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西周晉侯蘇鐘的結果 展開
- 上海博物館藏品
- 山西博物院收藏的文物
西周晉侯蘇鍾
山西博物院收藏的文物
晉侯蘇鍾,西周時期金屬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收藏於山西博物院。
編鐘分兩組,三種式樣,非同時鑄造,測音卻和諧,是標準配律共2件。一件高25.9厘米,銑間距14.9厘米;另一件高22.3厘米,銑間距12.9厘米。
墓葬被盜
在山西省侯馬市曲沃縣所屬地區有一個叫作曲村的小村莊。上世紀90年代以前,這座小村莊一直默默無聞。誰也沒有想到,九代19位晉侯及其夫人已在這個小村莊的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隨著19座晉侯及其夫人墓的發現,證實了兩千年前這裡曾是晉國最早的都城。
然而,當考古學家小心翼翼地揭開這些墓葬時,卻發現已經有八座晉侯墓被盜,殘餘物凌亂地散在墓底。
流落香港
在考古學家痛惜這些失落的珍寶時,這座不起眼的小村莊卻迅速地“著名”起來,不少文物走私者聞風而至,以高價收購這些被盜的珍貴文物,而這座村莊也因而迅速致富,被人稱為“小香港”。在某位晉侯的墓地中隨葬有一組精美的編鐘,共有16件,可惜其中的一部分在正式的考古發掘之前,就被盜墓賊竊走,流落香港。
當地的盜墓賊配備的不是洛陽鏟這種傳統工具,他們裝備的是衝鋒槍、炸藥和越野車,堅固一些的墓室都是被炸藥炸開的。他回到北大以後,同事們都勸他不要再去了,以免把命搭上。在盜匪橫行的戰亂年代出現這種情況也許我們還會理解,可考古人員遇到這批盜墓賊的時候只是十年前,可以想象一下,那時當地的政府已經腐敗到了什麼程度。直到前幾年,侯馬市抓捕了一批盜墓分子,槍斃了幾個,當地的一些政府官員也與此案牽連被處理,才總算有所好轉。
香港尋寶

山西博物院藏西周晉侯蘇鍾之二
又一天,也是在這條古玩街上,馬承源和香港朋友看到一家古玩肆里有一件古玩,不禁怦然心動,取出來細細觀摩——這不正是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的用品嗎?夫差在位22年,傳世的遺物僅20多件,且大多是劍、戈等兵器,像這樣的禮器從來沒有見過。此時馬承源沒有錢,就關照古董商不得轉手,過幾天會把錢匯來買下。可是,回到上海后一時還是籌不到這麼多錢。馬承源心如火焚,無奈之下告訴了香港工商巨子何鴻章。何先生慷慨相助,買了下來贈給上博。後來發現器具上還有12字銘文。原來,此物是吳王夫差用諸侯進貢的青銅為西施鑄造的。
買回運至上海

晉侯蘇鍾

晉侯蘇鍾
所記戰爭為史料所闕載,對研究西周和晉國歷史極為重要。銘文全部為鏨刻,西周青銅器首見。
2002年,該鐘被列為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曲村—天馬北趙晉侯墓地,經1992-2000年間,六次發掘了9組19座晉侯及夫人墓,出土大量青銅器、玉器、原始瓷器等,9組墓葬再現了晉侯排列有序的完整世系鏈環。大多數學者認定,晉侯墓地的9組晉侯與夫人墓是從西周早期偏晚的晉侯燮父到春秋早期的晉文侯仇,九世父子相繼。
晉侯墓地共出土青銅禮樂器數百件,顯示出晉國作為西周屬國的獨特文化面貌。首先在青銅器用鼎制度上,九世晉侯墓表現出西周器用制度逐漸完善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