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達,女,北京人,祖籍湖南。中國當代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作曲專業研究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國際音樂女性榮譽委員會委員。1977年第一批恢復高考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1983年畢業入中央樂團創作組,1996年起任教母校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至今。由於其在音樂上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所代表的文化,所到之處獲得讚譽和高度的評價。
中央音樂學院張麗達教授
張麗達多次應邀出訪
歐美及其它國家地區進行寫作演出講學活動。作品多次在作曲比賽中獲獎,在國際國內的創作委約和演出中,一些作品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如1996年在世界華裔作曲家
小提琴協奏曲徵集評獎中及2005年在全國交響樂比賽中多次獲獎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茫諧》,電影音樂《
西洋鏡》2000年獲37屆金馬獎最佳音樂獎提名,《山河舊話》(導演胡安,美國哥倫比亞影業公司世界發行),全國交響樂比賽獲獎作品《喜馬拉雅交響曲》等。獲獎音樂作品CD專集由
SONY公司、中國金版電子公司以及台灣出版,世界發行。創作涉及從交響樂到影視、舞台音樂,電子、媒體音樂等各個領域。注重探索性作曲技法與音樂
人文精神的關係,調性和非調性手法並用,在作品中可見其對音樂的激情與深入思考,強調錶述的邏輯和對材料的控制。
碩士及博士研究生專業必修課:現代作曲技術研究,大型
交響樂作品。
張麗達教授在伏案創作
本科作曲主科:五年製作曲專業碩士研究生:三年制
作曲研究生指導方向:作曲
作曲本科生專業個別課:作曲
作曲理論研究方向:現代作曲中不同體系材料的控制
國樂吹打與管弦樂隊《抬花轎》2008年12月首演於上海,兩架箏和
大提琴《問渡》2008年1月,室內樂
張麗達教授剪影
《線與激情》2006年10月12日
北京音樂廳[中國首演],同年4月
柏林[世界首演];《第一小提琴協奏曲“茫諧”》(1996)於1996年對世界華裔作曲家中國小提琴協奏曲作品徵集評獎及2004年全國交響樂比賽中兩次獲獎;《喜馬拉雅交響曲》(1997-2003)獲“2004年全國交響樂作曲比賽”三等獎;《西洋鏡》[中美德](1999)音樂獲2000年第37屆金馬獎最佳音樂獎提名;《第二小提琴協奏曲》(那波里交響樂團義大利首演1999);《木蘭辭》合唱(
清唱劇),2001年千古名篇北京首演;亦有《1997香港序曲》96全國比賽獲獎和《中國鳳凰》(合唱)1997年全國比賽銀獎;電影音樂《山河舊話》[美](1992)等。
幼年時期熱愛音樂並開始習琴和初試作曲,得到家庭的支持,父母
張麗達作品《西洋鏡》音樂CD封面
熱愛音樂,為譯有《果戈里傳》等著作的翻譯家、大學教授。1969年上山下鄉運動中隨父母到內蒙呼倫貝爾大興安嶺,沐浴於少數民族
民歌海洋。14歲入文工團任演奏員,兼習作曲。1977年文革后恢復高考,同時考取2所大學,遂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1983年畢業后入中央樂團創作組(現
中國交響樂團),1996年起,在母校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任教。目前共同牽手執教母校的77級同窗共四人:她和
郭文景,
葉小剛,
張小夫。