旅居海外和港澳地區的有1446人。僅梁氏家譜記載,自清雍正八年(1730年)至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其族人旅居國外的有19人。
村民出洋的目的地是按姓氏相對集中的。在早期,胡氏族人較多往新加坡、馬來西亞;馮姓族人較多往日本;梁姓族人則較多往美國,家譜中也有往古巴、秘魯等地的記載。“二戰”后,世界各地華人社會出現再次移民浪潮,總的趨勢是由東向西,由南向北。黃埔村旅居國外各族人的後裔也逐漸再移民,其中較多往美國、加拿大,一部分往澳大利亞、英國、法國等地。
清代,黃埔港是廣州的外港,有時近百艘外國商船停泊在這裡。而黃埔村一些人原來就是做生意的,由於有對外交往的便利條件,不少人向外洋發展,自然就是繼續經商。此外,黃埔村也是西方國家在中國掠奪勞動力、拐賣華工出洋的見證地。自18世紀末起,西方國家為了取得廉價的勞動力開發本土及殖民地,紛紛向中國尋求勞動力。先是1785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從黃埔偷運華工到澳門,再轉往馬六甲、檳榔嶼等地。鴉片戰爭后,西方國家開始在中國獲得各種特權。1859年,廣東地方當局在英法聯軍統領衙門的壓力下,首次批准英國人奧斯丁在廣州設立招工公所。1860年,清政府也被迫簽訂了《北京條約》,條約中有準許華工出國到英法等地做工的規定。從此,外國殖民者在中國掠奪、販運華工活動從隱蔽轉向公開化。

僑鄉特色

兼具“鄉村”“都市”僑鄉特色黃埔村
黃埔村人非常善於利用在對外交往中積累的經驗和廣泛的社會關係辦企業,並把產品打出國門。“老廣州”都知道由廣生行生產的“雙妹”牌化妝品是個知名的品牌。它是由黃埔村人梁國森和朋友馮福田以及林先生三家創辦的。當時成立了廣生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公眾公司的性質,股票可以買賣,類似現今的上市公司。據其後人回憶,廣生行總部在香港、上海、杭州等地設有數十間分行,以上海的規模最大,戰後還在新加坡、泰國等地設了分行。廣生行的“雙妹”牌化妝品不僅中國人喜歡用,一些外國人也喜歡用。
“我們以前在研究各地的僑鄉文化時,發現大部分為鄉村僑鄉文化,即華工被賣,在海外被奴役,接觸到的都是一部部血淚史。但我們在研究黃埔村華僑文化的時候,卻發現這裡除了鄉村僑鄉文化外,還具有都市僑鄉文化的特點,黃埔村移民的目的是多元化的,有經商、有留學、有做工。作為對外貿易港口,黃埔村華僑的視野比較開闊,歷史上也先後出現了很多名人。”黃銀英說,“我們在隨後的研究工作中發現出洋經商才應該是廣州人出洋的第一原因,這都是從黃埔村的研究中得到的啟發。”
黃銀英告訴記者,以往人們關注華僑歷史大多隻注意到他們的艱難困苦,但實際上還有很多華僑在海外是非常有地位的,無論是從商還是從政,這也是目前華僑文化研究界的一個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