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后號
美國貨運商船
徠中美兩國的首次通商是從1784年開始的。那時,美國剛剛獲得獨立。在這百廢待興的日子裡,美國的一些人士便急於要同遠在萬里以外的中國通商,確實是頗有遠見卓識的。擔負這次具有歷史意義通商的是一艘原在海軍服役的帆船,改裝后被命名為“中國皇后”號,含有對中國皇室尊重之意。船長格林也是從海軍中挑選出來的,他從國會獲得了一張“海上通行證”。那時,由於海盜異常猖獗,因此為了保證安全,“中國皇后”號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作為戰船時的全部武器。中國皇后號的英文名稱是“THE EMPRESS OF CHINA”。
“中國皇后”號見證18世紀中國曾幫助美國經濟
中國皇后號[美國貨運商船]
進港時,“中國皇后”號鳴禮炮十三響(代表當時美國的十三個州),其它停泊於港內的各國商船也鳴炮回禮。格林船長曾有一則這樣的手記:“‘中國皇后’號榮幸地升起了在這海域從未有人升起或看見過的第一面美國國旗!這一天是1784年8月28日”。
四個月後,“中國皇后”號的貨物已全部脫手,並採辦了一大批茶葉、瓷器、絲綢、象牙雕刻、漆器、桂皮、玉桂和綉金像等中國的特產,於1785年5月11日回到紐約,往返歷時一年又兩個月。由於返航遠,船的噸位小,“中國皇后”號此行的贏利不多,但此次航行卻開闢了中美之間的直接關係。因此,此次航行以其特殊的意義,而載入了中美兩國交往的史冊。
為開闢中國市場
目前可考的廣州與北美大陸最早的直接貿易往來,是1778~1779年著名航海家庫克船長率領下的兩艘帆船“發現”號和“堅定”號實現的。他們首先在美洲西北海岸向當地印第安人購買了一批毛皮,然後航行到廣州黃埔港,把他們賣掉了。每張海獺皮可以賣得120美元的高價,這買賣相當棒。
美國與廣州的直航則是在完全不同的背景下展開的。
“中國皇后號”見證中國18世紀曾幫美度經濟難關1783年(清乾隆四十八年),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正式組成美利堅合眾國,但這個新誕生的國家在歡慶勝利的同時卻不得不面臨經濟上的困境。而在此時,早期對華貿易使美國迅速積累了經濟建設所需的大量資金,幫助美國打破了英、法、西等國的封鎖和半封鎖。進入19世紀以後,英國等國家再也無法對美國進行貿易禁運了。
1775開始,美國經過了八年艱苦的獨立戰爭。1783年,北美英屬殖民地終於脫離英國,正式獨立。但此時美國國內經濟一片凋敝,工商業和貿易停滯,通貨膨脹嚴重。仍是海上霸主的英國對美國的海外貿易進行封鎖,美國仍不得不從英國大量進口商品,經濟上仍受英國控制。
在北美大陸,美國面臨著同樣在這裡有殖民地的西班牙的激烈競爭。西班牙甚至還曾封鎖北美最重要的水道之一的密西西比河,嚴禁美國船隻通行。美國要想實現經濟的獨立自主,必須開闢獨立自主的商貿網路。具有巨大生產能力消費潛力的中國自然是優先的考慮對象。
另一方面,據學者仇華飛的看法,當時美國流行一種“中國神秘論”,不少出版物中把中國描述成“具有古代文明的另一世界,與美國人的普通生活相隔之遠幾如地球與火星一般”,如中國人一般的財富、勤勞和資源成了不少美國人奮鬥的目標。而經濟學巨擘亞當·斯密關於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富裕、土地最肥沃、耕種最先進、工業最發達、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的言論在美國早期的商界具有很大影響。而中國的茶葉本也是北美殖民地居民重要的生活所需。
1783年11月,費城富商、《獨立宣言》的簽署人之一、大陸會議最高財政監督官羅伯特·莫里斯給美國邦聯政府外交部長約翰·傑伊說:“我要派一些船到中國去,以鼓勵其他人大膽尋求貿易的發展。”莫里斯兌現了他的承諾,成為“中國皇后”號最主要的出資人。
投資者們購置了一艘戰時私掠船型的木製帆船,在波士頓改裝成遠洋貨船,命名為“中國皇后”號。它建成於1783年11月,總長為35米、寬10米,吃水深5米,可裝載重量360噸,木船身外殼包裹銅皮,在抗風浪能力、快速性和結構堅固性方面都是較優秀的。
中山大學教授梁碧瑩再現了當年的航程:船長格林選擇華盛頓生日作為啟航的日子。1784年2月2日,“中國皇后”號在歡呼和禮炮聲中從紐約啟航了。貨物管理員山茂召是持著國會頒發的“航海護照”出航的。船離開紐約后,途經維德角群島,再往南航行,繞過好望角,然後沿東北方向跨過印度洋,離紐約后五個月,他們望見爪哇島。7月18日停泊在巽他海峽。在那裡碰上了兩艘向廣州駛去的法國船。法國人熱情歡迎他們,並邀請一起同往廣州。8月28日,“中國皇后”號終於到達了黃埔港(即今天的黃埔古村),勝利地完成了紐約—廣州的航行,歷程188天。該船自豪地鳴炮13響(代表當時美國十三州之數)向其他船隻致敬,停泊在那裡的其他國家的船隻也鳴炮回禮。
美國把目光投向“發達的中國”
戰爭期間,為支付軍費,美國許多州都印發了大量的紙幣,造成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國庫空虛。然而,當時的英國卻落井下石。為了報復美國,英國對美國實行貿易禁運,不僅取消了對北美原13個殖民地的一切貿易優惠,還刻意抬高美國商品的關稅,嚴禁美國船隻駛入加拿大與西印度群島。
在英國的強大壓力下,歐洲國家也不願意因為和美國接近而冒犯強大的英國。以前的“盟國”西班牙背信棄義,於1784年封鎖了密西西比河口,嚴禁美國船隻通行;曾經與美國並肩作戰的法國,勉強向美國開放了西印度群島的幾個港口,但只允許60噸以下的船隻出入。
美國一位學者在回顧這段歷史時感慨地說:“當時美國沒有資源,沒有資本,沒有商業,沒有朋友。美國與歐洲的貿易變得困難重重,經濟面臨崩潰的危險。”
萬般無奈之下,美國把目光投向了東方的中國。當時的美國人對中國的“繁榮”十分羨慕。
1771年,費城的一份雜誌自豪地宣稱,北美農業已經成功引進了中國的稻米、高粱和豌豆。這份雜誌滿懷憧憬地預言:“美國有一天終將成為像中國那樣人口興旺、經濟繁榮的國家。”
1782年,一個叫雷雅德的美國人在遠航太平洋歸來后,神秘地對他的父老鄉親說:“在美洲西海岸花6便士買的一張毛皮,到中國的廣州竟然可以賣到100美元!”因此,他竭力主張和中國進行貿易。
雷雅德誇大其詞的言論越傳越廣。次年11月,美國最高財政監督官羅伯特·莫里斯忍不住給外交部長約翰·傑伊寫了一封信。信中說,他一定要派船隻到中國,大膽尋求兩國之間的商機,以幫助美國渡過經濟困境。
攜毛皮、西洋參來華
一次航程含三次賺錢機會
梁碧瑩指出,在“中國皇后”號之前,土生的美國人到過中國的屈指可數,可查的僅有雷雅德和戈爾兩人,而“此次航行成功,使美國大西洋沿岸的商人為之振奮,也使富於冒險精神的青年們為之陶醉。在優厚利潤的吸引下,幾十噸、一百噸、三百噸的木製帆船,舉帆遠航,在通往廣州的航線上絡繹於途,掀起了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中國熱’。據統計,在1786~1833年的48年中,美國來華的船隻就有1104艘,幾乎達到英國來華總船數的44%,而超過其他歐洲國家來華船隻總數的4倍。以此為開端,十八世紀九十年代以後,美國對華貿易已趕上荷蘭、丹麥、法國等國而躍居第二位,僅次於對華貿易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英國”。
美國商人來中國售賣的商品初期主要是毛皮和西洋參。廣州大學十三行研究中心主任冷東教授等研究者指出,自從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論述人蔘“能治男女一切虛症”之後,這種“百草之王”身價百倍。中原地區的資源很快耗盡,到清康熙年間,東北長白山的人蔘也面臨著滅絕的危險。為了制止濫采,康熙皇帝詔令實行放票采參,嚴禁私采,雖然保護了珍貴的人蔘資源,但是也造成人蔘供應緊張。美國的西洋參恰好填補了這個空白。
美國人了解到西洋參輸往中國能夠牟取暴利,因此美商大量收購西洋參。“沿著哈德遜河流及新英格蘭西部,男女老幼,漫山遍野的挖掘”西洋參,“各地報紙充滿了收購西洋參的廣告”,甚至造成了資源的枯竭。
另一種主要的貨物是毛皮。“中國皇后”號上裝載了2600件皮貨,在廣州全部順利地銷售出去。
1787年,波士頓商人派遣以肯德瑞克為船長的“哥倫比亞”號和以格雷為船長的“華盛頓夫人”號一同赴西北海岸收購毛皮。1789年,全部皮貨由“哥倫比亞”號運來廣州銷售。第二年,滿載中國貨經過好望角返回美國的“哥倫比亞”號成為了第一艘完成環球航行的美國船。
著名學者蔡鴻生教授指出,美商大力發展廣州毛皮貿易,是因為一次航程包含著“三次賺錢的機會”:“從美國運出小刀、氈子等廉價物品,到西北海岸換取印第安人的貴重毛皮,然後駛向廣州出售皮貨,購入茶葉,返航后,茶葉又以高價在美國或歐洲市場上出售。利上加利,這就是所謂‘毛皮熱’的秘密。”
從1795年左右開始,原本在北美毛皮貿易中佔據壓倒性地位的英國船隻因為法國革命和拿破崙戰爭等的影響,數量銳減,美國船則乘勢大肆擴張。此外,18世紀末,美國還在加州沿岸和南美洲的西班牙領地發現了新的毛皮資源,開始大舉獵殺海豹。1798~1807年間,單從馬薩洛夫島就有350萬張海豹皮運到廣州出售。這種熱潮一直持續到19世紀20年代。
無論是英國人、美國人還是後來的俄國人,對於毛皮都是涸澤而漁地爭奪。導致太平洋區域的海獺和海豹遭遇滅頂之災。由於資源枯竭,到19世紀20年代,美國人不得不開始以毛織品替代毛皮。之後隨著廣州口岸長期的貿易出超變成入超,毛皮生意的輝煌年代,終於雨打風吹去。中美毛皮貿易還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副產品。1820年11月6日,年僅21歲的美國人內森涅爾·布朗·帕爾默,指揮著一支龐大的捕獵海豹船隊中的一艘小船前進時,親眼看見了布蘭斯費爾德海峽以南的陸地。雖然仍有爭議,但一些人認為,這或許是人類第一次望見南極大陸。
對華鴉片走私
美先是默許后反對
無論是西洋參還是毛皮,都是資源性產品,都無法彌補美對中貿易逆差。為了應付這種逆差,美國人被迫向中國市場投入大量的白銀和金幣。但白銀的匱乏成了美國擴大對華貿易的巨大障礙。和英國人一樣,美國人打起了鴉片的主意。
按照仇華飛的說法,1805年,美國就有三艘雙桅帆船載著煙土從土耳其的士麥那結口出關,其中兩艘來自費城,一艘來自巴爾的摩,當年美國運出煙土124包零51箱。之後這種貿易不斷進行。
仇華飛指出,19世紀30年代以後,美國鴉片走私活動更加頻繁,運輸效率提高,逃避中國海關檢查的辦法越來越多。販運鴉片的工具越來越先進。美商鴉片走私船多為武裝飛剪船,使中國海關的緝私船隻追拿不及。一些美國商行船隻還以廣州的伶仃洋作為據點,專門包攬鴉片走私。尤其是旗昌洋行是美國向中國輸出鴉片的主角。它不僅大力販賣土耳其鴉片,而且致力於印度鴉片的托售業務,運往廣州等地謀取暴利。此外普金斯洋行、瓊記洋行也都在廣州從事過鴉片走私活動。由於走私性質,美國輸華的鴉片數量無從精確統計。
美國政府對美商走私鴉片持什麼態度呢?因為鴉片走私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對中國的白銀外流,美國政府早期基本是默認的。正如美國歷史學家泰勒·丹涅特所言:“當能為中國人所接受的現金供應還比較有限的時候,鴉片貿易就像奴隸和釀酒廠一樣,成為美國許多大資產的基礎。”但當中英因鴉片問題即將爆發戰爭時,美國政府權衡利弊,轉而採取符合清政府禁煙政策的立場。
美國政府反對鴉片貿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國內輿論的反對,其次是同當時美國鼓吹的對外推行尊重別國自主自決的理想主義政策有關,第三是希望在英國遭到中國抵制之時同中國保持正常的貿易關係。這種策略後來也的確收到了效果。1839年6月15日在虎門銷煙時,特別邀請了美國傳教士裨治文觀看。這是清政府第一次試圖打開中美關係的大門,也是對美國政府不支持本國商人走私鴉片政策的肯定。
“中國皇后號”肩負反封鎖重任
“中國皇后”號
精明的莫里斯利用自己亦官亦商的特殊身份,聯合紐約商界著名人士,投資12萬美元,共同購置了一艘商船及相關的貨物。這艘非常精巧的木製帆船,配有各種新式航海設備。由於承載著莫里斯本人和投資商的巨大希望和對中國的無限幻想,這艘360噸的商船被命名為“中國皇后號”。
1783年,“中國皇后號”在波士頓建造,總長35米,寬10米,吃水深5米,可裝載重量360噸,裝備了10門9磅重炮、4門6磅加農炮及少量的輕武器。1784年2月22日,“中國皇后號”裝載著40多噸花旗參離開紐約港,滿載美國人的希望和夢想開始了它的首航之旅。
“中國皇后號”的航行歷時6個月零6天,航程長達13000英里。1784年8月28日,“中國皇后號”在黃埔碼頭(現廣州黃埔古港碼頭)停靠,揭開了中美直接貿易的序幕。
油畫中的“中國皇后號”。
1784年1月25日,紐約州州長喬治·柯林頓發給“中國皇后號”兩份證件:出入港許可證和航海護照。1月30日,有關方面頒發給該船航海證書,證書上加蓋了美利堅合眾國的大印。
美國官員設想,“中國皇后號”會接觸到中國各種官員和重要人物,因此在證書上空前絕後地寫上了無數頭銜:君主、皇帝、國王、親王、公爵、伯爵、男爵、勛爵、市長、議員……
為隆重起見,莫里斯甚至連起航日期也精挑細選,最後選定了一個當時公認的“黃道吉日”:1784年2月22日——總統華盛頓的生日。這一天,“中國皇后號”載著473擔人蔘、2600張毛皮、1270匹羽紗、26擔胡椒、476擔鉛、300多擔棉花和43名船員,揚帆起航駛向中國。
華盛頓總統也搶購了300餘件中國產品
返航
此後,在中國方面的大力協助下,“中國皇后號”生意開展得非常順利。在賣出帶來的貨物后,購買了大量中國貨物,其中包括紅茶2460擔、綠茶562擔、瓷器962擔和大量絲織品、象牙扇、梳妝盒、手工藝品。
在“中國皇后號”返回前,廣州官吏還特意贈送兩匹綢緞給美國政府。
1785年5月15日,滿載中國貨物的“中國皇后號”回到紐約。船長興奮地鳴禮炮13響,結束了這次歷時15個月的偉大航程。美國報紙稱這次航行是“美國商業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由於英國封鎖,美國人很難買到來自海外的貨物,因而早早就有人等在碼頭,來搶購這批盼望已久的中國貨。就連華盛頓總統也派人搶購了302件瓷器及精美象牙扇等。這趟買賣利潤高達3萬多美元。在當時,這絕對是暴利。
商船綿延不斷駛往中國成為一大奇觀
由於這次與中國的直接貿易起到了突破禁運的作用,它的策劃人莫里斯可謂名利雙收。在從中獲得巨大利益的同時,他本人也一躍成為美國聯邦政府第一任財政部長。美國政府決定,由莫里斯負責對華貿易,以解決當時的經濟困境。
為了推動對華貿易,美國國會向全國發布了對此次航行的通報表揚信。各大報紙爭相報道此事,並發表大篇幅的評論,稱此行是“一次有遠見卓識的、成果豐碩的航行”。在政府推動與巨額利潤的刺激下,美國出現了第一次“中國熱”。不僅幾百噸的商船(在當時的美國稱得上是“巨輪”了)揚帆遠航,前往中國,甚至連一些幾十噸的小船也不畏艱險,載著有限的貨物駛向廣州。一時間,在通往中國的航線上,美國商船綿延不斷,成為一大奇觀。從此,美國對華貿易從無到有,迅速超過荷蘭、丹麥、法國等國。18世紀90年代以後,已經僅次於英國排在第二位。
中國商人也對處於困境的美國商人十分照顧,經常把貨物賒給資金不足的美國商人。對此,美國商人感激之餘大加誇讚,認為中國商人“在所有交易中,是篤守信用、忠實可靠的,他們遵守合約,慷慨大方”。
即徠便在二百餘年後,由“中國皇后”號開啟的中美商貿仍被這道航路的兩端人民所緬懷。2014年,中美建交35周年,“中國皇后”號首航抵達廣州230年後,廣州粵海第一關紀念館舉辦“跨越大洋”圖片展,紀念“中國皇后號”首航廣州230周年。與此同時,馬薩諸塞州參、眾兩院通過法定程序把2014年8月28日命名為“廣東廣州—馬薩諸塞州波士頓日”。28日下午,廣州市長陳建華接待美方代表團一行,接受馬薩諸塞州州長特使贈送的“廣州日”紀念牌匾。雙方還簽訂了《廣州市與波士頓市加強友好合作交流備忘錄》,進一步推動廣州與波士頓雙邊友好往來和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