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與舊
沈從文所著的書籍
不棕,如略去成敗不計,則本集諸篇所涉人物性情,莫不見出光彩,令人肅然。
時事推移,新舊交替,古典式的單純與雄強,不免引出唐·吉訶德式的悲哀。然而,清醒而趨時的單純與雄強,又極易受舊熱力的無情摧毀。人生可憫。
編輯推薦
1918年小學畢業后隨本鄉土著部隊到沅水流域各地,隨軍在川、湘、鄂、黔四省邊區生活。
1923年到北京自學並學習寫作。
從1926年出版第一本創作集《鴨子》開始,沈從文先生出版了70餘種作品集,被人稱為多產作家。至40年代刊行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說集《蜜柑》、《雨後及其他》、《神巫之愛》、《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雛》、《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駿圖》,中篇小說《一個母親》、《邊城》,長篇小說《舊夢》、《長河》,散文集《記胡也頻》、《記丁玲》、《從文自傳》、《湘行散記》、《湘西》等。還有論文集《沫沫集》、《廢郵存底》、《雲南看雲集》,批評專集《現代中國作家評論選》,以及多種沈從文的選集和多卷本《沈從文文集》等。
他的小說取材廣泛,描寫了從鄉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層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代表作《邊城》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表現自然、民風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於詩情畫意的鄉村風俗畫幅,充滿牧歌情調和地方色彩,形成別具一格的抒情鄉土小說。他的創作表現手法不拘一格,文體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嘗試各種體式和結構進行創作,成為現代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文體作家"。他的散文也獨具魅力,為現代散文增添了藝術光彩。一些後來的作家曾深受他創作風格的影響。在文學態度上,沈從文先生一直堅持自由主義立場,堅持文學要超越政治和商業的影響。
1948年沈從文先生受到了左翼文化界猛烈批判,郭沫若斥責沈從文先生:"一直是有意識的作為反動派而活動著"。1949年,沈從文先生放棄了文學創作,被安排到中國歷史博物館,擔任了一名歷史博物館的講解員。沈從文先生的下半生從事文物、工藝美術圖案及物質文化史的研究工作。
1978年調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任研究員,致力於中國古代服飾及其他史學領域的研究。先後發表了《唐宋銅鏡》、《龍鳳藝術》、《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學術著作。與沈從文先生在國內的默默無聞相反,沈先生在國外名聲鵲起,於1980年應邀赴美國講學,並進入諾貝爾文學獎的終審名單。
1988年,86歲的沈從文先生因為心臟病複發離開了人世,為後人留下了無限的惋惜。
沈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