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迦汗

伊斯蘭教伊斯瑪儀派的世襲稱號

阿迦汗(Agha Khan)是伊斯蘭教伊斯瑪儀派尼扎爾支派王朝的世襲稱號。是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穆罕默德的女婿)和法蒂瑪(穆罕默德的女兒)的直系後代,是埃及法蒂瑪王朝哈里發的繼承,從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算起該王朝至今已傳49代,該王朝在伊斯蘭教什葉派中的伊斯瑪儀派信徒中影響較大。1818年開始使用由波斯國王賜予的阿迦汗(Aga Khan)這一封號。

王朝


與伊斯蘭教

先知穆罕默德對自己的繼任者未作任何選擇,因此,他逝世后,圍繞著“誰為先知的合法繼任者”問題發生了嚴重的分歧,后經協商,先後推選艾卜·伯克爾、歐麥爾和奧斯曼為第一、第二、第三任哈里發。公元656年奧斯曼被刺后,阿里當選為第四任哈里發,但以穆阿維葉為首的一部分人不承認阿里的哈里發地位,於是相繼發生了駱駝之戰隋芬之戰和拿赫魯宛之戰等。公元661年阿里遇刺身亡,穆阿維葉取得了哈里發的地位,並建立了伍麥葉王朝。於是形成了以“伊瑪目的職位屬於古萊氏族”的遜尼派和“阿里是穆罕默德的惟一合法繼承人”的什葉派,以及主張“以選舉產生哈里發”的哈瓦利吉派等派別。當時,這些派別並不是因教義分歧為內容的宗教派別,而是以“爭奪先知合法繼任人”為內容的政治派別。
阿里族人作為先知惟一合法的後裔,是最高政權的主要追求者,所以在“還權於先知家族”的鬥爭中,跟隨阿里派的人很多,但其成員也很複雜,特別是阿拔斯族人穆罕默德·本·阿里在哈希姆族族長艾卜哈細姆臨終時(公元717年)獲得“黃色手卷”和享有伊瑪目權利,並進一步將宣傳、組織推翻伍麥葉王朝的實際領導權抓到手后,就開始進行削弱阿里勢力的活動。同時,隨著宣傳中心從庫法轉移到東方的呼羅珊,遂給阿拔斯人以逼離伍麥葉軍隊密集的中心,進行反伍麥葉王朝的宣傳提供了重要機會。公元750年,阿拔斯人借用阿里派力量,依靠艾卜·穆斯林率領的呼羅珊軍隊推翻了伍麥葉王朝,建立了阿拔斯王朝。阿拔斯王朝建立后,因懾於阿里派人的影響和力量,遂進一步對其採取各種壓制、瓦解措施,於是先知家族的阿里派人與阿拔斯人兩支系間的關係嚴重惡化,終於走向徹底分裂的道路。從這時起,阿里派才真正開始有了什葉派運動的自身歷史。而在這一艱難曲折的運動過程中又形成了很多不同教義的宗派。
阿里的後裔始終沒有取得哈里發地位,只是建立了一些局部的政權。海珊的孫子栽德·本·阿里於公元740年在庫法發動反抗伍麥葉王朝的起義失敗而死,後來形成了栽德派。他的後裔中較有作為的:一是哈希姆·本·依布拉欣·本·塔巴·拉西(公元860年),為建立該派的國家奠定了教義和法制基礎,其孫哈迪·伊拉·哈克·葉海雅·本·海珊於公元897年在葉門建立了國家;二是哈桑·本·栽德約於公元864年在裏海南部建立了一個栽德派國家。
海珊的另一個孫子穆罕默德·巴基爾之子加法爾·薩迪克逝世后,分為二支:一為伊斯瑪儀派。此派以阿里的第六代後裔伊斯瑪儀為宗,從先知算起,為第七代,故有七伊瑪目派之稱。該派受新柏拉圖主義影響,建立了複雜的宗教哲學體系。他的支派也很多,其中一支,10世紀至12世紀在北非的埃及建立了一個法蒂瑪王朝;另一支叫尼扎爾派,11世紀時在波斯北部以阿拉木山城堡為中心建立了一個國家(公元1090年-1256年),13世紀中葉為旭烈兀率領的蒙古軍所滅。

一世

19世紀中葉,什葉派支系尼扎爾派的後裔哈桑·阿里·沙阿(公元1800年-1881年,是尼扎爾-伊斯瑪儀派第46代伊瑪目),曾任波斯克爾曼總督,是阿里(穆罕默德的女婿)和法蒂瑪(穆罕默德的女兒)的直系後代,是埃及法蒂瑪王朝哈里發的繼承人。阿迦汗(Aga Khan)這一封號是1818年由波斯國王賜予的,僅次於穆罕默德·沙阿,即波斯國王本人。然而,他認為這一封號貶低了他的家族的榮耀,於是在1838年,他發動了起義,起義失敗后他逃亡到了印度。在第一次英阿戰爭(1839-1842)中,他幫助英國人打敗了阿富汗國王,並在隨後英國人征服信德地區的戰爭(1842-1843)中立下大功,得到了豐厚的獎賞。在孟買定居以後,一部分伊斯瑪儀信徒表示了對他的不信任,認為他精神領袖的地位令人懷疑,並對他完全控制伊斯瑪儀教信徒的財產一事向法院提起訴訟。1866年,阿迦汗一世贏得了這場官司。他逝世后阿迦汗由其長子繼位,為阿迦汗二世。

二世

真名為:阿里-沙阿,1831年~1885年,哈桑·阿里-沙阿(阿迦汗一世)之子。
阿迦汗二世
阿迦汗二世
阿迦汗二世生於印度信德省的一個來自波斯的家庭,其父阿迦汗一世為亞非各地伊斯瑪儀派公認的首領。他在父親去世后成為伊斯瑪儀派的首領,並擔任這一職務直至去世。他與英國殖民當局保持密切關係。阿迦汗二世是一個大土地所有者,其財產很多系來自信徒的饋贈。

三世

(1877~1957),阿迦汗二世的獨子,1871年11月2日生於印度卡拉奇(今巴基斯坦卡拉奇),1885年繼位。原名穆罕默德·沙阿。他從小受到了伊斯蘭文化的熏陶而且還長期留學英國。從他開始,阿迦汗的影響大增,成為各地伊斯瑪儀派信徒的精神領袖,被尊為“活主”。英王曾授予爵位。除了勤勉的治理本教派的事務,他還在全印度穆斯林中獲得了領導地位。1906年,代表著36位印度伊斯蘭教領導人的阿迦汗三世創建了全印穆斯林聯盟,以保衛穆斯林的利益,對抗印度國民大會黨這個印度教控制下的民族主義政黨。組建於1895年的印度國民大會黨,一開始是謀求擴大印度本地人在英國殖民政府事務中的參與程度;至於獨立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才確立的目標。在阿迦汗三世看來,國民大會所確立的“本地人參政”看起來像印度教徒的參政,而穆斯林則會被置於永久的萎靡不振的地位。他組建穆斯林聯盟就是要為“公共代表權”遊說,在這種體制下,印度每一個宗教或種族團體都得到一定數量的政治職位(這個規定是1909年所謂明托-莫利系列改革之一)。為了保護穆斯林的利益,1906年他率領穆斯林代表團同英印總督明托爵士進行談判,促成了1909年莫利-明托改革方案的實施,即給與穆斯林社團獨立的選舉權。1908年他當選為全印伊斯蘭聯盟主席。一戰爆發后,阿迦汗三世支持協約國一方,但是在隨後的和平談判中,他強烈主張對土耳其的政策應該更加溫和,而不是將其肢解。在關於印度憲法改革的圓桌會議(1930-1932)上,他扮演了重要角色,1932年,他作為印度的代表參加了在日內瓦召開的世界裁軍會議和國際聯盟的成立大會,並且在1934年至1937年擔任印度駐國聯代表。1937年任國際聯盟主席一職。在二戰期間他一直生活在瑞士,逐漸淡出了政治舞台。1957年7月11日在瑞士去世。

四世

拉丁化:Aga Khan IV;真名為卡里姆·海珊,1936年12月13日-),伊斯蘭教伊斯瑪儀派尼扎爾支派的現任最高精神領袖。

國際組織名稱


簡介

阿迦汗發展集團(AKDN)是一個私立的、非宗派性的國際化組織集團,致力於改善發展中國家的一些最貧困地區人民的生活條件與機會。本集團的下屬機構都有著各自獨立的組織使命,涉及從衛生保健、教育到建築、農村發展及推動私營企業發展等各個領域。這些分支機構團結協作,努力實現一個共同目標——即建立起有效的社會機構與項目,從而能夠持續地應對社會、經濟及文化變革所帶來的各種挑戰。
在過去40多年來,本集團集合了多個機構、社會組織以及項目,其中有些機構組織和項目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紀早期。AKDN的各機構服務於貧困地區的人民,不分其信仰、出身及性別。

經濟發展

阿迦汗經濟發展基金會(AKFED)通過促進創業活動、支持私營企業發展,不斷增強私營企業在發展中國家所發揮的作用。AKFED還在為發展中或轉型期經濟的投資調動方面發揮著積極推動作用。該基金會在工業生產、基礎設施、旅遊業發展、金融服務、航空與媒體等領域均有著廣泛的投資。在該基金會推動下而創建的賦能法律和財政架構保證了私營企業促進計劃得以實施和發展。
該基金會的體制背景和倫理框架決定了其投資決策更多地是建立在提高發展中國家人民生活的前景基礎上,而不是以盈利為目的。AKFED對於脆弱而複雜的環境往往採取果敢而周詳的投資步驟。該基金會一直在協助飽經國內衝突或內亂蹂躪后的阿富汗、孟加拉國、莫三比克塔吉克烏干達等國進行經濟復興工作。

社會發展

阿迦汗小額金融服務(AKAM)
致力於緩解經濟與社會排斥、降低貧困人口的脆弱性、減少貧窮並幫助人們自力更生。AKAM的經營範圍兼顧城鄉兩地,並提供包括小額保險、儲蓄服務、住房信貸及教育貸款在內的各種小額金融服務。在提供貸款的同時,該機構還提供基本商業概念的培訓,從而幫助貸款者成為財務上能夠自力更生的創業者。
阿迦汗基金會(AKF)
致力於尋找解決世界各地貧窮、飢餓、文盲及疾病等長期問題的可持續性方案,其中尤其關注山地、沿海及其它資源貧乏的農村社區的需要。AKF的工作重點主要涉及農村發展、衛生保健、教育及加強公民社會建設,所開展的項目包括阿迦汗農村支援項目及山區社會發展支援項目。
阿迦汗教育服務(AKES)
在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肯亞、吉爾吉斯共和國、烏干達、坦尚尼亞及塔吉克等國經營著各種學前、初級、中級及高中級別的300多所學校和高階教育項目。這些項目旨在為教育普及、教育質量與成就等方面消除各種障礙。
計劃的首個20多家阿迦汗學院組成的網路於2003年12月在肯亞蒙巴薩宣告正式成立。這些學院旨在擴大亞洲和非洲學生獲得國際優質標準教育的機會,按照國際文憑標準開設教學課程,尤其重視人文學科建設,以及建立一個增進國際學生與教師交流的有力機制。學生錄取是根據成績評定,而不在於學生的經濟情況。
阿迦汗衛生服務(AKHS)
擁有325個衛生保健中心、診療所、醫院、診斷中心及社區衛生所,是目前發展中國家中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私立非盈利性衛生保健服務機構之一。
阿迦汗規劃與建設服務(AKPBS)
致力於通過設計與建造、鄉村規劃、自然災害防治、環境衛生及供水系統改進等措施改善建成環境。該機構主要通過向農村及城市地區提供材料、技術援助及建造管理服務等來實現這些城鄉建設目標。
本集團還建有兩所大學。總部設在卡拉奇的阿迦汗大學(AKU)是巴基斯坦第一所私立自治大學,是一所主要從事衛生科學以及師範教育的大型教育、培訓和科研中心。自1983年經巴基斯坦政府批准成為該國第一所私立國際性大學以來,該大學已在東非及英國設立了多家分校及研究所。AKU目前正在卡拉奇著手創建一個新的文理科校區。
中亞大學(UCA)是世界上第一所專門致力于山區及山區社群研究與教育的大學。該大學分為三個校區,分別位於塔吉克的霍羅格、哈薩克的鐵克利及吉爾吉斯的納倫。該大學的發展學院可授予文科碩士學位以及以大學文理科為基礎的文科專業學士學位。學校的繼續教育與培訓部採用新的成人教育模式,用當地語言面向在職專業人士及普通大眾開設與經濟及社會發展等實際領域相關的非學歷課程。

文化

本集團對文化、建築藝術、建築學教育、城市復興及傳統音樂等領域的投入主要由阿迦汗文化信託基金會(AKTC)負責。該基金會主要通過文化活動方式促進伊斯蘭社會的物質、社會與經濟復興。基金會的項目包括:
·阿迦汗建築藝術獎,創立於1977年,是全世界最大的建築業獎項。該獎每三年頒發一次,不僅用以獎勵那些作品堪稱當代典範的建築藝術大師,也用以表彰那些對社會發展問題提出創新性及可重複性解決方案的工程項目
·歷史名城支援項目,創設於1992年,主要從事對伊斯蘭國家具有重大文化價值的古城進行保護與城市復興項目。這些工程項目中的環境、保護及社會經濟內容直接關係到城市與農村背景下的各種發展問題。
·教育與文化項目,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阿迦汗伊斯蘭建築藝術項目、網站(一個提供建築藝術、城市設計、城市發展資料的網上資料庫)、中亞音樂行動項目(一項旨在振興傳統音樂的文化項目)、人文學科項目(旨在支持創新性人文學科課程的發展與實施,促進思想、文化及民族的多元化)、及博物館項目(致力於博物館的概念化與具體化實踐工作)。
阿迦汗發展集團與以下國家及組織達成有合作協議或議定書:阿富汗、孟加拉國、加拿大、歐盟委員會、法國、德國、印度、象牙海岸、哈薩克、肯亞、吉爾吉斯、馬里、莫三比克、挪威、巴基斯坦、葡萄牙、俄羅斯、敘利亞、塔吉克、坦尚尼亞、烏干達、英國及聯合國。本集團的下屬機構也各自與它們所在國的地區、州/邦及國家政府部門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
AKDN集團及其成員機構積極尋求在創新性項目的設計、實施與資助方面與志同道合的組織機構結成合作關係。在項目合作夥伴的協助下,本集團志在向世人昭示,靈活的私立組織加上精心制訂的工作目標將可以為一大批人的福祉做出巨大的貢獻。
AKDN集團的下屬機構對各自所從事的領域保持著長期的承諾和投入。他們所秉承的經營理念是,一個人道的、可持續的環境必須反映人們的自主選擇——即人們對如何與環境和諧相處、共同改善所做出的選擇,可見,可持續性從一開始就是貫穿於機構經營活動的中心意旨。
儘管每個機構都肩負著各自不同的使命,但他們依然在阿迦汗發展集團的整體框架下保持著協作,因此始終能夠保持不同業務項目之間的互動及相互增援。各個機構都擁有一個共同的奮鬥目標,即幫助貧困社區達到自力更生的水平,從而使這些社區能夠自謀生計並可以去幫助其他更加貧困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