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
教育的一種
通識教育是教育的一種,這種教育的目標是:在現代多元化的社會中,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於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
通識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Study"的譯名,也有學者把它譯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
自19世紀初美國博德學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將它與大學教育聯繫起來后,有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對它進行研究和討論。雖然人們對於通識教育這個概念的表述各有不同,但是,對於通識教育的目標人們可以達成共識。
復旦大學通識教育研究中心
通識教育本身源於19世紀,當時有不少歐美學者有感於現代大學的學術分科太過專門、知識被嚴重割裂,於是創造出通識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能獨立思考、且對不同的學科有所認識,以至能將不同的知識融會貫通,最終目的是培養出完全、完整的人。自從20世紀,通識教育已廣泛成為歐美大學的必修科目。
通識教育的思想,源遠流長。《易經》中主張:“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張,做學問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古人一貫認為博學多識就可達到出神入化,融會貫通。《淮南子》中說“通智得而不勞”。通識教育可產生通人,或者稱之為全人。《論衡》中說:“博覽古今為通人”、“讀書千篇以上,萬卷以下,弘揚雅言,審定文牘,以教授為師者,通人也”、“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通識教育可產生通才,即博覽群書,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學多識,通權達變,通情達理,兼備多種才能的人。
西方文化中通識教育思想同樣也很古老,亞里士多德主張“自由人教育”,他的對話式、散步式、討論式多學科教育,被稱為呂克昂式逍遙學派。伴隨工業革命,由紐曼倡導的博雅教育,主張培養博學多才、行為優雅的人。
由馬修·阿諾德多方倡導的現代大學“通識教育”影響廣泛,備受關注,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學的認同。例如,較早開展自由教育的耶魯大學倡導學生選修人文藝術課程;哈佛大學則在通識課中極力打造通識核心課程,在教育計劃中倡導文理交叉;北京大學的“通識教育文庫”與芝加哥大學的“名著課程計劃”在通識教學中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試圖把“全人類的文明經典”介紹給學生。台灣大學、台灣輔仁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在通識教育中,也試圖增加學生知識的廣度與深度,拓展學生視野,使學生兼備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
通識教育與專業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選擇,但其本質上,卻是對“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通識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為通識教育沒有專業的硬性劃分,它提供的選擇是多樣化的。而學生們通過多樣化的選擇,得到了自由的、順其自然的成長,可以說,通識教育是一種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與實用性。之所以要以“大學問家、大思想家”為榜樣,是因為他們身上有著獨立人格與獨立思考的可貴品質,而這正是通識教育的終極追求。因為,教育不是車間里的生產流水線,製造出來的都是同一個模式、同一樣的思維。而是開發、挖掘出不同個體身上的潛質與精神氣質。因為通識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產品”。
其一,從通識教育的性質角度加以闡述。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通識教育是“非專業、非職業性的教育”;通識教育是對所有大學生的教育;通識教育是一種大學理念,即整個大學的辦學思想;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同義,通識教育的實質就是對自由與人文傳統的繼承。
其二,從通識教育目的的角度進行闡述,如:“通識教育指非職業性和非專業性的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健全的個人和自由社會中健全的公民”;“通識教育作為大學的理念應該是造就具備遠大眼光、通融識見、博雅精神和優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層的文明教育和完備的人性教育”;“通識教育旨在給學生灌輸關於好公民的態度和理解”等等。這類定義強調通識教育是關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諧發展的教育。
其三,從通識教育的內容角度進行論述。如:“給20歲-25歲的青年一種關於人類興趣的所有學科的準確的、一般性的知識”;“通識教育是一種使學生熟悉知識主要領域內的事實的思想的教育類型”。這類定義認為,通識教育是關於人的生活的各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是非專業性的、非職業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為職業作準備的知識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範圍寬廣全面。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主編的《教育大辭典》中對“通識教育”闡述為:
1、近代關於教育目的和內容的一種教育思想以及據此實施的教育。在高等教育階段,指大學生均應接受的有關共同內容的教育。通常分屬若干學科領域,提供內容寬泛的教育,與專門教育有別。1829 年,美國帕卡德撰文為大學課程設置中的公共課部分(當時包括古典語文、文學和科學課)辯護,認為作為進行專業學習的前提,學生必須學習這些公共課,以得到應有的共同培養,並稱這部分教育為通識教育。此後這一概念有所變化。1945 年,哈佛大學發表《自由社會中的通識教育》報告(即哈佛“紅皮書”)提出:教育可分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兩部分。前者作為大學教育的一部分,主要關注學生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後者則給予學生某種職業能力訓練。兩者有區別,但並非相互對立和割裂。報告所建議的通識教育課程包括:文學名著、西方思想與制度、物理科學或生物科學導論課,以及屬於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其他課程各一。后哈佛大學歷年均對本科生提出學習此類課程(稱“核心課程”)的具體要求。1992年的要求是:在外國文化、歷史、文學與藝術、道德修養、自然科學、社會分析6 個領域各修若干課程,其總量應達畢業要求的學習總量的1/4。還要求學生通過自學考試或選修某些課程達到規定的“數量化推理要求”的標準。美國其他高等學校實施通識教育的方式約有三種:(1)與哈佛大學相同,在全體學生均須學習的若干領域內開設一系列內容廣泛的課程,並規定學習此類課程須達到的總量。(2)分佈必修式。學生須在規定的不同學科領域(一般為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至少各修習一定門數或學分的課程。(3)自由選修式。學校對通識教育要求學習的課程不作具體規定,由學生自行選擇有關課程組成。通識教育的思想已被廣泛接受,這種教育亦已在許多國家實施。
2、見“自由教育”。
1、通識教育已是世界各大學普遍接受的國際化議題,因而應當引起中國教育界的充分重視。如果對通識教育沒有國際化的認同,就會在相當程度上失去話語權,失去國際共識,從而也就失去國際交流的一些前提。對此,最好的辦法就是使通識教育溶入中國高等教育的基礎概念中,從而豐富和發展我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2、通識教育實際上是素質教育最有效的實現方式。在通識教育中,貫徹“博學與精專相統一的個性化素質教育”,把通識教育分解成哲學社會科學素養、人文素養、自然科學與技術素養、美學藝術素養、實踐能力素養等五大模塊。鼓勵學生結合自己實際跨學科、跨專業自由選課,充分發展個性,博學多識;鼓勵學生從難、從嚴、從自己實際出發自主選課,從而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全面提高素質。
3、通識教育也是“大學精神”的課程實現方式。現代大學,大多數都貫徹和踐行著“民主、科學、真理、正義、自由、寬容”的大學精神,這種精神不僅需要大學體制保證來實現,同樣需要課程體系來實現。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力圖把學生培養成崇尚科學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義,尊重他人善於溝通並能“仰望星空”的人才。
4、通識教育是現代教育理念中國化的實踐過程。無論是國外與通識教育相關的博雅教育、全人教育、自由教育、能力拓展訓練等教育方式;還是中國貫徹多年的素質教育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以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還有培養一專多能、德才兼備的人才教育;或者弘揚傳統文化教育等等,都能涵蓋在通識教育的範疇之中。這種包容體現了中國通識教育即有中國特色,又全面改革開放面向世界。用通識教育的理念可在相當程度上,整合多樣性的現代教育理念和模式,賦予通識教育以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既體現時代性,又保持民族性,把現代科學技術與中國傳統的文化典籍結合起來,把現代信息文明與中華優秀文化歷史統一起來。
5、通識教育是防止學生偏科的重要方式。中國教育由於歷史的原因,偏科、專業過窄的情況比較嚴重,在中學打基礎時就分文科、理科,進入大學又產生較嚴重的文理分家。而通識教育則規定學生必須跨專業、跨學科選課,禁止選那些與本專業相重複或相關相近的課程,這就從制度上保證了學生課程結構的合理性,從而也就能使學生知識結構趨於合理。
6、通識教育還能防止因應試教育出現“高分低能”學生。因為通識教育特彆強調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以北師大為例,他們把能力素養課作為通識教育五大模塊之一,強調讓學生必選和通選,同時與國家人事系統的專業資格證書自願培訓相結合,從而可以全面增強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通識教育的性質決定了通識教育存在的合理性。而現今教育制度的漠視通識教育及其所導致的一系列社會問題,愈發表明了通識教育的必要性所在。高等教育中通識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全球化趨勢所帶來的多元文化之間的衝突碰撞,迫切需要大學的通識教育。
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整個世界日趨一體化。在此一體化的過程中,首先即會碰到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這個問題便是不同文化之間衝突碰撞的問題。在這種多元文化的社會裡,我們必須要相互尊重各種不同的文化,必須要學會欣賞其他文化的長處,而不能以自己的文化固步自封,當然,同時不能去閉著眼睛一味盲目崇拜。當代教育的日趨專業化,不僅使人變成了單向度的,而且知識也變成單向度的。知識與人的基本情感、道德倫理開始劃清“楚河漢界”,使整個社會日趨冷漠、無情甚至是殘暴。面對這種問題,我們不能不承認,正是我們大學對於通識教育的不夠重視,才引發了這一系列問題。
2、我國高校長期實行的專業化教育模式迫切呼喚大學通識教育的出現。
專業化教育模式是我國高等教育在特定時期、特定社會背景中的選擇。這個選擇儘管在當時有合理性,對我國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不過缺陷也是明顯的。過分強調專業劃分,把學生的學習限制在一個狹窄知識領域,不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社會生產的發展日新月異,舊工作崗位不斷消失,新工作崗位不斷出現。而高等教育中專業的變化,已經無法跟上社會職業的變化。過去大學畢業生就業中的“專業對口”已經不再是一個目標了。高等教育的專業化做得越好,學生就越難適應變換了的工作,情況可能越糟糕。應對工作崗位的變化,培養學生的一般能力,似乎比專業化更為有效。而當前的產業升級和建立創新型和諧社會要求高等教育培養深入了解人性、市場和社會的人才。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首先指的是一種教育理念,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大學的辦學理念,來自各方的人一起學習。
通識教育所需要的“通識”有待研討,正如清華大學劉東教授指出:要想深入打破通識教育的困境,首先需要弄清的是,在當今這個亂糟糟的全球化時代,究竟什麼才算得上名符其實的“通識”?事實上,在這個各種文明規則不斷衝撞磨合的緊要關頭,究竟作為一個地球人至少需要知道些什麼,還根本就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通識教育缺通識”是通識教育的最大困境。
基礎通識教育是在中國基礎教育階段實施的通識教育,由素質教育專家裡京創立。
由於中國基礎教育多年形成的以學科為主導的教育模式,以及應試教育的長期導向作用,使基礎教育在單一學科教育上越來越深入,學科分化加劇,基礎教育功利性越來越明顯,而在人文、心靈和智慧等會通教育方面卻越來越弱化。基礎教育已經走向思想單一、思維狹窄、僵化,缺乏思辨性、創造性思維的模式,對中華民族的智慧培養非常不利。
為改變這種基礎教育態勢,里京先生毅然辭去省政府等公職,全身投入到基礎素質教育研究實踐中。經過多年調查研究,里京將全人教育劃分為“靈性與情感教育”“技能教育”和“創造教育”三個層次,認為從少年兒童的學習心理和思想發育來看,基礎教育正是“靈性與情感教育”的主要建構階段,包括情感、藝術、語言、思維與思辨思想基礎,也可以說基礎教育就是靈性的教育。所以,在基礎教育階段,我們更需要給少年兒童提供一種普適的靈性教育,在這種普適的靈性教育中去發現天賦,而不是培養預定的天賦。里京認為,我們當前的基礎教育,尤其是小學教育,是一種學科單一模式化的定型教育,是一種首先賦予了成年人強烈功利性的設定“天賦”培養的教育,大大擠壓了靈性教育的空間,不利於思辨和創造性思維培養。
里京認為,適合基礎教育的普適的靈性教育最基本的知識體系應由本民族的文史、全人類的文史和基礎科學人文思想構成,這是一個未來人才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思想底蘊。所以,在未來的基礎教育中,應該加強不分學科的具有基礎教育特性的會通教育或通識教育,即加強基礎通識教育。
為實踐基礎通識教育,里京汲取人類發展史中歷史、文學、哲學、藝術、科學、人文精華,借鑒傳統啟蒙韻文編寫形式,創作出一套主體為四字一句,雙句成韻,通篇押韻,為學習者提供一套易於上口、博導聯想的通向古今會通、中西會通、文理會通、科哲會通、思想大成的基礎學習典籍,名為《英才通識·四字經》,並創立基礎通識教育模式,使孩子在無壓力的韻文誦讀中,在琅琅上口、鏗鏘悅耳的文學美感中,潛移默化地承悟人類發展過程中的文化精髓,為孩子們打開思想之門,在遼闊的思維空間中播種思辨、創造性的種子,開拓一條少年精英思想基礎教育之路。
明末大科學家、中西會通第一人徐光啟說:“欲求超勝,必先會通”。我們處於信息化時代,信息的過濾與基礎“會通”越來越重要,因此基礎通識教育必將成為未來基礎教育成功的關鍵。
通識教育
中華文史
世界文史
科學人文
80年代中期,台灣學者翻譯得來。
general education
曾譯
一般教育
普通教育
通才教育
拉丁語(stadium generale)詞源含義
來自各方的人一起學習。
general
不是“普通”“一般”“平常”,是“for all”,為所有人而設。
牛津英語字典“general”解釋
解釋:非專門的、一般的、普遍的;普遍的、全面的、整體的。
揭示通識教育特點。
對整體產生影響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與專門教育相對應的普遍性和一般性。
1. 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
2. 大學的辦學理念。
美國通識教育運動代表人物、事件赫欽斯(Robert M. Hutchins,1899-1977)
1. 倡導通識教育。
2. 面向所有人的教育。
3. 不管他是否進大學繼續深造,它對每個人都是有用的。
4. “沒有通識教育,就沒有大學。”
1945年,哈佛紅皮書《自由社會中的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包括大學和中學
1947年,杜魯門總統高等教育委員會的報告《美國民主社會中的高等教育》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發生在美國的這場通識教育運動產生的影響。
1. 所有美國高校都捲入其中。
2. 社會及各種學術團體都表現濃厚興趣。
3. 呼籲“教育中在民主社會中的作用是確保不同個人和群體的平等自由和平等機會。教育要起這樣的作用,就必須改變其手段和方法以適應多樣化的學生群體。通識教育應該給學生一價值、態度、知識和技能,從而使他能夠在自由社會中正確地、很好地生活。”
目標:培養富有責任感的公民、有教養的人具備的能力。
1. 有效思考的能力。
2. 邏輯推理。
3. 關係理解。
4. 想象力。
5. 清晰溝通的能力。
6. 適切判斷的能力。
7. 對多種價值觀的識別選擇能力。
能力培養需要三大知識領域整合的學習。
1. 人文。
2. 社會。
3. 自然科學。
課程設置通識課程。
1. 英文寫作。
2. 核心課程。
3. 自由任選。
4. 主修專業課程。
5. 自由選修課程。
6. 想象力。
目標:培養完整的人、通達有識見之人
時間:1984年開始
大學教育的目的
1. 培養有能力的工作者、生產者
2. 培養懂得生活、了解生活之知識分子
台灣通識教育代表人物、事件
1. 研究型大學、綜合性大學。
2. 理工科大學、醫學院、師範院校以及職業學院。
課程設置共同必修課
1.國文
2.英文
3. 三民主義
4. 國父思想
5. 通識課程
6. 專業課程
目標:致力全人教育
1. 中西文化交匯
2. 多元化等特色
3. 全人教育(Whole-person Education)
4. 完整教育(All-round Education)
目的
1. 擴展學生視野
2.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3. 對自身及社會有深刻的認識
香港通識教育代表人物、事件
致力於推動高中的通識教育
現狀
1. 被賦予較多政治、經濟功能
2. 過分重視專業教育
3. 缺乏主體性以及對大學精神的追求
4. 中小學教育中,應試教育根深蒂固
大陸通識教育代表人物、事件
1.成人高等教育
2. 職業教育
除專業教育之外的所有內容通識教育課程
1. 共同必修課
2. 其他形式的通識課程
非正式課程
1. 大學生活指導
2. 社團
3. 社會實踐
4. 校園文化
5. 講座
語言
1. 本國語言
2. 外國語言
數學
1. 訓練人們嚴密、清晰的思維能力
2. 現代社會人們學習其他科學的基本工具
3.計算機技術
文學與藝術
1. 鑒賞能力
2. 判斷能力
3. 鑒別藝術品的眼睛和耳朵
歷史與文化
1. 獲得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的知識
2. 正確認識宇宙、社會以及我們自身
3. 學會用歷史分析的方法看待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社會分析
1. 了解社會
2. 把握社會運行的機制和規律
3. 正確認識和處理各種複雜的社會問題
道德思考
1. 了解自身的存在
2. 探索生命的意義
3. 科學與技術
4. 體育
教育理念和目標通識教育(美國)
1. 優先考慮個人發展
2. 個人主義和民主主義
3. 重視人的協調發展和能力培養,培養健全的人
4. 旨在為職業生活打基礎,做準備
專業教育(前蘇聯)
1. 優先考慮社會發展,集體主義和國家主義
2. 重視人的智力發展和傳授知識,培養只會工作的工具人
3. 旨在培養高度熟練的專家
教育內容及教學方式方法通識教育(美國)
1.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並重,注重理工結合,文理滲透
2. 以基礎教育為主,知識面較寬,強調適應性
3. 學生中心,社會中心
4. 重視科研,通過研究實踐學習
專業教育(前蘇聯)
1. 特別重視自然科學,重理輕文
2. 以專門教育為主,專業面窄,強調適用性
3. 課堂中心,學科中心
4. 以教學為主,通過課堂教學學習
培養制度等通識教育(美國)
1. 實行學分制,較自由靈活的學習制度
2. 重視綜合性大學和學校的綜合性,多樣化的管理體制
專業教育(前蘇聯)
1. 實行學年制,嚴格統一的教學管理
2. 以專門性學院為主,由各工業部門主管
1940-1952
1. 通專結合
2. 革命通人+技術專家
1952-1978
1. 專業教育模式
2. 通識教育“銷聲匿跡”
1978-1995
1. 糾偏專業教育
2. 通識教育在孕育中
1995-
1. 從文化素質教育到通識教育的探索
2. 文化素質教育針對應試教育、文理分科、重理輕文、人文教育與自然科學教育割裂導致的大學生“有知識,沒文化”等現象。
人文素質教育。
1. 加強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社科方面的教育。
2. 文科生加強自然科學方面教育。
良好的校風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科技文化節品牌講座讀書活動
1. 資本論
2. 理想國
3. 社會契約論
4. 聖經
5. 戰爭與和平
6. 論語
7.莊子
8. 史記
9. 紅樓夢
10. 家
11. 大國的興衰
12. 第三次浪潮
13.科學的社會功能
14.甲申三百年祭
15.中國文學史
16. 西方哲學史
17. 論衡
18. 文史通義
19.魯迅雜文選
20. 子夜
學生社團建設人文景觀網路資源通識教育向校園外、社會延伸職業教育共同必修課通識教育課程
1. 共同必修課
2. 其他形式的通識課程
3. 其他形式的通識課程
4. 大學生活指導
人文教育新人文教育
經典閱讀為核心
人文教育誤區
1. 記憶性重於思考性
2. 誤把人文知識當作人文精神
全球化的表象與實質全球化表象
1. 全球各地的“互相連接性”日趨緊密
2. “無國界的世界”已經來臨
3. 所謂“民族國家的終結”
全球化的實質
1. 全球化具有高度的片面性,幾乎是“美國化”的同義語
2. 越是全球化的地區越脆弱
3. 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國家”日趨流氓化
4. 貧富鴻溝的加深
當代人文教育的問題以教科書為中心的教育方法優點
教科書類似“套裝知識”“軟體包”,將學術界取得高度共識的知識傳給下一代
缺點
1. 記憶性教學方法導致批判性思考極端貧困
2. 人文教育淪為一種“概念遊戲”
經典閱讀在新時代的意義經典性定義
1. 社會政治性
2. 形而上學的內涵
3. 回歸人的心性本質
素質教育
1. 思想道德素質
2. 文化素質
3. 業務素質
4. 身體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