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浦·德·布里托
菲利浦·德·布里托
菲利普-德-布里托-尼克特(1566-1613),葡萄牙人,起初效力於阿拉干王朝。
1595年,泰國大帝納黎萱攻打勃固,阿拉干國王明耶娑基派遣菲利浦·德·布里托與蘭納王國、東吁侯的援軍一同救援莽應里,擊退納黎萱。
1599年,菲利浦·德·布里托隨明耶娑基,與東吁侯組成聯軍攻陷勃固城,擒殺莽應里,分割其殘餘領地。
同年,納黎萱發兵攻打東吁侯,菲利浦·德·布里托隨明耶娑基襲擊納黎萱的補給路線,迫使其撤軍。
1600年,菲利普被明耶娑基任命為沙廉總督,1603年舉起反旗自立,並屢次擊敗阿拉干王國的征討。
1612年,菲利普與周邊的封建主北上,出兵侵犯東吁王朝阿那畢隆的領地。
1613年,阿那畢隆南下攻破沙廉,菲利普被俘殺。

菲利普出生在16世紀後期的里斯本
就和當時的很多窮人一樣,菲利普在成年後也以去東方發展為翻身手段。雖然征程上危險重重,收入的大部分將上繳給國王和出資貴族,但獲得的工資依然對普通農民階層有很大吸引力。運氣好的人還可能在葡萄牙的東方領地定居,獲得一塊位置和肥力都好於本土的封地。

到東方冒險 是葡萄牙窮人的翻身手段
1590年之後,接近30歲的菲利普便獲得了一生中的最大機遇。他帶著一支人數不多的雇傭軍部隊,開始為緬甸西南的阿拉干國王明耶娑基執服務。後者統治的王國雖然不大,卻已經控制了當代緬甸西部到孟加拉灣的很大一片沿海地帶。阿拉干王國的海軍擁有300艘大小戰艦,其中還有學習自葡萄牙人的小型槳帆船。不少葡萄牙人也以雇傭兵身份,為這個王國提供海軍和炮兵力量。

整個16世紀 葡萄牙傭兵在東南亞都很有市場
在1598年的作戰中,阿拉干軍隊聯合北方的東吁封建主一起動手,成功攻佔白古城,俘獲緬王莽應里(緬名南達勃因),並分割了緬甸南部的勃固周遭之地。作為重要貿易港口的沙廉,就被交由菲利普和他的雇傭兵小隊駐守。到1600年,菲利普更是被任命為當地的總督,成為了權傾一時的人物。

第一東吁王朝崩潰后 緬甸重回各邦混戰階段

雇傭菲利普等大批傭兵的 明耶娑基執
同時,在海外拼搏的葡萄牙人,經常會自己結成脫離本國政府控制的小團體。因為在本國舊貴族官吏體系內,他們獲得收益是非常有限的。但憑藉自己掌握的近代技術,就可以在列國間遊走,換得利益的最大化。一些人甚至會鋌而走險,成為連自己人船隻都要攻擊的海盜,並皈依穆斯林等其他宗教,放棄自己的原始信仰。

葡萄牙人的到來 立刻提升了緬甸各邦的軍事水平
1602年,菲利普順道返回了本土。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葡萄牙,他獲得了眾多封號頭銜。包括“沙廉司令”、“勃固徵服者”和“勃固國王”。顯然,母國的政治家們明白,增援沙廉是一件困難而並不划算的事情。他們更需要在其他地方對付奧斯曼海軍、亞齊蘇丹的海盜和荷蘭人的劫掠船。所以,賜予其副王身份去代行國王職責,實際上也暗含了愛莫能助的意思。

菲利普很快就有了建立自己王國的野心
1604年,阿拉干王國被迫用50000達克特金幣將王儲贖回。沙廉的葡萄牙小據點也正式獲得了獨立。但明耶娑基執並不準備善罷甘休,他在1605年準備派人北上聯絡曾經合作過的東吁王朝。但要進入對方的控制區,就必須通過沙廉海域后才能沿著河流北上。結果,20艘阿拉干船隻再次遭到葡萄牙人的預防性攔截。在一場短兵相接之後,菲利普的傭兵又笑到了最後。

阿拉干海軍的輕型帆船就學習自歐洲
結果,數量眾多的阿拉干艦隊以縱隊隊形,貼著海岸線前進。在遭遇到葡萄牙人的火力攔截后,一時間也無法發揮數量優勢。阿拉幹人隨即將艦隊一分為二,一部分強行進攻港口而另一部分從附近的河流迂迴登陸。菲利普則派出大部分船嚴守港口,並利用要塞的炮兵進行支援。

葡萄牙人在東方大量使用的小型槳帆船
隨即,葡萄牙戰船逆流而上,封堵住了第二支阿拉干軍隊的後路。在一場有驚無險的混戰後,對手因為後路被截斷而失敗。

葡萄牙人在沙廉使用的小型帆船

沙廉成為了葡萄牙在北方的一個微弱據點
因為菲利普窮盡財力,也很難迅速補充可靠人手。因為葡萄牙的領地眾多且距離相隔甚遠,每個據點都沒有發展到超大的規模。比沙廉位置要緊的地方很多,不斷發出求助的總督也是大有人在。菲利普的據點雖然有了擴增,但一共只從果阿當地招募到了400多葡萄牙士兵、混血兒和附近的印度僕從。他的領地也已經成為北方另一股勢力的眼中釘。

17世紀早期的葡萄牙火槍手
原來,相比政治環境相對寬鬆的沿海地區,緬甸大部分內陸都長期處於封建軍事與恐怖獨裁統治之間。當地的寺廟不僅是宗教、福利和學術機構,同時也是統治者發號施令與平時訓練軍隊的地方。因此,緬甸古代的很多對手,都會在戰爭中嘗試摧毀戰區的寺廟。實際上也是要瓦解地區內的基層組織能力。反過來,任何以緬甸霸主自居的君主,都會將侵犯寺廟視為頂級罪狀。

保存至當代的沙廉葡萄牙教堂遺址
1613年,號稱多達10萬的上緬甸軍隊從東吁和阿瓦地區趕到。阿那畢隆親自出馬督戰,將小小的沙廉包圍得水泄不通。儘管此時的東吁王朝軍隊沒有太多火炮,卻可以通過兵力優勢進行土工作業。菲利普的守軍只有近千人,根本不可能防禦所有地段。5000名從本地招募的土兵,則士氣低落。因為缺乏強力的外援,守軍只能慢慢忍受連續進攻和飢餓蔓延。期間,圍攻者也不則在斷嘗試挖掘地道。

從阿瓦地區趕來的緬甸步騎兵
阿拉干王朝派出了海軍試圖阻止阿那畢隆攻佔沙廉,但被東吁軍隊打退。
除了少數葡萄牙人坐船逃跑外,400多人被被緬甸軍隊俘虜。菲利普則因為侵犯寺廟的罪行而被判處死刑。他被一根木樁刺穿,並經歷了3天折磨才終於斷氣。至此,這個緬甸版的安祿山和他維持了10年的小王國一起,在悲劇中落下帷幕。
不過,阿那畢隆同樣知道自己的先祖和敵人都會招募和吸納外族部隊。為了自己的軍事力量,他將全部的葡萄牙俘虜都帶到了遠離海岸的北方阿瓦地區。

菲利普被判處刺刑后3天才斷氣

19世紀時的葡萄牙裔炮兵旗幟

當代當地還有部分帶有歐洲相貌的人
這些被徹底圈養起來的葡萄牙人,在之後的幾百年裡都保持著這種狀態。19世紀的歐洲觀察者們,還能在緬甸軍隊里發現這些炮兵的身影。除了和普通緬甸人的相貌差異可以作為辨識,帶有基督教十字架的旗幟也會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