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關

淮安關

淮安關指的是封建時代,設在淮安的關隘(類似於今天的海關)。用過管理監督過往船隻並收取稅賦。

簡介


淮安關設在板閘,歷史久遠。據《淮關小志》載:“淮安關署在板閘鎮(今本市板閘鎮板閘村)東南,距淮安、淮陰各十五里。節又據《重修山陽縣誌》載:“關榷之設始於明代,一為戶部鈔關駐板閘……”(“戶部”即類似現在的國家財政部)。
春秋末年吳王夫差開鑿邗溝,后又經歷代的開挖擴展,形成了貫通我國南北,從北京到杭州的大運河,成了南北漕運的大動脈,包括東北、西北以及閩粵各省的貨物也必須經運河交流。據《山陽縣誌》記載:“凡湖廣、江西、浙江、江南之糧艘,銜尾而至山陽(今淮安),沿運河北運,雖山東、河南糧艘不經淮安板閘,亦皆遙稟戒約,故漕政通乎七省,而山陽板閘實咽喉要地也。”千百年來,當大運河成了唯一的交通樞紐之後,運河沿線的城市得到了發展。位於運河線上的淮安,在歷史上也曾因此有過自己的輝煌,曾與杭州、蘇州、揚州並稱為“四大都市”。而漕運的興起,關榷的設立,使小小的板閘平地崛起,明、清兩代幾百年中,商賈雲集,經濟發達,市井繁榮。在這段歷史中,板閘人較之其他地區的農家人,顯得身價高了,地點好了,生活富了。正如《淮關小志》有詩所云:“板閘人家水一灣,人家生計仗淮關;婢賒斗米奴騎馬,笑指商船去又還”。

淮安關的興衰


建築規模比淮安府還要宏偉的淮安關監督公署的衙門設在板閘鎮內東街西街中間,大門外有一對白礬石製成的大石獅子,石獅後面左右各有一間吹鼓亭子,每天早晚奏樂。大門對面照壁牆左右各有一根大旗杆,東西出口處各有一座轅門,在東轅門外左方東南角有一座更樓,是更夫休息的處所。大門內左邊有關帝廟一座,二門內是東西配房,向後先是大堂,再后二堂,后花廳,再后是上房;出後門有一座大花園又叫后湖亭,周圍有一圈高約一丈五尺的土圩護衛衙門。淮安關監督衙門全部建築規模的宏偉比淮安府衙門還要高出一籌。
衙署內有書班二十多人,其中有叫金字書班兩人(也叫“稿生”)。清末民初時一位叫陳雲翹,一位叫何慶三,他倆在書班中地位較高,領導全體書班人員辦理文稿撰寫、謄抄等工作。民初書班也叫“書記員”。書班都是世襲制,下代接上代。另外設有一個衛隊排擔任保衛工作,還有其他差役、號房、更俠等。
板閘南街偏西的運河堤上還建有淮安關大樓一座,專門辦理南來北往運輸貨物的船隻查驗報關收稅等工作,那裡有三位相當於科長職位的督檢在樓上辦公。每次查驗貨船、報稅時,由督檢率領各班各行業人員,如“扦子手”、“鈔戶”以及衛隊等乘巡船到貨船上辦理報關各項手續。“扦子手”就是負責在船上查驗貨物時,用鐵扦(扦上有尺碼)橫豎上下一量,就能知道這隻船裝載的貨物數量。鈔戶是分門別類的,有茶葉鈔戶、雜貨鈔戶、綢布鈔戶,還有竹木油麻鈔戶,豆子鈔戶……這些鈔戶是辦理按稅率核算稅金,填寫稅單等工作。扦子手、鈔戶均屬稅收人員。
淮安關大樓右首另有一座“頭兒廳”,內有十三個總頭是各個鈔戶的頭頭。倒如茶葉鈔戶幾個人由一個人來管領,各個頭頭各管一行,民初的總頭前幾名是王毓、楊林、盛益清、許榮等。
關口有一部分巡查人員專門安排查船時間,通知客戶、船戶等候查驗,在查船時,由督扦一人率領檢子手、鈔戶、衛趴各班人員乘巡船到客戶船上進行檢查貨物報稅手續,每隻船查訖后發給稅單才能放行。關上關下經常停靠二三百條貨船等侯報關,未經辦理報關手續的船隻,不能通過關口。每天下午六時前後封關,用十幾條渡船聯成一條船橋,由河東關口延伸到河西岸,一切往來船隻到此就無法通行了。
淮安關組織機構龐大,轄區範圍較廣。當時共有三關十八口(“口”即分卡)。“三關”就是本關和宿遷海州(今連雲港市)兩個分關;“十八口”計有上一鋪(今本市河下)、下一鋪(今本市南角樓)、清江閘(今淮陰市區)、碼頭、高良澗、順河集、東溝、益林、流均溝、車橋、老堤頭、蔣壩等處。以上關卡機構,包含鈔戶及其頭目、巡查人員、衛隊、更佚等有近千人之眾。淮安關監督官階很高,相當於“道台”。淮安關是封建王朝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隋、唐以後的財政和糧食,主要來源於江南。而江南的錢糧都要經過淮安板閘,經漕運盤查,而後北上運抵京都。故封建王朝對淮安板閘都十分重視。在板閘,隋設漕運專署,唐、宋設江淮轉運使,元設總管府,明、清設漕運衙門,配備封疆大臣在淮督辦過漕事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明、清兩代朝廷特在淮安板閘設立戶部鈔關,即淮安關,每年稅收都達幾十萬兩白銀。然而,由於關上賄賂風盛,加上“兵凶水潦”之患,稅收大減,直至朝廷下旨將淮安關體制下放,予以整治。據《山陽縣誌》載;“淮關自道光十一年(1831)后統宿海兩關共應徵三十六萬四千三百六十三兩”,而咸豐同治至光緒年間,稅額僅二三萬兩,其後即連同鹽鈔額一萬兩都不過六萬兩上下”。於是光緒三十年(1904)五月,經戶部奏奉諭飭裁撤淮安關,監督移交兩江總督辦理,是年總督魏光燾咨清政務處擬歸道員接管,旋經議復歸淮安府就近兼理,知府汪樹堂於九月任事乃咨查積弊,訂章程首裁書吏存六十人,擇百差役八十七人,遣散家丁,革除鈔戶,另選僚友……”。到民國二十年(1931),當時的國民黨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實行貨物就廠徵收統稅,取消內地關卡,淮安關也就在這年被裁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