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兒只斤·旭烈兀

伊利汗國建立者

孛兒只斤·旭烈兀(1217年—1265年2月8日),蒙古族,成吉思汗之孫、拖雷之子、忽必烈、蒙哥和阿里不哥的兄弟,四人同為拖雷正妻唆魯合貼尼所生,旭烈兀是伊利汗國的建立者,西南亞的征服者,1258年滅阿拉伯帝國

18歲那年,他隨拔都遠征,橫貫東歐大草原,一直打到了今匈牙利境內。1248年貴由死後,旭烈兀聯合拔都等人積極擁戴其長兄蒙哥,使蒙哥在1251年諸王公大會上奪得大汗之位。1253年,旭烈兀率主力軍出發渡過阿姆河西征波斯。旭烈兀分三路大軍進攻,攻陷了教主忽兒沙的城堡。接著是巴格達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哈里發,旭烈兀先用決堤放水淹沒了哈里發的主力軍和統帥,接著以一場精彩的圍城戰迫使哈里發棄城出降。巴格達的改旗易幟使伊斯蘭世界陷入了恐慌狀態,隨後,他又連續進攻敘利亞等地。於1264年接受元朝的冊封,成為伊兒汗。

1265年2月8日,旭烈兀在馬拉蓋逝世。

大事件

1217

出生

1217年出生於漠北。

1248

擁護蒙哥,使蒙哥取得大汗之位

1248年窩闊台之子貴由死,旭烈兀聯合拔都等人積極擁戴其長兄蒙哥,挫敗了海迷失等人的陰謀,使蒙哥在1251年諸王公大會上奪得大汗之位。在隨後蒙哥打擊窩闊台系勢力中,旭烈兀受命察視失烈門等人,為蒙哥的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

1253

征服波斯

1253年,旭烈兀率主力軍出發渡過阿姆河西征波斯。旭烈兀分三路大軍進攻,攻陷了教主忽兒沙的城堡。接著是巴格達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哈里發,旭烈兀先用決堤放水淹沒了哈里發的主力軍和統帥,接著以一場精彩的圍城戰迫使哈里發棄城出降。

征服波斯
1256-12

滅木剌夷宗教國

1256年12月滅亦思馬因派木剌夷宗教國。

1258-02-10

攻打阿拉伯

1258年2月10日,巴格達開城投降。蒙古軍隊展開了長達一個星期的屠城,數十萬居民在屠殺中喪生,哈里發穆斯台綏木被縱馬踏死,阿拉伯文化歷史名城巴格達遭受浩劫。這次屠城被認為是伊斯蘭歷史中最具破壞性的事件之一。

攻打阿拉伯
1259

佔領敘利亞

元憲宗九年(1259年)九月,元軍大將旭烈兀在滅亡波斯木剌夷國和黑衣大食國之後,率軍10餘萬進攻敘利亞。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年)一月二十四日開始攻城。經7天激戰,攻克阿勒頗城。俘虜10萬餘人。木阿匝木王也在其中。爾後,旭烈兀率軍從阿勒頗城,進逼大馬士革。至四月六日,以城降。怯的不花的部隊進入城區后,毀其戍樓過半,並將其一切戰具全部銷毀。至此,歷時兩個月的大馬士革之戰,勝利結束。從此,旭烈兀亦全部佔領敘利亞。

1264

冊封為伊兒漢,建立伊兒漢國

1264年,旭烈兀接受了元朝的冊封,成為伊兒汗,他建立的國家也成為蒙古帝國四大汗國中的伊兒汗國。

冊封為伊兒漢,建立伊兒漢國
1265-02-08

逝世

1265年2月8日,旭烈兀在馬拉蓋逝世。

人物生平


作為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有著身份血統上的天然優勢,而他的一次次的輝煌戰績也證明了他無愧於傑出軍事統帥的稱號。他將“上帝之鞭”伸向了西亞,在真主的土地上建立了蒙古人的國家,伊兒汗國儘管延續時間不長,但它的出現完全改變了西亞歷史的走向。

初露鋒芒

旭烈兀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第五子,與蒙哥、忽必烈是同母兄弟,在草原上長大的旭烈兀,從小也練就了一身功夫,而在成吉思汗對子孫的“天下土地廣闊河流眾多,你們盡可以各自盡情去擴大自己的領地”的鼓舞下,他也獲得了很多的實踐機會。18歲那年,他隨堂兄拔都遠征,橫貫東歐大草原,一直打到了今匈牙利境內。在與匈牙利馬札爾人的戰爭中,他與速不台分兵五路,大敗馬札爾軍隊於都寧河。這次西征對年輕的旭烈兀意義重大,使他積累了實踐經驗和政治資本。
旭烈兀家族統治時期的伊兒汗國
旭烈兀家族統治時期的伊兒汗國
窩闊台死後,蒙古諸王公就處在權力的激烈爭奪中。1248年窩闊台之子貴由死,旭烈兀聯合拔都等人積極擁戴其長兄蒙哥,挫敗了海迷失等人的陰謀,使蒙哥在1251年諸王公大會上奪得大汗之位。在隨後蒙哥打擊窩闊台系勢力中,旭烈兀受命察視失烈門等人,為蒙哥的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
蒙哥坐穩大汗之位后,便積極籌劃進一步擴張。由於是同母兄弟,忽必烈、旭烈兀都得到積極的培植。忽必烈負責中國事務,旭烈兀則成為西征大軍的統帥。
1252年,怯的不花為先鋒,率1.2萬人先行西征。第二年,旭烈兀率主力軍出發渡過阿姆河,帶著蒙哥給他的“從阿姆河兩岸到埃及盡頭的土地都要遵循成吉思汗的習慣和法令。對於順從你命令的人要賜予恩惠,對於頑抗的人要讓他們遭受屈辱”的囑託,從此離開了生他養他的蒙古大草原,也離開了蒙古貴族之間的勾心鬥角,到一片全新的天地去開拓他的世界了。

出征西亞

首當其衝的,是裏海以南的亦思馬因派穆斯林宗教國——木剌夷國,這一派別是歷史上有名的穆斯林“刺客派”,熱衷於培養刺客刺殺敵對方的領導人。該派別曾因企圖組織刺客刺殺蒙哥,而同蒙古人結下了深仇大恨。旭烈兀分三路大軍進攻,自己親率中路軍,很快就攻陷了教主忽兒沙的城堡。亦思馬因派90多座城堡被毀,忽兒沙在押解途中被殺,這一伊斯蘭教中頗有實力的派別從此就在歷史上消失了。
接著遭殃的是巴格達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哈里發。阿拔斯王朝因擅長同各種侵略勢力周旋,保全自己至少作為穆斯林宗教領袖的地位,到這時已傳了36代,歷經508年。但這一次,哈里發謨斯塔辛對旭烈兀的態度十分傲慢,這使他成了末代哈里發。旭烈兀先用決堤放水淹沒了哈里發的主力軍和統帥,接著以一場精彩的圍城戰迫使哈里發棄城出降。一場歷史上罕見的大屠殺展開了,數十萬居民死於非命,有著500年文化積累的巴格達城遭受了浩劫,哈里發本人則被縱馬踏死。
巴格達的改旗易幟使伊斯蘭世界陷入了恐慌狀態。但旭烈兀仍沒有停下他的腳步,他的下一個目標是敘利亞。在攻打敘利亞之前,他已接受了亞美尼亞國王和安條克國王的歸誠。當時的敘利亞名義上屬於阿尤布王朝(行政中心在埃及),實際由國君納昔爾統治。旭烈兀沒有接受納昔爾的求和,從1259年到1260年,他先後攻下了阿勒頗和大馬士革,這些城市的穆斯林遭受了巨大的侮辱。但就在此時,一個突發事件改變了中東諸民族和教派的命運。旭烈兀獲悉長兄蒙哥汗在南宋四川地區戰死,諸兄弟陷入了汗位的爭奪,決定率主力東歸,只留下怯的不花率領5000人留守敘利亞。
當旭烈兀回到波斯時,得知同父同母的四弟阿里不哥、二哥忽必烈兩人進行大汗爭奪之戰(旭烈兀排行老三,蒙哥老大),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支持阿里不哥,旭烈兀支持忽必烈,欽察汗國因距離蒙古帝國本土遙遠,基本保持中立。奪位戰爭進行了5年,從1259年到1264年,最後忽必烈打敗了同父同母的阿里不哥,奪取汗位。旭烈兀便決定不再東歸,留駐波斯。幾年後,1264年,旭烈兀接受了元朝的冊封,成為伊兒汗,他建立的國家也成為蒙古帝國四大汗國中的伊兒汗國。但與此同時,旭烈兀也得到他在敘利亞留下的駐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在埃及奴隸王朝優勢兵力的圍攻下,怯的不花終於不敵,在以少戰多的情況下被俘而死,敘利亞全部落入埃及政權之手。
旭烈兀很想復仇,但新的威脅迫使他放棄了重新進軍敘利亞的打算。新的威脅來自他的堂兄弟之國——金帳汗國。旭烈兀受他的母親和妻子的影響(她們都屬於基督教聶思托里安教派信徒),在西亞實行親基督教,仇視穆斯林的政策(儘管他本人並非基督教徒,他信奉佛教,崇拜彌勒佛),引起了親穆斯林的金帳汗別兒哥的仇視,別兒哥同埃及的蘇丹拜伯爾斯結成同盟對付旭烈兀,雙方還在高加索地區打了一仗。

鞏固統治

晚年的旭烈兀致力於鞏固在波斯的統治,他通過武力脅迫或聯姻的手段,清除了波斯境內的割據勢力,使波斯成為伊兒汗國統治的核心地區。到他的孫子合贊汗統治時期,伊兒汗國達到全盛,領土“東起阿姆河,西至地中海,北自高加索,南抵印度洋”,經濟文化也欣欣向榮。伊兒汗國的統治一直延續到1388年,亡於同為成吉思汗後裔的帖木兒之手。
旭烈兀在西亞的征服活動,不但改變了該地區的政治版圖,而且改變了該地區各宗教、教派的力量對比,牽連之廣,遍及歐亞各地乃至非洲。伊兒汗國同元朝本部的聯繫,遠比蒙古其他兩大汗國密切,絲綢之路暢通,中國的四大發明加快了西傳的速度,而回回炮、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曆法等也傳入中國。旭烈兀顯然應居世界歷史上有重要影響的帝王之列。

晚年去世

1265年2月8日,旭烈兀在馬拉蓋逝世。他被安葬在爾米亞湖中的小島上。他的葬禮是所有伊兒汗中唯一使用了活人陪葬的。之後不久,他的妻子也相繼去世。東方基督教各派都因此感到有所損失,他們以深情的話語來悼念他們:“基督教的兩顆巨星”、“又一位君士坦丁,又一位海倫”。

為政舉措


軍事

巴格達之戰
1257年,旭烈兀和他麾下大將郭侃率領的軍隊抵達巴格達。旭烈兀向巴格達的哈里發穆斯台綏木勸降,遭到拒絕。阿拉伯人警告蒙古人說如果他們攻擊哈里發就將受到真主的懲罰。於是蒙古軍隊開始攻城。
1258年2月10日,巴格達開城投降。蒙古軍隊展開了長達一個星期的屠城,數十萬居民在屠殺中喪生,哈里發穆斯台綏木被縱馬踏死,阿拉伯文化歷史名城巴格達遭受浩劫。這次屠城被認為是伊斯蘭歷史中最具破壞性的事件之一。
攻敘利亞之戰
元憲宗九年(1259年)九月,元軍大將旭烈兀在滅亡波斯木剌夷國和黑衣大食國之後,率軍10餘萬進攻敘利亞。旭烈兀軍分三路進攻敘利亞:怯的不花為前鋒;拜住為右翼;孫扎克為左翼;旭烈兀為中軍。
於九月十二日,旭烈兀軍從阿里刺忒前進,越過哈喀兒山,全殲曲兒忒的軍隊,進入底牙兒別克兒,攻取哲吉萊特城。同時,旭烈兀命其子亦失木忒等,進攻牙發斤城。
旭烈兀大軍進入額弗刺特河時,敘利亞大震。納昔兒王在額弗剌特河流域部署五六萬軍隊防守,並結營於大馬士革城北不遠的伯兒哲。納昔兒王得知旭烈兀軍已至哈朗,急聚將相議事,因意見不一,將相失和,納昔兒王幾乎被殺。主戰將領貝巴兒思投奔埃及。此時,軍心渙散。因而,納昔兒王決定:遣其妃(魯木算端凱庫拔之女)和其子帶其寶藏,同諸將之妻子赴埃及。這樣,敘利亞的民心、軍心、更加惶恐不安,亂作一團。
納昔兒王派怯馬魯丁烏馬兒赴開羅,求救於埃及王。但是,埃及國家內亂,國無君長,無法援助。旭烈兀攻克額弗剌特河畔的華萊特(今土耳其之比雷季克)后,又乘勢攻克馬布格城。旋即,旭烈兀大軍又連克額弗刺特河岸上的奈札姆、札八兒、哈魯尼忽思、剌失等堡,完全掃平敘軍的弗剌特河防線。
旭烈兀突破額弗剌特河防線后,向敘利亞北部重要城市阿勒頗進軍,對敘利亞國實施大迂迴作戰。阿勒頗城由10萬軍隊把守。阿勒頗城的戍兵同義兵,出城防禦,見蒙古兵眾多旋退回。翌日,旭烈兀軍到達城外。守將木阿匝木突蘭沙王見蒙古軍來勢兇猛,下令禁止出戰。一部分戍兵同居民不聽號令,出屯於班忽撤山(在今阿勒頗東北),向旭烈兀發起攻擊,被旭烈兀擊敗。接著,蒙古軍乘勢進攻班忽撤山。班忽撤山屯軍和義兵敗退奔還,死傷甚重。
旭烈兀進攻阿勒頗北方之阿匝思城(今敘利亞之阿札茲)。阿匝思城在蒙軍壓力下投降。旭烈兀來到阿勒頗城附近之後,派阿兒哲魯木王前往諭降,木阿匝木王拒降。阿勒頗城,城壁堅固,兵械亦足。旭烈兀軍先沿城掘壕,寬4肱,深5尺,壁高5肱。這一工程,一夜完成。爾後,旭烈兀軍從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年)一月二十四日開始攻城。經7天激戰,攻克阿勒頗城。俘虜10萬餘人。木阿匝木王也在其中。爾後,旭烈兀率軍從阿勒頗城,進逼大馬士革。
在攻破敘利亞國阿勒頗城后,旭烈兀乘勢以大騎兵集團快速南下進攻敘利亞國都城大馬士革。敘利亞納昔兒王得知阿勒頗城失守后,急忙外逃。旭烈兀率軍10餘萬攻克納木魯思城后,直趨大馬士革。
自納昔兒離開大馬士革后,城內更加慌亂,異密宰奴丁蘇黎曼,即以宰奴哈菲齊之名召集諸紳士長開會,決定把城獻給旭烈兀,以免流血。旭烈兀賜予錦袍,並命其為敘利亞的大斷事官。當時,防守大馬士革城有兩三萬軍隊尚未降服。
三月二十一日夜,怯的不花的部隊開始圍攻,並以炮進行猛烈轟擊。至四月六日,以城降。怯的不花的部隊進入城區后,毀其戍樓過半,並將其一切戰具全部銷毀。至此,歷時兩個月的大馬士革之戰,勝利結束。從此,旭烈兀亦全部佔領敘利亞。
此次大戰,統治敘利亞多年的艾育伯王朝滅亡,伊爾汗國統治著從元朝(東亞)到阿拉伯帝國(西亞),從印度到地中海的重要商道。
阿音札魯特戰役
旭烈兀原先計劃接下來將揮師經巴勒斯坦直撲開羅,進攻馬木留克王朝。但就在此時,一個突發事件改變了阿拉伯世界的命運。
旭烈兀獲悉蒙哥汗已於1259年年底在中國死亡,諸兄弟陷入了汗位的爭奪,決定率主力東歸,只留下怯的不花率領不足萬人的騎兵部隊留守敘利亞。
1260年9月3日,怯的不花的蒙古軍與拜巴爾一世馬木留克軍在加利利交戰,這場戰役最終以埃及軍隊全勝而告終,這也宣告了蒙古帝國向西方的擴張的終結。
細密畫表現的旭烈兀喝茶圖
細密畫表現的旭烈兀喝茶圖

宗教

旭烈兀的母親與妻子信奉景教,旭烈兀受到她們的影響,在國內施行親基督教、反穆斯林的宗教政策,由此他與妻子受到了基督教徒的愛戴。此外,由於伊斯蘭教的作用,原本當時波斯地區佛教已基本上消失,但在旭烈兀統治時代,由於他本人信奉藏傳佛教,獨崇拜彌勒佛,當地出現了大量喇嘛,佛教活動再次出現。

外交

反饋中國
由於旭烈兀與忽必烈的血緣關係,伊兒汗國與元朝的聯繫遠比蒙古四大汗國的其他三國要緊密。絲綢之路通暢,中國的四大發明加快了西傳的速度,而回回炮、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曆法等也傳入中國。旭烈兀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不容忽視。
聯繫歐洲
從1262年開始,旭烈兀數次派遣使者攜帶書信前往歐洲,試圖與基督教國家建立軍事同盟。在旭烈兀寫給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的信中,他表示願意攻下耶路撒冷作為贈送給教皇的禮物,作為回報,他希望法國能夠派出一支艦隊來攻擊埃及。可是由於各種原因,旭烈兀和他的繼任者們最終沒能與歐洲建立任何形式的聯盟。

家族成員


關係姓名簡介
祖父鐵木真大蒙古國的建立者,尊號成吉思汗。元朝建立后追尊廟號為太祖。
父親拖雷曾任大蒙古國監國。蒙哥即汗位后被追尊為皇帝,廟號睿宗,累謚仁聖景襄皇帝。
母親唆魯禾帖尼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人的生母,蒙哥即位后被尊為皇太后。累謚顯懿庄聖皇后。她的四個兒子皆曾稱帝(大汗),被後世稱為“四帝之母”。
關係姓名簡介
大哥蒙哥第四位大蒙古國皇帝(蒙古帝國大汗,1251年—1259年)。廟號憲宗,謚號桓肅皇帝。
二哥忽睹都早逝。
三哥——生平不詳。
四哥忽必烈第五位大蒙古國皇帝(蒙古帝國大汗,1260年—1294年)。元朝建立者。廟號世祖,謚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
五哥——生平不詳。
七弟阿里不哥唆魯禾帖尼所生,在蒙哥死後被部分宗王推舉為大汗,與忽必烈爭位,后兵敗歸降。
八弟撥綽又作不者克、哈必赤。生平不詳。
九弟末哥生平不詳。
十弟歲哥都生平不詳。
十一弟雪別台在隨旭烈兀西征途中逝世。
姐妹薛不罕封趙國公主,下嫁聶古得、察忽。
也速不花封魯國公主,下嫁斡陳駙馬。
姓名及生卒年所出部族斡耳朵簡介
脫忽思哈敦(即脫古思可敦,?—1265年)克列亦惕部脫忽思斡耳朵畏忽之女,曾是拖雷之妻,故位居其他后妃之上。信奉基督教,常在自己的斡耳朵(帳殿)旁建行軍教堂。
亦里—額格赤弘吉剌惕部生十二子忽剌術、十三子昔寶赤。
額出扯—額格赤——生九子弘吉剌台。
————生四女禿都格赤。
禿乞台哈敦(?—1292年)克列亦惕部一譯禿黑塔尼,脫忽思的侄女(一說妹妹),阿八哈時期繼承了脫忽思的斡耳朵。
古余克哈敦斡亦剌惕部古余克斡耳朵脫劣勒赤駙馬之女,為成吉思汗之女扯扯干所生。生次子術木忽兒、長女不魯罕—阿合。
忽推哈敦弘吉剌惕部古余剋死後繼承其斡耳朵。旭烈兀西征時留守蒙古,后抵波斯,於七子貼古迭兒—阿合馬在位時權傾朝野。另生四子帖克申。
那合真—額爾赤漢人忽推斡耳朵生三子玉疏木忒、六子禿卜申。
孛剌黑臣——生五子塔剌海。
阿里罕—額格赤(?—1265年)斡亦剌惕部騰吉斯駙馬之女,在旭烈兀初至波斯時奉忽推哈敦命主持其斡耳朵事務,旭烈兀死後第十天死去。生八子阿澤、五女塔剌海。
亦失臣古兒魯惕氏部生十子也速迭兒。
完者哈敦斡亦剌惕部完者斡耳朵與古余克哈敦為異母姊妹。為旭烈兀在蒙古所娶。生十一子忙哥—帖木兒、次女蔑亦、三女忙魯堅、七女八巴。
蔑兒台哈敦弘吉剌惕部蔑兒台斡耳朵與忽推哈敦為姊妹。於旭烈兀死後通過收繼婚嫁於阿八哈。
亦孫真哈敦速勒都思部未知生長子阿八哈。
明裡—合赤—額格赤——生六女忽都魯罕。
————生十四子拖海—帖木兒
關係姓名簡介
長子阿八哈伊利汗國第二任君主(1265年—1282年在位)。
二子術木忽兒小阿八哈一月。先侍奉蒙哥,因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爭位而離開,至忽推哈敦處,又到旭烈兀處效力,死於途中。
三子玉疏木忒生平不詳。
四子帖克申患有遺尿症,長期接受治療,未能治癒。述木忽兒死後收繼其妻。
五子塔剌海去伊朗途中被閃電擊中而死。其子拜都為伊利汗國第六任君主(1295年在位)。
六子禿卜申生平不詳。
七子貼古迭兒—阿合馬伊利汗國第三任君主(1282年—1284年在位)。
八子阿澤其子亦里答兒在合贊汗即位后被處死於魯木邊區。
九子弘吉剌台生平不詳。
十子也速迭兒生平不詳。
十一子忙哥—帖木兒生平不詳。
十二子忽剌術生平不詳。
十三子昔寶赤生平不詳。
十四子拖海—帖木兒生平不詳。
關係姓名簡介
長女不魯罕—阿合古余克哈敦所生。嫁阿八哈長后塔塔兒部拙赤駙馬之子術馬駙馬。
次女蔑亦完者哈敦所生。不魯罕—阿合死後為術馬駙馬所娶。
三女忙魯堅完者哈敦所生。先嫁斡亦剌惕部不花—帖木兒之子察合兒駙馬,於察合兒駙馬死後被其子塔兒海駙馬收繼。
四女禿都格赤脫忽思斡耳朵中妃子所生,名已失。嫁斡亦剌惕部騰吉思駙馬,騰吉思駙馬死後相繼為其子速剌迷失、其孫扯扯克收繼。
五女塔剌海阿里罕—額格赤所生。嫁弘吉剌惕部木撒駙馬。
六女忽都魯罕明裡—合赤—額格赤所生。嫁朵兒邊部兀魯黑禿那顏之子也速—不花。
七女八巴完者哈敦所生。嫁斡亦剌惕部阿兒渾—阿合之子列格即駙馬。

軼事典故


旭烈兀葬禮

旭烈兀的葬禮,按照蒙古舊例,投黃金、寶石於墓中,並以盛裝的幼年美女殉葬,這是所有伊利汗中唯一使用了活人陪葬的。
旭烈兀死後四個月,脫忽思哈敦也去世。東方基督教各派都因此感到有所損失,他們以“基督教的兩顆巨星”,“又一位君士坦丁,又一位海倫”的話語來表示悼念。

史籍記載


馬可·波羅《馬可·波羅遊記》第1卷、第4卷
拉施特《史集·旭烈兀汗傳》
多桑《多桑蒙古史》第2卷
柯劭忞《新元史》卷108

人物評價


總評

國外諸多記述旭烈兀生平的史書,都提到了他對各種知識的喜愛,對方術的篤信,以及對建築的熱情,如波斯人拉施特所撰《史集》稱“旭烈兀汗特別喜愛大興土木,他所建造的建築物留下來很多……他很愛知識,鼓勵學者們展開學術辯論……他十分愛好鍊金術,對那些術士經常垂青”,瑞典學者多桑在其《多桑蒙古史》亦提及“旭烈兀喜接學者,尤愛方士,因試驗方術,所費無算”,伊朗學者阿寶斯·艾克巴爾·奧希梯揚尼在《伊朗通史》中也說:旭烈兀是蒙古族中可數的幾位醉心於工程建築的漢王之一……他熱衷於哲理學、天文學和化學學……。

歷代評價

《世界史略》:其賢明寬厚與其武功,可謂並世無兩。
新元史》:中總結了旭烈兀的功業,稱讚他“闢地萬里之外,其功名與拔都相伯仲”,但又感嘆:兄弟鬩牆,自招外侮,使西略之雄圖限於埃及。惜哉!
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認為旭烈兀在中亞、西亞的戰事,“完成了蒙哥交付的任務,在西亞牢固地建立了蒙古人(拖雷系)的統治”。
《伊兒汗國史研究》:旭烈兀是一位典型的游牧部落統治者,醉心於對外戰爭,藉以掠奪更多的財富、侵佔更大的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