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九十九溪的結果 展開
- 位於福建泉州晉江市的景區
- 梵凈溪流
九十九溪
位於福建泉州晉江市的景區
九十九溪位於福建泉州晉江市,主要支流為彭溪,雙溪,直溪,雙溝,浦溝。
九十九溪
鵬溪:又名九十九溪。發源於東田后洋。自西而東經溪美榕橋,至豐州沃柄向南東流經官橋下洋出境納入晉江縣磁灶溪。全長20公里。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在其上游(東田與溪美交界處)建築一個蓄水量35萬立方米的後橋水庫。
九十九溪全長49.33公里,流域面積350.8平方公里,在縣境內長20公里,流域面積137平方公里,是晉東平原重要的灌溉河系。九十九溪有兩源,分別源於南安縣大旗尾山和黃山駱駝嶺,向東流經內坑、磁灶,在洋宅附近的雙溪口匯合稱為磁灶溪(梅溪);再流經池店、陳埭等鄉鎮,在雙溝與金雞引水河道相接,向北經溜濱水閘入海。
九十九溪年徑流量為2.01億立方米,由於九十九溪集雨面積大,彙集支流多,河床淺窄,土質多為輕壤土,汛期排泄不及,往往造成洪澇災害。
支流有崎溪、前埔溪、塘埔溪、倒橋溪、下灶溪和紫湖溪等。
後橋水庫,位於東田鄉後橋村九十九溪北支流彭溪上,壩址建在後橋村蔗溝附近,上游集雨面積33.2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4040萬立方米,防洪庫容178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3000萬立方米,死庫容260萬立方米,灌區總乾渠和南北乾渠總長51.13公里。設計灌溉面積40200畝,灌溉溪美、豐州和官橋35個自然村的農田,1986年效益複核為34180畝。壩后電站發電裝機容量800千瓦,年發電量211.6萬千瓦時。工程於1959年10月開工,至1960年7月停建。1964年繼續施工,續建水庫樞紐工程和灌區工程,至1965年水庫灌區基本完成,渠道通水灌溉。1965年壩后電站開工,至1967年6月竣工發電。1977年至1980年完成水庫保壩加固工程。總共完成工程量175.23萬立方米,投工315.94萬工日,國家投資1022.55萬元。
東山水庫。位於磁灶鎮東山村。攔截九十九溪幹流下灶溪支流上的福埔山麓的官前溪。1958年12月動工興建,翌年3月竣工。集雨面積9.48平方公里,總庫容468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269.7萬立方米。1979年10月~1981年6月進行保壩,設計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校核標準500年一遇,防洪庫容166.8萬立方米,死庫容31.5萬立方米。
東山水庫灌溉渠道分左右乾渠2條,左乾渠經大宅、太昌、瑤瓊、大埔,長度3.8公里;右乾渠經五龍、張林、下灶、車厝,長度7.8公里。沿途分出支渠4條15公里,沿渠渡槽8座,節制閘13座,泄水閘46座,放水涵22座。核實灌溉面積0.9萬畝。
紫溪水庫。位於紫帽鄉紫星行政村頂溪園自然村,攔截九十九溪前埔支流,是跨越晉江、南安兩縣的小(—)型蓄水工程。1957年12月動工興建,1958年7月竣工。集雨面積2.5平方公里,總庫容154.3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21萬立方米,防洪庫容30.6萬立方米,死庫容2.7萬立方米。1978年9月保壩設計防洪標準50年一遇,校核標準500年一遇。
灌溉渠道分左右乾渠,左乾渠長6公里,右乾渠長9公里,支渠4條4公里,附屬建築物有渡槽33座,倒虹吸3座,節制閘3座,泄水閘5座,放水涵80處。配水比例晉江縣991畝,佔66.5%,南安縣500畝,佔33.5%。
九十九溪溪堤:北支流即下洋溪。民國時期有溪堤9段,總長4.16公里。1957年後,對舊溪堤進行整修加固,至1970年,新建3段,長3.7公里。保護村莊8處,人口2000人,耕地2300畝;南支流即官橋溪,1949年前有13段,總長13.29公里。1957年後,普遍進行整修,至1970年,擴建、新建長度0.99公里,保護村莊18處,人口6000人,耕地4500畝。
九十九溪歷史上是晉江、南安水上交通要道。史書記載:“船隻往返於梅溪之上”,“白石九十九溪水,出清洋坡,歷大橋,及沿江斗門經此通煙浦埭,抵溜石六里陂入海……”。
晉東河網,原為九十九溪下游蓄水灌田的河渠。九十九溪發源於南安縣境,流經縣境內磁灶,直下至六陡門。50年代引金雞水充實水源,又經每年疏浚、清理和擴延,河道縱橫密佈於現縣境東部,故改稱為晉東河網。清末民初,九十九溪航道淤塞,磁灶至壩頭段已幾乎不通,可通航者僅泉州經溜石、陳埭、青陽至江頭航線,稱泉江線。全長14.5公里,水深2~3米,水面寬25~50米。可航小型舢舨。
新中國成立后,對河道進行全面疏浚、清理和擴延。至1959年,可航河道由原來的37公里增至101.2公里。運輸航線計有主航線16條,支航線21條。此後航線有所變動,至1979年普查時,通航航線35條,通航里程114.1公里。主要航線有雙溝至金浦(21.9公里)、雙溝至下淡(14公里)、雙溝至大小橋(5.3公里)、陳埭至江頭(3.5公里)、南湖至后洋(3公里)、玉浦口至荊山(2.5公里)、玉浦公路至塘頭(2.8公里)、玉浦公路至后圻(3.8公里)、玉浦公路至洪崛(4.3公里)、玉浦公路至水頭(4.8公里)、陳埭斗門至下村(3公里)、陳埭斗門至大東(4公里)、加沙至樹兜(10.9公里)等。
80年代以來,陸上交通繁盛,河運衰微日甚,又忽視河道維護,以致大部分支航線已淤積難通,僅有少數主航線尚可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