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桂
樟科樟屬植物
玉桂,又名肉桂,生長在亞熱帶的常綠喬木。玉桂是世界主要的香料植物之一,盛產廣西北回歸線以南地區。玉桂枝葉含有揮發性桂油,油中含桂皮醛,丁香酚等成份,味辛,甘。玉桂作為中藥,有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之功效.用於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經閉經痛等。
玉桂
廣西貴港市平南縣六陳鎮的玉桂是世界三大名桂之一,六陳一帶山區,熱力強,日照足,夏不酷署,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21.2度。年平均降雨量1420毫米,再加上山地多是呈酸性,土層深厚的沙質紅壤,最適合玉桂生長。又因為六陳一帶山區山多田少,人們只好選擇種桂作為獲取經濟收入的主要手段。這無疑為六陳桂鄉的形成提供了必備的條件。六陳何時開始種植玉桂,確切時間雖然難以考證,但從相關史料所記載分析,六陳的玉桂種植歷史大約在明朝中期就已經開始了。六陳已經成為玉桂產品的集散地,成為名副其實的玉桂之鄉,取得其他桂區無法替代的歷史地位。再加上六陳所產玉桂具有肉厚棕黃,甘香醇濃,桂醇含量高的品質,從而使六陳玉桂地馳名中外,長期以來,陳桂幾乎成為六陳玉桂的代名詞。
玉桂枝葉含有豐富的桂油,玉桂粉是採摘玉桂枝葉,經曬乾后磨製成粉.玉桂是常綠闊葉喬木,枝葉茂盛.採摘枝葉並不傷其主幹,經一段時間后,即可恢復如初.這樣可以重複採摘,實乃一種可再生資源。
玉桂
燒香產生的煙氣正污染著空氣,人在吸入含人造香精的煙氣時,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遠甚於吸煙。而用桂粉制香,桂粉中含有的桂油經薰燒揮發瀰漫於空氣中,沁人心肺,提神醒腦,香味醇厚。在凈化空氣的同時,也減少了對大氣的污染,有效的保護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用純桂粉製作的香品,不僅燃燒時有桂味的芬芳,即使香體長久裸露置放,仍有濃郁的玉桂香味。這是人工香精所無法調製的。
玉桂有補活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之功效。用於薰香,驅陰避寒,有益人體健康。
玉桂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鎮靜作用
玉桂中含有的桂皮醛對小鼠有明顯的鎮靜作用,表現為自發活動減少,對抗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所產生的過多活動、轉棒試驗產生的運動失調以及延長環己巴比妥鈉的麻醉時間等。應用小鼠壓尾刺激或腹腔注射醋酸觀察扭體運動的方法證明它有鎮痛作用。
降溫作用
對小鼠正常體溫以及用傷寒、副傷寒混合疫苗引起的人工發熱均有降溫作用。對溫刺引起發熱的家兔,桂皮醛及玉桂酸鈉都有解熱作用。可延遲士的寧引起的強直性驚厥及死亡的時間,可減少菸鹼引起的強直性驚厥及死亡的發生率。對戌四唑引起者則無效。
2.降壓作用
附子、玉桂復方對腎上腺皮質性高血壓大鼠(灼傷一側腎上腺所形成之模型)有降壓作用;對腎性高血壓大鼠(8字形結紮腎臟所形成之模型),則無作用。此作用可能是附子、玉桂促進機能降低了的腎上腺活動,使之趨向正常所致。
3.預防血吸蟲病的作用
4.對血液的作用
玉桂體外及體內試驗,均有明顯抑制ADP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體外試驗顯示玉桂水煎劑及溶甲醇部分有較強的抗凝作用。從玉桂中提取的單體--玉桂酸及香豆素,抗凝作用不明顯。體內試驗玉桂水煎劑也無抗凝作用,不影響兔纖維蛋白溶解活性。
5.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健胃作用
玉桂
腸管興奮作用
桂皮油給家兔口服,能促進腸運動,使腸管興奮。對離體家兔腸管亦具有同樣作用,為古人暖脾胃,除冷積之說作了很好的解釋。
6.其他作用
通經作用
大量桂皮油可引起子宮充血,顯示通經作用,此為古本草說的墜胎作用提供了一個實驗依據。
殺菌作用
桂皮油有強大殺菌作用,對革蘭氏染色陽性菌的效果比陰性者好,因有刺激性,很少用作抗菌藥物,但外敷可治療胃痛、胃腸脹氣絞痛等。
健胃和驅風劑
內服可作健胃和驅風劑。也有明顯的殺真菌作用,曾應用含1.5%桂皮油及0.5%麝香草酚的混合物治療頭癬。桂皮醛及玉桂酸鈉可引起蛙足蹼膜血管擴張及家兔白細胞增加。
祛痰鎮咳作用
桂皮油吸收後由肺排出,使粘液稀釋,呈現祛痰鎮咳作用。
利尿作用
從腎排出而致局部刺激,顯示一定的利尿作用。
抗放射作用
桂皮酸鈉對給小鼠和狗一次全身照射鈷60,丙種射線的致死量的實驗,證明有抗放射作用。
抗補體作用
玉桂中的二萜類成份有抗補體作用。
揀凈雜質,颳去粗皮,用時打碎;或颳去粗皮,用溫開水浸潤片刻,切片,晾乾。內服:煎湯,0.5~1.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或浸酒塗擦。
出自《唐本草》(《中藥大辭典》)、《神農本草經》(《中華葯海》)
2.《唐本草》:箘者,竹名,古方用筒桂者是,故云三重者良。其筒桂亦有二、三重卷者,葉中三道文,肌理緊薄如竹,大枝小枝皮俱是箘桂,然大枝皮不能重卷,味極淡薄,不入藥用。今惟出韶州。或雲牡桂即今木桂及單名桂者也。此桂花、子與箘桂同,惟葉倍長,大小枝皮俱名牡桂。然大枝皮肉理粗虛如木蘭,肉少味薄,不及小枝皮也。小枝皮肉多半卷,中必皺起,味辛,美。一名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出融州。柳州、交州。箘桂葉似柿葉,中有縱文三道,表裡無毛而光澤。牡桂葉長尺許。陶雲小桂,或言其葉小者。陶引《經》雲,葉似柏葉,殊不相類,不知此言從何所出。今按桂有二種,惟皮稍不同,若箘桂老皮堅板無肉,全不堪用;其小枝皮薄卷及二、三重者,或名箘桂,或名筒桂,其牡桂嫩枝皮,名為玉桂,亦名桂枝;其老者名木桂,亦名大桂,得人蔘等良。本是箘桂,剩出單桂條,陶為深誤也。
3.《本草拾遺》:箘桂、牡桂、桂心,已上三色,並同是一物。按桂林、桂嶺,因桂為名,今之所生,不離此郡。從嶺以南際海,盡有桂樹,惟柳、象州最多。味即辛烈,皮又厚堅,厚者必嫩,薄者必老。以老薄者為一色,以厚嫩者為一色,嫩即辛香,兼又筒卷;老必味淡,自然板薄。板薄者,即牡桂也,以老大而名焉;筒卷者,即箘桂也,以嫩而易卷。古方有筒桂,字似箘字,後人誤而書之,習而成俗,至於書傳,亦復因循。桂心即是削除皮上甲錯,取其近里,辛而有味。
玉桂
4.《本草圖經》:今嶺南所出,則有筒桂、玉桂、桂心、官桂、板桂之名,而醫家用之,罕有分別者。舊說箘桂正圓如竹,有二、三重者,則今所謂筒桂也。筒、箘字近,或傳寫之誤耳。或雲即玉桂也。牡桂皮薄、色黃、少脂肉,氣如木蘭,味亦相類,削去皮名桂心,今所謂官桂,疑是此也。桂是半卷多脂者,今所謂板桂,疑是此也。今觀賓、宜、韶、欽諸州所圖上者,種類亦各不同,然皆題曰桂,無復別名。
玉桂
6.《本經》有牡桂、箘桂,《名醫別錄》又另立桂條。《本草綱目》認為桂即牡桂,並將兩者合為一條。又云:桂即玉桂也,可見牡桂、玉桂為同一物。至於箘桂,陶弘景稱其正圓如竹,《圖經》稱:樹皮青黃,薄卷若筒,亦名筒桂。據此,箘桂當即今之官桂。
1.《本經》: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吐吸,利關節,補中益氣。
2.《別錄》:主心痛,脅風,脅痛,溫筋,通脈,止煩、出汗。主溫中,利肝肺氣,心腹寒熱、冷疾,霍亂轉筋,頭痛,腰痛,止唾,咳嗽,鼻齆;能墮胎,堅骨節,通血脈,理疏不足;宣導百葯,無所畏。
3.《藥性論》:主治九種心痛,殺三蟲,主破血,通利月閉,治軟腳,痹、不仁,胞衣不下,除咳逆,結氣、擁痹,止腹內冷氣,痛不可忍,主下痢,鼻息肉。殺草木毒。
4.《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氣,補五勞七傷,通九竅,利關節,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症瘕,消瘀血,治風痹骨節攣縮,續筋骨,生肌肉。
5.《珍珠囊》:去衛中風邪,秋冬下部腹痛。
6.醫學啟源》:補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及表虛自汗。《主治秘要》:滲泄,止渴。
7.《用藥心法》:散寒邪,治奔豚。
8.王好古:補命門不足,益火消陰。
玉桂
10.《湯液本草》:諸桂數等,皆大小老壯之不同。……《本草》所言有小毒,亦從類化,與黃芩、黃連為使,小毒何施;與烏、附為使,止是全得熱性;若與有毒者同用,則小毒既去,大毒轉甚;與人蔘、麥門冬、甘草同用,能調中益氣,則可久服。可知此葯能護榮氣而實衛氣,則在足太陽經也,桂心入心,則在手少陰也。若指榮字立說,止是血葯,故《經》言通血脈也。若與巴豆、硇砂、乾漆、川山甲、水蛭、虻蟲如此有毒之類同用,則小毒化為大毒。其類化可知矣。
11.朱震亨:桂心,入二、三分於補陰葯中,則能行血葯凝滯而補腎,由味辛屬肺而能生水行血,外腎偏腫痛者亦驗。
12.《藥性類明》:桂,導引陽氣,調和榮衛之氣,只是辛熱助氣上行陽道。血為營,氣為衛,營衛不相合諧,桂能導引陽氣宣通血脈,使氣血同行。《局方》十全大補湯用四君子與黃耆補氣,四物湯補血,內加桂者,是要其調和營衛之氣,使四君子、四物皆得以成補之之功也。
13.《藥性辨疑》:桂心,性最烈,不可多服,配二陳則行氣之效大,配四物則行血之功速。
14.《綱目》:玉桂下行,益火之原,此東垣所謂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其氣者也。《聖惠方》言,桂心入心,引血化汗、化膿。蓋手少陰君火,厥陰相火,與命門同氣者也。《別錄》雲,桂通血脈是矣。曾世榮言,小兒驚風及泄瀉,並宜用五苓散以瀉丙火,滲土濕,內有桂能抑肝風而扶脾土。又《醫余錄》雲,有人患赤眼腫痛,脾虛不能飲食,肝脈盛,脾脈弱,用涼葯治肝則脾愈虛,用暖葯治脾則肝愈盛,但於溫平葯中倍加玉桂,殺肝而益脾,故一治兩得之。《傳》雲,木得桂而枯,是也。此皆與《別錄》桂利肝肺氣,牡桂治脅痛脅風之義相符,人所不知者,今為拈出。又桂性辛散,能通子宮而破血,故《別錄》言其墮胎,龐安時乃雲炒過則不損胎也。又丁香、官桂治痘瘡灰塌,能溫托化膿。
玉桂
16.《本草匯言》:玉桂,治沉寒痼冷之葯也。凡元虛不足而亡陽厥逆,或心腹腰痛而吐嘔泄瀉,或心腎久虛而痼冷怯寒,或奔豚寒疝而攻沖欲死,或胃寒蛔出而心膈滿脹,或氣血冷凝而經脈阻遏,假此味厚甘辛大熱,下行走里之物,壯命門之陽,植心腎之氣,宣導百葯,無所畏避,使陽長則陰自消,而前諸證白退矣。
17.《本草正》:桂,善平肝木之陰邪,而不知善助肝膽之陽氣,惟其味甘,故最補脾土,凡肝邪克土而無火者,用此極妙。與參、附、地黃同用,最降虛火,及治下焦元陽虧乏;與當歸、川芎同用,最治婦人產後血瘀兒枕痛,及小兒痘疹虛寒,作癢不起。
18.《本草匯》:玉桂,散寒邪而利氣,下行而補腎,能導火歸原以通其氣,達子宮而破血墮胎,其性剽悍,能走能守之劑也。若客寒犯腎經,亦能沖達而和血氣,脈遲在所必用。其逐瘀、治疝、消癰有功者,蓋血雖陰類,用之者必藉此陽和耳。
19.《玉楸葯解》:玉桂,溫暖條暢,大補血中溫氣。香甘入土,辛甘入木,辛香之氣,善行滯結,是以最解肝脾之郁。凡經絡堙瘀,藏腑癥結,關節閉塞,心腹疼痛等症,無非溫氣微弱,血分寒冱之故,以至上下脫泄,九竅不守,紫黑成塊,腐敗不鮮者,皆此症也。女子月期、產後,種種諸病,總不出此。悉用玉桂,余葯不能。玉桂本系樹皮,亦主走表,但重厚內行,所走者表中之里,究其力量所至,直達臟腑,與桂枝專走經絡者不同。
20.《本草求真》:玉桂,氣味甘辛,其色紫赤,有鼓舞血氣之能,性體純陽,有招導引誘之力。昔人云此體氣輕揚,既能峻補命門,復能竄上達表,以通營衛,非若附子氣味雖辛,復兼微苦,自上達下,止固真陽,而不兼入後天之用耳。故凡病患寒逆,既宜溫中,及因氣血不和,欲其鼓舞,則不必用附子,惟以峻補血氣之內,加以玉桂,以為佐使,如十全大補、人蔘養榮之類用此,即是此意。
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氣候,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質壤土、灰鈣土或呈酸性反應(pH4.5-5.5)的紅色砂壤土為宜。
翻耕碎土后,作成1m寬,15-20cm高的畦。四周宜開排水溝。
玉桂
播種后20-40天即可發芽,此時應清除雜草,架搭蔭棚,防止烈日曝晒,經常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防止乾旱。苗高16-20cm時,拆除蔭棚,注意灌溉及施肥。造林后,每年必須除草、松上、施肥3次。
害蟲有樟紅天牛的幼蟲,發現后可將受害部分砍去焚毀,並進行捕殺,或用硫黃蒸氣熏殺。
性狀鑒別
玉桂“企邊桂”呈兩側略內鄭的淺槽狀,兩端斜削;“油筒桂”多呈捲筒狀,長30-50cm,寬或筒徑3-10cm,厚2-8m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多數微突起的皮孔及少數橫裂紋,並有灰色地衣斑塊;內表面棕紅色,平滑,有細縱紋,指甲刻劃顯油痕。質堅實而脆,折斷面顆粒性,外層棕色,內層紅棕色而油潤,近外層有1條淺黃色切向線紋(石細胞環帶)。香氣濃烈特異,味甜、辣。
以外表面細緻,皮厚體重,不破碎,油性大、香氣濃、甜味濃而微辛,嚼之渣少者為佳。
顯微鑒別樹皮橫切面
玉桂
粉末特徵
紅棕色。①纖維大多單個散在,長梭形,邊綳微波狀或有凹凸,長195-680μm,直徑24-50μm,辟極厚,孔溝不明顯。②石細胞類方形或類圓形,直徑32-88μm,壁厚,有的一邊菲薄,少數含針晶。③油細胞類圓形或長圓形,直徑68-108μm,含淡黃色油滴。④草酸鈣針晶較細小,長至43μm,成束或零星散在,於射線細胞中尤多;也有結晶呈長方片狀,寬至6μm。⑤木全細胞表面觀多角形,壁稍厚,有紋孔,有的一邊較薄,常含有紅棕色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