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鹽

在楠竹中高溫煅燒后提煉的物質

竹鹽,是將日晒鹽裝入三年生的楠竹中,兩端以天然黃土封口,以松樹為燃料,經1000℃~1300℃高溫煅燒后提煉出來的物質。

民間傳說,東晉後期,天花泛濫,瘧疾橫行。葛洪在現今湖北赤壁的葛仙山上就地取材,以丹爐為器,以松木為柴,以鮮竹、食鹽、艾蒿為料,晝夜煉製丹藥,救治黎民百姓,挽救了周邊無數人的生命,竹鹽由此誕生。

組成成分


竹鹽
竹鹽
竹鹽的組成成分為,NaCl含有微量鈣、鉀、銅、鐵、鋅等以及其他微量元素。
竹鹽煅燒的溫度高達1000至1300度,在此溫度下有機物會被完全融合只剩下無機物,竹鹽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粗鹽”。研究指出經過煅燒的竹鹽可能含有了一些其它的礦物質,發現竹鹽中錳、鈣、鋅、鐵、硫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成分,其含量比純食鹽或者粗鹽要高。這很符合化學中的物質平衡——竹子和黃土中含有比較多的這些成分,經過煅燒最後進入了食鹽中,形成竹鹽。

製作


優選天然鹽(海鹽或井礦鹽)、淡竹葉雞內金松脂等自然精華,將其壓入到生長三年的鮮活綠竹竹筒內,采純凈黃土攪拌成泥漿,用這種特製泥漿將竹筒封口,將封好口的竹筒置入到特製的爐窯中,以松木和松脂為燃料,反覆燒烤煉製,最高達九次。經過1000℃以上的高溫,天然鹽、綠竹、淡竹葉、松脂、黃土、雞內金等完全融為一體。
竹鹽選用的鹽是優質的礦鹽井鹽,煅燒的竹筒是生長三年以上的壯年青竹,所用的燃料是松木,用其封口的黃土是恩施的富硒黃土,攪拌的泥漿是來自廣西巴馬的小分子團水特質而成,竹子、松木和黃土這些成分在竹鹽煅燒的過程中得到充分融合,最後保留最佳的品質。
竹鹽煅燒需要大概10小時,能得到第一次煅燒的竹鹽,經過煅燒的竹子水分已經完全滲透進了鹽分里,此時的鹽還是鹽棒形狀,然後把鹽粉碎,再次放進竹子里燒,這樣的過程會反覆八次,到第九次烤制時往火中灑進松脂將溫度調到最高限度時,鹽將變成晶體,也就是九烤竹鹽。經過了九次煅燒以後的竹鹽,功效能得到最佳的體現,且必須是九次。通常見到的竹鹽呈灰白色,只有一次或三次煅燒而成。

竹鹽歷史


葛洪(公元278-359年),號抱朴子,東晉著名的道學家、煉丹家、醫藥學家,著有《抱朴子》、《肘後備急方》等醫學著作,對後世傳染病的研究與治療及醫藥化學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葛洪又被尊稱為煉丹聖祖。

爭議事件


減肥作用

竹鹽廣告中所宣稱的那些“竹鹽減肥”的理論依據,既不符合現代科學的基本理論,也沒有經過任何現代科學方法的驗證。它的神奇,只能依靠對於“傳統”“經驗”的信念來支持——也就是說,如果相信現代科學,那麼它是靠不住的;如果相信存在著與現在科學不同的“科學體系”,那麼它的任何結論我們都無法評價。
如果只是把竹鹽外用的話,還不至於有什麼危害——最多也就是花一些冤枉錢而已。但是,許多“竹鹽減肥”的“秘訣”里,是每天早上喝一杯“竹鹽水”。而韓國科學家的論文告訴我們,竹鹽的主要成分還是鹽——而現代科學公認攝入過多的鹽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一般認為,人體每天的食鹽攝入量不應該超過6克——多數人的正常飲食中,往往已經超過了這個量。
實際上,在權威的生物醫學論文資料庫中,僅能找到零星的幾篇對竹鹽進行現代科學研究的論文。這些論文基本上記述的是用竹鹽去處理體外培養的細胞或者人為致病的老鼠后所觀察到的一些效果。但這些研究結果還遠沒有進入針對人類的實驗階段,當然也不可能被任何一個國家的主管機構認可。而且,在這些研究中也沒有一項跟排毒減肥能扯上關係

預防水腫

竹鹽廣告中所宣稱的“預防水腫”那些理論依據在科學上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鹽本身就是無機物,且竹子、黃土和松柏在1000℃以上的溫度灼燒下其含有的有機物早就分解成各種無機物了。更別提一些廣告中說什麼”竹鹽中的有機物可以皮膚的新陳代謝起到增進作用“。至於在按摩過程中發熱,是因為在按摩時手在身體上摩擦而發熱。根本不是廣告上說的”表明身體內的垃圾正隨著汗水被排到體外。“
而礦物質是人體內無機物的總稱。是地殼中自然存在的化合物或天然元素。礦物質和維生素一樣,是人體必需的元素,礦物質是無法自身產生、合成的,每天礦物質的攝取量也是基本確定的,但隨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環境、工作狀況等因素有所不同。人體內約有50多種礦物質,雖然它們在人體內僅占人體體重的4%,但卻是生物體的必需組成部分。根據它們在體內含量的多少,大致可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
但礦物質廣泛地存在於各類食品和飲用水中,每天所吃的食物中的所含的礦物質基本上就可以滿足人體礦物質的正常需要,根本不需要服用某種保健品來額外增加某種礦物質的攝入。且礦物質如果攝取過多,容易引起過剩症及中毒。還有部分礦物質需要量很少,生理需要量與中毒劑量的範圍較窄,過量攝入極易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